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艺术遗产论坛“和而不同”
——艺术遗产与博物馆的两种传统

2016-08-04 02:20纳尔森格拉伯恩霍巍彭兆荣张颖排名不分先后NelsonGraburnHuoWeiPengZhaorongZhangYing
当代美术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和而不同中西文化

纳尔森·格拉伯恩 霍巍 彭兆荣 张颖(排名不分先后)Nelson Graburn Huo Wei Peng Zhaorong Zhang Ying



2016艺术遗产论坛“和而不同”
——艺术遗产与博物馆的两种传统

纳尔森·格拉伯恩 霍巍 彭兆荣 张颖(排名不分先后)Nelson Graburn Huo Wei Peng Zhaorong Zhang Ying

摘要:中西文化对艺术遗产与博物馆的传统自古就有着不同的路径,纳尔森·格拉伯恩(Nelson Graburn)教授、霍巍教授、彭兆荣教授共同从艺术的含义、艺术与手工艺的关系、博物与博物馆文化等角度,在“和而不同”的中西传统中探讨艺术遗产的发展与未来。

关键词:艺术遗产,博物学,中西文化

纳尔森·格拉伯恩(以下简称“纳”):

当前的人类学界认为艺术是人类共通的一种东西,但是要同时顾及共通性和文化的差异性。人类学家通过两种途径来寻找不同文化艺术之间的共通之处,一种是通过寻找艺术的普遍形式与实践方式,例如绘画、雕塑、舞蹈等;第二种是通过探索各种文化系统中的美学元素以及人类技能的美学生产形式而非功能来进行寻找。

1

N·达什

搁浅

综合材料

2012

摄影:亚当·赖希

2

泽尔韦纳斯·卡姆皮纳斯

纳什兰

2011

艺术这个词有多重含义,但是都与两个要素相关。第一:人类技能的展演与产品。第二,打动人感官的美学品质而不是功能的圣神或者科学的目的。艺术的形式有时候能够愉悦单一的人类感官,也能衍生出多重的感官,例如仪式、舞蹈对视觉、痛觉、声觉和味觉的调动。

人类学者通过各种方法来阐述艺术的含义,艺术的含义往往是无意识的但是充满了力量。主要的途径有如下三种:第一,研究艺术的心理影响和情感力量。第二,研究艺术的交流媒介功能。第三,近来出现艺术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研究,认为艺术引导人类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制度的运行,影响社会成员的行为并使之顺从与合作。艺术的形式与传统文化遗产延续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在博物馆的呈现中,他们具有文化的政治意义。艺术遗产已经成为族群认同的符号,人们在旅行的过程中艺术与手工艺品也开始成为识别自我和他者的特殊标志。艺术经历了跨文化交流、殖民化、全球化的过程,他们现在演变为商业的、旅游的艺术。由一个群体制造出来提供给其它群体消费。

艺术跨越文化边界之后,不同的观众开始对艺术的阐释有所不同。艺术的意义也可能被一些中间人所操控,以达到政治和商业的目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的艺术家相遇在画廊、博物馆、艺术院校等机构。许多人同时进行着全球化和保持艺术族群性差异的努力。不同民族的艺术能在同一个机构进行交流和展览。

当代正在进行一些消融边界的实践,也激发很多新的实践方式。先前由妇女和底层社会所制作的被看作是低等艺术的一些手工艺品,现在也被艺术馆所采用。而所谓的都市艺术家也开始借用原先的民间艺术特征。博物馆现在已经开始成为收藏、展示和研究全球艺术的核心机构。目前的博物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地方性的博物馆,一些村镇和小型社区的博物馆,他们是地方遗产的浓缩展示。这些博物馆往往被旅游者视为旅游一个地方的导引。第二种是世界性的博物馆,主要是在大城市,一般收藏的是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品,往往被富人所赞助,被精英人士所惠顾,有点像早期的珍奇宝物柜。这些世界著名的珍稀性收藏,吸引着博学型的游客以及想要通过参观获得知识的赞誉性游客。

当代的博物馆吸引着不同类型的游客,他们相互之间可能还不太喜欢对方,第一种是敬畏型的游客,他们被艺术品所震撼,喜欢静静地欣赏,我们将之称为浪漫化的仪式。第二种被称为教育型的参观者,他们想要了解知名艺术品的前世今生,往往带着指南或者导游来参观。第三种被称为社交场合型的游客,他们进入博物馆主要是为了与自己的朋友同行进行交流,我们把他们称之为集体化的凝视。总而言之博物馆继承了历史上出现过的所有动机,声望、研究、教育、艺术的热爱。有一些人在创造和保护遗产,有一些人在学习和教授遗产,还有一些人对艺术品本身根本无所谓,只要到了就好。

