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间牵引疗法在32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2016-08-03 06:21谢芳兰冯志辉车德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下颌骨

谢芳兰 冯志辉 车德平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颌间牵引疗法在32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谢芳兰冯志辉车德平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抚州344000

【摘要】目的:对颌间牵引疗法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64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行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组行颌间牵引疗法,对照组术后不行颌间牵引疗法。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复位、外观、咬合关系复位良好率以及并发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骨粉碎性骨折行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后行颌间牵引治疗,整体效果显著。

【关键词】下颌骨;粉碎性骨折;颌间牵引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和其他骨折类型相比,其治疗难度较大。治疗以正确复位、固定为关键。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是一种下颌骨折坚强内固定法,对骨折段进行复位后,经口内或者口外作出切口,应用钛钉固定小型钛板于骨折线两侧骨面。为实现形态与功能兼顾,对患者行坚强内固定术治疗后实施颌间牵引,可促进下颌骨形态、功能恢复[1]。笔者对颌间牵引疗法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骨科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诊断标准,即骨折部位均呈多条骨折线,且有一个以上游离骨折片,骨折直径不低于1cm;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范围16~53岁,平均年龄(20.2±3.1)岁;骨折部位:2例下颌角,9例下颌体,15例颏部,6例颏部与体部合并骨折。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范围17~52岁,平均年龄(21.5±4.3)岁;骨折部位:2例下颌角,10例下颌体,16例颏部,4例颏部与体部合并骨折。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且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无精神疾病可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诊断标准者,排除伴严重心、脑、肾疾病者,排除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排除合并精神疾病不能配合研究者,排除中途退出者。

1.3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组行颌间牵引疗法,对照组术后不行颌间牵引疗法。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对其鼻腔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如为开放性骨折,则选择开放性伤口入路;如为闭合性骨折,则选择内切口入路;如骨折部位为下颌角、下颌升支或者髁突,则选择口内外联合入路。选择最佳入路,将骨折断端充分暴露,并将骨折处骨折碎片与游离软组织清除;实施手法复位,良好复位后,根据骨折部位选择最佳小型钛板,并对长度与弧度进行调整,钻孔后坚强固定;固定后对牙齿咬合关系进行检查;如咬合关系恢复较好,则冲洗创口,并复位骨膜和软组织;分层对口内外切口进行严密缝合;最后应用橡皮圈对上下牙列颌间进行牵引固定。

术后为患者应用一周抗生素,进食半流质或者流质食物;餐后应用漱口液或者生理盐水漱口,做好口腔护理;术后两周,对患者牙齿咬合、咀嚼、张口等情况进行观察;术后3~6个月到医院行X线片检查,对骨折愈合、复位情况进行观察。

1.4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牙齿咬合恢复情况、外观恢复情况、骨折复位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咬合恢复情况评定,优:经X线片检查,咬合关系恢复正常,上下颌牙齿接触面积广泛;良:检查后,有1~3个单位牙齿错位或者无咬合,但不会对咀嚼功能产生影响;差:4个单位牙齿以上无错位或者接触,不能正常咀嚼[2]。

2结果

2.1两组治疗结果对比观察组骨折复位、外观以及咬合关系复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对比 [例(%)]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率对比观察组:1例切口感染,2例钛板外露,并发症率9.4%;对照组:5例切口感染,7例钛板外露,并发症率37.5%。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颌面部中,下颌骨为其中唯一能够活动的骨骼,易受到外力作用影响导致骨折。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形成主要由高能量外力作用导致,骨折部位即为受力点,主要以颏部为主。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主要由交通事故导致,男性青壮年为主要群体。发生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后,病情较严重,如不及早处理,易并发全身损伤。进行处理时,首先要对颅脑等重要脏器损伤进行治疗,恢复平稳后,再对下颌骨骨折进行处理,进而能够加快患者病情恢复[3]。

目前,临床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主要以坚固内固定为主,在改变颌间固定、钢丝结扎传统固定以及满足生物力学原理等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处理,在骨折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突破。但大多数粉碎性骨折受到存在大量游离性骨折片、骨折线繁多以及下颌骨周围肌肉牵拉等因素影响,不能使患者达到理想复位效果。因此,行内固定后要进行颌间牵引。本次研究对我院32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行小型钛板内固定术后实施颌间牵引,骨折、外观以及咬合关系等均良好恢复,且并发症率较低。

综上所述,对下颌骨粉碎性骨折行小型钛板内固定术后行颌间牵引疗法,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许建民,李明东.小型钛板内固定术联合颌间牵引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6):1166-1166.

[2]张爱君,周丽芝,王海欣,等.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联合颌间牵引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1):128-129.[3]李智.颅颌面坚强内固定(三)下颌骨正中联合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下颌骨宽度的控制性固定[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10):621-623.

【中图分类号】R78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101-01

(收稿日期:2016.0.00)

猜你喜欢
下颌骨
下颌骨发育性缺损1例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3D打印下颌骨定位及连接导板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CT诊断下颌骨软骨肉瘤1例
髁突一翼外肌解剖复位术与游离复位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疗效对比
预成型钛重建板联合血管化髂骨肌瓣在下颌骨修复重建的应用研究
个性化钛修复体在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CT在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中的定量诊断价值评价
下颌角及升支区颌骨囊肿口内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