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的句法功能演变

2016-08-04 17:32孙晓晓
科教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句法副词介词

孙晓晓

摘 要 语气词“已”是由表“停止、完毕”义的动词“已”虚化而来的,“已”的语法化对语气词“已而”和“而已”的词汇化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字典的查阅主要考察了“已”的句法功能、语义的变化,分析了“已”的语法化过程,并且指出语气词“已”与“矣”的区别。

关键词 已 句法功能 语法化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2.076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已”的解释是“停止,完毕”义。本文采用此观点,认为“已”的本义是动词,表停止义。

本文的语料主要来源于CCL语料库。

1 “已”作动词

“已”作动词,主要是表“停止、完毕”。此义为“已”的本义,这基本上没有争议。如:

(1)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周易·序卦传》)

(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3)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由上面几例可以看出,“已”在作动词表停止义时,经常与否定副词搭配。为了验证动词“已”这一句法特征,笔者对《诗经》的相关诗句做了穷进性的统计,带“已”的诗句共有22例,其中与否定副词“不”“无”“未”等搭配的就有12例。如:

(4)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5)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诗经·国风·陈风··墓门》

2 “已”作副词

“已”作副词,主要是表程度义。由张力伟等主编的《康熙字典通释》对“已”作副词的解释为:程度副词,甚,太也。如《广韵》:“已,甚也。”程度副词,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已经。①“已”本是动词,后虽作副词,也与动作义有关,因为其所表示的程度主要是指动作变化所达到的程度。如:

(6)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

(7)诸候国君既已立,以其力焉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墨子·尚同》)

上两例的“已”的句法成分已由核心谓语转换为状语,前者表示“痛恨达到一定程度”,后者是说“立”这个动作已经达到完成的程度,两者都表示动作变化的程度。这种句法成分的变化,为实词的虚化提供了依据。

3 “已”作介词

“已”作介词,主要是同“以”。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纂的《汉语大辞典》(2000:1310)对已作介词的解释有两个,一是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②如:

(8)战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孙子·作战》)

二是表示因,因为。如:

(9)桀、纣、幽、厉之所以失措其国家,倾覆其社稷者,已此故也。(《墨子·尚贤》)

上述两例语料皆来自辞典。其中的“已”已经完全失去动词义,意义发生了变化,句法位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后例中的“已”可位于分句句首,起连接作用。这可以看作动词虚化的一个过渡。金昌吉(2005)在探索动词后的介词短语及介词的虚化时曾说“由动词向介词的演变,一般要经过山表示具体词汇意义到单纯表示语法意义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与词义引申基本相同。而进一步的虚化则和自身的意义发展关系不大,起重要作用的是它们所具有的语法地位(包括分布情况和组合情况等)。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不是突变的,而是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即存在着“中间状态”。当处于中间状态时,从共时平面看,除了意义的辨别外,语法地位的不同就是极为重要的判断依据。”③

4 “已”作语气词

4.1 语气词“已”的来源

根据李宗江(2005)的考察,语气词“已”主要见于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到汉代就衰弱了,而至东汉后消失不见。语气词“已”是由动词“已”虚化而来的。关于语气词“已”的来源,郭锡良(1989)、孙锡信(1999)、李宗江(2005)等都认为是来源于动词“停止、结束”义。如郭锡良(1989:76)明确指出:“语气词‘已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④孙锡信(1999:14)也说到:“‘已本是动词,意为‘停止‘结束,作副词用时表示‘已经意,作语气词用时也带有‘完了‘结束的意味。”⑤具体来说,语气词“已”的虚化过程为:

作为动词,“已”表示“停止”义,为避免与前文重复,在此不再详述。后来,动词“已”虚化为表示“罢了、算了”之义,如:

(10)夫差將死,使人说于子胥曰:“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君何面目以见员也!”遂自杀。(《国语·吴语》)

(11)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卫灵公》

例(10)的意思是说“假使人死后毫无知觉,那便罢了,若人死后有知,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伍子胥。”其中的“已”已虚化为“罢了”义,用在“则”之后作谓语,带有“完了”义。例(11)中的“已”也是作谓语,而且是加上语气词单独成句,表示“罢了,算了”之义。两例中的“已”之后都带有语气词“矣”。

此后“已”由表示“算了、罢了”的意义继续虚化,完全虚化为语气词,如:

(12)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13)祸如矢发,不可追已。《汉书·淮南王刘长传》

4.2 “已”与“矣”

“已”的古音是余母之部上声,“矣”的古音是匣母之部上声,两者由于古今近似,又同作为语气词,因而被看作同词异字。如,《马氏文通》(2000:323)中这样讲到:“「已」字有为状字者,有为叹字者,兹不论。论其为语已辞,则与「矣」字同义。”⑥后来孙锡信(1999:14)也认为:“二者仅声母小别,‘矣比‘已发音部位舌位稍后,如不细加厘别,可以说‘矣‘已同音。所以说‘矣‘已作为语气词是异字同词也并不为过。”⑦但也有学者辨别了两者的不同,注意到了二者的细微差别,如郭锡良(1989:76)说到:“‘已表示的语气同‘矣近似,都是对事物进行描述;但是两者不仅古音不完全相同,表示的语气也有明显差异。‘矣是把所说的事物当成新情况来报导,‘已则是表示所说的事物不过如此,是一种限止的语气。”⑧由此可见,前人对“已”“矣”的研究焦点在其异同上,因本部分是考察“而已”的词汇化,而“已矣”的形成与“而已”又有相似之处,因而我们关注的是“已矣”的形成。

“已”与“矣”本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而是由表示“停止”义的动词“已”和语气词“矣”通过跨层结构的词汇化而逐渐演变成复合语气词的。如:

(14)始吾有虞於子,今则已矣。《左传·昭公六年》

(15)当其于此也,亦有力不足,财不赡,智不智,然后已矣。《墨子·节葬下》

上述两例中的“已”与“矣”并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其句法结构层次可释为[[已]+[矣]]。“已”作句子的主要谓语动词,后来由于“已”与“矣”邻接,“已”受语气词“矣”的影响也具有了语气的性质,因而逐渐演变成复合语气词[已矣]。

需要注意的是“已”作为语气词,不但可与“矣”共现连用,而且可互换位置。如:

(16)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17)仲尼曰:“能补过者,君子也。《诗》曰:‘君子是则是效。孟僖子可则效已矣。”《左传·昭公七年》

(18)翟欲行大道於世而不成,既足以成显名矣。夫大义之不成,既有成矣已。(《吕氏春秋·有始于览第一》)

需要强调的是,“已”作语气词时还可位于句首,作句首语气词。如:

(19)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宏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尚书·康诰》

词是不断在演变的,“已”也不例外,它从动词进一步虚化为语气词,逐渐有了“而已”之义。本文着重探讨了“已”的句法功能演变,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中充当不同的句法功能,其研究尚还存在不足之处。

本文系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yjsxscx2014-59mdjnu

注释

① 张力伟等.康熙字典通释(上)[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8:515.

② 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辞典[C].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0.8:1310.

③ 金昌吉.动词后的介词短语及介词的虚化[M].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53.

④ 郭锡良.先秦语气词新探(二).古汉语研究,1989(1).

⑤⑦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3:14.

⑥ 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323.

⑧ 郭锡良.先秦语气词新探(二).古汉语研究,1989(1).

⑨ 王力等原著,蒋绍愚等增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猜你喜欢
句法副词介词
柬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研究
短句—副词+谓语
《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介词不能这样用
副词和副词词组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
介词填空专练
看图填写介词
用人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