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 芳 普 煜 王牧华
论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软环境建设*
●傅芳普煜王牧华
大学是探索真理、孕育知识和发现自我的地方,本科阶段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本文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软环境的内涵出发,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阐述软环境的功能,从学风、教风及校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建设有利于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软环境。
拔尖创新人才;软环境;作用机制;建设策略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拥有精深的专业造诣、独特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勇于批判和变革的勇气,能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解决重大问题或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本科阶段是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高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和使命,而高校软环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独特而关键的角色。
学校环境是人才成长的重要依托,学校软环境更是对人才的精神品味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对人才的创新思维、创新情感起着强烈的激励作用。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在报告《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中向人们揭示了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研究表明,创造力的勃兴与人所处的环境和氛围有关。创造力的发展呈现出起伏性,丰富、开放且自主性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增强创造力。[3]为此,探索高校软环境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机制及其建设策略,成为当前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高校软环境是大学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是一种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勇于超越、敢于批判的内在品质,是一种增强人才创造力的外部环境。其内核是一所大学经久锤炼的大学精神,是在教育氛围中具有创新性的对人才培养起引领作用的校园精神、制度文化和师生行为方式等。具体而言,它具有四个方面的属性:
(一)弘扬“大气”精神、引领社会前进的开放环境
高校软环境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彰显,更是一所大学的立足之本和创新之源。优秀的大学不仅要有大师,更要有大气。所谓“大气”,就是一种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气度和胸怀,就是宽松的文化氛围和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就是学生自治、自学、自由讨论问题的风气。[4]充满“大气”精神的软环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创新文化氛围散落于学校成员价值观、精神行为和制度规范之中,通过鼓励创新精神、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提倡团队精神以及尊重创新人才等途径得以彰显。开放、民主的创新文化氛围作为孕育创新成果产生的温床,可以使师生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真理。二是引领社会前进的价值导向。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崭新时代,大学对社会的贡献集中体现为一种精神的熏陶和文化的引领。大学要以开放的姿态走出并超越“象牙塔”,在坚持自身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自觉地以创造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成果服务社会,以一种超凡脱俗的文化品位、独立的批判精神和价值追求引领社会前进。
(二)尊重人才主体、彰显人文关怀的互动环境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追求人的解放、发展和完善是教育的首要目的。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过多关注对大学生“才”的挖掘,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人”的培养,主要体现为忽视创新人才的个性特点和发展规律,急功近利思想盛行。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有关怀理念的人才,而不只是技术专家。首先,大学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学校管理中,关注创新人才的精神世界,尊重、留住、用好人才,激活人力资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支持。其次,将“爱的教育”作为学校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杨福家教授曾经说过:“一流大学不仅需要大楼、大师,还需要大爱”。彰显人文关怀的互动软环境需要领导与学生的互动、专家与学生、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与思想交流,有利于营造友爱的心理氛围,激发创新思维,唤醒人才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立足制度革新、能够兼容并蓄的理性环境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高校软环境的外化,体现一所大学的特色和品质,是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大学兼容并蓄的传统精神面临挑战,“僵化的管理制度阻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制度革新在于革除不良管理制度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羁绊,构建一种“以师生为本”,集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教学管理和学生评价于一体的制度文化环境。高校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这是学校制度革新的应有之意,也是大学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突出表现。高校要创新人才管理机制,营造善待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对于教师,大学要有一套选拔聘用、晋升评审和培训制度,形成真正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好局面,激发他们的敬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对于学生,大学要完善人才选拔机制,理性对待专才怪才。
(四)以高品位的师生行为文化为主导的隐性环境
