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6-08-06 16:30罗岩
成才之路 2016年21期
关键词:就业人才培养改革

罗岩

摘 要:从发挥自身优势,实施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拓宽学生培养的生态位宽度,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重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构建校企联合、课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方面,研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人才培养;改革;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1-0015-02

大学生就业是高等院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任务就要弄清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形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从当前来看,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在就业上的个人心理需要及所能发挥的个人潜能与社会岗位的实际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必然要求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有科学而现实的职业定位,并通过职业能力的养成来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大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途径,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产生也给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深层次上突出解决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一、发挥自身优势,实施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专业规模也在迅速膨胀。一些院校以学科专业是否齐全为重要追求目标,搞“大而全、小而全”的学科专业建制;一些院校追求短期效应,不顾本校自身实力和发展优势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一些院校的专业办学规模小,重复设置,人才培养方向模糊,教育教学模式单一 僵化。如此现象的存在,使高等院校不仅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社会需要,更导致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教学模式上,一些院校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方法和教材等与时代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形成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高等院校及其内部的各院系、学科专业是一个具有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面向社会的总需求及其结构特征,高等院校及其各院系、学科专业必须在发展层次、服务面向、人才培养规格与特色等方面把握好自己的“生态位”,并努力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建立一种灵活的反应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如果每一所院校及各个专业都能够科学分析社会需求和自身实力,正确确定自己在高等教育这一“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就能从微观机制上优化教育结构,使资源配置更为合理,同时使大学毕业生能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拓宽学生培养的生态位宽度,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生态位宽度(广度)(niche breadth,niche width)是指被一个 物种单位所利用的各种各样不同资源的总和。一般来说,在可利用资源较少的情况下,生态位宽度应该增加,其结果是促进物种生态位的泛化(generalization);而在资源丰富的生态系统中,可导致物种选择性的采食,其结果促进物种生态位的特化 (Spe-cialization)。 就业条件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大学生的就业决策要随着就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就总体趋势看,大学生的就业应该朝着“生态位泛化”的方向发展。从社会的实际需要来看,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就业不足不是简单地来自于供过于求的社会压力,更多是因为他们的“就业生态位”狭窄和由此导致的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弱化。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一方面大学生自身要更新观念,在传统的就业市场无法提供足够岗位的情况下,积极开拓新的就业空间;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也要把“厚基础、宽口径”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学分制改革上着眼于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灵活性和“生态位泛化”能力。

高校的人才培养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换,大学生毕业后就是要做普通劳动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城市社区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正是制约这些领域发展的瓶颈。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专业的教学内容在体现知识结构科学化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知识扩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爱好、社会发展需求确定自己的成长走向,在宽厚的学科基础养成的前提下,构建“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框架。特别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 的进一步调整、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会不断产生新的职业需要,这些都要求高校的各个专业的相应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

三、重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就是学生从“校园人”成为“职业人”必须具备的资本, 是学生来到社会这个新环境后所应具有的生存本领。或者说,大学生就业的实质是由所学知识转化的人力资本进入某一社会分工的过程。我国高等教育长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高校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就业能力与就业岗位要求不能完全匹配。因此,产业需求应是办学的依据、动力和工作的出发点,职业化导向下的专业人才培养,应是高等教育,特别是本专科层面上的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方向。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领域可以很宽泛,其基本内容包括职业理想养成、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和职业生涯设计等许多方面。不同的职业会对人们有不同的职业素质要求。为此,学校各专业要基于本专业的社会服务面向,分析本专业学生所要达到的职业素质,设计相应的职业技能清单,并通过有效的途径使之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的设计上,可以通过企业大量的招聘广告或内部访谈等形式,了解社会的实际需要。如通过公司的招聘广告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对于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主要有:团队合作、人际沟通、创新、学习发展、责任心、主动积极、弹性适应、动手能力、条理性、关注细节等。围绕这些职业素质要求,学校就可以在课程设计、课程实践要求、实习安排、基地建设、课外活动、成绩考核等多种环节和形式上与之相协同,帮助大学生实现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顺利转变。

四、构建校企联合、课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尽管有不少学校有一些试验或实验条件,在校园内有自己的实训基地,但多数学校在专业教育中很难为学生们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以至于学生在毕业进入行业后,不能很快地将所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工作之中,表现出明显的对岗位的不适应。而且,由于高校和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衔接,大量高校毕业生因知识和能力结构不能适应社会需求,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走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体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各院校(专业)要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办学经验,坚持依托行业办专业,积极推进合作办学和订单式办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对社会需求岗位的适应能力。在合作中,院校可以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可以在院校设立培训中心,也可以派出管理人员到院校兼职任教,对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可以通过合作立项等途径加以解决。高等院校与企业要经常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实习实训基地、教师培养、教材建设等方面加强沟通,政府有关部门也要积极采取一些政策措施,鼓励校企之间的合作,在可能的情况下设立“校企合作专项扶持基金”,用于支持公共实训基地等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与此同时,在校内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也要一改过去那种单一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陈旧做法,坚持课内外结合的“双渠道”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课内外“双渠道”培养是指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从现实的情况看,加大课外教育活动比例,并通过学分制等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 上保障课外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突出地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要改变学校在课外活动组织与专业教育教学相脱节的做法,并设法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课外教育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丰富的课外教育活动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各种实用技术比赛、服务大赛、读书讨论会、外语演讲会、创新发明大赛、社会调查活动等环节。

在学业评价上,不仅要通过创新学分的设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教育的各项活动,而且应该逐步在基础学分上有所体现,并适当加大其比例,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唐瑛,钟汝能.生存理念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2]邹云龙,曹扬.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3]李宏,谭远发.破解:610 万大学生就业难题[J].中国劳动,2009(02).

猜你喜欢
就业人才培养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