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忠
高中物理学科作为整个高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教育部门、学校、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其作为理科性质相对较强的科目类型,传统的“填鸭式”和“题海战术”的学习方法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其进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成为现阶段相关教育部门和任课教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建模教学的概述以及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1建模教学的概述
所谓的建模教学主要指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将具体、实际的问题利用抽象的、科学的方法去进行解决,具体来说,其主要指的是高中生在实际的物理学习中,将会遇到很多比较复杂的具体的内容,直接去对其进行学习的话相对比较困难,为了简化学习过程,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可以建立一种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模型.建模教学并不单纯的是一种教学方式,其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思维,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1.2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建模教学的意义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高中物理教学的经验,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将其应用意义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建模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探求物理规律
对于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来说,其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都相对较强的一门学科类型,学生进行学习起来会相对比较枯燥,教师如果不能提升其学习兴趣,那么对于良好学习效果的产生也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对于其自主的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索将会起到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1.2.2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建模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学作为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都会采用“填鸭式”和“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压力,并且还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特别是在大量习题的情况下,不仅不能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甚至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建模教学的全新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同时对其解题的正确率也有所提高,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对其未来更好地学习也将产生非常良好的效果.
1.2.3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建模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推进,传统的“知识性”人才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成为当下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应用全新的建模教学方法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生成建模学习方式,为其今后进行物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现阶段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的建模类型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建模教学的方法在我国应用将其常见的建模类型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先加速后减速模型
运动学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加速、减速运算作为教师重要的教学内容,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能够直观、深入的对其进行了解,教学效果并不是很良好,采用现代化的建模教学之后,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比较直观的模型演示,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认识到速度的直观变化,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产生也将起到非常有效的推动作用.例如:有一个静止的小圆盘放置在一个正方形桌子的中间位置,现在已知桌布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系数已知,小圆盘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系数已知,那么现在如果将桌布进行抽离,直到从桌面上方下落的话,需要满足什么样子的加速度才可以达到?学生在学习过加速、减速运动之后,当初步看到这道题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比较困难,由于这道题里面的相关变量较多,计算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采用全新的建模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帮助和引导.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圆盘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建立先加速后减速的模型进行观察,对其桌布抽出之后的速度进行观察,让小圆盘在桌子上做匀减速运动,进而计算出小圆盘[HJ1.8mm]的加速度.
2.2斜面模型
斜面模型也是现阶段在我国高中物理建模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建模类型,其主要针对的是力学问题进行解决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手段,一般来说,现阶段在我国高中物理中,斜面模型的解题思路主要可以从斜面固定和斜面不固定两个方面去进行综合考量.例如:在摩擦系数和斜面夹角确定的情况下,将物体通过斜面进行下滑,求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我们可以采用建模的形式,将其整体建成一个斜面模型,根据模型所显示的内容进行计算,能大大提升解题的准确率,对于学生良好学习效果的产生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3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高中物理的教学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的高中物理建模教学的先进案例,将有效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方面的内容总结为以下几点:
3.1提升对建模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走访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建模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大多数学校在其教学活动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们处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其非常不利于具有创新性的建模教学思维的形成的,这种情况亟待改善.首先,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充分提升任课教师和学生对于建模思想的重视程度;其次,学校应该定期安排教师进行建模教学内容的培训工作,让教师能够及时获取到全新的教学方法;最后,学校和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锻炼学生的建模能力.
3.2触类旁通,概括总结
在现阶段我国高中物理教学,除了对新知识的教授之外,对于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也是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复习方式都是采用教师将所学习过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重新的梳理并安排学生进行大量习题的训练,这种模式非常容易造成学生的懈怠情绪,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对其进行改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学中“类平抛运动”内容的复习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采用建模教学的全新形式,让学生通过对带电粒子在进行平抛运动即进入匀强电场中的情况进行实时的观察和记录,从他们的共性和个性中找出规律,并建立相应的“类平抛运动”的模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帮助学生对以往所学习到的知识点[HJ1.95mm]进行复习,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一举两得.
3.3灵活运用,化繁为简
对于建模教学来说,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是对具体的物理问题和物理现象的解决,通过对表面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其规律和特性,进而将比较复杂的情况进行不断的简化,将其转化为物理模型.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自由落体方面的教学的时候,就可充分利用建模教学这一形式,本文将从具体的习题入手,对其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例题:如果现有一名消防队员将从平台上跳落,为了确保其安全性,其在下降2米之后开始进行双脚缓冲,这种缓冲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重心进行下降,具体为0.5米,那么在这一跳落的过程中,地面对运动员双脚将会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力,具体来说是运动员自身体重的几倍?在对这道物理习题进行解答的时候,学生们往往会采用传统的运算模式和公式计算的方式,其相对来说比较困难,而且由于其本身公式和运算的复杂性,非常容易出现错误,因此,采用建模形式进行解决是最为合适的.首先,我们可以将消防员本身作为一个抽象的质点模型;其次,将运动员在这一过程中的跳落运动作为一个做匀减速的运动模型,[TP8GW44.TIF,Y#]具体的模型如图1所示, 当消防员开始从平台上进行跳落的时候,他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H,地面与沙坑之间的距离为h,通过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动定律和自由落地定律我们可以得出其在这一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
[JZ]mg(H+h)-FNh=0,
即[JZ]FN=5mg.
3.4不断对学生进行信息题目的训练
不断对学生进行大量的信息题目的训练也是现阶段我国高中阶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不仅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性的思维模式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帮助他们进行建模学习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教师应该锻炼学生对于信息方面的筛选能力,让他们能够快速的找到有用的信息并及时将其筛选分类;其次,一般来说物理习题在进行出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干扰性较强或者没有什么用处的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迅速将这些信息进行剔除,将习题转化为单纯的物理过程进行解答;最后,在获取一系列的物理信息之后,就可以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了,应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和规律对其模型进行确定,进而将习题进行准确、快速的解答.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建模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讨论,并对其应用方式提出了相关意见,希望能对未来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祈祷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立体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模式做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