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仲靖 供图/会宁县80办
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文/梁仲靖 供图/会宁县80办
甘肃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第十个省份。从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由陇南两当进入甘肃境内,至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大会师,在这一年零两个月时间内,红军足迹遍及甘南、陇南、陇中、陇东等地40余县,所有参加长征的红军主力均途经甘肃,甘肃成为红军长征过境部队最多的省份。长征期间,红军在甘肃召开了俄界会议、哈达铺会议、榜罗镇会议、岷州会议等重要会议,作出了许多事关红军命运的重要决策;红军在甘肃打响了腊子口、岷洮西固、成徽两康等一系列著名战役,对红军击败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长征最终胜利产生了深远影响。党中央在甘肃作出了把陕北作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的重要决定,为红军长征指明了方向。甘肃还是红军长征后期最为重要的补给地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实践地。当然,最值得记忆的是——红军长征胜利大会师。1936 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黄土高原小城会宁会师,向世界宣告了长征的胜利和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企图的破产,中国革命由此翻开新篇章。
会师门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图/汇图网
弹指一挥间,八十年车轮滚滚而过。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踏上陇原大地,追寻红军当年的足迹,重新回顾和品悟那段壮丽的史诗。
“人过洮岷山,如过鬼门关;走进腊子口,像进老虎口。”这首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民谣,说的就是红军当年攻克过的天险腊子口。
腊子口位于迭部县东北、白龙江北岸的腊子沟内,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也是从四川北部通往甘肃岷县的必经之路。腊子一词由藏语lezur转译而来,意为高山谷口。腊子山横亘东西,山顶终年积雪,平均海拔近3000米。腊子口隘口处犹如巨斧劈开,山势险峻,峭壁峥嵘;底部峡谷南北走向,最窄处一线天长约300米,宽约8米,高近500米,两侧山高林密、悬崖耸峙,云雾缭绕,中间为水流湍急的腊子河,仅有一座由两根梁木架起的宽约1米的小木桥与东侧崖壁下的栈道相连接。当年长征时担任红一军团二师政治部主任的舒同曾有这样的评价:“腊子口的险要远胜于娄山关,悬崖绝壁,河流横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势。”
1935年9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一、三军团及军委纵队经迭部俄界进入甘肃境内。此时的中央红军刚刚走出草地,连日的饥馑和行军之苦使部队异常疲惫,而数日前发生的张国焘裹胁部队南下的事件仍犹如阴云一般笼罩在广大指战员心头。9月12日,中央在迭部俄界召开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重点揭发和批判张国焘分裂红军等严重错误,同时作出“北上红军经甘东北和陕北,首先在接近苏联的地区创造一个根据地”的重要决定。俄界会议后,中央红军经旺藏等地沿达拉河谷继续北进。
9月15日,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团二师第四团逼近腊子口。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已沿朱李沟口、腊子口、康多、道藏、黑扎一带布设数道防线。甘肃军阀鲁大昌在腊子口隘口重点布防,以一个营的兵力驻守腊子口桥头阵地,同时在桥头和两侧山腰均构筑了碉堡,并在山坡上修筑起大量防御工事和军需仓库,妄图凭借天险把红军扼阻在腊子口以南的峡谷中。此外,敌人还在康多配以一个团的兵力为预备队,形成外围防线,以保障腊子口万无一失。是时,红军三面受敌,左侧有卓尼杨土司的上万骑兵,右侧有胡宗南主力,后侧有从四川跟来的川军刘文辉部追击,如不能尽快突破腊子口,就会面临被敌人四面合围的危险。毛泽东毅然决定三天之内夺取腊子口,打通红军北上通道。
9月17日下午,腊子口战斗正式打响。主攻部队正是全军先头部队红二师第四团。当时下着大雨,腊子河汹涌湍急。隘口上,敌军布置的火力异常凶猛。红四团连续组织十多次进攻,均告失败,伤亡不小。第四团政委杨成武曾回忆说:“狡猾的敌人凭着险要的地形和坚固的炮楼,有恃无恐地躲在工事里一枪不发,等到我们接近桥边时,就投下一大堆手榴弹……炸裂的弹片在桥头三十米以内的崖路上铺了厚厚的一层。”强攻不成,只能智取,红军把目光投向敌人碉堡右侧的一段悬崖。这段悬崖向外突出,正好位于敌人的观察死角,只要爬到顶部,就可以居高临下直接向敌碉堡内投掷手榴弹。但悬崖高达七八十米,与地面几乎成八九十度直角,别说爬上去,就是看着也令人眩晕。关键时刻,一个外号叫云贵川的苗族战士毛遂自荐,说他能爬上去。原来,参加红军以前他在家采药、打柴时经常利用绳索、挂钩等工具攀岩爬壁。
入夜时分,战斗再次打响。敌人碉堡里的机枪和连续飞出的手榴弹重新构起一张严密的火力网,担任正面进攻的六连始终无法接近桥头。而另一支迂回部队却在第四团团长黄开湘的率领下趁黑摸到敌人碉堡右侧的悬崖底下,那位苗族战士利用一根带铁钩的长竿攀上山顶,然后将事先接好的绑腿放下山崖,后面的战士再拉着绑腿一个接一个爬上去。凌晨,山上升起一红一绿两颗信号弹,迂回部队到达指定地点,总攻开始了!敌人的碉堡遭到了灭顶之灾,冒着烟的手榴弹接连不断地飞向碉堡,瞬间将碉堡和守敌一起炸飞。山下六连的战士们在火力掩护下乘势发起猛攻,遭受夹击的敌人此时已完全丧失斗志,纷纷逃离阵地,夺路狂奔。18日清晨,天险腊子口终于被英勇的红军攻克!攻克腊子口后,我军军威大振,乘胜突破了位于朱立沟口的第二道防线。鲁大昌部残敌丢盔弃甲向岷县方向溃逃。
