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研究

2016-08-02 15:41王静
卷宗 2016年6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摘 要: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以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为主,以多媒体、微课为辅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其语言学习的动力,提高英语听说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信息技术、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独立学院

本论文是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MOOCS”视野下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究项目《信息技术环境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EIJYB2015-1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1 引言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应用型”、 “国际化”等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多重冲击,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外语人才培养也必须适应这一新的战略形势。然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自主意识和实践能力,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015年4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推出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交流和国际化交流能力。” [1] 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英语人才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重任,并最终为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服务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技术型高级人才”的办学目标,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国际化外语人才。

独立学院的外语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逐渐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自愿去学习英语。本文以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为例,提出信息技术环境下适应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探索其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上的具体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 信息技术环境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技术环境下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诸方面均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教学理念: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式”、“沉默式”学习英语。在英语教学的双向互动中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

第二、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独立学院的多数大学英语教师仍然采取“满堂灌”、“翻译教学法”、“填鸭式”教学等传统教学法,没有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输入、启发学生进行辨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第三、教学手段: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仍然奉行PPT课件辅助下“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偶尔发言为辅”的大班授课模式,这就导致教学过程严重缺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课上被动听讲、观看课件和视频,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较差,根本无法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求。

第四、考核方式: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基本上都是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30%-40%,期末考试占60%-70%的比例。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养成 “平时不努力,考前临阵磨枪”的不良学习习惯。

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以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为主,以多媒体、微课为辅的教学模式,以期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信息技术环境下独立学院以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为主,以多媒体、微课为辅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为适应教育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要转变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尝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教学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辅以网络多媒体和微课视频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美国加州圣约翰大学的应用语言学家Kumaradivelu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注重学习者自身的学习需要,努力为其创造课堂交际的机会,通过具体的语言交际活动,把预先设定的交际功能和目标付诸实践[2]。通过这种方法,学习者可以实现课堂外的真实跨文化情境中的交流沟通。而小组内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我国独立学院的长足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技术型”高级人才。

(一)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任务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基础上的教学法,由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强调“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方文礼,2003)[3]。他主张课堂教学的中心应该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始终围绕具体的教学任务展开,每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充实,效果显著。任务教学法把课堂教学当成解决交际任务的过程,课堂活动的组织以任务为核心,按照学生将来使用语言的需要而设计活动,使语言教学真实化、课堂教学社会化(曾文雄,2005)[4]。任务教学法把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过程分解到具体的教学任务中,学生带着具体的语言学习任务,模拟真实情境,在探索中学习,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升。

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王坦,2002)[5]。合作学习的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要注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交流互動中解决矛盾。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被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集体学习,他们彼此协作、共同合作,加强交流沟通,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英语听说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即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而非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这种学生之间平等、合作的关系更容易帮助他们摆脱自信心不足和胆怯带来的困扰,有利于提高其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把任务教学法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实践者和建构者,有利于加深其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二)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实践

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s于1996年提出任务教学法的理论框架,包括前任务、任务环和任务后三个环节[6]。其中,前任务是指教师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完成步驟。任务环包括以个人、双人、小组等形式执行任务,小组汇报任务的完成情况。后任务主要是指教师分析、评下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指导学生进行语言重、难点的操练。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强调任务分组、小组协作以此完成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合理分组

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首先要注重合理分组。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形势下,学生分组很简单,往往以宿舍为单位,4人一组。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分组要讲究科学性和有效性,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间同质指小组之间的整体情况,学习成绩等相似,有利于小组之间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表现欲。组内异质指小组内部成员之间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皆不同,有利于优势互补、集思广益、共同进步。目前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非英语专业的授课班级规模60-90人不等,一般把学生分为6-8人一组,人数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合作学习,其中听说能力较好的学生2人,较差者2人,其他均一般,至于性别,由于不同专业学生的性别比例不均,不好把握,但是尽量做到性别比例的平衡。

教师把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不仅仅是为了课堂讨论发言,同时也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进行线上社区讨论、解决问题。教师要坚持 “一荣俱荣”的原则和木桶原理,学生的成绩取决于小组的整体表现,这样有利于组内的相互合作和组间的良性竞争。当然,对于不论课内还是课外线上都积极踊跃的学生要记个人表现成绩,每当一次Volunteer记一个加号,一学习积满15个加号平时成绩给满分,积满13个加号给90分,以此递减。

