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民俗与孝文化

2016-08-01 06:11王丽滨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孝文化方言语言

王丽滨

(1.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系,山西 晋中 030600)



介休民俗与孝文化

王丽滨1,2

(1.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系,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介休寒食清明习俗”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考证介休古谚语,以冬至日为始,依次过寒食、一百五、清明三个节日,符合介休人尊天命、信鬼神、祀祖先、做农事的民俗习惯。考证早期甲骨文“孝”和“家”字形字义都和生育有关,说明孝道中的“无后为大”,而且宗法制下的地名大量嵌有姓氏和“家”字。随着金文和篆文“孝”字形字义的演变,“善事父母”成为“孝文化”的核心内容,介休民谚俗语凝聚着感恩、家规、敬老、善事的“孝道文化”。

关键词:语言;方言;孝文化;介休

《左传》记载了晋文公“以志吾过,且旌善人”。从赐名“介子推”和改地名为“介休”,可以看出晋文公感念王光割股奉君,忠君忠国,功不言禄,视名利如粪土,论功行赏时选择尽孝侍母,是“忠孝”的楷模,后被历代皇帝旌表,在国人中推崇其品行,使其成为安定社会的工具。据史料记载,介休具有26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三贤故里”、“慈孝之都”,有着“倡忠良孝谨”的文化特性[1]。介休民俗历史悠久,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堪称“活化石”,从“天文”、“地文”、“人文”各个层面体现了“孝文化”。

一、介休节气中的“孝文化”

介休绵山是“寒食文化”发源地,西汉桓谭《新论·离事》最早记载介子推“忠孝”事迹,随后《后汉书》、《周举传》、《明罚令》、《晋书》、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都有记载。“介休寒食清明习俗”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寒食节”和“清明节”原本是两个节日,介休有古方言谚语流传:“先寒节,后清明,一百五日在当中”,“一百五,去添土”,“寒食不烧纸,清明不上坟”,由此可知,寒食节和清明节不在一天。古时的介休在初春要过三个节日:寒食节、一百五和清明节。中华民族的二十四节气,是以夏历计算的,因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节气,远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把正月定在节月中的寅月,冬至之月是子月作为一年的开始。从冬至那日为起始,按先后顺序分别是寒食节、一百五、清明节。从中也能看出,介休作为华夏文明、黄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由于生产力低下,对大自然中冥冥的主宰者和祖先的崇拜[2],把尊天命放在第一位,其次是信鬼神祀祖先,然后是在上天与祖先保佑下做农事。

1.从寒食节看“孝文化”中的“尊天命”。介休寒食节源于上古改火礼,《辞源》记载,“夏商周前已有寒食之名”,由于生产力较低,火被赋予了神秘色彩,有生命和灵气。古人夜观天象,“天垂象,见吉凶”,天上也有“大火”,也就是“心宿二”,它是天蝎座的主星,属于东方苍龙七宿的心宿。《左传》杜预注:“火,大火,心星也。”《后汉书》曰:“龙,星,木位也,春见东方。心为大火,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大火星春出秋入,春季出现在东方,意味着新年的开始,人事与天象合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钻木取火的火种用了一年,到寒食这天,要把它换掉,改用新火。《周礼·司烜氏》说:“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为季春将出火也。”《周礼》记载:“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可见改火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可见《管子·轻重己》:“以冬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冬尽而春始,教民樵室钻燧,墐灶泄井,所以寿民也。”也就是说寒食节在冬至日后第四十六天,寒食这天,古人要禁火,《荆楚岁时记》说“造饧、大麦粥,犯之则雨雹伤田”。“饧”是用麦芽和谷芽熬成的糖,这也成为介休一大特产“贯馅糖”,人们还吃大麦粥,如果在这天老百姓生火了,天就要下大雨降冰雹毁坏农田。改火完成时“耀耀当门,烟助松篁之茂,荧荧满目,焰如桃李之春”。唐代诗人韩愈在《寒食》中写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从诗中得知,钻木取火仪式举行一天,傍晚从皇家传到民间,新生的火种带给人们新的希望。

