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及途径探析

2016-08-06 16:23孙国胜傅江浩
成才之路 2016年21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校理论

孙国胜++傅江浩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需要高校担负起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把握以“知识积累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素质提高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从而构建21世纪高校创新人才工程的体系。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理论;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1-0001-02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以来,“创新”现已成为各个领域广泛使用的概念。高等院校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要求的转变,要担负起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把握培养规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从而构建21世纪高校创新人才工程的体系。

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前提

“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是对教育工作提出的一项总体要求。教育观念的转变对教育改革具有重大影响,不更新教育观念,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为此,必须实现几个转变:第一,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观念转变到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统一的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观上来。目前,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还是非常传统的,遵循的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仓库理论”和以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必须改变以往那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重统一轻差异的传统教育思想,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在明确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的同时,充分认识终身教育对创新人才发展的重要性,确立整体化知识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在传输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确立创新教育观,大力开展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第二,要从整齐统一的教育管理观念转变到特色化、个性化教育观上来。由于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一种整齐划一的体制。受此影响,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同样存在着模式化倾向,用统一的计划、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方法和统一的标准培养学生。这样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只会培养“知识仓库型人才”。因此,高校必须转变观念,结合自身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确定培养创新人才的方向,找准培养的重点,开创特色办学。

二、把握培养规律,确立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

教育部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了“知识、能力、素质的辨证统一体”才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质,而“以知识积累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素质提高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观不仅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规律。

1. 知识的积累和优化是创新人才形成的基础

当前,有些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强调标新立异,如果过多地传授已有的基础理论知识就会压抑人的创新精神。这种认识直接导致教育环节中忽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盲目地推崇创新、介绍前沿和热点知识,从而割裂了基础知识与创新素质形成之间的紧密关系。教师必须认识到,坚实的基础科学理论以及宽广的知识面,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石”;没有这个“基石”,所谓创新人才就缺乏发展的潜能和后劲,所谓“创新”,也就不过是空中楼阁。因此,创新教育重视知识优化的同时,仍然需要强调知识积累。

2. 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活动能力。我国学生往往偏重于逻辑思维能力,惯于在现有的知识中进行归纳和总结,却缺乏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自觉性与能力要求。据统计,20世纪末我国基础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占世界总数的1.54%,基础研究在国际排名为十五位左右,而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专利文献率不到世界的0.01%,而我国已有的技术推广和应用比例也只有20%~25%。这表明创新人才不仅要善于获取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运用、管理、操作理论知识的能力。高校应该注重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应培养学生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除了掌握基础性的知识外,还要善于将所学的知识模块整合和重构、运用和创新,以适应迅速更新的知识需求。

3. 优良素质是创新人才特质的核心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说明创新人才,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发生在高校的一些恶性事件告诉我们:一个道德素养缺失的人,即便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对于社会而言也毫无价值,甚至是社会的累赘。

1. 创新教育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听话”“刻苦”“分数”一直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学生迷信权威、书本,迷信教师,不敢标新立异,不敢逆向思维,在发表不同观点上缺乏自信,久而久之,形成了“只学不创,只记不思,吞而不化,积而不用”的怪圈,创新意识受到了严重禁锢。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做到:第一,实现真正的完全学分制度,学生按自身兴趣、结合专业要求自由选择课程。因为一个兴趣缺乏的学生不可能有学习的兴趣,就更不可能去学会创新了。实行学分制,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保证专业学习的同时,加强个性的发展及人文素质的提高。第二,改革学生学习成绩的测评方法,改单纯的知识累积水平的测评为能力与知识综合测评。现在不少大学对学生外语成绩的测评就已经改变了唯考试分数的评判标准,收到了很大的成效,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2. 改革师资评价标准

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然而我国现阶段教师培养发展观上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革教师评价标准。

我国高校在职称评定和年终考核方面重科研、轻教学的弊端显现,教师职称评定、年终考核只关注教师的科研项目、经费和鉴定成果多少,而教学质量和水平如何则规定甚少。因此,一些大学教师把大量的精力用于搞科研、写论文、评职称,真正用于讲课的精力十分有限,也有的教师一本讲稿管几年甚至十几年。而新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求是需要教师努力拓宽知识面并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与选择上付出诸多心血的。如果考核评价体系不改变,教师就会丧失创新的动力和导向。此外,我国大学生习惯于与题海战术和记忆学习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对新的教学模式有一个适应过程。现有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仅仅以学生喜好和对教师的打分为基础,必然使得学生一旦对某一模式不适应就会归罪于教师,而使教师的创新尝试夭折。

因此,应该建立一种新的教师评价体系,把教师的创新素质和教学研究能力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此为导向促使教师自觉养成创新意识。

3.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我国大学生存在“两强”“两弱”的现象,即应试能力强、基础知识强,创新能力弱、动手能力弱。这是长期以来“满堂灌”“黑板加粉笔”“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的必然结果。在许多发达国家,大学教师授课并无统一教材,而是指定一系列参考书,授课讲要点、难点,启发学生自己提问、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要完成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从传统的“师本位”的教育模式向“生本位”的教育模式转变;必须改变“作坊式”“流水线”的培养方式,倡导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将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参与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贯穿于教学实践与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投影、幻灯、录像、CAI等进行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青年学生富有激情,思维活跃,这是创新的原动力。现代高校的创新活动也已不再是高校研究人员和教师的专有行为,而是越来越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实践证明,好的创新激励机制能够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如大连理工大学在创新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相继成立了“创新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创新教育工作条例”,设立了“创新教育基金”,开办大学生科技论坛,开展大学生优秀论文成果评奖,并鼓励学生进行科技研究,将其成果考核后记入学分。学生在学术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在科研实践的互动过程中,创造精神得到了直接开发和发挥,创新能力在一次次挑战和考验中得到了增强,学校的创新教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5. 营造创新氛围和环境

一个激励创新、敢于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育人氛围,是创新人才赖以生存的沃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生动活泼、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文化环境,对学生创新心态和性格特征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常常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忽视了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从而导致大学校园缺乏自由、活跃、竞争、宽松的学术气氛。要改变这一现状,应该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引导学生敢于挖掘知识中隐含的疑点,揭示出新问题、新矛盾;还应提倡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拓展新的学科方向和学科增长点,倡导活跃创新的学术风气。这些尝试将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创造兴趣、创造灵感,为造就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提供可能。

四、结束语

总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经济建设的水平,也不能脱离人们的思想水准和行为范畴。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断改革教育途径和培养模式,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大批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翟向阳,崔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09).

[2]姚启和.知识经济与转变大学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06).

[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黄培明,郑寿.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浅谈[J].福州大学学报,2003(04).

[5]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

[6]沈红宇.营造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氛围的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08).

[7]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03).

[8]鄢晓.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及展望[J].现代教育管理,2013(02).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高校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