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华君 夏云
摘 要假期实践性活动作业是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者意识到了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部分学校已逐步开始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就其实施的现状做一分析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作业 实践 现状 改进
实践性活动作业以其趣味性、动态性、探究性、综合性以及开放性等多种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1]。目前对实践性作业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是学科类实践性作业的研究,对于班级思想教育类实践性作业的具体研究尚少。在新课程理念不断渗透、被认可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思想教育类实践性作业有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等作用。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者意识到实践性活动作业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部分学校已逐步开始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实施现状
基于人身安全、人手安排以及经费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在高中阶段基本不实施以学校、班级为活动主体的假期实践活动。笔者通过与本市、周边市区学校老师的交流得知,部分学校的通常做法是在假期开始时发给学生一张假期考核卡或实践活动表,假期考核卡上对学生的假期生活提出了十多条建议,包括“学生在家表现”“实践活动实施情况”等方面,同时要求家长测评和学生自评(每项均按A、B、C三个等级评价);实践活动表上一般会设置活动要求、实践活动单位评价和签章等。
从上述两表的内容设计看,设计者的确花费了一些心思,考虑也比较周全。从实施情况看,高一阶段的学生和家长对待假期实践性活动作业的态度明显优于高二、高三阶段。笔者曾在高二下学期开学阶段对回收的考核卡、实践表进行统计分析,呈现出三个问题:其一,回收率不高——两表的回收率均没有达到85%,询问原因,诸如“找不到了”“没发到”“爸妈工作忙、没空帮忙填写”等借口不断;其二,认真程度不够——在查看已回收的两表时发现,“一A到底”“父母考核处的笔迹和学生自评处的笔迹相同”等现象较为普遍,显然是临时填写,敷衍了事;其三,有造假嫌疑——部分学生的实践活动单位、活动时间雷同,显然,“找人统一签章”现象是存在的。
二、改进建议
从上述现状分析可知,假期实践性活动作业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基本已形同虚设,甚至一定程度上,在一些家长有意或无意地引导下,“培养”了部分学生的造假能力。这样的行为违背了设置该项作业的初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主任班级教育的正常开展,急须改进、优化。从班主任层面上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些尝试。
1.巧选资源,优化形式
目前的假期实践性活动作业的形式、内容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社区服务等为主要形式和内容。对于从初中就开始进行这一活动的高中生而言,多年的经历,已让他们对此失去兴趣,应付了事之心非常普遍。其实,实践性活动作业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班主任可以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选择合适资源,优化形式,突出实践。
(1)巧用环境资源,培养学生情操
此处的环境资源包括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环境资源:我国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从东海之滨到西部边塞,从南海诸岛到漠北草原,风光旖旎,另外,名胜古迹、名人传奇十分丰富,颇具美感和欣赏价值。而这些丰富的自然风景和文化遗产都可以成为实践活动的资源,让学生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上文化课”的状态,走近自然、走近人文,开阔其胸怀、陶冶其情操。
如,笔者所带班级的L同学就曾经和其他几位学生组建了一个“寻找宜兴之美”的小组,在假期中,三五个学生一起走过了宜兴大半个城市,利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点滴,感受了宜兴——这一江南水乡之柔美、山川之奇秀。
(2)积极参加活动,锻炼学生能力
人的心理、意识是在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通过活动,人们认识了外部世界,形成了不同个性的品质。积极参加一些良性的活动,如学校组织的各类社团、社会公益活动等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锻炼其沟通、合作等能力。
如,笔者所带班级的C同学,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参与了自行车骑行(从江苏省宜兴市到浙江省杭州市)的公益活动。在活动中,C同学力所能及地参与一些活动、与其他车友从不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关系等,都对其沟通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有良好的作用。
(3)注重生活细节,凸显教育智慧
生活处处皆体验。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大道理的灌输和引导。殊不知,其实这只是我们老师、家长把自身对社会、对事件等多种现象的认识传递给学生,但由于年龄差异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的教育并不能完全让孩子们信服。而此时,适当地安排或建议孩子们参与一些体验性活动,往往能事半功倍。
如,有位Z同学,由于家境比较富裕,平时花钱“大手大脚”,不把钱当回事,该同学的父母也曾电话与班主任沟通,相约协同教育,但效果甚微。但在2011年暑假的七夕节来临之际,班长S同学约他和几位同学一起走上街头,摇身变为“卖花哥”。之后Z同学第一次主动打电话跟班主任讲卖花的过程、赚钱的艰辛等等。Z同学在这次体验中,感受到了父母的艰辛,对其形成感恩之心、培养其正确的金钱观有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一事件也充分体现了“体验或实践”对于“语言教育”的有效补充作用。
当然,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体验类、信息收集类的,还可以是探究类、调查类、操作类、表述类的等等。总之,一切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人生观的活动均可以成为假期实践性活动作业的形式。但在“多样”中,不变的是“实践”。假期实践性活动作业不能沦落为只是“打对勾”“找人盖章签字”,而应是重在参与、实践,在参与中去提升感知、在体验中寻找感悟,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2]。
2.注重引导,关注评价
“有实践无评价”必然影响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必将导致实践活动的“空”和“假”。在一线教学中观察发现,长期以来,对于假期实践性活动作业的主要考核方式是以“有没有相应的记录、签章”等为依据,对于学生有没有真正去实践、过程如何等,没有相应的更细化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依据,对于一些“家长不作为”现象也没有相应的制约策略。就目前形式而言,从班主任角度讲,可以在班级内部进行一些小范围的考核形式,如可以实施“三维考核”,即“学生自述自评——其他同学评价——教师评价”,通过完善的评价方式,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而达到引导的目的。
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开展“假期实践性活动作业”展示,即邀请一部分学生上台就自己所参与的活动进行演讲、PPT展示。笔者曾经请L同学就他们小组“寻找宜兴之美”的活动做了个展示,L同学利用PPT展示了他们所拍摄到的各种“美照”——山美、水美、竹美、壶美、笑脸更美;请C同学就他参加公益活动的一些细节、骑行过程中的点滴做一演讲,同时请其他学生做好提问或相应的评价。这个过程既是展示的过程,又是评价、考核的过程,更是分享的过程。我们还可以利用班级黑板报进行公开展出,利用文字、图片等展示班级里一些学生的实践活动花絮。
通过公开展示、学生评定和教师评定相互结合的方式,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注入了自身的体会、情感和经历自己的思维过程,充分发挥了主体性,从而使“评价”的外部动机转向内在的需求[3]。另一方面,也可以反向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性活动的积极性,使其成为学生参与度的新的激发点和生长点。
3.家校携手,多方关注
家长是学生假期实践性活动作业实施的重要督促者和护航者。班主任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展示学校实践性活动取得的成果,展示班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吸引家长对此投入更多的关注,增加其对此重要作用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和学生一起设计实践性活动的内容、方式,督促学生完成,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假期实践性活动作业的实施,让学生动了起来,走出教室和家门,走近自然和社会,加强了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联系,使其知识更鲜活、丰满、深刻。假期实践性活动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周边环境等条件,设计生动活泼、从容智慧、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性活动作业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碧雯,赵雷洪.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化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J].化学教学,2015(1).
[2] 陈美兰.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原则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6).
[3] 潘华君.“讨论模式”班会课在高三阶段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5(25).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