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棣,陈丽娟,陈 立,曹大明
(三峡大学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鄂西地区支客司生存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黄 棣,陈丽娟,陈 立,曹大明
(三峡大学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支客司是鄂西地区红白喜事期间被主人家邀请到家中替主人主持大局的一类人。文章以鄂西地区支客司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调查,以期将支客司的职业特征、工作方式、生存状况等整理成调查报告,使这个日渐失落的职业重回人们的视野。
鄂西地区;支客司;非物质文化传承
支客司是鄂西地区红白喜事期间被主人家邀请到家中替主人主持大局的一类人,是鄂西地区存在的一种特殊职业。经过长期演变,支客司已发展成为民族地区礼与俗的代表。一方面,他们传承了儒家礼生的大部分传统;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又带有浓厚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色彩。他们是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也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民族融合的产物。但关于支客司这个生疏的名称及充当支客司这类人的生存现状、生活条件、工作方式等诸多问题少有调查和记载。在国家大力倡导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以及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大背景下,对传统非物质文化及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多是对少数民族极具特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从而忽略了对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产物的非物质文化的关注。
作为国家传统非物质文化的新一代传承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挖掘这些被忽略了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代表。所以,为了使支客司这个特殊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代表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2014年6月21日至28日,调研团队深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两市四县(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县、建始县、鹤峰县、宣恩县)进行了全面调查,着重对巴东野三关镇、建始景阳河镇、恩施白杨坪镇等地的26名支客司进行了深入访谈,又对这些地区的村干部及普通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深入调查和对问卷的整理分析,对鄂西地区支客司的生存状况有了深入了解。本文对支客司的背景、生存现状以及面临的危机作陈述,并对支客司的传承与保护提出建议,以加强对鄂西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我们所说的鄂西地区通常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神龙架林区等地的部分山区,这些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或多或少带有少数民族的传统与特色。
支客司,顾名思义,“支”为“调度、指使、支使”,“客”即“宾客”,“司”意为“主管、操作”。简言之,即“主管调度招待宾客之人”。《〈全唐文〉职官丛考》中提到“《敕修百丈清规·支客》:‘官员尊宿相过者,引上相见,仍照管安下去处。如以此人客,只就客司相款。’由此推测,‘客司’负责官员、施主等来客的接待和安置”[1]。《镇中县志》记载“凡婚丧大事及宾客众多的喜庆,必选一位熟礼仪,能组织,擅辞令者,代主行令,指挥各执事人员,招呼客人,主持有关礼仪,俗称‘支客司’”[2]。
支客司,民间也有称作 “都管”“督管”“路支客”的,尽管称呼不尽相同,其相关职能却近似。在我国羌族地区及鄂湘黔交界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风俗习惯典籍中有过支客司的相关记载。《建始县民族志》记载:“改土归流后,清王朝对鄂西南土家族实行同化的政策,使土家族的一些传统习俗发生了重大变迁,汉文化趋势进一步明显。”[3]《宣恩县志》记载:“尤其是口齿伶俐、能说会道、风度翩翩、随机应变的‘能人’,一年四季不是被张家请去当支客司,就是被李家请去当‘客总’。在不同的场合中,由他们宣讲各种不同的贺词,把喜事渲染得热热闹闹。”[4]《资丘村调查》记载:“将在孝家负责整个迎来送往、吃喝拉撒等一应后勤保障调度之人叫‘督官’。”[5]由此可见支客司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重要性,他们搭造起了主人与客人间的桥梁,在民间婚丧礼仪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支客司是几千年来农村社会的产物,也是传统民俗文化下以人际关系为纽带的互助契约,更是传统汉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融合的结果。农民的淳朴热情和邻里间的互助和谐使得支客司这一职业能够流传至今,但在市场化经济的冲击及现代化思潮的渗透下,支客司如今的生存状况和传承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一)支客司数量较少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除巴东野三关镇农村地区支客司数量存在较多且分布较广外,恩施、建始、宣恩、鹤峰、利川等地的支客司数量很少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我们以村为单位进行的调查数据整理显示,在野三关镇一个村大概有4~5名支客司,而其他地区一个村大多只有1~2名,有的地区甚至2~3个村子共有1~2名支客司。在利川,支客司这一传统的职业几近绝迹,访谈到的一名叫谭功元的支客司讲,临近5个村子的红白喜事都要找他当支客司,到喜事多的大节气日(如五一、十一),他一天要跑两三家去支客。
