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菊,杨芳,周家华,蔺江霞,胡琼,王会,梅德圣
(1.湖北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学院,448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不同播种期对油菜薹产量的影响
李洪菊1,杨芳1,周家华1,蔺江霞1,胡琼2,王会2,梅德圣2
(1.湖北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学院,448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研究了4个播种期对早熟双低油菜品系大地95油菜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9月20日至10月20日,播种越早,油菜薹产量越高,其中9月20日播种的产量为27 420 kg/hm2,经济效益48 450元/hm2;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油菜薹产量逐渐下降,但10月20日播种的油菜薹产量仍达11 660 kg/hm2,经济效益9 050元/hm2,高于油菜籽的经济效益。
菜用油菜;油菜薹;播种期;产量;经济效益
甘蓝型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的菜薹风味独特、适口性好,具有脆嫩、多汁、色泽鲜绿、回味香甜等特点。油菜薹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与白菜型红菜薹相比,其维生素C和钙、硒、锌等的含量都较高,可溶性总糖、粗纤维含量等营养指标与红菜薹相当[1,2]。油菜薹上市时正值春节前后蔬菜供应淡季,能够弥补蔬菜淡季市场供应不足,是市民餐桌上一道不可多得的新鲜蔬菜,还可脱水制成干菜或速冻出口[3],因此,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采摘菜薹后的油菜还可以作为绿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4]。在当前我国油菜籽价格低迷的形势下,发展菜用油菜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
目前,已有较多“薹油两用”油菜品种增加经济效益的报道[1,5~7],但是摘薹会造成油菜生育期延长,对后茬夏季作物的种植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在油—稻—稻三熟制等茬口紧张的情况下影响更大。早熟油菜品种具有秋冬季生长快、抽薹早的特点,在南方三熟制地区冬闲田仅作为蔬菜种植,不收菜籽,经济效益较好。但播种期对油菜薹的产量影响较大[8],为了探索适宜的菜薹用油菜播种期及其经济效益,特开展菜用早熟油菜的播种期试验,以期指导农民增产增收。
1.1供试材料
试验品种为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系大地95,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提供。
1.2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选择在湖北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前茬为豆角。
1.3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4-2015年进行,设9月20日、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4个播期处理,分别用处理Ⅰ、Ⅱ、Ⅲ、Ⅳ表示。各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长10 m、宽2 m,小区面积20 m2。条播,行距33 cm、株距13 cm,每小区450株,折合每1 hm2种植225 000株。小区间走道0.5 m,重复间走道67 cm。试验地四周设1 m宽的保护行。
1.4田间管理
播种前施复合肥 750 kg/hm2、腐熟有机肥1 500 kg/hm2作底肥。处理Ⅰ在10月11日间苗,10 月17日定苗,并进行人工中耕除草;处理Ⅱ在10 月22日间苗,11月6日定苗;处理Ⅲ在11月12日间苗,11月21日定苗;处理Ⅳ在12月15日间苗,12月24日定苗。2015年1月12日所有小区进行1次人工中耕除草;1月15日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 g/hm2以及200 g/L虫酰肼悬浮剂225 mL/hm2分别防治蚜虫和菜青虫,用春之苏750 mL/hm2叶面喷施作微肥;2月12日施用尿素50 kg/hm2作追肥。
1.5鲜薹采摘及数据分析
按生育期早晚,不同播种期处理在主薹25 cm左右、花蕾绿色时,选择晴天适时采摘。采摘主薹时,在主薹下部留3~5片叶以利侧薹生长。采摘后用电子秤称量每个小区油菜薹的鲜质量。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用SAS软件对小区产量数据进行分析。
表1不同处理油菜薹生育进程 年/月/日
2.1不同播期油菜的生育进程
在9月播种,由于气温较高,种子萌发快,因此出苗快,只需3~4 d;出苗后生长快,抽薹早,从出苗到抽薹只需48~52 d。与9月播种的2个处理相比,10月播种的2个处理,由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间气温相对较低,因此生育期明显延长,从播种到出苗需7~10 d,从出苗到抽薹需76~77 d(表1)。
最早播种的处理Ⅰ在11月上旬就已开始抽薹,但由于这时最低气温仍在5℃以上,过早采收油菜薹内可溶性糖含量低,适口性较差,因此,在12月中旬入冬以后才第1次采摘,此后根据侧薹生长后的高度隔一段时间采摘1次,总共采摘4次。播种期较晚的处理,也根据油菜薹生长后的高度选择采摘日期,总共采摘3~4次,所有处理最后1次采摘日期都为2015年3月25日(表1)。
