儒家礼学思想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

2016-08-09 10:05张宁
理论观察 2016年7期
关键词:孟子儒家礼仪

张宁

早期的礼仪来源于祭祀典礼,《礼记》在解释《仪礼》时,记载和诠释了先秦的礼制、礼仪,也通过记述古代习俗、圣贤逸事、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阐释了修身作人的伦理准则。其后随着各个时期儒家思想家对礼学的发展总结,礼逐渐成为约束人行为,提高人道德修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我国的礼学教育体系渐渐完善成形。

一、主要代表人物的礼学精髓

儒家特别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追求谦谦的“君子之风”,从早期借鉴吸收祭祀礼仪,到根据个人追求、社会所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礼学教化系统。早期的原始社会的主要用于祭祀典礼,后来伴随着社会阶层的变化,奴隶社会逐渐被封建社会所取代,新的统治阶级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阶级统治,同时为了宣扬自己的理论学说,一代又一代儒家思想家将儒家的礼学思想与统治阶级的需要进行结合。

(一)孔子的礼学精髓

孔子出生于春秋时期,那时伴随着周王朝统治力量的逐渐衰落,诸侯的之间连年争霸,因此孔子把目光关注于如何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在他短暂的为政生涯中,有一次在周游齐国时,齐鲁公向孔子询问治理国家的方法。他认为可以通过制定一定的礼仪规范,进而在人们之间形成礼仪秩序,使得贵贱、长幼之间井然有序,从而进一步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他认为,治理国家需要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也是每个社会个体所要遵循的社会规范。

孔子的思想大多被记录在《论语》中,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孔子思想中关于礼的痕迹,比如在“学而篇”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他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知识,要必须学会注重师生之间关系,并且要学会对他人持之有礼才可。又如孔子曾经说过“以约失之者鲜也。”,即认为一个人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过程中,必须要学会用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孔子认为礼作为六艺之首是个人活动的所依从的规范准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把自己礼学精神贯穿于其伦理思想之中,把礼作为公民教育道德提升、社会长治久安的道德标准,在后世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孟子礼学的精髓

孟子将孔子的思想继承并加以发展,在他的治国理念中,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上下有序。比如在《孟子·离娄章句上》中提出“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即认为要想彻底治理好一个国家,就要像在道路上遵从规则,要遵循礼的思想规范。

孟子的礼学思想除了认为礼学对国家安定的作用外,更多的把视线着眼于个人思想的提高。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在他的思想主张中,尤其注重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如《孟子·离娄章句上》中提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佛为。”认为不是社会规范,不是最佳的行为方式,成年人都不要去做;又比如孟子认为“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即在国家管理中,上下级之间要注重礼仪规范。孟子认为“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认为一个人如果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那么首先他必须学会以礼待人,遵循社会礼仪规范,这样在与他人的无形相处中就会不自觉的尊敬他人,反过来他人得到你的尊敬之后也会尊重你。孟子的这种仁礼结合的思想在当时以及之后都曾被用于个人的道德教育中。

(三)董仲舒礼学的精髓

礼学的发展在汉朝发展尤为迅速,西汉时期,儒家文化遭到黄老道家思想的排挤,为了宣传儒家文化,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这个思想得到了当时统治者汉武帝的采用。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中,首先,他提出了“天道”,即所谓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封建君主的权利是上天的选择,这在古代封建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提到“道之大原出于天。”把礼合法化。他将礼与天道联系起来,认为“天”已经为人们的发展安排了具体的规范道路,人们应该遵从社会礼仪规范,这样社会秩序才会稳定。如果人们违背了“天道”,礼仪秩序被破坏,那么社会就会混乱,就会出现“天谴”,认为人们应该遵循封建的道德规范,把礼神秘化。

其次,在董仲舒提出的神学体系中,他将礼学进行了具体的规范,认为在国家的教育中要加强礼化建设。他将礼学精神放在自己的伦理思想中,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主张。他将先秦时期孔子孟子关于“君君臣臣”的礼学思想进一步发展,更加严格的规范了政府内部之间、家庭之间、父子夫妻的礼仪规范。

(四)宋儒礼学的精髓

礼学的发展,对古代封建统治者而言,更多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稳定,宋代对于儒家礼乐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欧阳修、朱熹为代表提出了自己对于礼的见解,他们认为礼在社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时社会过多的注重形式轻视其作用,将礼过度的形式化,把礼作为政治的“饰物”。

宋儒对于儒家经典的进行重新的理解。具体而言,宋儒将礼学的作用归之为四,即一是规范道德,稳定秩序,二是抵制佛教泛滥,三是培育国家人才,四是修身养性。由此可见礼学对于社会的作用之大。在宋代的科举考试之中,礼作为必备的考试科目,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国家对礼的重视。比如在苏轼担任杭州通判时,为了当地社会秩序的稳定、百姓的安宁,他将礼用在当地的治理中。某次,高丽进贡的使者仗势欺人,与上级的官吏对抗。苏轼派人告诉使者:外国的使者来华都是仰慕我天朝的威严,学习我国的礼仪教化来的,而你们来了却是一点儿没有礼仪之心,蛮横不讲理。如果你们还是不知悔改,我就要上书朝廷。高丽使者害怕了,收敛了自己的态度。可见把礼学的思想应用在国家之间的交往中,可以提升外交影响能力。