2.从“一百五”看“孝文化”中的“祀祖先”。“一百五”是指冬至过了105天,故称“百五”、“百五日”或“百五节”,意即“百无禁许”。这一天做事无所禁忌,可做许多平时不能做的事,比如破土动土在这一天完成,或者做个破土动工启动仪式。[3]据《介休县志》记载:介休人这天扫墓和烧娘娘花、娘娘鞋,乡人这一天脱棉衣。介休民谚说“冬到寒食一百五,家家祭祖添坟土”;“一百五,燕子来添土”;“一百五,上坟添土”。《介休县志》记载介休人“隆于祀先,虽费而不惜”;“奉社重稷,尊祖敬宗”。介休人讲究百日之内不上两回坟,一家或一族人需要一起到祖先墓地扫墓、拜祭、烧纸、填土,相信人死后有灵,希望先祖看到家族的兴盛,希望先祖在新的一年保佑自己,沾先祖德泽。介休方言俗语有“要想富, 敬祖坟”一说,也有“千里赶上坟”的说法。

3.从“清明节”看“孝文化”中的“农耕文化”。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气候转暖,雨量增多,适合春耕春种,介休有“清明谷雨两相连, 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要明,谷雨要淋;清明播谷,小满栽秧”;“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可见,清明起初是一个节气,并非节日。在唐宋之际,三节合流。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地方不再过寒食节,但介休本地却形成了独有的“寒食清明习俗”,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宣扬中国的传统“孝文化”。孔子倡导的“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介休人特别注重祭祀之礼。

4.从方言语音解读“孝文化”。从方言语音来看,介休人趋吉避凶,对语音谐音特别关注。寒食清明节祭祀用的食物多数寓意深刻,像蛇盘兔面食附会晋文公为龙,介子推为兔,赋予了“忠孝”之义,成为介休人民的一种“忠孝文化”符号。介休文献记载:“清明:富家设牲醴,鼓吹省墓。贫民亦造面饼,如盘蛇状,陈酒醴祭冢,归则曝面饼于篱棘上,俟干而后食。或谓取象龙蛇,寒食之遗也如。”俗语中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取“兔”和“富”的押韵,寓意民富国强;祭食“子推燕”,取介休方言“燕”的谐音“念”,“念念”不忘介子推的高风亮节。寒食节插柳,因“柳”与“留”谐音,纪念介子推抱柳焚身,有挽留之义。另一方面受佛教影响,柳枝为“鬼怖木”,清明扫墓时有避邪的作用,而柳树又有“明眼、避虫、愈疮”等药用价值,所以介休民间有“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之言。[4]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祖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光宗耀祖成为人们的一种至上追求。在介休骂人最狠的一个词是“可惜孙”,“可惜”有“惋惜”之意。如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曰:“甑破可惜,何以不顾?”唐杜甫《莫相疑行》曰:“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可惜孙”是指孙子干了缺德事辱没祖宗,做爷的十分痛惜生了个这样的孙子,还可以进一步理解成连累别人,令人讨厌。

二、介休方言地名中的“孝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覆万物而制之,地载万物而养之”。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介休地名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较好地保存了文化史的某些本来面目,介休地名中有很多体现出了“孝文化”的影响。

无论是“孝”还是“家”作为能指符号,最初的含义都和生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母系氏族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为了不被大自然恶劣的环境消灭,人们渴求生命的延续,多繁衍后代,使种族能更顽强地生存下去,因为生育使“家”成为婚姻和血缘的纽带,构成了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可以说家庭的出现是孝文化诞生之日。而“家”也因血缘关系而凝聚力极强。到了传统的农耕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依旧低下,“孝”成为保障人口繁衍的准则,每个人都要承担组建家庭、生育子女的义务,劳动力的增殖成为增加家庭财富的手段,关系着整个家族的荣辱沉浮。《孟子·离娄章句上》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十三经注疏》“无后为大”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可见,延续香火是“孝道”中的第一要事。

2.从方言俗语与民俗看“孝文化”中的“农耕文化”。介休一直有“多子多福”的俗语。《庄子·天地》记载:“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 曰‘辞’。”可想而知,多子、多福、多寿这三种祝愿都是最美好的,相应的“断子绝孙”也就成了诅咒。因为“榴开百子”、葡萄多粒表示“人丁兴旺”,所以葡萄、石榴成为多子多福的吉祥物,所以,介休人家婚嫁之时,总要在洞房放置露出浆果的石榴和葡萄,以期盼多子多孙、家庭兴旺,婚床上会撒几把大枣、花生、瓜籽,寓意“早生贵子”。洞房之夜新娘子要喝疙瘩汤,疙瘩汤里要放上枣和花生,取意为“左手拌疙瘩,儿女一不沓,小子会念书,闺女会纺花”。介休还流传着“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的民谚,到时候家家买几个石榴几串葡萄,也是合家团圆之意。

