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
[摘 要]实践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在马克思实践概念出现之前实践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马克思实践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需先对其有基本的认识,进而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角度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以实现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真谛的把握。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主观;客观;人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07 — 03
实践是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从哲学诞生之日开始,实践就被纳入到了整个哲学的体系中。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实践更是居于核心地位,可以说,实践不仅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它还穿于整个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关键就在于把握马克思实践概念。
一、实践概念的产生及其发展
实践概念发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对实践概念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第一次将人的活动概括为三类,即理论、实践、创制,并认为在三者中理论居于重要地位,“把哲学称之为真理的知识是正确的。思辨知识以真理为目的,实践知识以行动为目的。尽管实践着的人也思考事物是个什么样子,但他们不在永恒方面进行思辨,只想到关系和此时。”〔1〕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自身的发展,实践是自由的,是和创作完全不同的活动,“实践不是一种制作,制作也不是一种实践。”〔2〕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透过政治学和伦理学才能体现出实践的重要意义。第一个将实践引入哲学中的人是康德,在分析人的活动时,康德指出人的理性活动主要有“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这两个部分所涉及的哲学分别是自然哲学和道德哲学,他在吸收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思想后,将实践限定在了伦理、道德层面上,但康德同时也意识到实践不但先于理性,也高于理性,指出了实践是人的主体性的活动。黑格尔将绝对精神视作主体,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外化的结果,按他的理解,实践也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的产物,这一点从本质上来看和西方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并无太大的区别,但黑格尔将实践引入到了认识论中,指出实践是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着内在的能动关系,利用实践实现了主客观的统一。此外,和康德类似,黑格尔同样认为和理论理念相比,实践理念更为高级。在康德和黑格尔之后,费尔巴哈将实践看成了现实的感性活动,认为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是人为了实现自己幸福的重要方式,“站在实践观点上,人只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用场去和一切事物打交道。”〔3〕虽然费尔巴哈将人的活动当作现实的感性的活动,但他贬低了实践的价值,同时,他认为实践是被动的,“实践不是主体去积极地改造客体的活动,而是客体强加于主体,主体消极被动地去应付客体的活动。”〔4〕费尔巴哈将人的本质归于理论,认为实践并不能体现人的本质。费尔巴哈的这些关于实践的观点尽管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弊端也十分明显。
二、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基本认识
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实践有着独特的地位。虽然“实践”概念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只是散见在他各个时期的著作中,但这并不能否认其实践概念重要性和所蕴含的丰富内容。马克思关于实践概念依然是遵照了西方哲学中的传统阐释的,他沿着亚里士多德的思路,将伦理、道德等理念引入到了劳动中,带有强烈的应然价值气息。马克思指出劳动体现了人的本质,他认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5〕在劳动中,也可以说是在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有效的展现。马克思一直都强调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活动,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活动,人的活动实际上更多应体现是目的而不应该是手段。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仅仅表现为人的谋生手段,这样的劳动,在马克思看来是与人的本质背离的,是“劳动异化”体现,马克思批判了这一现象,指出改变的唯一办法就是社会制度的更替,即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到那时“异化劳动”将会被消灭,人也将最终实现解放,实现自由。
马克思认为实践就是人的感性活动,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6〕在马克思看来,人就是感性的存在,在活动上也必然是感性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7〕自然界并非精神的产物,而是客观的现实存在,是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是实践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实践的必然结果。人的实践活动如果缺乏感性,那么就谈不上是感性活动,也就意味着这样的活动离开了现实而变成了抽象的思维存在,人的感性存在也就被抽象为精神。马克思认为在工业和私人财产领域中,人实践活动的感性色彩随处可见,“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8〕“这种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无质的、感性的表现。”〔9〕
三、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三重维度
(一)实践概念的本体论意蕴
西方传统哲学中,关于本体论一直存在着“自然”与“人”的对立,直到马克思的出现,他通过实践实现了“自然”和“人”的统一,“自然”与“人”在马克思那里实现了从对立到统一的跨越主要由其实践内在生成性特性决定的,正是实践的这一特性,也体现出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体论意蕴。
第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无法预测自己的行为的全部结果,行动的结果往往会超出人们的预期。实践作为人行为的总称,其后果总是出乎主体的意料。从物质的层面来看,实践可以看作是对物质的重构,但这并不是等价的重构方式,这是实践变得不可逆的重要原因。由此易知,实践的结果既表现出了主体的期待,但又超出了主体的期待,也同时完成了对实践前条件重构和新的生成。实践的这种表现表明实践并不能完全预测,只能根据现实状况而生成,该过程总是充满着创造性,这就是实践生成性特性的表现。第二,实践打破了自然自为的属性,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依靠实践实现了对自然的改造,改变自然自为的发展状态。动物由于并不具备实践能力,它们的活动都只是为了生存而被动的适应自然。人和动物之所以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践的存在,通过实践,自然被纳入到了人类社会,人通过改造自然使其能满足和适应自身的需要,人成了超然的存在体,不再是低等的动物。人在实践中各方面的能力都获得了锻炼,在经过漫长历史后,完成了从动物到人的转化,没有实践的生成性特性这一转变将难以实现,此时实践的生成性释放出的本体论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它从根本上体现出人类存在深层原因。第三,劳动是人的劳动,是人历史生成的具体表现。劳动是实践的具体表现,它也体现着实践生成性特性。虽然人无法选择已成事实的客观环境,但却可以通过实践完成对其的重构,正是如此,人成为了超然的存在,但实践的生成特性才是真正的源动力,所以说,实践对人的存在来说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二)实践概念的认识论意蕴
实践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尤其对其认识论来说,实践是马克思认识论基础,没有实践就不会有马克思的认识论。人们的对事物的认识都源自实践,通过实践人们认识了外部的世界,随着实践的深入,认识不断获得发展,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反作用于实践,通过实践,认识得到验证。马克思一直将“改变世界”作为其理论的目标,同时马克思也意识到要先认识世界才能改变世界,他完成了对黑格尔的超越,以全新的唯物主义的方式将实践引入到了认识论中,实践转换为人们认识世界最有效的途径。