(二)在年龄结构上,支客司老龄化问题严重
近50%左右的支客司在40~60岁之间,60岁以上的约占40%,如图1所示。其中访谈到的最大的一名支客司已有73岁高龄。支客司职业不仅对领导能力、沟通能力有较高要求,而且对人的体力、健康状况也要求颇高。老龄的支客司往往无法保持充沛的精神和体力去完成一场为期好几天的婚丧仪式,长此以往对身体特别是对老人的身体状况不利。这种对身体不利的职业也会影响支客司的家人对这一职业的支持力度。
图1 支客司年龄结构图
(三)在性别构成上,男性支客司人数明显多于女性
在性别构成上,支客司大都以男性为主,女性较少。调查数据显示,约85%为男性支客司,仅15%为女性,如图2所示。访谈野三关镇的支客司发现,丧葬仪式一般都要求男性支客,而女性支客司仅要求在婚礼嫁娶仪式上配合男性支客司,而且要求女性支客司已婚、有后代。访谈到的谭明英女支客司说道,在她支客的20多年里,参与主持的丧葬仪式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为嫁娶仪式,这是由于有不允许女性参与丧事中重要仪式的传统习俗。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也开始有人邀请她去支客丧葬仪式了。
图2 支客司性别比例图
(四)支客司文化程度要求不高,一般支客经验较多
通过对群众的问卷调查以及对支客司的访谈,我们了解到成为支客司对文化教育程度基本没有特别要求,67%左右的支客司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如图3所示。但他们大多有着10年以上的支客经历(如图4所示),并且对当地民俗习惯、婚丧嫁娶仪式上的礼节以及村内事务有着很深的了解。他们凭借较强的沟通能力、领导指挥能力和主持协调能力,将传统民俗文化与本地事务很好地衔接起来。
图3 支客司受教育程度统计图
图4 支客司工作经验比例图
(五)支客司全为兼职,本职多样,以村干部为主
在访谈的26名支客司中,全部表示支客司为他们的兼职职业,而他们的本职职业多样,有村干部、农民、商人等,其中村干部占42%,如图5所示。他们凭借在当地的威望和影响力,加之村干部的沟通力和号召力更强,使得他们在充当支客司时比非村干部支客司更得力。所以,大多数主人家都会去邀请村干部支客司来主持仪式。2014年,政府出台了关于领导干部婚丧嫁娶的规定,明确限定领导干部不能主持相关事宜,使得这个比例正在下降。有支客能力的非村干部农民、务工回乡者、商人、教师等的比例相应上升。时为野三关镇柳家山村村支书也是当地有名支客司的邓从华表示,由于国家政策的规定,现在支客有些压力,当了20多年的支客司和10多年的村支书,想早点退休与不在身边的妻儿团聚。
图5 支客司职业构成比例图
(一)支客司年龄呈现严重老龄化,年轻人继承支客司传统文化积极性不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外来文化的渗透,支客司年龄结构呈现严重的老龄化。一方面是支客司需要一定的支客经验使得年龄偏大;另一方面就是年轻人对支客司这种传统文化的漠视,他们不愿意了解和继承这一传统文化。在问卷调查的24个当地年轻人中,有18个表示不愿意了解和学习支客司的相关技艺及民俗文化,认为支客司的工作太繁琐、太累,而且没有多少报酬。从我们访谈的27名支客司的年龄层次来看,50岁以上的占65%以上,60岁以上的更是占据45%左右的比例。绝大部分支客司都表示出对以支客司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担忧。由此可见,支客司职业的衔接和文化的传承确实面临着断代的危机。
(二)政府相关政策对支客司文化的影响
2014年6月初,湖北省纪委、监察厅发布关于违规操办婚丧喜庆的九项重点整治措施,其中第七条规定:“在职党员干部不得担任亲戚以外的婚庆主婚、证婚、司仪等,或参与亲戚以外的婚庆迎宾、敬酒等活动。”因村干部在支客司中所占比例高达42%,这类规定对支客司这一职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意味着占比达42%的村干部支客司很难再去担任这一兼职职业,而仅仅只能担任自己亲戚家的支客活动。大多数村干部支客司也表示,以后在职期间可能不会再去做与支客司相关的工作。这就更加加重了支客司消失的危机。
(三)市场化经济及婚丧形式的转变对支客司的冲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经济在农村地区的扩展,农村传统的小农经济受到强烈冲击。支客司在这样的冲击下也不得不舍弃原先那一套繁琐的、传统的风俗礼仪,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现实社会。但这样的适应却使“支客司”所代表的传统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儒家礼仪在逐渐接近现代仪式的转变中慢慢消失。加之以婚庆公司为代表的红白喜事服务行业的大力发展使得人们更加追求较为奢华、具有现代气息的仪式,不少有经济实力的农村家庭也倾向于通过婚庆公司置办相关仪式。
(四)收入现状的困境对支客司职业的影响
除了建始县的农村支客司开始以商业化的模式收取相应报酬外,其他两市三县中的支客司几乎都为零报酬,最多象征性地收取低价的烟酒以示礼节。支客司几乎零报酬的状况,不仅占用了支客司自身职业的工作时间,减少了经济收入,生活状况窘迫,也使得支客司这一职业得不到支客司家人的支持,更使得年轻一代不愿接手这一传统文化职业。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鄂西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经济和交通飞速发展,然而,却忽略了一些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代表。为此,我们通过调研以及查阅的各种资料整理出以下几点传承和保护支客司的建议:
(1)从国家政策来看。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统计,近2/5的支客司是农村基层干部,而政府的九项重点整治措施中不准干部主持参加婚丧嫁娶活动的规定,使得占据大部分支客司份额的村干部支客司不得不退居二线。在调研中发现,42%的支客司曾担任过或者正在担任村干部职务,这种双重身份使他们在村里发生红白事情的时候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支客司频繁地出现在各个红白事情中,对本村村民情况是相当了解的,从这一点来说,他们可以成为村委会处理村内矛盾的好帮手。通过对支客司的走访调研发现,支客司和村委会干部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和默契。支客司由于其能说会道和做事认真负责受到全村人的尊敬和喜爱,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和最了解村里村民个性的人,这也使他能够成为平时和村干部接触最多的人。在处理村民关系事务时,村委会成员和支客司相互配合,支客司对协助村委会进行人事矛盾调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村委会的领导力又成为支客司做调解的强大后盾。两者的相互配合便成了野三关镇村级事务管理的一大特色。所以,建议国家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习惯适当放宽对鄂西地区支客司行业中关于干部从事支客事务的相关政策,从政府层面提升对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关注和重视。同时,通过对支客司民俗文化的宣传与保护,达到激发支客司工作热情、维系农村和谐关系、保护民俗文化的目的。