师生行为文化是师生在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服务、管理、学习等具有文化意义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也是大学深厚文化底蕴在师生中的动态折射。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在师生校园行为、学术行为、教学行为中形成的风气和氛围,是建设高校软环境和塑造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5]以高品位师生行为文化为主导的软环境建设需要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共同努力。首先,学生要建立学习共同体,营造竞争与合作相融的学习氛围。创新源于思想的碰撞,长期置身于平等、活跃、有共同思想的群体,所形成的风尚和气质能触动人才的创新灵感,激发内在的创造力。其次,教师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与人为善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努力向创新型教师转变,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最后,教学管理者应自觉进行制度创新,使有利于创新性学习的各种文化价值观念更加制度化地在校园传播,形成以创新为主题的校风。除此之外,高校要营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文化氛围,创建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为拔尖创新人才搭建交流和实践的平台。
高校软环境是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是一种氛围,一种内在品质,是学校的观念、制度、作风等非物质形态构成的无处不在的人文环境。高校在本科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注重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为其成为一名拔尖创新人才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软环境不仅在存在形式上有其独特性,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机制也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
(一)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作用
相比科研学术能力,人格的养成和价值观念的确立是拔尖创新人才更重要的方面,一个人的品质将决定一个人才的发展性质和方向。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指学生将学校价值内化为自我价值的过程。大学充满人文性和精神性的文化氛围,引导着人才的观念和心理,潜移默化地对人才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小威廉姆E·多尔认为,“心灵的能力代表的是具有情绪和智力的整体的人与环境之间进行反思性和社会性相互作用的能力。”[6]软环境可以通过民主和谐的教风、校风给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和潜在的价值指引,陶冶和启迪人才自由自主地学习,使学校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潜移默化地指引人才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学校价值观念产生认同,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找到正确的人生目标。
(二)浓郁学习氛围的激励作用
学校深厚的精神文化、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激烈的竞争环境可使创新人才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发奋进取精神,充分体现着软环境的激励功能。良好的校风、学风催生出一种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使人才在你追我赶中激发出学习的热情,在互相帮助和对比竞争中激发出创新的强烈愿望。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应该给学者提供能够与其他学者开展直接讨论和交流的环境,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交流气氛可以催生出适宜于学术和科学工作的条件。而竞争的氛围促使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7]兴致的产生与想法激起的反应成正比,而软环境的建设正是通过营造一种合作与竞争的浓郁学习氛围,赋予人才一种精神动力,极大的促进人才创造情感的滋生。普利高津的“混沌边缘”模型表明创造力往往更容易在有更丰富刺激的环境里蓬勃发展。[8]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多元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也会促使人才了解国情及社会现状,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将为个人学习的动力上升为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动力。这种学习氛围对精神动力的激发会对创新人才起到更深远的作用,甚至成为其为之奋斗一生的驱动力。
(三)灵活体制机制的保障作用
“如果不从价值观上认同人的个性自由、独立思考,认可对权威的怀疑和挑战,尊重包容‘离经叛道’的思想,允许尝试和‘犯错误’,那么,培养创造力就无从谈起。”[9]拔尖创新人才往往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具有不同寻常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大学应该容忍创新人才的离经叛道,接纳新颖的个性,为各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营造宽松包容的制度保障。托伦斯创造思维测试等大量创造力的心理测量表明,创造性人格更加坚持自我,更愿意独辟蹊径,更喜欢冒险。这些品质使他们更愿意尝试新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更容易创新发现。但如果这些富有创新精神和热情的人才成长在一个不理解和不欣赏他们的学校环境中,其创新性很容易被淹没或扼杀。利于人才培养的包容性宽松环境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方能稳定坚实,发挥其长效持久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确立灵活开放的弹性教育体制,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教学和评价机制,打造利于创新人格生长的自由民主环境。
(一)倡导优秀学风
学风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学风是学校育人的根本所在,是培养人才的灵魂和气质。学风对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文化学习氛围,无形中为人才提供无处不在的熏陶和感染,甚至内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促使人才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逐渐发生变化,激发人才强烈而持久的创新动机。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学风建设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创建集中活动点,激发创新灵感
