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文化传播机制分析

2016-08-04 09:42颜晓程
当代教育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隐性学校课程

●  颜晓程

隐性课程文化传播机制分析

●颜晓程

隐性课程是隐型文化在学校传播的主要形式,是文化传播的核心。要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课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把握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明确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应积极遵循传播规律,树立传播者的隐性课程文化传播意识、搭建隐性课程文化传播平台,实现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效能最大化。

隐性课程;隐型文化;传播规律

隐性课程的本质实为文化价值观的传递,隐性课程以间接的、濡化的方式对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施加影响。隐性课程与文化具有内在的天然联系,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隐性课程因素。

一、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意涵

“文化是构成人类群体独特成就(包括表现于器物者)的模式,包括外显的和潜隐的模式,也包括行为的或指引行为的模式,它是籍着象征来获得并传递的。”[1]克拉克洪从文化的表现形式上把文化分为显型和隐型两种类型。隐型文化是更为深层次的文化模式,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它却表现为一种文化趋向性力量,作为文化存在的重要形式影响人们的行为。

学校是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责,学校通过课程的方式传递和展示文化。诚如显型文化与隐型文化的划分,学校课程也划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通过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的正规化、公开化的课程,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播显型文化。而在传递价值规范、思维方式等隐型文化时,则更多地体现在隐性课程中。“隐性课程是指学校课程中隐含的、无意识的、或未完全被认定、却又十分有效的那部分学校经验。就其内涵讲,它是非学术性的,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也不直接决定学生学业的成效,因此是属于学校中的非正规的课程。”[2]隐性课程传播的隐型文化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指向标”,是文化的核心反映,由此也确立了隐性课程在学校课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隐性课程虽与隐型文化一样具有模糊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隐性课程中有规律的部分进行探究,有意识地开发隐性课程。如同结构功能学派理论所认为的,“学校是一个社会化的场所,在隐性课程上不仅应该从宏观上注意到学习者身心特征之外影响学习成效的因素,如学校组织特征、学校文化、师生关系等,而且要从微观上注意到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技能,以及学习目标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只要将这些因素加以‘明显化’,或是将学生意想不到的学习经验加以适当的控制和安排,就可以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3]这种“明显化”可以表现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由此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特定的社会观、哲学观、政治观、价值观等。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计划和调控,强化隐性课程在文化传播中的积极功能。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隐性课程作为学校隐型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亦有一定的传播规律可循。

二、隐性课程的文化传播机制

所谓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从一社会到另一社会、从一区域到另一区域以及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文化互动现象。[4]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并始创了著名的 “5W”模式:以谁 (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 (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s)为传播要素,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5]本文试从隐性课程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定位、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内容、隐性课程文化传播通道、隐性课程文化传播受众、隐性课程文化传播期待达到的效果这五个方面对隐性课程的文化传播途径进行分析。对隐性课程文化传播过程的分解是构建隐性课程文化传播模式的前提,只有理清隐性课程文化传播过程,才能进一步分析和利用各传播要素,为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效能最大化奠定基础。

(一)隐性课程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定位

隐性课程文化传播者分为引导者、把关者、助力者三种角色。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领军人物,其教育理念深深融入治理学校的行动中。校长对隐性课程价值的认同度会影响学校隐性课程的建设,进而影响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所以校长是隐性课程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执行者,随着教育经验、教学技巧的积累,能够理解隐性课程的重要性,可以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播理想信念和经过筛选的、社会认同的正确价值观,是隐性课程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把关者。学生作为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直接受众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助力者角色。无论是在有组织的学生活动中还是在无组织的学生活动中,学生同辈群体间的互动交往都在相互传递着教育信息。有组织的学生活动包括课上的学生讨论小组、各年级或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等。无组织的学生活动包括学生自发组织的兴趣小组、学习小组等。通过学生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会在不知不觉间将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其同伴。学生是一个学校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也是文化传播速度最快、传播范围最广的群体。学生间的交流无疑是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助推器”,推动隐性课程中文化内容的传播。

(二)隐性课程的文化传播内容

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内容复杂多样,例如:思维方式、知识观、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或态度等。虽然其传播的内容庞杂,但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性。首先,隐性课程文化传播内容具有可实践性。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反省的、不确定的、形式复杂的人类活动,由基本的教育价值观指导教育实践的发展,做出预测与评判”。[6]隐性课程文化传播内容的可实践性体现在隐性课程教育行为的可选择性上。教育工作者可以对教育中的矛盾和冲突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在教育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隐性课程传播的文化内容做出评判和调整,使其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发挥教育作用。其次,隐性课程文化传播内容具有包容性。隐性课程所传播的文化内容应包容现代文化的多样性,应选择符合时代意义、价值、观念等象征性层面上的文化,凝练现代社会的文化特质,厘清现代文化的发展脉络,为教育所用。再次,隐性课程文化传播内容具有传承性。隐性课程中的态度、价值观、信仰等文化内容应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自觉认知和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从而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形成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

(三)隐性课程的文化传播渠道

隐性课程的文化传播渠道众多,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学生间的交往、学校体制、校园文化等无不在其内,这些渠道具有多向性、交叉性。[7]这些文化传播渠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主要类型:

1.师生互动循环传播渠道

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它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8]隐性课程文化传播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中进行的,其文化传播结构如图1所示。

图1师生互动循环传播渠道

教师意识包括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些意识指导着教师的外显行为。教师行为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师生关系的处理、班级管理方法等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则在这一互动过程中接收教师发出的传播信号 (教师的意识、教师行为),通过选择—认知—评价,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译码,内化成自我意识,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师生的交往互动具有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9]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在师生间知识、文化传递过程中,学生同样不是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意识和行为同样影响着教师的意识,甚至可以影响教师以往固有的文化价值,改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

2.现代媒体交互传播渠道

现代教育媒体如录音、录像、计算机课件、电视教育播放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具有储存和传播教育信息的功能。在当代,媒体已然成为学生获取各类教育信息的重要途径,学生可根据需求自主选择获取各类教育信息。目前,学生在学校课堂教学之外所接触到的教育传播载体有手机、博客、空间、微信以及电子书浏览器等。这些传播载体传播的各类文化“弥散”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与学校教育一起发挥着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作用。

3.知行结合传播渠道

学生接触世界,通过感知获取事物最原始最真实的信息是其从出生开始就存在的信息传播通道。学校组织的文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虽不是直接的教学活动,但却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隐性课程,起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传播作用。通过各类活动可以丰富学生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使学生更加自信、乐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这些品质都是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必备的文化素养。

4.同辈群体互动增殖传播渠道

同辈群体隐性课程文化传播模式如图2所示。

图2同辈群体互动增殖传播渠道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之外,学生同辈群体间交流最为密切,同辈群体间的交往不可避免地会受周围同伴的影响。学生群体的交往具有交互性的特点,会形成多样化的交往“网络”。学生间文化传播的速度会随着学生交往网络的发展呈现出“几何递增”的传播态势,助力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广度、深度以及速度。

(四)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受众

教师和学生是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受众群体,其中学生是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直接受众。学生自踏进学校大门的第一天起,便在学校和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开始了显性课程的学习,同时也不知不觉受到隐性课程的感染、熏陶、诱导与教育。从对学生的影响来讲,隐性课程所传播的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更为重大,更为深层次地体现在对学生情感、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道德品质与人格素养的培养方面,是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诱因,这种作用效果深远、持久,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传道的职责在先,授业、解惑在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要的体现在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上。在一定程度上讲,教师个人即为隐性课程的载体。与此同时,教师又是隐性课程的受众,教师生活在学校这一场域之中不可避免地受环境、人际关系、制度规约的影响,这其中无一不包含隐性课程因素。这种隐性课程可以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责任感,使教师养成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力量,久而久之影响教师的文化信念。

(五)隐性课程文化传播期待达到的效果

隐性课程文化传播期待达到的效果是学生成功的社会化与学校优良校风建设的双赢。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生成性,但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当学生走向社会时,显性课程传授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遗忘,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持久的。隐性课程传递的文化使学生在意志品质、个性修养、文化素养、审美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更加接近社会的“标准”,让学生具备成为合格公民的文化素质。校风主要体现在教师、管理者和学生群体之中,是一所学校积极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校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通过感染、暗示、模仿等方式作用于学生,使校园形成一个巨大的“文化场”,对每一个学校成员产生难以抗拒的濡化效应。优良的校风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体成长,毕业生的良好素养亦是校风“润物细无声”的结果。

三、利用隐性课程文化传播规律,实现“隐性”因素的“显性”化

发挥隐性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应有的作用,需要有计划地将隐性课程的部分“隐性”因素“显性”化。把握隐性课程文化传播规律,树立隐性课程意识,通过不同类型的隐性课程文化传播载体传递积极文化,实现隐性课程文化传播效能的最大化。

(一)树立隐性课程意识,发挥好引导者、把关者角色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学校管理者应当树立隐性课程的“课程”意识,将隐性课程的建设与显性课程的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各种形式向教师传递隐性课程的基础知识,引导教师树立隐性课程观念,将隐性课程纳入学校管理规划之中;积极建设有利于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教学环境,引导全校成员形成对隐性课程文化传播重要性的认识。

教师隐性课程文化传播意识的确立,则要求教师在本质上将隐性课程定位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高效文化传播途径。首先,教师要扮演好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把关者”角色,不断总结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规律与特征,深入探索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教育价值,筛选出积极的文化内容,将筛选过的文化有规律有计划地传播给学生。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隐性课程的学习方式,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对隐性课程来说,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也不知道要往哪去,目的性不强,一般都是在无意识中获得各种教育经验,是一种自然的习得过程。[10]换句话说,学生隐性课程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一位教师若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品德、关爱学生的教育情怀、以及与生为友的民主行为,让学生在教师的知、情、意、行中习得爱与民主,实现教师“水滴石穿”的隐性课程功能。