(2)从支客司自身来看。面对市场化经济和婚庆公司的冲击,支客司可以在不舍弃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加以创新,与现代仪式相结合。例如建始县部分支客司将传统支客礼节与婚庆公司仪式相结合。更有巴东县野三关镇支客司同时也是婚庆公司老板兼司仪的谭贤华,建立了一个婚庆与支客相结合的民间组织形式。这样,一方面增加了支客司的收入,改善了他们的工作条件,提升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支客司、促进支客司发展、解决支客司传承问题的作用。
(3)从当代年轻人来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老一辈支客司的推动下,当代年轻人有责任和义务去承担起挖掘、保护、传承支客司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的任务,应该对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乡土民情提升认识,努力成为家乡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从年轻一代做起,年轻一代不仅要从物质方面提升自己,更要从文化方面特别是传统文化方面提升自己,做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班人。
(4)从当代学者来看。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理性价值,从职业道德出发,多挖掘已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像支客司这种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政府和社会重视这些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也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和关注这些隐藏在大山深处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通过支客司文化看到的不仅是世世代代的农村社会的缩影,也是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与汉文化以及现代文明结合的产物,更是随着社会发展渐渐失落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致谢:
特别感谢曹大明老师在前期策划、调研过程和后期调查报告的整理中给予的指导和支持,感谢李见顺老师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本文借鉴了相关学者的文献内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 陈国灿,刘健明.《全唐文》职官丛考[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5.
[2] 吉晓夫,吕世荣,陈军.镇中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1.
[3] 袁正希,杨光辉.建始县民族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3.
[4] 宣恩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宣恩县志[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5] 何伟军.资丘村调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吴 强
The Living Situation of Zhikesi in W estern Hubei Area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Report
HUANG Di,CHEN Lijuan,CHEN Li,CAO Daming
(College of Law and Public Management,The 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 Hubei443000,China)
Zhikesi is the western Hubeiarea by the host family during funerals for host presided over the big picture of the kind of people invited to the home.This paper Zhikesi in western Hubeiarea for deep investigation object,in order to book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way ofwork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 into report,make the increasingly lost career back into people’s horizons.
western Hubeiarea;Zhikesi;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954
A
1673-8004(2016)03-0022-05
2015-09-29
黄棣(1992—),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本科,主要从事土家族传统文化研究;曹大明(1978—),男,湖南郴州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武陵民族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