为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灵感,可以从集中活动点的创建出发,鼓励人才讨论交往,以开放自由的交流形成学习共同体。所谓集中活动点,就是一群志趣相投、渴望交流的人能长期聚焦在一起自由讨论交往的地方。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激烈频繁的对话与讨论。雅斯贝尔斯坚信,大学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一种精神交流的自由。他说:“年轻人希望学习,要么是通过自我节制,授业于专家;要么是通过在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间开诚布公地展开讨论,相互切磋琢磨。”“大学就应该给学者们提供条件,使得他们能够和同行的学者和学生一起开展直接的讨论和交流。”[10]因此,高校软环境建设中要尽可能地给人才创造集中活动点,使人才在开放的交流中相互启迪,释放潜在的智慧,在思维碰撞中产生创新灵感。而创建集中活动点可以是寝室文化建设,以寝室学习风气带动整体学风;新老学生交流,以高年级带动指导低年级学生;也可以是定期开展小组讨论等。如此,形成多种学习共同体,为人才充分多样的交流创造条件。那些最重要的问题往往在交流讨论中被提出来,各个成员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创新观念和创新思想在学习共同体的小圈子中通过充分对话而初现端倪。基于共同观念,通过彼此交流,相互激发思想,创新灵感在小团体中潜滋暗长。
2.鼓励阅读,培养创新兴趣
形成自主自觉、具有宽松文化氛围的软环境需要创新人才具备自主阅读的学习能力。鼓励人才广泛阅读,以良好的阅读风气开拓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兴趣。要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智商,还需要许多重要的素质,如开阔的眼界,灵活的创新思维,坚定的创新精神,强烈的创新兴趣。创新需要理智,需要全新的观念。书籍可以打开理智世界的大门,为以观念制胜的创新活动奠定基础。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丰富的知识就意味着创造力。在广泛的阅读中,吸取精神的营养,获得创造的精神动力;多角度看待问题,训练创新思维;迸发思想的火花,培养对新事物新领域的探索兴趣。[11]创新人才将视野局限在狭小的专业空间里是不可能有创新的。他必须拥有开阔的思维,以多元视角看待问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更高,不断产生新思维、发现新事物。涉猎广泛才更易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催生出创新兴趣和动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鼓励人才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培养人才长期阅读不缀的习惯,由个体延伸到整体甚至全校,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
3.开展学术活动,促进创新学习
学术活动包括学术竞赛和学术讲座,以竞争氛围和学术熏陶孕育创新欲望,促进创新学习。竞争可以促使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多样的学术竞赛活动可以在学校中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激励学生的忧患和竞争意识。学术竞赛不仅能促进学生更积极努力的投入学习,增进专业知识,拓宽学习范围,还可以催发人才的创新意识,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以更多的创新点脱颖而出。学校中强烈的竞争氛围使人自然产生一种紧张感,促使人才不断学习,追求更高的学术水平,以赶上无数优秀人才的步伐。此外,学校还应该定期邀请杰出校友或某领域某专业的顶尖人才到校开展学术讲座。雅斯贝尔斯在《大学之理念》中提到,大学生在面对大量新知识时,要知道什么是当务之急,他必须要在讲座、图书馆和研讨会的世界里摸索到适合自己的道路。[12]讲座不只是学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学术环境,让专家学者的科研事迹和探索精神感染人才,予以长期的学术熏陶。不同领域的讲座安排要成体系,由浅入深,对学生产生系统的影响,促使学生在学术知识、学术品味、人格修养等方面向大师看齐;同时,为人才展现新鲜广阔的未知领域,激发起对新事物的探索兴趣,增进学习动力,孕育创新欲望,促进创新学习。
(二)建设优良教风
优良的教风是建设拔尖创新人才软环境的重要方面。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与学生创新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王冀生先生精辟地指出: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13]教师是软环境建设的中坚力量,影响育人质量的高低。教师不仅要具备创新素质,把创新的观念传播给学生,而且应当生活在创新之中,做好创新表率,打造好“职业护照”和“人格护照”。
1.重塑多元化人才理念观,鼓励人才的创新行为
教师作为教育的智者应跳出呆板僵硬的思维怪圈,摘掉有色眼镜,秉持正确的创造力培养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可能性。多元智力理论和三元理论提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同时每个人又都是出色的。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多元化人才理念观,多角度、多方面、多方式地去发现学生,培养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证明,教师的期望效应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及时有效的鼓励会激发学生的创新冲动。这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可塑性,肯定学生的类创新,同时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多给予引导,不让创新的种子扼杀在摇篮里。
2.提高教学创新的自觉性,发展人才的创造潜力
教学是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教师需要以创新教学来培养创新人才。首先,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体系。引进“参与式”教学理念和“研究型”学习理念,采用“个案教学”、“项目教学”、“问题教学”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支撑人才的创新行为。教学内容应随学科和社会的发展而做动态调整,与前沿接轨。[14]在国外的一流大学,教师会把自己的新发现、新成果适当引入课堂教学与实验中,以相应的课程笔记、提纲、阅读书目、演示稿为教育内容,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讨论和探索的学习氛围。另外,教师要教授创新方法、途径和技巧,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最后,教师要善用教学手段,增强人才的创新体验。事实证明,间接的创新体验也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15]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重大创新活动和成果模拟再现,或带学生到科技成果展览馆、创新博物馆参观创新成果,对专业前沿创新成果进行直观了解。还可以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自己的科研团队,让学生将创新的思想付诸实践。
