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武的兴国

2016-08-04 12:04
南方周末 2016-08-04
关键词:兴国县兴国赣州

南方周末记者 赖竞超

兴国这个名声赫赫的将军县不仅有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在国民党政府离开大陆前,还出了27位国民党将军。

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兴国县在黄埔军校前四期毕业的学生达39人,多数成为了国民党将军。而在黄埔军校担任教职的胡谦、陈奇涵、王根僧等兴国人,一个成了国民党上将,一个成了共产党上将,一个既授国民党军中将衔,后又担任了共产党军副军长。

“客家人大多是军人武士的后裔,他们的血液里,融注着从军尚武的英雄气概,有以金戈铁马、征战沙场为荣的传统。”胡玉春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文天祥曾称赞兴国人说:“兴国人物亢健,大概去南渐近,得天地之阳气,不可以刑威慑,只可以礼义动。”

从历史上看,兴国建县始于三国,公元236年置平阳县,后改称平固县。隋朝并入赣县。直到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恢复县治,以皇帝年号定名为兴国县,此后辖区虽有变化,但县名相沿至今。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有一支被秦始皇派往南方伐木的六国谪卒,不甘屈辱,遁入兴国县的上洛山区,“义不帝秦”数百年,史称“木客”。

南宋初年,抗金的战略要地江西,惨遭战乱和官府压迫,百姓愤而揭竿而起。岳飞奉朝廷之命到虔州(今赣州)平乱。

南宋后期,元军侵扰,文天祥任赣州知府时,于兴国设抗元都督府,数月便召集义军3万。

明末,兴国县民众自发抗清斗争十几年,遭到清兵残酷镇压,人口从14000多户锐减到1000余户。

而后,据《兴国县地名志》记载,从闽粤的兴宁、梅县、上杭、宁化等地迁入大批移民。兴国县1985年新编县志时统计,全县操客家语言的人口达90%。

胡玉春的客家人尚武说法是否准确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长征时期,兴国拥有全军唯一一支以地方命名的队伍“兴国模范师”,且队伍人员全是兴国籍。

新中国成立后,乃至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里,尚武的传统在这个客家县仍一直延续下来。参军和打工,成为兴国子弟“走出去”的主要形式。然而与此相伴的是精英外流及本地经济产业的薄弱。

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到兴国考察,胡玉春去为他讲解苏区历史。赵乐际问,“国家每年给你们扶持有没有用?”

时任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在一旁答:“兴国县国家一年扶持八九个亿,如果没有扶持,(单靠地方)早就运行不了了。”

当红色模范已成为历史的尘埃,尚武的将军县,正走在发展新路上。

猜你喜欢
兴国县兴国赣州
赣州解放十周年纪念碑
画家花盆下有冤魂:悔将女儿托付熟人
兴国县精准扶贫中金融支持路径探究
晚粳品种对比试验
兴国县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探讨
璀璨的明珠
秦兴国:一根拐杖撑起一所学校
战友
兴国县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我们需要千百万个“红三员”/热爱劳动的好会计何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