第一,认识论中的实践,与本体论中的实践虽然内涵有所区别,但实践的认识论离不开实践的本体论。在本体论语境下,劳动是实践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本质得以显现;而在认识论的层面,是劳动让人们认识了外部世界,丰富了知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得以提高,与此同时,人类也收获了对自身的认识。很明显,人的实践的对象和认识的对象是相同的,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认识了世界也实现了改造世界,从古至今,实践都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对自然的澄明,实践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和基本的。”〔10〕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和外部世界之间建立了种种联系,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虽然这种认识最初只是表现为简单的经验,但经验的积累逐渐升华为知识,直到自然科学产生前,这一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在自然科学产生后,人类认识的世界的方式进一步优化,实现了从经验积累到科学手段的转变。人类花费了很长的实践才逐步完成了对世界基本认识,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人类最终摆脱原始的蒙昧状态,认识的深入,让主体实践能力得到强化,主体的意识也随之觉醒,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再满足于经验的积累,而是开启了对本质的追问,这表明认识的科学性得到了明显增强。第二,实践在认识的过程有着双重的功能,让人同时实现了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认识。实践让自然被人化,成为人的改造对象,变成了客体,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自身,发展了自身的力量,自我意识被唤醒,实现了构建。伴随着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创造出丰富的物质,精神世界也随之被创造出来。人作为理性的存在,通过实践不断反思而实现自身行为的调整。第三,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表现为认识和被认识关系。实践虽然使得主体和客体处于分离的状态,但它也是主体和客体实现了统一的方式,是实践让人摆脱了自然的限制,以自身的标尺实现了对客体的同化,在一定程度使主体的力量得到了扩展,也让主体性原则随之确立,是实践完成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第四,马克思在看待外部世界时,总是从人的生活产生的关系出发,认为人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实现其价值。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对自身的创造,并形成自我意识,从而突显主体价值。“形成了自我意识,并使主体性得到凸显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或人类的社会。”〔11〕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最终揭开社会发展中的众多秘密。总之,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认识都不能脱离实践。马克思对实践的认识不仅以本体论为切入点,还站在了认识的高度做了详细的分析,以本体论为前提条件,从认识的角度的出发才能真正意义还原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来面貌。
(三)实践概念的价值论意蕴
实践从产生之日开始,就被赋予了价值的意蕴。马克思实践概念所具有的内在价值是建立在前人价值观基础上,实现对传统价值观的突破,将人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作为目标,表明了人的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实践。
第一,实践是价值得以确立的前提条件。主体和客体存在着一种需要和被需要的关系,这种关系所体现的就是价值,“‘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2〕关系只有对人才有意义,就是说关系只能是人的关系,“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13〕价值的主体也只能是人,这个“人”只能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具体存在,因为人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会产生价值关系,此时的社会和自然都可以成为价值的客体,脱离了实践,人在社会关系中生成的价值关系将不复存在。一方面,马克思说过人的存在“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4〕没有物质生产人的需要将无法满足,同时这种需要是不会停止的,因此物质生产必须持续进行。另一方面,作为客体的外界同样无法脱离人的实践活动,只有成为实践活动的对象的客体,通过实践建立与主体的联系,并对主体产生影响,才能体现出作为客体价值的对象性。
第二,价值需求的产生源于实践。马克思曾说: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15〕这样做主要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人的这种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明显区别,“诚然,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 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16〕因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 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17〕这表明动物的需要只是简单的满足肉体的外在尺度,而人的需要除了有这个尺度外,更多的是自由自觉活动内在尺度。肉体的需要虽然对人类来说是基本的的需要,但和动物相比,人的这种需要已经从本能上升到了有意识的生产实践活动,人的肉体需要总是随着生产实践活动的增加而变化〔19〕,同时也形成了更多的物质需要。在马克思看来,人应将能力的发展作为比肉体需要更高级的需要,只有人类才会有这样的需求,它的产生离不开实践,脱离实践人的能力将失去发展的根基。所以说,实践是价值的创造方式和实现过程。主体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从事的活动并不是通过主观意识实现的,因为主体是现实的人,这种活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成,人通过实践与客观实践产生联系,而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而实践活动具有有意识、有目的性的和主动性三重特性,所以,人通过实现自身价值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主体的对象物,创造出的对象物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类。这两大类作为对象性的存在,是人实践的产物,其价值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展现,所以说,客体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一定的外界物是为了满足已经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的人的需要服务的。……他们在实际地利用这些产品,这些产品对他们有用;他们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 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有的。”〔18〕实践不仅价值的创造,价值的实现也同样离不开实践。从主体来看,价值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于主体实践,就是主体将自己的价值意愿通过实践转向客体,随着实践的深化而逐步实现。从客体来看,在实践的展开过程中,客体的特性能满足主体的需求,此时客体的价值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参 考 文 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3.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71.
〔3〕〔4〕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51、261.
〔5〕〔15〕〔16〕〔17〕〔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7,57,57-58,58.
〔6〕〔13〕〔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3,161,158.
〔7〕〔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 :324,306,298.
〔10〕〔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500,502.
〔12〕〔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1:406、405-406.
〔19〕 王成越,吴锦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分析〔J〕. 普洱学院学报,2015,(04).
〔责任编辑:谭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