2.教师布置任务

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教师要深思熟虑,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恰当地分配任务。教师在课下提前把跟某一单元主题相关的句型和词汇做成课件,上传到信商大学英语微信学习平台,便于学生查阅学习。同时,要明确规定考核的任务是访谈、演讲、辩论、情景剧、模仿、配音、还是小组汇报的形式。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小组讨论时,往往左右邻居相互讨论几句,没有条理性地发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线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提高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口语方面的语音问题、词汇、句型等,教师要把各单元的重点音标如单元音、双元音、辅音、半元音、单词重读等容易出问题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制作成微课视频上传至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和大学英语微信学习平台,要求学生课下利用零碎的时间观看视频,相互监督进行语音的纠正和模仿,然后把教师布置的语音练习作业进行录音,发送到任课老师的邮箱,供任课老师检查、评价。

听力方面的听力技巧、Note-taking技巧、文化背景知识等,也会有选择性地进行微课视频的录制,以便学生课下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实现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翻转课堂。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具体任务,不能含糊不清,不利于课堂上检测任务的完成情况。

3.学生合作学习

学生接收到教师分配的任务后要分工到位、交流讨论,因为合作学习的主体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讨论,分享自己搜集的信息和资料,归纳总结自己小组的主要观点。但是,很多时候合作学习止于形式,刚开始学生在课堂上会积极讨论2-3分钟,之后就又变回个人独立思考的模式,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不是旁观者,而是要积极参与到其中,及时地给予“倾听、说明、解释、协调、建议”等。比如,针对Thanksgiving这个简单的话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首先跟小组成员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然后把了解到的相关历史渊源、句型等应用到具体的情景剧中:探讨感恩节的来历,传统的庆祝仪式,你的人生中是否有值得你感恩的人或事?你是怎么做的?小组成员分角色把这些环节在课堂上讨论、并且以play的形式呈现出来,既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任务,练习了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又通过小组合作增强了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另外,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止于课堂,更多地还是在课外进行线上学习和交流。比如,教师把制作好的与Environmental Problem相关的现状和问题等制作成微课上传至信商大学英语微信学习平台,然后学生根据导学任务单,观看视频,回答设置的相关问题,完成课后思考。此外,还要求学生搜集Environment相关的专业术语和词汇,在学习平台与大家分享,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意见,引导大家进行积极探讨。

4.教师的考核与评价

教师的课堂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判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有效地学习,而对学习者的学习信息,包括学习方式与行为、学习技能与水平、学习态度与情绪、学习结果等的采集、分析与利用(沈玉顺,2006)[7]。教师对学生的听说能力中语言结构、语音语调、语言表达流畅性、小组合作效果等进行积极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后继动力。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

教师的课堂评价可以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指标之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课的考核以往都是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40%不等,而期末考试不外乎让学生朗读单词和句子+小组对话表演的形式,占60%-70%,这样既不能真正检验学生的听说水平,也不利于奖励课堂更加积极踊跃的学生。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改变了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那么就要在成绩的考核中体现出来。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平时成绩都是以小组的整体分数为基准+个人表现的形式体现。这样,既要鼓励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进步,也要对个人的突出表现予以奖励。

4 总结

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为主、以多媒体和微课为辅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换自己和学生的角色,充分实现教学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上来,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極主动性,提高学生适合各自专业需求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另外,还要注重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线上自主学习与交流,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英语实际交际能力的“应用技术型”国际化人才、以及我国独立学院的长足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5年。

[2]Kumaradivelu, B. 1993. The name of the task and the task of meaning: Methodological aspects of task-based pedagogy [A]. In Grookes & Grass.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C].Avon: Multilingual Matters, pp.69-85.

[3]方文礼. 2003. 外语任务教学法纵横谈[J]. 外语与外语教学,(9):17:20

[4]曾文雄.任务教学发研究及在中国的应用. 基础英语教育[C]. 2005年第2期

[5]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

[6]Wills, Jane. 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 London: Longman.

[7]沈玉顺. 课堂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8-34.

作者简介

王静(1984-),女,山东省泰安人,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外语系讲师,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

王静(1984-),山东泰安人,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翻译。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