腊子口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后一道险关。“打天险腊子口是进入甘南的关键性一仗。”聂荣臻曾对攻占腊子口给予高度评价,“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道路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现在好了,腊子口一打开,全盘都活了。”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在《长征》中写的这两句诗就是抒发当年红军打下腊子口后的愉悦心情。
值得一提的是,迭部腊子口一带地处卓尼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统辖范围,这位后来非常著名的“红色土司”在当时并没有遵照国民党命令堵截中央红军。中央红军途经迭部县麻牙乡然尕沟开仓吃了他囤积在崔古仓的二三十万斤粮食,杨土司也没有派藏兵进攻红军。甚至一年之后红四方面军攻占临潭时,他还秘密派人直接与红军谈判,并赠送大量马匹、粮食等物资。杨土司迫于客观形势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力,表面上对过境红军保持互不侵犯的中立立场,而实际上采取了明智、友好的态度,这对当时处境极端困难的党和红军来说,在客观上起到了很大的援助作用。这位藏族土司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腊子沟峡谷中弥漫的硝烟早已散去,当年的仄桥险道如今已被宽广的柏油路所取代,天险变通途,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在当年红军与敌军短兵相接的隘口处,一座由杨成武将军亲自题写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巍然耸立。朱力沟口东4.3公里处还新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去瞻仰和了解这段历史。如今的腊子口已经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自然生态、民族宗教、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于一体。公园飞流叠瀑,涧清谷幽,万峰叠翠,百鸟啁啾,凸显其雄、奇、险、秀、幽的景观特色;当地藏羌文化浓郁纯正,为公园增添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神秘的宗教色彩;红军长征遗迹更为公园人文景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独特的美感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据统计显示,2015年腊子口景区接待人数达到14.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800万元。旅游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正日益凸显。
天险腊子口 图/汇图网
哈达铺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后的又一个重要坐标点。
哈达铺原名哈塔川,自古是甘川道上的一个商贸重镇和军事要冲,地处岷山东麓的丘陵川坝之中,距腊子口东南约65公里,平均海拔2225米,阴凉湿润,盛产当归、红芪等中药材。
1935年9月18日,中央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经漩窝、大草滩等地到达哈达铺镇。这里是中央红军三个月行军以来走出藏区后遇到的第一个回汉聚居集镇。这里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民风淳朴、语言相通,集镇上仅各种商号就多达800余家,有着红军极其紧缺的各类物资。时隔多年以后,许多长征亲历者还感慨道:“长征途中从没遇到过这么繁华的小镇。”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这样写道:“红军终于回到汉族地区,回到汉族同胞中间。尽管这里的汉民都信奉伊斯兰教(原文语),红军战士觉得,哈达铺就像是他们的家。”
哈达铺被誉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中央红军走出藏区时的处境可以从当地年长群众的记忆中得到印证。“(红军)娃们饿得打摆摆儿,像个寻口的(要饭的),都饿坏了,给他们洋芋,往身上一擦,就直接生吃开了。” “有的(战士)把谷穗上的谷子揉一揉,直接往嘴里喂。” “衣服都破烂不堪,有的在腰间仅仅缠块破羊皮,他们的胡须、头发都很长,骨瘦如柴。”——足见部队当时的困难程度。
进驻哈达铺后,为迅速恢复体力,红军政治部发出了“大家要食得好”这样一条特殊口号,命令各单位全力改善部队伙食,同时还给每个战士分发一块大洋,让他们自行购买所需。大多来自南方的红军战士数月来一直是靠青稞野草果腹,此刻不仅吃到了大米、白面、蔬菜、盐巴,而且顿顿都有烹熟的鸡羊肉。
从9月18日到23日,中央红军在哈达铺得到了极其宝贵的五天休整时间,通过休养补给,红军体力得到恢复,精神振奋,战斗力大大提升,为后面一个月内走完长征后半段路程提供了重要保障。1936 年8月,红二、四方面军沿着中央红军的足迹抵达哈达铺,在这里建立苏维埃政权,在哈达铺等地先后筹集粮食28万斤、各类家禽牲口近5000只(头)、蔬菜7600斤、豆类39万斤……同时,近3000名哈达铺的儿女加入了红军队伍。哈达铺人民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哈达铺还是决定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1935年9月20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住进哈达铺镇。毛泽东在镇上的义和昌药铺一住下便派人四处搜集“精神食粮”。战士们送来一大捆从哈达铺邮政代办所缴获的国民党报纸,从其中几份《大公报》《晋西日报》等近期报纸上毛泽东获得了对红军命运至关重要的讯息——陕北还有刘志丹领导的西北红军和具有相当规模的红色根据地。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听到这个消息也异常兴奋。于是,毛泽东和党中央决定把长征落脚点放到陕北,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以领导推动全民族抗战。同时,为了缩小目标便于行动,决定对现有红军部队进行整编,将原有一、三军团及军委纵队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下辖三个纵队7000余人,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兼任政治委员。肖华将军的诗句“红军越岷山,哈达大整编”“导师指陕北,军行道花妍”讲的就是这段重要历史。
