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项素养

2016-08-08 13:28成桂明
教师·上 2016年7期
关键词:内容能力课堂

成桂明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关键还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人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听的能力培养

(1)培养倾听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孩子倾听能力的前提条件。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习惯,应让孩子懂得在倾听时,尊重他人,自然地坐着或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并且不随便插嘴,注意听他人把话说完。上课时,训练学生在老师讲课时,眼睛看着老师,不随便插嘴,有话举手;在学校集会时,不东张西望,眼睛看着讲话的人,思考和记住所要表达人讲话的意思;其他场所,要关注他人的讲话,不要乱插嘴,经常检查评比、总结,表彰表现好的学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创设倾听气氛。课堂倾听气氛决定教学质量。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使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加拿大教师安妮?福莱斯特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的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教学艺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所以经常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音乐带入课堂、编排课本剧、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延长倾听时间。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已经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因此,我想方设法利用学生的注意力特点,延长学生听讲时间。首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我的讲课思路上。教学设计的思路精辟简洁,又新颖有趣,学生们跟着我一步步地思考、分析直至解决问题。其次,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学的重难点上。课堂上,对教学重点、难点,我通过各种方法去提示、去点拨、去强化,最大限度地推移学生的“选择性失聪”,使学生们的注意力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我还经常利用“精彩文段”“听辩错误法”“传话法”,来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提高提高倾听质量。

(4)理好听记关系。上课时一定要以听为主,以笔记为辅。要边听边记忆,边记忆边理解,在理解中做好笔记。如:粗记几个词、详记几句话、画几个符号标记等。教育学生不要把老师所讲的内容不假思索地记录下来,不要为记而记,只要便于课后复习总结即可。我还经常指导和检查学生的倾听记录,因而学生的倾听能力提高很快。

二、说的能力培养

(1)学习说话要求。在说话教学中,我认真训练课本上的说话内容,尤其是口语交际内容,训练学生敢说话、说好话。开始先让学生看看优秀说话视频,学习别人说话的语音、语速、表情;再让学生将说话的内容在纸上写好,让学生照着纸上说;最后,训练学生脱稿说,即兴说。

(2)提供说话机会。组织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主题论坛、课前一分钟谈话等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活动,千方百计地给学生以讲话的机会。教育学生利用课内课外、台上台下的一切机会,积极锻炼自己,刻苦训练口语,多与陌生人交往,多与家长交往,多与老师及自己感到尊畏的人交谈,采访校长、村长、镇长,等等。

(3)训练说话技能。经常训练学生说话,重视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表达的技巧。譬如怎样使发音准确清晰;怎样掌握语调语速,怎样使说话内容有条有理,恰当使用修辞方法;怎样根据不同的目的场合和对象来调整说话的内容;怎样运用手势、表情、体态等增强话语表现力等,使人百听不厌,声声入耳。训练学生说话像演讲,像朗诵,节奏感强,娓娓动听。

三、读的能力培养

(1)培养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的确,书籍,在影响一个人的程度上,力量是无穷的。为此,我积极鼓励学生读书,喜欢读书,一有时间就读书,并推荐语言质朴生动,内容引人入胜,激发阅读的兴趣的读物,让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有一种非一口气读完不可的感觉。还注意学生年龄、性别、性格、爱好、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针对性地推荐课外读物。譬如,喜爱文学的可多推荐一些中外名著;好奇心强对理科知识兴趣浓厚的可多推荐一些科普读物;对政治历史感兴趣的可多推荐一些名人传记。采用多种方法培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拓宽阅读范围。我经常提供给学生各种体裁、题材的文章,既有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也有准确易懂、逻辑性强的说明文。包括人物轶事、科普常识、人文历史、新闻报道等。这样,让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多读书,其阅读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3)传授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开始应“初读”,读通、读连贯,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然后要“精读”,细读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还要随时圈点、勾画、批注。最后要“通读”,注意语速、语调、语气,努力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高要求的读通全文。对于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拿到一本书应先看序言、目录、后记,然后通篇浏览,“精读”“速读”结合,读完之后,要把内容串起来融会贯通。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以“导读”为主。文章中有些深奥的地方,隐含在文字中的含义,给学生以指点,三言两语,帮助他们领悟。经常组织学生多提问,多讨论,多交流,多争论。

(4)保证阅读时间。学校课程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此外,每天中午安排15—30分钟的课外阅读活动,要求每人每天课外阅读500个字左右的短文。有时把文章打印成单页发给学生,以便随身携带,利用空余时间阅读,从而使学生善读、会读。

四、写的能力培养

(1)指导作前观察。福楼拜曾经对莫泊桑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可见观察的重要。我指导学生写作时,非常重视观察,写真实内容。每个星期的作文课,我都利用一定的时间带学生走出课堂,细致观察,有时观察校园花草,有时观察野外风光。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积累丰富的题材,写出真实内容,而且能陶冶道德情操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2)帮助作前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篇,其义自见。”书读多了,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韩愈曾说过:“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所以,我强调学生读书时要对精彩片段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作文时灵活运用,应笔而生,有如涌泉。譬如,我们所学的课文中有有几篇就是作者对人物或动物细致观察写下来的真实素材。如《燕子》中对燕子的描写,《天鹅的故事》中的破冰姿态场面的描写,《少年王冕》中的雨后荷花美景的描写等,只要阅读积累,就能变为自己有用的东西。此外,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积累,比如,各种有益的宣传,自然现象,社会新闻,国际时事等这些都是极好的素材,只要注意这方面积累,自然就会有丰富的写作素材。

(3)训练多说多写。在写作训练时,我指导学生说练结合,既要说得好,又要写得好。我经常教完一篇课文,就布置一个小作文训练题,有时当堂完成,有时课后完成,比如,有时写出作文的提纲,有时写出作文的片段;有的是续写部分,有的改写文章等。还经常强调写日记,可以对时事发表看法和见解,也可以是有关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片断,并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样,学生逐渐多写,好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学生有了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就为其终身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红旗小学)

猜你喜欢
内容能力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