霍巍(以下简称“霍”):博物和博物馆实际上在中国的兴起很早,总得来讲叫东方传统。听了格拉伯恩教授的发言后,明显感觉到中西博物馆和博物学发展的路径,确实是和而不同。东方传统在亚洲文化圈比如日本朝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我们跟印度和西方比较,明显感受到和而不和。

第一,博物与博物馆密切相连但是又不是一回事,尤其是在讲博物馆时,这个词严格意义上已经把收藏教育研究展示作为一个整体。所有的收藏品在中国的博物馆学或者博物学的发展路径上,从来是作为文物被收藏。其他不被列入文物的比较低层面的物品是没有被列入收藏品范围的。整个收藏和博物馆的历史传统非常重要,主要的动因在于所有的收藏品,都被赋予了文物这样非常神圣的概念。而所谓文物是跟典章制度同样重要的。如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刘邦建立汉朝时,约定谁先攻进秦都城谁将首先获得文物典章和图册。这也说明中国的博物在特定的文化传统中间,历史性和历史传统是十分重要的。包括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博物馆,首先关注的是一个博物馆能否讲清楚一部历史,或者是中国通史或者是一部地方史。离开历史传统,中国的博物馆会有很大的不一样,这也就是第一个重要的历史传统的意义。

第二个重要传统是政治传统和政治取向。这一点跟西方很不一样。中国古代的政治有三个重要层面,第一讲天伦天理,就是对我们对自然界的了解,实际上并不纯粹是我们对日月星辰的关注,而是往往把天的运行的规律性,跟人间的政权的正道联系在一起。第二讲人伦,人伦讲社会关系,讲尊卑贵贱,讲上下左右。第三讲天人之际,实际上归结到天和人之间的关系。这些政治色彩确实表现了中国历史传承中的政治诉求和政治关怀。例如宋代金石学的兴起,特别关注对金石这两个大类藏品的收集和整理。金是指青铜器,石是指秦汉魏晋以来的石刻。这两类文物体现了政治制度,体现了人际关系,也体现了古人认为的自然运行和人类社会更迭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伦人际。美术学界经常讨论,为什么会一次次的出现复古风潮,那是因为我们对今朝不满意而把希望寄托于前朝,认为过去是好的是理想的。所以要对政治传统、理念、治理方略进行重新的梳理的话,要靠文献典籍和遗存文物,而这些文物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博物馆博物学所要关注的对象。

第三,博物馆和博物学在中国传统中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有一点跟西方的传统差异非常大。我们的文化传统更关注精英层面的文化,包括艺术家本身一定是精英分子。实际上还有一个社会平均值的思想,那就是社会一般民众的思想。我们的文化传统很少去关注一般的平均的知识,关心的是精英层面的东西。例如习得古代的六艺,是作为一个君子一个精英应该具备的技能。

正是因为这三大传统的存在,让我们跟西方在博物馆博物学这个理念的发展上有很大的不一样。这样的文化烙印深深的影响至今。从这个意义上来回顾博物馆和博物学的中国传统,能够看到我们走过的路跟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以仓库似的、个人精品收藏为目的的博物馆理念逐渐转换到今天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学。

1

A·卡拉森

环绕

综合材料

2012

2

阿古斯提娜·伍德盖特

世界地球2

综合材料

今天中国的博物馆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几个动向值得关注,以物为中心的博物馆理念正在向以人为中心发展。博物馆要承担向民众宣传、科学普及的责任,让博物馆成为我们整个人类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精神生活。各种专题性的博物馆、行业性的博物馆风起云涌。这也反映出我们正在突破过去的传统,与西方接轨,与世界潮流接轨。以人的体验为中心的博物馆正在逐渐的兴建。

展望未来的中国博物馆,我们会继续传承中国风格,仍旧会有历史的关注点,比如对整个历史线条,对大的历史框架的关注,仍然是我们当下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我们又不能仅仅如此。除了要有博物馆中国传统的三大方面,但另一方面一定要关注,我们平均的一般的民众最喜欢看的,这些过去不登大雅之堂的收藏品。民间收藏品为老百姓所关注和喜爱。将来的博物馆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很多新的理念,包括来自西方的博物馆理念和实践。希望这样整合后的新的中国传统,可以给我们带来更深远的思考。

彭兆荣(以下简称“彭”):艺术遗产是什么?艺术遗产如果作为一个学科它包括什么?这是今天要为大家解答的。

第一,艺术遗产是在特殊时代的话语表达。我们每个人说的话都是受到时代限制的,在今天遗产事业遗产运动给我们提供了一套新的讲话方式,给予我们新的话语形制。全球正在推动遗产事业,中国正在推动遗产运动。今天中国的遗产运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话语表达。艺术当然要利用这样的话语表达,在全球重新找到一个新的讲话方式。第二,艺术遗产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第三,艺术遗产是在艺术领域体现出来的具有特殊的遗产形制的东西。