二、儒家礼学对于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

当今社会,虽然物质水平提高了,但是人的精神追求却很是让人担忧。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倡导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国内公民不道德现象却时有发生,传统的礼仪文化被人们忽视或者遗失。如何发掘礼学文化精髓,对于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家庭社会和谐,提升我们的大国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礼学对个人道德培养的启示

礼,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都是衡量一个人个人形象的重要标尺。古人特别注重个人的道德培养,追求思想上的“慎独”,在为人处世上特别强调要注意自己的礼容规范,如仪容上,注重自己的仪表形态,注意衣冠的整洁;行为上,见面行作揖礼。在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理念中,儒家学者将公民的道德培养被放在了自身发展的第一位,特别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的提高,追求君子之道。

学习礼学文化,将礼灌注与自己的行为习惯中。生活中,我们在与他人相见时,在注意自己的仪表荣态时,交谈上多一份礼貌问候,在行动上多一分儿尊敬礼让。比如在我们找工作应聘时,如果我们平时就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礼仪规范,在面试的过程中,多注意一些细节,不仅会在他人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而且有的可能影响自己面试的成功与否。

(二)礼学对和谐家庭建设的启示

礼,在古代被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古人重礼,将礼用之于家庭的建设之中。古人特别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长幼尊卑秩序。比如说,古人提倡的伦理纲常,即“三纲”“五常”,对于维护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关于家庭的夫妻关系,《后汉书·梁鸿传》记载的有这个故事,后汉梁鸿和孟光婚后,两人隐居在今陕西长安县东的一座的深山里。之后,他们搬家到江苏。在那里,两人男耕女织,共同劳动,互助互爱。梁鸿每天下地劳动之后,每次回到家里,孟光总是提前把饭和菜放在盘子里,双手到自己的眉毛那样高,恭敬地将饭菜送到梁鸿面前,梁鸿也行礼相谢。故事讲述的就是夫妻之间因为和谐礼让而形成的良好的家庭关系。

礼对于调节邻里关系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政治课上我们曾经学过这样一则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朝堂之中有个名叫张英的大学士,突然有一天,他收到一封家书,家书上谈到家人在盖房时,因为三尺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希望张英可以利用自己的职务关系,帮助张家人打赢这场官司。张英看完家书之后,略作思考,马上写了一封回信,并附了一首小诗差人送回去,诗这样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了来信,深深领会了张英想要传达的意思,便不再为三尺之地争夺不休,主动将三尺地礼让出来,邻居一看张家人竟然不在争夺三尺的宅基地,反而主动谦让出来,被张家人的礼让所折服,也将自己家的宅基地让出了三尺,就这样一条六尺之宽的小巷形成了,结果使得张家与邻居的矛盾得以化解,而且小巷的出现也使得过往百姓的生活方便了许多。可见如果在公民中进行礼学教育,那么就可以减少许多社会问题,进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建设。

(三)礼学对人际交往构建的启示

礼对于公民的人际交往构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身处社会这个大集体中,我们每个公民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群体,因此如何处理好公民之间的关系,成了需要面对的问题。“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指的就是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行为不受礼的制约,那么他的行为就会变得不文明不道德,这样就会造成他难以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对他的生活工作就会造成极大的困扰。当今社会中,由于物质水平的不同,社会中所谓“城市人”歧视“乡村人”,“有钱人”歧视乞丐、打工者,官员歧视普通百姓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我们学习礼学,尊敬他人,爱护他人,社会中就会少一分矛盾纠纷,多一分社会和谐。

随着交通工具的增多,人们出行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随之社会矛盾也逐渐增多。比如在车站,有些乘客不遵循排队的礼仪规范,插队等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时为了排队大打出手,造成流血、踩踏等恶劣后果,不仅不利于自己以及他人出行,而且影响了公共秩序的稳定;又比如,如果汽车司机在过马路时,注意礼让,那么我们城市交通就会更加通畅。

〔参 考 文 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

〔2〕张焕君.尧舜传说与中国礼乐文明的人文精神〔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3〕陈洁,刘正刚.先秦时期儒家的“礼”、“乐”思想及现代意义〔J〕.求索,2011,(08).

〔4〕侯璐璐.董仲舒的儒家礼乐思想〔J〕.大众文艺(理论),2009,(20).

〔5〕于伟.先秦儒家之“礼”与我国教育的教化功能〔J〕.教育研究,2013,(04).

〔责任编辑:孙玉婷〕

猜你喜欢
孟子儒家礼仪
知命
磨刀不误砍柴工
筷子礼仪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礼仪篇(下)
茶道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