介休以农耕文明为主,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因此,介休人便有了对黄土地的挚爱与占有欲。这种感情反映在俗语中便有“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土结黄金子,地开白玉花”;“人跟种则,地根垄则”;“树要有根基,人要有田土”;“地是刮金板,今年不收有明年”;“有人就有土,有土就有财”;“当官钱,一阵烟;摆摊钱,两三年;种地钱,千万年”等俗语。人们期盼的“多子”指的是男子,是田间的主要劳动力,而姑娘就是俗语中的“泼出去的水”。介休有“哭嫁”的习俗,“女儿哭,娘家富”,“不哭不发,越哭越发”,新娘出嫁时一直要哭到村外,据说泪水会给娘家的庄稼带来雨露。婚俗中最重要的是女儿出嫁“不能带娘家土”,俗语有“带了娘家土,丢了娘家福”。所以女儿出嫁时,由哥哥背出门,送到马上、轿上或者车上,一路脚不能沾地,以免沾上娘家的土,动摇娘家的根基。

3.从“地名”看“孝文化”中的“宗法文化”。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介休,以家庭为单位按姓氏聚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是典型的宗法制的生活群体。由于一家族人常常聚居在相对固定的地域,人们常常把地名冠以族姓。按其结构分为:

(1)“姓氏+村”、“姓氏+堡”、“姓氏+壁”、“姓氏+屯”。

由于介休在古代曾是军事重地,所以修建了诸多军事化村镇。“村”指村庄;“堡”是为防御外侵用黄土筑的小城,一般据险筑堡;“壁”,是在陡峭如墙的山崖建筑成的军事堡垒;“屯”是建有一圈防御性围墙的寨子。一般“村”或“堡”或“壁”及“屯”最早是以在该地定居的姓氏命名,如“霍村”等;或者以早年大户人家的姓命名,如“董村”;或者以有功于村庄的姓氏命名,如因侯氏出资筑堡而命名的“侯堡”。类似的还有“孟村”、“史村”、“温村”、“张村”、“孙村”、“马堡”、“田堡”、“郭壁”、“韩屯”等。

(2)“姓氏+家+村”、“姓氏+家+园”、“姓氏+家+巷”、“姓氏+家+坪”、“姓氏+家+庄”、“姓氏+家+湾”、“姓氏+家+山”、“姓氏+家+沟”、“姓氏+家+岭”、“姓氏+家+寨”、“姓氏+家+堡”、“姓氏+家+窑”。

受宗法制的影响,介休地名中嵌入了“家”字,又因介休有着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北部一马平川,中部丘陵密布,南部山地较多,因此,有以“村”、“园”、“巷”、“坪”、“庄”、“湾”、“山”、“沟”、“岭”等命名村镇。“园”是平地;“巷”因地处山沟口行路狭窄而名;“坪”是山区中的平地;“庄”是有成片的土地;“湾”有的是河流拐弯处的地方,有的是地处山凹;“沟”是不太深的山谷;“岭”是山谷山道;“寨”是军事防卫的栅栏和营垒,驻兵防守;“窑”有的是指煤窑,有的是指窑洞。[7]类似的地名还有“梁家村”、“郭家村”、“梁家园”、“段家巷”、“柳树坪”、“陶家庄”、“董家庄”、“刘家庄”、“冀家庄”、“赵家庄”、“杨家庄”、“陆家庄”、“梁家庄”、“田家湾”、“岳家湾”、“樊家湾”、“孔家山”、“焦家山”、“刘家山”、“吴家山”、“温家沟”、“薛家岭”、“刘家岭”、“降家寨”、“刘家寨”、“孙家寨”、“白家堡”、“孔家堡”、“任家堡”、“郝家堡”、“焦家堡”、“朱家堡”、“赵家堡”、“穆家堡”、“李家堡”、“化家窑”、“赵家窑”等。

