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视阈下宣传思想工作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实践价值探析

2016-08-09 10:05周鹏
理论观察 2016年7期
关键词:常态新常态转型

周鹏

[摘 要]经济“新常态”战略理念的提出对国内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全新的要求。地方高校应重塑自身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借助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导向效用,实现价值观念与发展理念的祛魅,从而推进自身的转型发展,进而契合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诉求。本文以经济“新常态”图景驱动下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意义解构为切入点,借助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理念困惑与价值困惑的相关问题阐释,探讨了宣传思想工作对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以期通过本文的论述为经济“新常态”下地方高校党政宣传部门提供有益的工作理念指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宣传思想工作;地方高校转型;实践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50 — 02

引言

国务院于2010年颁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提出高校转型这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构想。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依托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本科院校实现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在这一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全新布局出台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相继开始着手对政策执行图景加以分析应对,如何遵循高校转型的政策路径指引,推动地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范式转型,对推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实现高校教育体制同时代背景的效度化契合具有重要的战略实践意义。

一、经济“新常态”图景驱动下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意义解构

针对“十八大”以来国内经济形式的全新发展动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洞见此发展进路的同时提出了“新常态”这一概念。基于内涵层面审视“新常态”一词,其彰显了当前国内经济运行态势同以往比较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并且呈现出稳定性与不可逆的发展态势;在外延层面则表现为经济增速速率由先前的高速增长演变为中高速增长态势,同时经济结构模式面临重组与升级,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渐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可以说,“新常态”对社会生活形成全方位的覆盖式影响,有鉴于此,地方高校领导层唯有在科学洞悉和把握“新常态”的价值内涵基础上,方能适应“新常态”对地方高校转型的客观要求。

自上世纪末国内本科院校生源扩招以来,如何尽可能多的获取生源成为地方高校领导层考量的主要问题,在这一偏差性理念的左右之下,地方高校相继走上扩招扩建之路,依托创设综合性大学实现最大程度的生源获取的思潮一时无两。然而现实问题是,地方高校的扩招扩建同现代社会的发展诉求之间产生割裂,高校彼此之间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以及对“学术型高校”的过于推崇等原因的存在,因而未能为市场培养契合现代社会诉求的人力资源。基于前述问题的存在,有必要在“新常态”背景下推动国内地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突破高校现有的“同质化”藩篱,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同现代社会发展的契合。“新常态”要求经济发展由先前的“量化诉求”实现向“质量诉求”的进路转变,在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当下,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与契合这一时代契机,因而地方高校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应注重贴合服务业对应用技术类人力资源的行业诉求,转变以往“求大、求全”的高校发展路径,以转型实现对“新常态”下经济产业结构重组的迎合,构建凸显地方高校个体特质的产学研教育模式,进而实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服务。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理念困惑与价值困惑

地方高校高校转型发展工作对于“中国梦”这一中华民族伟大战略图景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够藉由地方高校的科学转型,从而为国民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提升储备必要的、为市场所亟需的人力资本。然而从实践角度来看,现阶段国内地方高校转型面临诸多的转型理念困惑与价值困惑,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理念困惑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转型发展乃是新时期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必然选择,转型发展意味着由传统学术性本科高等教育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本科高等教育转变,不过应依托何种转型方式以及何种转型进路实现地方高校平稳的转型过渡,则不同高校对此的认知情况并不一致,相当一部分国内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的理念层面存在认知缺失现象。一些高校认为转型应涵盖所有校内设置的学科专业,从而借助全部学科的微观转型进而实现高校的整体宏观转型发展;一些高校则认为,转型发展应基于学科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实际诉求着手,对待自身转型发展的理念是以更为注重技能实用性的工科类专业为先导,文科类专业则在保持传统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向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倾斜。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价值困惑

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工作,实则为地方高校的改革过程,因而实事求是的讲,改革必然涉及到对利益的重新分配,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相关既得利益群体对改革产生一定的阻力,最终影响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工作开展。对于一些地方高校而言,其本身已经进行了先期性的转型实践,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转型教育成果,如若要求此类高校进行转型发展,则这部分高校必然会遭遇“何去何从”的选择困境;一些地方高校历史悠久,其校名以及社会对其内设专业的认可度,已经成为其沉淀资本,如若进行转型发展,则其将面临先前的沉淀资本丧失的可能性风险,因而其对自身转型能否提升教育绩效尚存观望态度;一些地方高校对于转型发展不够热衷的原因在于,转型发展意味着其必须对现有的专业格局、管理体制、教育理念进行更新,而前述方面的变动必然导致其投入的加大以及对既有利益格局的颠覆,因而其对待转型发展的问题欠缺热情。

三、宣传思想工作对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

从职能与权责角度来看,高校的宣传部门乃是全权负责校内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能部门,其在履行权责过程中,必须契合经济“新常态”的社会特质,遵循党中央的宏观战略部署,按照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自身的发展实情,对意识形态工作做到客观洞悉与精准把握,尤其是在高校在经济“新常态”时代背景下面临转型压力的当下,高校党政宣传部门务必实现宣传思维与宣传维度创新,进而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半径覆盖扩大。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对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而言,应注重转变宣传方式,更新宣传理念,注重将宣传思想工作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相结合。

猜你喜欢
常态新常态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