3.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形成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创新教育需要有创新性的教师队伍,高校应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促进创新型教师的成长。第一,创新教师培训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在培训内容上,增设创造学、创造心理学和创造教育学等课程,提升教师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理论基础。[16]在培训对象上,通过举办岗前培训、专题进修、老教师的“帮、评、听”等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第二,完善教师创新竞争激励机制,大力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动态管理,形成人才合理流动、竞争与激励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加大学术交流力度,通过论文、专题研讨、会议等形式分享发现,共同探讨,形成创新型的学术团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创新教学设计比赛、案例分析比赛、创新教学经验文章评比等,为教师创新成果提供展现平台。第三,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估机制,重视师德建设。在院系之间实行教师科研成果交流和评价体制,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学术监督。强化师德监督机制,将教师的学术行为、学术道德、生活作风纳入评估体系,以优良的师德对人才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三)卓越校风建设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全体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经过长期的集体努力,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稳定的心理倾向和行为风尚。大学校风的实质是对大学精神内核的高度概括,是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校风作为校园软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优良学风、教风的根本保证,对营造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良好的校园氛围起着统领作用。
1.充分利用校训强化创新意识
校训以简短易记的语言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精神、办学宗旨与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教育培养的指南,对全校师生的思想起着导向作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良好的精神风貌、教风和学风以及整个学校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它对人才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将校训与创新理念结合,把对创新精神的鼓励和对创新意识的激发融入到校训内容之中,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高校不仅要确立精练而具有代表性的校训,更要注重将创新理念融入其中,在开学典礼、大型活动、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向学生传达校训的象征意义,让学生充分了解校训的内涵,时刻勉励警示自己不断奋进,不断创新。
2.更新办学理念营造创新环境
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创新办学理念,敢于突破传统,敢于改革,建立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特色学校。创新人才不同于普通人才,他们的突出之处往往伴随着一些奇特的行为或思想,高校必须正确看待,营造出不同于普通人才成长的创新环境。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绝对不可以与那种将精神的自发性严格地限制在课程和教学的条条框框之中的学校同日而语的。”“大学的理念要求大学应该对新颖的理念敞开”,[17]要及时更新自己的办学理念,兼容并包,重视那些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鼓励人才去发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人才去异想天开,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同时,创新人才并不都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他们往往表现出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或素质,而在另一些方面存在极大的缺陷。高校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优先开发他们的特殊才能。
3.完善制度保障尊重创新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就应尊重人才,鼓励人才,建立保护人才的有效体制机制,形成人才成长的制度保障。“尊重是所有教育模式的主旨所在。”[18]创新人才往往有其独特想法,高校要尊重人才的首创精神和创新发现,保护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创新情感。高校应运用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大胆创新,对人才在创新活动中的成绩给予积极评价。把人才当作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专家来对待,给予应有的尊重和认可,激发他们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敢于、乐于创新的内在机制。注重给人才创设创新成功的心理情境,让学生在创新中获得成功体验,形成自我效能感,使人才把外部的尊重与鼓励转化为内在的创新目标和自我动力机制。[19]在此基础上,高校要建设相关机制,努力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安全、稳定而前沿的外部条件。让其接触参与一些当下先进、前端的事物或领域,利用新事物、新领域开拓思维,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因此,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立利于创新人才创新兴趣和创新情感产生的体制机制,保障充满尊重和鼓励的前沿环境至关重要。
[1]乔万敏,邢亮.开放式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J].教育研究,2010,(10).
[2]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58.
[3][8][9]Ronald A.Beghetto,James C.Kaufman主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M].陈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199,2.
[4]崔卫国.破解“钱学森之问”—高等教育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87.
[5]骆郁廷.注重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2,(21).
[6]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70,130.
[7][10][12][17][18]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03,97,65,99,81.
[11][15][19]彭坤明.创新与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9-132,156,162-163.
[13]王冀生.大学之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3.
[14]赵志秋.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
[16]王伟清.创造性教师培养的三足鼎立课程模式及其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7).
(责任编辑:刘丙元)
*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及其教育意蕴研究》(项目号2013YBJY067)、西南大学创新团队研究项目《学习环境的跨学科研究》(SWU1509390)阶段成果之一。
傅芳普煜/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王牧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