(二)隐性课程文化传播平台的构建

1.建立隐性课程文化传播活动平台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能力的活动。教学活动是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主要平台。教学活动就其实施场所看,又可分为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教学活动。[11]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师生关系的协调、教学环境的创设、教育方法的运用等都潜藏着一定的教育因素。首先,教师要把握教科书中的隐性课程因素。教科书是经过筛选的社会文化材料,教科书的内容来源于社会文化,承载着社会文化,也担负了传承社会文化的作用。如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都传达着一种主题精神,其中有传达环保意识的文章、提倡尊老爱幼美好品德的文章、教人积极向上的文章等。教师可以抓住教材中这些积极的隐性课程因素,借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抓住课堂教学的良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次,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交往互动关系,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具有主体间性,学生亦是教育中的主体,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平等的。师生若是民主平等的关系,那么这种民主平等的意识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在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亦会用民主的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再者,优化课堂教学生态环境。生态课堂的内涵包括课堂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制度规范生态三个方面。[12]课堂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化有助于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教师和学校在教学空间布局、教室宣传板报、墙饰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都要进行精心设计,营造优良的教学环境。课堂社会生态的优化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良性的竞争环境,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注重整体班风的推进。课堂制度规范生态环境的优化有助于学生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用人文关怀“温暖”学生而不是用制度的建立“规训”学生。总之,教师要明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隐性课程因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搭建隐性课程文化传播平台。

课外教学活动泛指教师指导下在课堂 (教室)之外进行的一切发展学生能力的活动。形式多样的课外教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熏染。首先,应多支持和引导学生开展自发组织的兴趣小组活动、寝室活动、竞赛等课外活动。这些活动虽带有一定的非正式性,但却是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调研中发现,同宿舍的同学往往会产生相互影响,有的宿舍集体成员都积极上进,成绩力争上游,有的宿舍则集体沉迷于网络游戏。由此可见学生非正式群体交往过程中学生间的巨大影响力。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进行积极的课外活动,必要时可以给予相应的鼓励,让积极的“正能量”得以传播。其次,学校应该摆正课外活动的位置,树立活动育人的文化氛围。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的攀升一味以知识教育为主,不重视课外活动,可以说这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这种情况的延续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知”与“德”、“行”的背离。学校可以创新课外活动形式,开展传统道德文化系列的论辩活动,建立以公益行动为主的社团活动,还可以话剧表演的形式演绎一些传递积极精神价值的经典话剧桥段。课外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的智育以外其他四育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向着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迈进。第三,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实践活动系统。家庭是学生赖以成长的重要教育影响因素。每一个社区就如同一个小社会,其蕴含的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家庭与社区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资源,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学校社区合作以及社区家庭合作,拓展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平台。将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有机融入到隐性课程文化实践活动中,利用多种文化价值,多方合作对话,实现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

2.建立隐性课程文化传播的网络平台

借助网络平台传播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隐性课程实践渠道。让学生拒绝网络、手机,打造一个“无网”的学校已不可能,亦成为一种不应该。校园中的“无网”所打造的是一种暂时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无法产生持续的影响,一旦学生走出校园,网络仍将无处不在。与其费尽心思控制学生对网络的接触,不如积极地运用微博、邮箱、微信等交互性强、学生们乐于接受的网络新媒体实现隐性课程的文化传播功能。

通过网络平台实现隐性课程文化传播功能的主要方式如下:其一,深入挖掘校园网络平台的隐性课程功能。要积极调整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的思路,既顺应网络开放性、多元化的特性,又要注意网络平台建设的计划性和可调控性,充分发挥网络的“辐射”优势,让学生成为积极文化传播的主体,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态势,实现积极文化的传播。其二,有计划的对网络平台传播内容进行选择和编码。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传播学等知识,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建构适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网络模块。例如:针对小学生可以运用道德故事对小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影响,宣传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形成榜样的作用。针对高中以及大学生,我们可以适当运用政策导向、道德宣言等较为抽象的方式进行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从宏观上引导学生积极文化观念的形成。其三,创建形式多元的校园网络平台。隐性课程文化传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由此也决定了在校园网络平台建立的过程中不能使用灌输的方式,需要利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吸引学生对校园网站的积极关注。例如:向学生征集校园网站的主题,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举办多元主题的网络文化活动。网站页面的设计要具有吸引力,可适当征集学生的艺术作品丰富网页的设计等。其四,时时监测校园网络信息,及时进行“净网活动”。健全校园网站监查制度、管理制度。运用网络防火墙、数字认证、病毒查杀等手段及时过滤不良信息和文化。同时要提升学生在使用校园网过程中的“自律”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网络观,提高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辨识能力,通过自律的力量,自我筛选积极文化。

[1]陈瑶.隐性课程的文化学思考[J].学术探索,2000,(2).

[2]吴也显.学校课程和文化传播[J].课程.教材.教法,1991,(3).

[3]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10.

[4][7]郑金洲.文化传播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4,(4).

[5]汪征.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文化传播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1,(6).

[6]刘尧.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问题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9-05-26.

[8]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6-7.

[9]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地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3,(2).

[10]傅建明.“隐性课程”辨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0,(8).

[11]简世德.论隐形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教育科学,2004, (1).

[12]王鉴.课堂研究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3.

(责任编辑:孙宽宁)

颜晓程/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隐性学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学校推介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