艺术遗产是生命史,遗产的概念是西方的,我认为中国从来没有遗产没有heritage这个词。中国有遗有产,遗是过去留给我们的,产是我们今天留给未来的,遗是我们向过去告别,产是有新的孩子而推向未来。中国的遗产与世界有重大差别。遗产这个概念在西方是property,而中国没有这个概念。中国的遗产是一个生命表达的完整过程,所以遗产在中国来说首先是生命史。西方的艺术史一开始就明显的包含阶级分类,艺术和手工的分类,歌剧和民歌的分类。西方的艺术史中art和craft是区分不同人群的东西,这个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早就规定了。所以中西方的艺术生命史是完全不同的。

欧洲早期曾经发动过art和craft的运动,面对工业革命的机械制品对手工的冲击而引发工艺美术运动。其实我们中国现在也在复兴手工运动,我们曾丢弃了太多手工的东西。我们中国因为没有明显的工业革命,所以这条线索不明显,但是它其实贯穿在历史价值中。

如果我们要把艺术遗产当成一个学科,今天仍然是探索阶段,也就是有界无疆。它有一个范围,但是边界不能确定。范围是以艺术和遗产为核心,但是艺术也不断在变化。例如我们去参观的大阪博物馆,我们以前不可能称为艺术品的东西都有特殊的呈现。艺术的边界并没有定型也会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而带来变化。艺术究竟是什么,艺术的边界在哪里,现在还不能定,所以艺术遗产称之为有界无僵。艺术遗产同时是变动性的,包括艺术在内的内涵定义都在变动。艺术现在很难被准确的定义,不是说现在的分类和定义能力不够,而是因为边界一直在变也一直在被突破。

艺术遗产可以训,可以诂,可以信,亦可达。惟待时日,我们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把中国的艺术遗产发展得更好。

张颖(以下简称“张”):中国无论是艺术还是博物学,其实都是人学和物学的高度统一,与西方相对比,无论是从思想体系、组织制度、还是行为实践其实都是有差异的。放在艺术遗产的视域之下,文化的解释永远都是多元的,艺术的意义和价值也总是在流变当中。

彭:刚刚张颖提出一个艺术和手工的关系,中国的艺术其实很早就跟农业和百工结合在一起,在艺术学院中,有很多动手的东西,这是一个可喜的事。当然这其中还有少数民族的问题、传统的问题。我曾读过一本书叫《手艺中国》,中国的艺术其实最早是手工和天工。我们在川美的校园中看到很多农业用具,比如犁。犁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农业工具,它最早是靠人用手工去推的,后来用牛来替代。而犁的形状其实是天空的星象,大熊星。所以中国古代农业用具,其实是具有天人合一的中国特色的。可是中国人会觉得这个农具不值得去研究。《手艺中国》是美国的学者用了半辈子的时间在中国调查写出来的,这位美国学者帮我们中国人整理了一个中国的手工史。其中很多农业工具已经没有了,他帮我们留下了中国遗产。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农业文明极具代表性,可为什么中国的学者很少将这些工具当成艺术或工艺的对象,而是由美国人来帮我们整理。希望告诉大家,我们不要只去学习西方的fine art,同时也要关注我们几千年留下来的手工艺术。包括农具等。川美拥有悠久的

1

草间弥生

春季中的增长

综合材料传统,既有早期作坊式的手工又引进了西方的艺术,这在川美将来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念的推进过程中,把我们中国重手工,重艺和术这两个东西和西方的美术结合在一起,能够让我们的艺术精神艺术实践艺术样式结合起来。

霍:我们从不同的方面进入其实讲到了相同的东西,比方彭教授说到,中国古代没有西方的艺术这个概念。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所有的艺术品创作都被国家所控制而且目的性和功利性很强,要么是要有历史传承的,要么必须有政治诉求。就像青铜器,往往是作为礼器的那一部分可以作为藏品和展示。再比如铜镜,看它的纹样,其实里面也就包含了政治的历史的,包括了对当时对宇宙的理解对天人之际的关系的理解。

什么是博物馆,什么东西可以入藏博物馆,什么样的藏品可以做展览,我们已经突破了过去的疆界,实际上是东西文明交融以后,我们对艺术品、对藏品、对博物馆展品以及博物馆本身都进入了重新定义重新实践的新的时代。