(3)“姓氏+家+庄+村”,“姓氏+家+方位词+庄”。如:“杨家庄村”、“宋家小庄”、“冯家南庄”等。

(4)“姓氏+姓氏+堡”。

随着社会的发展,另外一个姓氏也融进村子里,慢慢发展壮大后,通常会用两家的姓氏命名村子。如“罗王庄”据说最早立户的是罗姓,后又迁来王姓;“田李村”主要是姓田和姓李的村子,“三佳村”是三家姓氏,原名朱家堡,后迁来贺、樊两姓人家,取“佳”与“家”同音,而且有“美好”的意思,更名为“三佳”村;类似的还有“孟王堡”、“田岳堡”、“阎冀堡”、“马女村”等。

(5)“方位词+姓氏+壁”、“方位词+姓氏+屯”、“方位词+姓氏+侯”、“方位词+姓氏+家+庄+村”。

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村子扩大,通过东、西、南、北、上、下等方位词或大、小等词附着在姓氏前构成地名,以便区分,类似的村落有:“东宋壁”、“西宋壁”、“东刘屯”、“西刘屯”、“东杨屯”、“西杨屯”、“东武屯”、“西武屯”“东段屯”、“西段屯”、“下李侯”、“南张家庄村”等。

(6)“姓氏+方言词圪堪”、“姓氏+方言词圪嘴”、“姓氏+方言词圪达”。

介休方言“圪”是一个表音字,没有词汇意义,常用作词头或词嵌。如“宋家圪嘴”中的“圪嘴”指位于山沟尖端,形状像嘴,因宋姓最早定居于此而得名。类似的还有“宋家圪堪”、“宋家圪达”等。

(7)“姓氏+祝福语”。

介休地名中还有表达了居住该地人家的美好祝愿。如:“峪子村”谐音“育子”,暗指养育儿女的福地;“强南村”因和介休方言“搿qia男”(暗指双手怀抱着男孩),音近而得名;“和堡村”相传是张、毛、靳、李、郭、陶、王七姓人家取“义气相处,和睦团结”之意而命名的。

以姓氏命名的地名,由于历史的变迁,很多已名不副实。如梁家园原以姓氏取名,后虽然没有梁姓,但仍沿用;还有“孔家障村”因孔姓命名,后因“文革”改名为“东风村”。

4.从“家”的词义后缀看“孝文化”的民族心理。以血缘和群体意识发展起来的宗法制度,在抵御外来灾祸、保护宗族利益、增强凝聚力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在这种强烈宗族排外心理的作用下,介休人的家族观念较强,表现在介休方言对“家”字的灵活运用上:“家”在词尾做词缀,如“介休家”、“平遥家”、“灵石家”……转义为时间名词如“今家”、“定明家”、“整天家”、“成天家”、“成年家”,人称代词如“咱家”、“你家”、“兀家”,撒娇的时候指自己会说“人家”。

三、介休民间谚语和俗语中的“孝文化”

1.听民谚俗语知“感恩父母”。“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之本,百善之首,曾国藩说“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孝文化”的核心是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乌鸦反哺行孝义,羊子跪乳报养恩”,何况是有血有肉的人,更应“饮水思源”。

介休谚语一直有“要知父母恩,怀中抱儿孙”,“儿不嫌母丑,狗不怨家贫”,“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人老惜儿子,猫老吃儿子”,“当家才知盐米贵,当爹才晓父母恩”等等,反映了当地人“报恩尽孝”的心理。而“吃了果子忘了树”,是告诫人不要做“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忘恩负义子女;“人人都要当父母,不孝不敬不应当”,是谴责逆子“打爷骂娘,忤逆不孝”。

2.从民谚俗语到“严守家教”。介休自古受“慈孝文化”的浸染,文风鼎盛,仅北宋就出过216个举人,67个进士,郭林宗、文彦博更是远近闻名的“贤人”,这和严格的家教是分不开的。[9]《孝经》感应章曰:“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论语·学而》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介休有句俗话“各家怪,各家爱”。每个父母无不疼爱自己的孩子,有“能叫气破肚,不叫哭瞎眼”,“人是向下亲”,“麦子是别人的好,儿子是自己的好”之说。但是介休人知道“亲子如杀子”,“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所以打小实行“家教”:“人前教子,背后教妻”,“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离老母十八步”的孩子会遭受鄙夷,介休人笃信的还是“棍棒”教育,认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尤其是“七岁八岁黑他眼水”,小孩子讨人嫌“不打不骂,不成材料”。小孩子顶嘴是万万不能的,第一次就要打得长记性,让他知道“嘴上要强,身上受伤”,甚至于“三句话不如一逼斗(打)”,以免长大成为“描金粪桶”。

