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英
摘 要:越剧是中国戏曲艺术中极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的成长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因此,越剧不仅具有戏曲的古典意韵,同时也深具鲜明的时代特性。如今的越剧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剧种,不仅具备了成熟剧种应有的艺术品格,而且有了较为丰厚的历史积累。本文结合越剧的发展现状,分析越剧艺术的独有特征及其在未来的生态发展方向。
关键字:越剧;发展现状;生态发展;趋势
浙江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发源地,也曾是历史上中国戏曲最高水平的代表。当代比较公认的全国大剧排行是京剧、越剧、黄梅戏和豫剧。越剧作为四大剧种唯一的非官话区方言戏剧,而且至今仍然是大上海的“母剧”,必然有其特殊的地域背景和人文底蕴。纵观历史,江浙从唐以来就一直是江南的文化中心,到了清代和民国也没有很大的改变。金陵和钱唐都是中国的古都,建都时间同在百年以上。南宋以降,浙江的经济文化更是领先于全国。中国的戏曲发源地就在浙江,宋元明三代五百余年,浙江一直是全国的戏曲中心,所以,人称半部中国戏曲史在浙江。但是,浙江作为中国戏曲的发详地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却并没有被广为传知,并被很好地借力于当代越剧的振兴和繁荣。
1 越剧的发展脉络
越剧从嵊县走向上海,在艺术风格上与绍剧分道扬标,变得忧郁凄凉,儿女情长,细腻纯情,多愁善感的风格,以及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主要题材,还得益于杭州嘉湖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吴侬软语的人文自然环境。“听北曲使人神气文化合作鹰扬,毛发洒浙,足以激发人内心的勇敢之气势……,南曲则纤徐绵吵,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自觉。”另外,越剧的柔软细腻也来自大上海特殊的演出环境和观众群体。越剧的主要发展阶段都在剧场化的演出环境下,即使是茶馆也要比广场戏台高雅文静好多。民间乡野的广场戏曲需要以强烈的鼓点锣声以及高亢的唱腔、尖亮的竹笛和唢呐吸引观众,这也是高腔的来源。我国古典戏曲花雅之争,实际上也是广场和厅堂之争,戏曲从广场到厅堂和剧场,环境的变化和观众层次的变化带来的是戏曲文学性与表演性的变化。上海对于越剧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浙江的文化和经济在上海的地位对越剧在上海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浙江文化底蕴的曲折反映。为什么越剧在上海走红,而不是锡剧,苏州评弹,也不是本地的沪剧,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2 语言背景下的越剧生态环境
越剧之所以取超越沪剧成为上海的母剧,和越剧在语言革新上较大力度有关。沪剧起源于吴淞江和黄浦江带农村的山歌小调和埋曲,后为学习安徽的花鼓戏和昆曲,发展为现在的沪剧。沪剧的前期是乡村小剧,用的是郊区的方一言,其两大流派东乡派属浦西音,西乡派属浦东音。三四十年代沪剧改革后,才逐步采用上海市区话。但由于本地方言的强势性,所以,沪剧语言始终坚守沪方一言,没有大的改变,如人称代词,越剧变了,沪剧仍然没变。这就给沪剧笼罩上了浓重的方言俗气。中国戏剧史上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几乎所有的大剧种都是背井离乡,背叛乡音,最后脱胎换骨在异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共同语的大生态下,戏剧语言向共同语发展是必然的。但生态的主体种群众和生态多样性其实并不矛盾。无论是方言戏剧、方言影视,還是方言文学,都只能是细枝末叶,而不是主干,但主干的存在不一定影响灌木和草丛的繁荣。文学艺术的主干肯定是建立在共同语的基础上的。我们检讨沪剧在语言改革上的力度不足,只是针对沪剧走向全国的大目标,而不是否定沪剧的艺术品质和本土观众的全性化审美需求。从戏剧生态学的观点出发,方言小剧种越多,大剧种便更容易发展。所以,方言戏剧的语言改革也必须分时间,分层次,分阶梯进行,不一定一步到位。
3 越剧的未来生态发展方向分析
由于传统戏曲生态的衰落,中国戏曲的边缘化己经到了生死存亡的临界点。世界范围内舞台戏剧的衰落中国是一个特例,而在中国,传统戏曲的边缘化越剧却不是例外。面对传统戏曲的衰落,各戏曲剧种之间有太多的共性困境,这种共性困境越多,就说明其中社会性的因素越多,艺术性的因素越少。戏剧的艺术审美在西方并不存在危机,在中国却要用大量的篇幅来进行确认和分析。表现在戏剧生存发展上的方言和共同语问题,也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论题,这个问题对中国地主方戏曲的发展已经生产了深刻的影响。戏剧业的文化体制改革我们当然期待国营剧团,但国营剧团的改制进行了多年,我们仍然看不出有什么重大的突破。国有体制己经被证明许多问题难以解决。所以,我们把更大的期待投向数量更多,体制更活的民营剧团。民营经济是浙江社会发展的特色,发展和振兴越剧,我们同样不能回避民营剧团。怎样看待越剧民间戏班,怎样对待越剧民间戏班,是一个关系到越剧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所以,文化产业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中要十分重视民营剧团的生态环境,重视国营剧团的民营化问题。国有剧团的民营控股不是政策层面上有障碍,而是各级政府和宣传部门的“阵地意识”和“政绩意识”太强。越剧要生存发展,还得重走长征路,从头开始。越剧需要重温小歌班勇闯大上海的传统,从农村走向更大的城市。越剧要第三次闯荡上海滩。政府要像支持动漫产业一样支持民营剧团向中心城市发展。特别是浙江省政府更是要大幅度增加对越剧的支持力度,加大政府投入,真正把越剧的振兴作为浙江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项目,不能雷声大雨点小。政府资助要像动漫产业扶持政策一样,有可操作性和开放性,不能暗箱操作,要面向全社会。甚至对外地的越剧团也要列入扶持计划。
参考文献
[1]申红玉. 越剧“男腔”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2]友燕玲. 昆曲对越剧艺术影响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
[3]杨晓浤. 论越剧现当代艺术魅力的延展[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