2.2不同播期油菜的鲜薹产量
不同播种期采摘鲜薹的产量差异较大(表2),播期越早,总产量越高。处理Ⅰ4次采摘的折合产量达27 420 kg/hm2,处理Ⅱ4次采摘的折合产量达23 650 kg/hm2,处理Ⅲ第2次采摘的产量很低,因此产量较处理Ⅰ和处理Ⅱ大幅下降,而播种最晚的处理Ⅳ由于营养体较小,每次采摘的鲜薹量较少,此外受生长季节限制,采摘次数也有所减少,致使折合产量只有11 660 kg/hm2,不到处理Ⅰ和处理Ⅱ的一半。
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处理Ⅰ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处理Ⅱ产量极显著高于处理Ⅲ和处理Ⅳ;处理Ⅲ产量也极显著高于处理IV,说明播种期对鲜薹产量的影响很大。因此,作为菜用油菜来说,播期要尽量提前,增加采薹次数,以提高产量。
2.3经济效益分析
每种植1 hm2油菜薹需要机械耕整费用1 500元,种子成本225元,化肥投入3 750元,有机肥投入2 400元,农药投入225元,田间管理以及摘薹需要人工120个,折合劳动力成本12 000元,则总成本为20 100元。本研究中9月20日播种的油菜薹产量为27 420 kg/hm2,油菜薹的市场价格一般在2~3元/kg,若按中间价2.5元/kg计算,则产值为68 550元/hm2,扣除生产成本之后,可获经济效益48 450元/hm2。若9月下旬播种,其产量按9月20日和9月30日播种的平均值25 535 kg/hm2计算,则油菜薹的产值为63 837.5元/hm2,是油菜籽产值的3~4倍,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减去生产成本之后,菜用油菜可获经济效益43 737.5元/hm2。最晚播种的处理,其菜薹产量也达到11 660 kg/hm2,产值为29150元/hm2,扣除成本之后的收益为9050元/hm2,仍高于采收油菜籽的经济效益。
表2 不同处理鲜薹产量
油菜在适宜的播种期内播种,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等自然资源,获得良好的品质和理想的产量。以往的研究[8~11]和大量实践表明,长江中游地区中熟油菜直播的适宜播种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若育苗移栽,其播种期最早可以提前到9月上中旬,而早熟油菜直播的适宜播种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如果播种太早,会出现早薹现象。近年来,全球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最近几年都是暖冬,生产上有些早熟品种在年前早花,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菜用油菜要保证菜薹脆嫩粗壮,采用前期生长旺盛的早熟油菜品种较好。但早熟油菜品种播种太早则秋季抽薹,虽然不担心年前早花影响油菜籽产量,但是油菜薹适口性不好,只有等到初霜之后,受油菜抗寒机制影响,淀粉在植株内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变成麦芽糖,再经过麦芽糖酶的作用,酶解成葡萄糖后,菜薹才香甜。
油菜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冬季作物,主要与水稻、棉花等作物轮作。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近年来由于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加上油菜籽市场价格一直徘徊不前,因此生产效益低,导致南方稻区出现了大量冬闲田。本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播种的菜用油菜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油菜籽,减去生产成本之后可获经济效益43 737.5~48 450元/hm2。石有明等[1]的试验结果表明,油菜“油蔬两用”比单收菜籽增收1 552.80元/hm2,增收幅度为42.3%,说明菜用油菜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以往的油菜籽栽培,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户种植积极性和提高冬闲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播种期与油菜薹产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在9月20日至10月20日范围内,播种越早,油菜的生育进程越快,菜薹产量越高。因此,在南方双季稻区,晚稻收获后立即种植早熟菜用油菜品种,仍能获得较高收益;在中稻产区,9月下旬播种菜用油菜,是农业增收的重要途径。
油菜压青作绿肥可以显著提升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对后季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12,13]。我国农业生产由于片面追求产量的提高,对土壤资源的管理不善,化肥施用量偏大,造成土壤板结、酸度增高和重金属污染[14,15],减施化肥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15]。在我国南方地区,油菜由于培肥作用及对酸性土壤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通常作为改良土壤的先锋作物。在油菜摘薹之后,植株下部的茎叶仍可翻耕压青,促进后季作物增产,进一步提高农田的全年生产效益。3月下旬菜薹采摘后压青,与传统的油菜种植模式相比,既提高了油菜的生产效益,又缓解了三熟制种植模式中季节紧张的矛盾,可以提高冬闲田利用率,还可以培肥地力,有助于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该种植方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石有明,张丕辉,石华娟,等.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的产量、效益及菜薹营养研究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224-227.