在哈达铺整编后,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于9月23日向通渭等地开进,27日休整期间召开了著名的榜罗镇会议,正式向广大红军官兵宣布将革命大本营落脚陕北和与陕北红军会师的明确任务和方向。此后,中央红军经通渭、静宁、隆德等地,于10月8日翻越六盘山,沿途击溃多股敌人追堵,最终于10月19日抵达陕西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会师,胜利结束了历时一年零两天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因哈达铺而“逢生”,哈达铺也因红军而驰名。如今的哈达铺处处弥漫着红色文化气息。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坐落在由382家店铺组成的一条长1200多米的街道上,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走过的最长、保留当年原貌最完整的一条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当年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周恩来住过的同善社,当年的邮政代办所、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等古建筑被重新修复并完好保存下来,1985年,包括以上革命遗址在内的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正式建馆,成为当地标志性文化建筑。2005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授予哈达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15年哈达铺荣获“中国红色经典旅游胜地”和“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景区”荣誉称号。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中周恩来同志住室
会宁,这是一个曾经因为“穷”和“苦”而“甲天下”的地方。“山是和尚头,地上无水流。”这里十年九旱,生活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人们祖祖辈辈都在与残酷的大自然抗争。会宁,又因其悠久辉煌的历史而闻名。这里素有秦陇锁钥之称,建县历史可追溯到2100多年前,在卷帙浩繁的史册里留下了诸多可圈可点的墨迹。这其中,最精彩的一笔书写于八十年前——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宣告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会宁由此成为与瑞金、遵义、延安比肩齐名的红色圣地。
1936年8月,红二、四方面军由甘孜、炉霍、绥靖等地出发北上,穿越茫茫草地,经班佑、包座等地进入甘肃境内。8月12日,中共中央提出宁夏战役计划,拟在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攻占宁夏,巩固和扩大陕甘苏区,并打通与苏联的直接联系,形成西北反蒋抗日新局面。与此同时,中央指示红一方面军主力组成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指挥,从宁夏同心、豫旺地区出发,占领海原、靖远、固原及其以南地区,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历史选择会宁作为红军会师地点,固然是由它所处的交通枢纽位置和红二、四方面军必经之地所决定,但也与会宁地名本身不无关联。会宁这个地名源于1500年前,雄才大略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西征,在这里集结各部、犒赏三军时将当时的祖厉县更名为会宁县,其有会师、安宁之寓意。迄今,会宁仍有这样的传闻。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陕北保安窑洞里定夺红军在哪里会师,主席说:“要选个好地方,不能像上次的两河口,一听就是要分道扬镳的地方。”周恩来指着地图问道:“主席,你看会宁这地方怎么样?”主席大喜:“会宁好,就定在会宁,三军会师,国家安宁嘛!”当然,这只是一个尚无史料佐证的传说,但淳朴的会宁老百姓更愿意相信这样一个令他们倍感骄傲的传说。
1936年10月2日,红一方面军十五军团七十三师骑兵团在团长韦杰、政委夏云飞的率领下,采用迂回奔袭战术,突破会宁县城西门,全歼守敌县保安中队和刘宝堂部一个营,占领了会宁县城,为红二、四方面军进驻会宁,实现三大主力会师扫清了障碍。
