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资源利用为基础构建创新课程体系

2016-08-09 01:58:33张藤芳李晓轮
未来教育家 2016年6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程体系实验室

张藤芳、李晓轮 /文

以多元资源利用为基础构建创新课程体系

张藤芳、李晓轮 /文

青岛二中的创新课程建设坚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不断挖掘与优化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校本课程体系。为保障课程的实施,学校成立创新发展办公室,为师生教与学提供高效服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创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资源支持;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以建设“创新实践基地”为纽带,探索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机制和实施途径。

完善创新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为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在现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与优化课程资源,形成了以科学研究类、工程类、技术类三大类课程为基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本课程体系。

科学研究类课程通过科学项目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针对研究性学习,形成了高一年级以创意思维训练课为主,高二年级以研究性学习课题和项目设计互为补充、交叉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实施计划。

技术类课程让学生学习使用技术,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具备分析新技术影响力的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技术与设计》课程;依托创新实验室开设了《单片机智能设计》《电子制作》《机器人原理与设计》和《APP软件开发》课程;利用学校地理优势开设了《现代农业技术》课程;建设组培实验室开设了《植物组织培养》课程。

工程类课程整合了多学科知识,使抽象的概念与日常生活结合,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建设了工程坊实验室,与之配套开发了慧鱼工程创新课程(通过分层次使用慧鱼模型进行模仿、设计和改进)、传统加工课程(车、铣、刨、磨)、现代加工课程(数控车床、激光雕刻与加工、三维成像、快速成型)、结构设计、工业设计等,工程类课程的学习以项目孵化的方式开展,学生经过基础理论学习与培训后自主提出项目设计方案,经指导教师审批通过后即可进入工程坊实验室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加工制作。

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

根据学生兴趣发展要求建设了七个创新实验室:工程坊实验室、慧鱼机电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电子发烧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生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为创新素质课程开发提供了硬件平台。实验室的建设遵循对接高校的模式,不仅实验室的建设由对接大学指导,在师资培养、课程实施和活动比赛等方面也与对接大学进行全面合作。

打造富有活力的创新导师团队

建立创新活动指导团队。从校内选拔有创新潜力的教师,建设了科学创新、机器人及模型、工程技术创新、环保及新能源、发明创意和人文创新六大类教师指导团队。从四个方面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建立“教师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教师参加有关创新力方面的学习培训;引进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等工程和技术专业的教师;将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纳入教师考核;引导学科组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追求,增强教师创新素质培养能力。

利用校外资源优化教师结构。聘用校外专家,在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等方面给予学生更高层次的指导。

建立校外资源培养机制,优化课程环境

与社会机构合作建设创新实践基地,为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支持。创新实践基地以项目孵化的形式建立,与海尔集团、解放军401医院、软控股份等企业,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培养机制,并建成西安交大、哈工大等8个创新实践基地。其中,与创新实践基地共同实施的“学生素养提升计划”是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试点。目前,学生在各创新实践基地专家指导下开展了300个课题的研究,有效地扩充了课程资源,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程体系实验室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2期)2019-03-07 05:17:26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1期)2019-02-24 06:55:52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0期)2019-02-24 06:55:35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19期)2019-01-16 05:36:09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0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