介休人认为“礼多人不怪”,并制定严格的家规:说话有讲究,“连说带笑,不成材料”;吃饭依尊长秩序安置,切忌“敲碗敲筷子”,不然“讨吃一辈子”,“肚饱眼不饱”,“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连续大吃被视为“没风水”,会被人笑为“少礼失教”;站着坐着抖身子晃腿,那是“穷圪抖,越抖越要穷”;出门在外“一个揖作到底”,“多磕头,少说话”,“出门三辈小”,“让人一步自然宽”;入乡随俗,要不然会被骂“刁乎,不吃盐醋”;“懂得低头,才能出头”,因为“吃亏人常在”;“三贫三富不到老,十年兴败多少人”,是教育后人要勤劳致富,“要饱家常饭,要暖粗布衣”,要节俭,“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指做事要有计划,“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经得广,知得多”,指不要怕挫折;“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指要有实干精神。“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每个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三十年前看老子,三十年后看儿子”,甚至还认为不要机关算尽太聪明,“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与儿孙”,对于不好好读书的孩子会说“今家不想念书,定明给阎吉英捣蓝炭”,对于不长进的孩子会说他们“生就的骨头,长就得人”,“看你还能起了晚子”,“创业百年,败家一天”。

3.说民谚俗语懂“尊敬父母”。《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又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色难者,谓顺承父母颜色乃为难。”孔子还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顺不只是回报父母,赡养老人,最重要的是尊敬老人。

介休民谚把“尊敬老人”作为美德,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之说。因为老人见多识广,老人的人生经验和技能都是无价之宝,对于后代是无形的“财富”,所以介休民谚说:“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树老根多,人老识多”。在介休,“七岁小儿不和八十岁的老汉比寿数,老汉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民谚太多了。父母再不好,家里再贫穷,那也是生养自己的父母,“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即使父母考虑不周全,“大人说错不算数,小人说错打屁股”,对父母也要“孝顺孝顺,要孝就顺”。在当今,父母有过,子女还是应该合理劝谏,多沟通,这样才是尊重老人。

4.学民谚俗语知“善事父母”。《尔雅》对“孝”的解释是:“善父母为孝。”中国人有“养儿防老”习俗,作为子女要尽心伺候老人。

介休民谚俗语“人老猫腰,树老焦梢”,“七十不流宿,八十不留饭”,说明人老之后身体衰老,行动不便,甚至疾病缠身,需要人服侍。介休在善事父母方面,就有很多民俗谚语。如在照顾父母的日常起居方面有“早晚请安,问寒问暖”,“人人都是父母养,尊老敬老理应当”,在父母面前要百依百顺,尽心尽力服侍周到,不要“活的不孝,死了嚎啕”,“活着不把父母敬,何必死后哭灵魂”。

当今由伦理社会过渡到法制社会,传统的宗法制孝道逐渐失去了约束力,靠血缘关系维系的情感慢慢淡化,孝道正在隐去,但介休寒食清明民俗从“天文”、“地理”、“人文”三方面,凝聚了介休人几千年来的“孝传统”,通过代代口口相传,潜移默化地将孝伦理道德深深地融入了每个人的血液中,这对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发掘介休民俗有价值的东西,使“孝文化”春风化雨般传承和弘扬下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景茂礼.介休与界休[J].沧桑,2008(1):59.

[2]巴胜超.黄土文明“五行观”之介休表述[J].贵州社会科学,2015(10):16.

[3]田级.会节气民俗:时间观念中的黄土社会——以介休节气民俗考察为中心[J].民族艺术,2015(5):21.

[4]肖忠群.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1.

[5]宋金兰.孝的文化内涵及其嬗变——孝字的文化阐释[J].青海社会科学,1994(3):70.

[6]谭学纯.汉字“家”的传统文化意蕴[J].思想战线,1999.25(2):45.

[7]宋勇.语言文化视野下的介休地名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2.

[8]吴俊艳,昊俊荣.中国传统孝文化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7):61.

[9]张颖.化合与活化:文化遗产保护之“介休范例”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2015(10):19.

(责任编辑:祝春娥)

收稿日期:2016-02-06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2217)

作者简介:王丽滨(1972-),女,山西介休人,山西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讲师。

中图分类号:H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24(2016)04-0014-06

猜你喜欢
孝文化方言语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语言是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近30年来宋代“孝文化”研究综述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