10月7日,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第四军两个团在政委王宏坤率领下先期抵达会宁县城,揭开了红军会师的序幕。10月8日,四军十师在青江驿同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会师;10月9日,朱德、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率中共中央西北局、红军总司令部、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及四军、三十一军主力相继到达会宁县城,受到了红一军团一师、二师及十五军团七十三师的热烈欢迎。10月10日黄昏,红一、四方面军在县城西津门(今会师门)内的文庙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师联欢会。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红四方面军总政治委员陈昌浩、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师长陈赓等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大会宣读了《中央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和通电》,并向中共中央发电致敬。
此时,红二方面军正撤离陇南,沿礼县、武山、甘谷、秦安等地急速北进。10月18日,红二方面军六军团先期到达会宁以东的老君铺,与红一方面军一师一部会师。10月21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刘伯承等红二方面军领导人到达甘肃静宁县平峰镇(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与红一方面军一军团领导人左权、聂荣臻会面。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二、六军团,第三十二军与红一方面军一军团机关及所属第二师在甘肃隆德县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隆重会师。至此,红一、二、四方面军全部在会宁及其周边地区实现了胜利会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艰苦卓绝的红军万里长征终于落下帷幕。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经历重重磨难和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骨干。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长征精神也为会宁这片贫瘠的土地注入了神奇的力量。长征大会师期间,会宁将星荟萃,先后有9位共和国元帅、8位大将、45位上将、136位中将和千余名少将云集会宁,留下了一大批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这些都是会宁的宝贵财富,对会宁影响深远。
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重视、关怀和支持会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靖会电力引黄提灌工程建成完工,使得会宁川区数十万亩旱荒地变为灌溉良田,灌区群众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会宁人民也充分发挥红军长征精神,通过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兴科技、搞劳务等项目,使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扶贫开发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52元。
此外,会宁还成为全国闻名的“高考状元县”。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县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6万余名,其中100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50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教育事业“会宁奇迹”的背后,事实上正是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的“三苦”精神——学生苦学、老师苦教、家长苦供!
今天的会宁县城与当年红军初来时的那个残破凋敝的小县城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林立的高楼,宽敞的马路,美轮美奂的钟鼓楼,繁荣喧嚣的商业街,无处不散发着现代城市文明的气息。
当年的会师旧址已成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当年红军会师过的西津门城楼旧址,经加固扩修成为庄严肃穆的会师楼,被评为“大国印记:1949—2009中国60大地标”之一。在会师楼周边,建起了红军会师纪念塔,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红军会师将帅碑林和以遵义、泸定桥等13处革命遗址微缩景观为主题的桃花山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等经典设施,供人们参观和缅怀发生在八十年前的那场壮举。
其中,1986年建成的红军会师纪念塔的塔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是由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塔高33.33米,共11层,呈三塔环抱式。三塔塔体各9层,在第10层合为一塔,11层收顶,象征中央红军长征走过的11个省份。
会宁,这座曾经因为穷苦而“甲天下”的西北县城,已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20个重点红色旅游城市,红色旅游已成为会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会宁,这个红军会师圣地,正在火热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城市和甘肃红色文化旅游第一县!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西北历史与丝绸之路研究所副研究员。(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