纳:东西方在艺术的起源上实际上是非常相似的,西方也是在艺术起源阶段具备着神圣性的功能。实用性功能其实也是占有主要地位的,我很赞同。不管是从考古学还是人类学的角度来讲,很多艺术都是起源于农业社会的一些实践活动,但是如果仔细的考证一下,农业时代的国王或者皇帝,他们其实也会去追溯狩猎采集时代的一些秩序,比如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古代时期,从自然界身上看到神圣性的存在,但是我们还要更多的考虑文字以及文字记录之后的历史时期,那么这里面存在着渐变性的时间阶段,也包括一个快速转变的时间段。在进入到现代快速演变的时代,有很多原先的神圣性功能和政治性功能,已经开始被人所遗弃而更多的去关注一些世俗性的东西。其实在现在,艺术的民主性已经战胜了艺术的阶级性,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我们都在关注普通人的艺术创造问题。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技术的转变也是非常快速的。曾有一个很有名的学者提到过,所有过时的技术都可以成为艺术品。如果看一下我们校园中的艺术品,很多的艺术品是从先前的工艺品中制造出来的,它的技术可能已经过时了不再使用了,但是又重新被人组合成了艺术品,它们虽然不再具有艺术权利和力量,但是具有美学的功能和意义。我现在会有些担心我们现在的过去观和现实观,这些过去的一些东西其实可以成为现代的一些资源,有很多人担心我们不再纯粹,不再像先人那样具有原始性和纯粹性了。

在看待问题时,我们应该看到所有创造性以及美学的力量。从过去寻找资源其实也很重要,人本身自己的创造性而不只是高级艺术的创造性,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张:纳尔森教授强调神圣性世俗性,和现在的民主阶级手工和艺术之间的差别。他强调文化普同性,其实在文化普同性的基础上,文化还是具有差异性的。在中国我们对神圣和世俗,对于巫、史、礼可能有不一样的路径。

彭:纳尔森教授其实有一个观点,我们现在看很多的艺术是从有文字的农业文明、有阶层的社会过来的,我们再推往狩猎采集时代,比如岩画,那个时代人们主要是要满足生计,文化表达应该是相对比较相似的。在中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以后,阶级出现了,艺术开始随着阶级兴趣分类。从人类学角度,在史前,我们原始的艺术表达相对比较一致,进入阶级社会后,艺术发展开始有了很大的分野。中国艺术的表达与中华文明体是一体的。我认可纳尔森教授所说的,今天社会发展很快,许多元素开始发生变化,艺术的边界也开始在消融。或许曾经有的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不再使用了,但是它并没有成为废物。就像川美所展示的犁、耙,虽然技术过时了,但是它的审美没有过时,它的美还在,也是人类历史所遗存下来的美好的东西。它们是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我们今天如何对待艺术遗产的一个重要视角。我们或许会认为社会发展很快,过去的东西已经没有了,其实它的审美,它的美的精神,它的中华文明的因子仍然还在,它是我们的过去,没有那样的过去,怎么会有今天呢。

霍:前不久,中国文物管理的权威机构,国家文物局,新下发的一个文件,要求对21世纪以来的文物进行重新的梳理,包括一些已经逝去的但同样还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的物品。彭教授所说的艺术遗产,其实跟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化遗产的很多门类是相通的。比如线路遗产、古村落,还包括工业遗产。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遗产其实是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门类,而且跟文物这个概念联系非常紧密。文物的概念重心逐渐的下降,它的神圣性世俗化这个界限中所发生的变化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时代。我们过去所存在的传统,我们应该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它。包括将来的博物馆,我们可以预言不再纯粹是精英阶层的博物馆,它的藏品和收藏的文物的概念一定也在下降。我们今天所谈到的一些不入流的不登大雅之堂的,使用过的制造过的器械,都有可能进入到博物馆展区,成为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文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精神。

纳:艺术遗产真正的基础,不在于它收藏什么或者什么样的博物馆来收藏,而在于人们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教育艺术欣赏的过程应该要起到一个平衡的目的。比如在一些艺术形式中,音乐诗歌等高雅艺术中,大部分的儿童没有被培养出创造性的技能来,他们没有想过成为艺术家而是自觉的成为了观众。我并不反对科学教育,但是我认为孩子至少有一次参与艺术的创作,而不仅仅是知识观察者,应该让他们通过教育来认识到,他们也可以创造艺术而不仅仅只是参观艺术。因为很多人经过了14或者16年的学习,才在某个方面有了专业的知识。但更值得思考是,让任何人在任何的年龄段都有所成就。所以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应该鼓励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有两种类型教育,在儿童阶段应该要被很好的鼓励,一种是体育,一种是音乐。

Art Heritage Forum of 2016 “Harmony in Diversity”——Two Traditions of Art Heritage and Museum

Abstract:The approaches to art heritage and museum traditions are different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one. Professor Nelson Graburn, professor Huo Wei and professor Peng Zhaorong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f art heritage from perspectives of the meaning of ar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craft, traditions of natural history and museum.

Key Words:Art Heritage, Natural History,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猜你喜欢
和而不同中西文化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分析跨文化英语商务谈判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
“和而不同”的美好婚姻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时代发展下的词汇意义流变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