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芹
(湖北工程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湖北省应城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基于ELES模型
周小芹
(湖北工程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使得生活质量日益改善,但长期以来过于倚重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模式,使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偏低,地区、城乡和阶层之间的消费差距持续扩大,居民消费结构失调,制约了需求导向型的市场经济发展。深入研究湖北省应城市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和结构变化规律,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挖掘县域经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潜力,推进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和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扩展线性支出模型
一、应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趋势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重要一环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以应城市为代表,通过对孝感市统计年鉴和应城市统计年鉴(1994-2013)公布的应城市城乡居民消费数据的研究,描绘城乡居民消费变动趋势和特征,从而反推居民消费需求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提高应城居民消费层次,培育新的消费热点[1],推动应城消费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湖北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
居民消费支出主要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和其他八大类。如图1所示,20年间应城居民生活收入增长均较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平均绝对数分别为7683.85元和3867.35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82%和13.02%,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高出0.2个百分比,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基本平稳,从1994年的1.96倍到2013年的1.90倍,这表明应城市城乡二元经济的格局未曾得到有效改变。1994年以来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比农村居民增长略快,但从消费占比上,农村从1994年的95.4%下降到2013年的52.11%,其中波浮较大,而城镇在2003年达到83.35%后开始呈现平稳降低的势态,2013年的消费占比高出农村10%,很明显,城镇居民在消费上对内需的拉动力要超过农村。
图1 1994-2013年应城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消费支出
二、应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ELES分析
通过建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ELES)对应城居民各类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等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深入探讨应城市城乡居民1994-2013年八大类消费支出的变动趋势。
1.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介绍。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计量经济模型假定某一时期居民对所需商品(服务)的消费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其中基本消费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将剩余收入结合自己的偏好来安排非基本需求的消费。[2]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基本表达式:
(1)
假设不同收入消费者在同一截面对同一商品经济是相同的,对(1)式进行变形、整理,可得下式:
(2)
PiXi=ai+biyi=1,2,3…n
(3)
(4)
由此可得基本消费总支出:
(5)
(6)
2.模型的估计和实证结果分析。根据ELES模型,采用应城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数据,以1994-2013年应城市城乡居民每人可支配收入(或纯收入)为自变量,以人均年消费支出为因变量,运用Eviews6.0软件回归(普通最小二乘法),可得到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中R2(决定系数)数值来看,城镇居民居住、文教娱乐和其他杂项相对较低,分别为0.5833、0.7490和0.7681,其他方程的决定系数都高于0.9,代表其他五类商品消费变化的90%以上都可由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来解释,这说明应城城镇居民ELES的方程拟合优度较为良好,相比之下,农村的ELES的方程拟合优度较差。同时根据表1和表2模型回归的结果看,多数F统计量能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比较t检验和F检验的理论值和实际值,均能通过检验,但城镇居民消费中的居住、农村居民消费中的居住和其他的F统计量无法通过,即模型不显著,但对整体模型的影响较小。
表1 1994-2013年应城市城镇居民ELES模型估计结果
表2 1994-2013年应城市农村居民ELES模型估计结果
1)边际消费倾向。
表3 1994-2013年应城市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据表3可知,各类消费的边际消费趋向bi≤1,且城乡总体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6337和0.5829,符合凯恩斯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小于1理论。这代表城乡居民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用于消费支出为0.6337元,而农村居民用于消费的是0.5829元,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要低于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比较应城各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食品支出和交通通讯支出比重最大,都超过10%。应城市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倾向分别是0.2405和0.2091,按照恩格尔理论,恩格尔系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呈现减小的趋势,也就是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的占比会逐渐降低[3],但应城市城乡居民的食品支出比例依旧很大。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改善,人们社交活动逐渐丰富,对交通工具和社交媒介的需求加大,不仅仅满足于基本出行和社交,也开始追求舒适化、多样化和时尚化。边际消费倾向农村排名第三的是医疗保健,而城镇医疗保健边际消费倾向仅高于其他杂项,这从侧面表明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和改善后,对健康医疗关注度提高,新农保推行后,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进城医治。而城镇居民在此方面的边际倾向低,一方面代表城镇居民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另一方面也代表城镇医疗保险效果稳定。除此之外,城乡居民的文教娱乐、家庭设备等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2)基本消费需求分析。
