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晖
一、做好加法,围绕目标建构框架
湖南省为什么要开展“空间课堂”建设?空间课堂建设究竟要达到怎样的境界?这是每一位参与空间课堂建设的老师必须首先要明确的。为此,我们团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主办方的“施工蓝图”——《湖南省中小学“优质空间课堂”建设方案》的文件精神。其中明确提出了“以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带动和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积极推动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全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由此可见,空间课堂建设是“顺应时势”之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是适应教育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根据这一总体目标,笔者在对团队进行培训时提出了空间课堂建设必须坚持“一二三四原则”。“一个中心”,即促进人的核心素养提升,以此区别于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两个基本点”,即着眼于两类人的核心素养提升,一是地理教师的专业能力,二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图一时一地的得失荣辱,只求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在此基础上实现空间课堂的“四大功能”,一是教学功能,主要对象是学生;二是交流功能,主要对象是地理学科的同行;三是引导功能,主要对象是社会其他人群;四是展示功能,主要对象是自己。
基于上述思考,地理主题空间创设了“六大栏目”,简称六“yu”:一是“育”——教育,其宗旨是谋求“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多重境界。二是“渔”——教学,力求用高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三是“玉”——教研,取义“玉不琢不成器”,旨在发挥教育科研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价值。四是“羽”——交流,期待通过人人张开思维的翅膀寻找到隐藏在各种现象背后的真理.五是“雨”——微课,即借助微课这一新生事物,对教学重点、难点予以重拳出击。六是“语”——优课,即通过优课的呈现,揭示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如何落实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每个栏目之下又根据其自身的脉络体系细分为4-8个子栏目,一共形成了36个子栏目。如第一个栏目“育—教育”分为教育理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师生对话、班级文化、高端研修、国学经典七个子栏目。通过这一细分,网络空间的框架终于搭建起来了,既方便资源的添加,也便于空间访问者方便快捷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二、做好减法,提供优质资源,减轻学生负担
学生是使用空间的主体,自然就是空间课堂建设的首要对象。学生为什么要访问空间?绝大部分是来寻求优质资源的,包括高质量的原创试题、高效的学习方法、优质的疑难问题分析等。从调查结果看,地理主题空间中的微课资源、题库资源和师生对话等栏目就特别受学生的欢迎。
互联网以其内容丰富性而对网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但是互联网也充斥了大量的“糟粕”,表面上“百花齐放”,实则良莠不齐,这就为专业化的“主题空间”提供了生存空间,具有其他网站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要做的工作,既要有选择地“拿来”,还要有所拔高、创新。
从应用层面分析,在未来的网络教学中,师生将更多地选择与课程主题紧密相关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以此为依托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拓展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所选取网站的质量就成为决定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很难想象在所选网站的内容陈旧、错误百出的情况下,教学会取得好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建设好一个“高质量的网络空间”就成了本团队的核心话题。经过研讨,本团队在资源的筛选及平台的选择上坚持了以下三大原则。
一是主题鲜明。围绕“提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这一主题组织各种信息,为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学习内容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地理空间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这一层面看,成全他人,实质也就是成就自己。教育就是成全学生,因此教育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地理主题空间分别予以对应,做到了高清聚焦、锁定靶的。
二是科学准确。对上传到主题空间的资源由首席教师负责审核,务求做到科学无误、表述准确。一方面,信息表述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交流。另一方面,作为地理学科专业空间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必须真实可靠,具有权威。否则就会以讹传讹,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会让空间的形象大打折扣。
三是使用方便。有人用浏览网站时心情的“愉悦性”来评价网站的易使用性。网络资源易登录性或称为易使用性,是指网站信息好不好用,是否很容易被链接上。我们团队经过对比,决定放弃原来那个网页经常“崩溃”的平台,选择了目前的世界大学城。但是世界大学城也有一个缺陷,就是视频上传存在“速度慢、不兼容”等现象,为此,地理主题空间将原创的视频先上传到“优酷”,再将优酷视频的地址在世界大学城做好链接。
三、做好乘法,发挥团队优势,实现叠加效应
学校有好的教师队伍,就可以实现“1+1>2”的群体效应,就可以实现“整体最优化”。一个团队也是这样,大家要有共同的目标、追求,这样才有共同语言,才有一致的行动,才能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教研文化,真正实现思维与思维碰撞中产生无数的智慧和灵感,使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契机。
团队中的老师要充分分工,发挥团队的集体优势,善于做课件的老师帮助做课件,善于搜集信息的老师帮助搜集信息,经验丰富的老师与青年教师结对……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如何导入新课,从教学设计到环节衔接,都不再是一个老师单一的思考,而是整个团队全体老师多元思考的结果。由此,老师的微课、优课均在“磨”课的过程中诞生。无论是教学理念、具体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经历一次次思考、创造、碰撞、鉴别、确定等的历练与提升。
最初,团队成员在研讨时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后来我们运用“六顶思考帽”横向思维模式,这一模式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
为了充分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身为首席教师,我制定了“积分制考核方案”,注重对资源的原创性、提出问题的价值性、在线研讨时的互动性等方面加强考核,让数据说话,成员想到的就是如何更多地为团队做贡献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
四、做好除法,祛除错误理念,弘扬正能量
今天中国的教育已经到了任何人都可以指手画脚的地步。不懂教育的人看上去一个个都像是业内的专家,而真正在搞教育的人却都像门外汉一样在角落里不知所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本末倒置”的情况?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对教育的不自信,其次是先进教育观念的欠缺。
为了在社会上发出我们教师自己的声音,结合“湖南省高中教师高端研修”实践,笔者坚持每天进行反思并撰写研修日志分享到各种场合,得到了众多“阅读者”的点赞。在海量阅读过程中,对于较好的文章我会把它转发到空间中的“优质资源”栏目,对于对教育存在“偏见”的文章我也转发到空间中并加上“我的主张”。
如果把空间课堂建设比喻为一群人修建一条隧道,我们很欣慰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摸索,终于看见了前面的一丝亮光,期待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地理教师和热爱地理的学生来到这个隧道“挖到宝藏”!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阳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