[2]王鑫蕊,李巧云,关欣.油菜作绿肥和蔬菜利用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5,29(5):555-557.
[3]张志风,范国华.油菜浙双72油蔬两用效果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2(6):291-294.
[4]谢文娟.油菜对酸性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的活化利用及其生理变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5.
[5]孙利祥,黄惠芳,管耀祖,等.甘蓝型油菜浙双 72菜用和油用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2):32-35.
[6]方博云,黄根元,应和平,等.摘薹次数对油菜浙双72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5(1):41-42.
[7]王燕,王国槐.薹油两用油菜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 194-9 195.
[8]田丰,王娟,郑华斌,等.油菜早熟品种分期播种研究[J].作物研究,2015,29(4):374-377.
[9]曹利丰,蔡治平.油菜不同播种期对产量影响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1996(6):274-275.
[10]邹晓芬,陈忠平,张建模,等.不同播期对赣油杂5号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0):32-35.
[11]潘中山,邓家琴,罗红剑,等.油菜翻耕直播最佳播期试验[J].农技服务,2013,30(6):566.
[12]王丹英,彭建,徐春梅,等.油菜作为绿肥还田的培肥效应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11,26(1):85-89.
[13]赵慧娟.油菜作为绿肥的栽培技术与田间肥效试验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14]蔡美芳,李开明,谢丹平,等.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S2):223-230.
[15]张桃林.加强土壤和产地环境管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4):435-444.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Dates on Yield of Rapeseed Stalk
LI Hongju1,YANG Fang1,ZHOU Jiahua1,LIN Jiangxia1,HU Qiong2,WANG Hui2,Mei Desheng2
(1.Jingme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ubei 448000;2.Oi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four sowing dates on yield of the double-low(low erucic acid and glucosinolate contents),early-maturing rapeseed line Dadi 95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from September 20th to October 20th,the earlier the sowing date was,the higher yield of rapeseed stalk gets.When the sowing date was on September 20th,the yield was 27 420 kg/hm2and economic benefit was 48 450 Yuan/hm2.As the sowing date delayed,the stalk yield gradually declined.But on the latest sowing date(October 20th),the stalk yield was still 11 660 kg/hm2,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was 9 050 Yuan/hm2which was still higher than that of rapeseed.
Vegetable rapeseed;Rapeseed stalk;Sowing date;Yield;Economic benefit
S634.3
A
1001-3547(2016)12-0054-04
10.3865/j.issn.1001-3547.2016.12.021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BA182)
李洪菊(1973-),女,大专,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栽培工作,E-mail:1289608902@qq.com
梅德圣(1971-),通信作者,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油菜遗传育种,电话:13667123201,E-mail:meidesheng@caas.cn
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