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水平下,为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商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基本消费量的支付能力,反映了居民最低消费需求。[4]应城市城乡居民基本消费支出占实际消费支出总额比重分别为58.8%和56.5%,这表明城乡居民用于享受和发展的消费支出占比为41.2%和43.5%,可以看出应城市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层次较低。在八类子项的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基本支出占比最大,衣着和文教娱乐是城镇排在食品后的第二大基本支出,而农村则是居住和文教娱乐。居住和衣着属于生存消费范畴,文教娱乐属于发展享受消费,这代表20年来应城居民的基本需要中,生存消费支出的绝对份额制约了其他消费的支出的增长, 而排在第三的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反映了近年来应城居民对子女教育、闲暇消费的重视。
3)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分析。需求的收入弹性是说明需求量随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的反应程度指标,即收入变动百分之一,所能引起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多少。[5]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7)
(7)式中的Y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的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值,Vi是第i类商品消费支出,bi为边际消费倾向,当0﹤ηi﹤1时,代表第i类商品需求量的增长幅度小于收入的增加;当ηi=1时,代表两者增长同步;当ηi﹥1时,代表第i类商品需求量的增长幅度大于收入。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各类需求的收入弹性,如下表:
表4 1994-2013年应城市城乡居民需求收入弹性
八大消费项下的弹性值均为正,代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纯收入)增加时,各类商品的消费量均呈正向变动。城镇居民在家庭设备、交通通讯方面的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应城城镇居民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在这两项的消费支出会高于收入增长速度,代表城镇居民在稳步提高小康生活水平。农村居民在居住、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的收入弹性大于1,代表农村居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重视自身的居住条件和健康状况,渐渐脱离温饱型,但大部分类别收入弹性都低于城镇居民,这表明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跟不上收入的增加。
三、结论及建议
1.结论。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应城市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水平显著提升,消费恩格尔系数稳步下降,正在由初步小康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消费结构过渡。消费结构由注重数量开始向注重质量转变,现阶段居民对吃、穿、住等生存消费品的需求渐渐饱和,对服务型为主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支出明显提高,消费内容多样化和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居民加大了对身体健康的消费投入,精神文化消费逐步从非主流消费变成主流消费,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消费比重的提高也代表了未来消费的热点,出行工具及配套交通体系的建设、以高新信息产业为主的服务业消费领域的不断拓宽,网络等新兴消费方式的普及等都对经济有着强劲的拉动力。另一方面,应城作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城市,生产生活水平起点不高,缺乏先天优势,城乡收入差距没有缩小,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格局明显。虽然从恩格尔系数上看应城城乡居民消费已经迈入小康水平,但远低于同期全国水平,通过前文的实证分析可知应城居民生存消费支出在总体消费支出的占比大于三分之二,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明显不足,当前处于较低水平的小康社会。
2.建议。一是拓宽居民收入渠道,稳定居民消费预期。结合区域自身优势,发展应城特色产业,形成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推进小城镇建设,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提高居民消费层次,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消费预期,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偏低,政府应该统筹考虑农业发展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农资综合标准,认真贯彻国家“惠农”政策,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有效收入。二是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居民有效需求。首先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科学规划布局;其次要完善信贷消费体系,缓解经济压力,保持正常的消费水平,同时加强消费环境治理。三是重视消费教育,转变居民消费观。政府积极引导,建立消费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居民消费方式生态化。四是拉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消费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群,加快县域经济建设;协调三大产业关系,避免产能过剩;重视现代服务业,试水新型产业。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将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统筹起来,逐步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机制,努力构建小城镇生态消费模式,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带动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尹世杰.消费与产业结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89-91.
[2]黄姬琳,刘社建.基于ELES模型的上海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动态变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6):52-53.
[3]姚敏.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变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2(11):45-46.
[4]赵志坚,胡小娟.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J].消费经济,2007(10):25.
[5]王学军.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基于ELES模型[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1.
(责任编辑:胡先砚)
收稿日期:2016-05-04
作者简介:周小芹(1986-),女,湖北应城人,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硕士。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24(2016)04-01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