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

2016-08-05 22:14段艳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9期
关键词:组间低血糖胰岛素

段艳峰

【摘要】 目的 观察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以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值分别为(4.82±1.09)、(9.23±2.56)mmol/L、(6.50±1.30)%, 对照组分别为(5.59±1.11)、(11.07±3.21)mmol/L、(7.20±1.41)%,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 5%(2/40);对照组为15%(6/40),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12, 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效果显著, 优于单纯门冬胰岛素治疗, 临床上可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妊娠期糖尿病;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136

近年来, 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 而妊娠期糖尿病可对母体及胎儿均造成一定的伤害, 需通过积极有效的医学手段以控制血糖, 保障母体及胎儿的安全[1]。胰岛素是临床上用于糖尿病治疗的主要药物。较其他降糖药物相比较, 胰岛素往往效果更佳也更为迅速, 因此临床上主要以胰岛素对患者进行治疗[2]。在本次调查中, 作者将分析门冬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联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与单纯的门冬胰岛素治疗进行比较, 为其他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应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4年1~12月纳入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28.9±5.3)岁;孕周27~34周, 平均孕周(32.1±2.3)周。对照组患者年龄21~37岁, 平均年龄(29.0±5.3)岁;孕周27~34周, 平均孕周(32.0±2.5)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存在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 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给药, 剂量为0.5~1.0 U。监测三餐睡前的血糖值并进行调整。观察组患者除了注射门冬胰岛素外, 在晚间 21:00左右联合注射地特胰岛素。起始剂量为10 U或0.1~0.2 U注射量同样依照患者的血糖值而定。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血糖情况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分别为(7.98±1.25)、 (18.22±3.42)mmol/L、

(8.90±1.19)%, 对照组分别为(7.93±1.34)、(18.09±2.67)mmol/L、

(8.95±1.26)%,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值分别为(4.82±1.09)、(9.23±2.56)mmol/L、(6.50±1.30)%, 对照组分别为(5.59±1.11)、(11.07±3.21)mmol/L、(7.20±1.41)%,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后血糖值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 且观察组血糖值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

2. 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2/40);对照组为15%(6/40),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12, P<0.05)。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该病主要因妊娠中晚期时孕妇机体对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致, 妊娠期糖尿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可对母体及胎儿均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临床上用药十分的谨慎。部分产妇担心药物治疗对胎儿造成影响, 因此十分坚持非药物治疗, 包括饮食控制、适当运动等[3]。但在非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显著, 并可出现血糖波动显著等症状, 甚至可加重自身病情。因此必须加以适当的药物对血糖进行调控。胰岛素是临床上用于糖尿病治疗的主要药物, 通过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已获得认可。

门冬胰岛素是临床上的常用胰岛素, 但临床资料显示, 单纯使用易出现低血糖症状。而低血糖的发生可导致患者出现眩晕、乏力等感受, 同样存在一定的伤害[4]。而联合其他胰岛素治疗往往可改善这一情况, 经调查结果提示, 在联合地特胰岛素后, 患者血糖控制更为显著, 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下降。地特胰岛素为新一代的人胰岛素类似物, 皮下注射后, 在14碳烷酸链作用自身聚合形成双六聚体, 进而延长患者的吸收时间, 长时间发挥药物治疗效果。此外, 给药后可迅速结合皮下组织的白蛋白, 减慢其吸收入血的速度[5]。因地特胰岛素分子结构的独特性及其作用机制, 其作用类似与生理性的基础胰岛素, 进而可预防血糖波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使得临床治疗更加的安全、效果更加的显著。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在门冬胰岛素使用基础上联合地特胰岛素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改善优于对照组, 而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 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效果显著, 优于单纯门冬胰岛素治疗。因此作者建议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推荐使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联合治疗, 可更好的改善病情, 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周莉, 范玲.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观察.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19):1334-1336.

[2] 吴红军.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中国医药导刊, 2013(10):1653-1654.

[3] 任志强, 李改荣.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作用及对子代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11(2):122-125.

[4] 陈沈苗.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比较.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17):2654-2655.

[5] 于四永, 王慧丽, 裴秀君, 等.门冬胰岛素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临床荟萃, 2013, 28(3):326-328.

[收稿日期:2016-02-26]

猜你喜欢
组间低血糖胰岛素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利用弹力带抗阻练习发展中学生力量素质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