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海陆丰无碑墓

2016-08-01 03:34练娟
岭南文史 2016年2期
关键词:陆丰汕尾市海丰

练娟



元代海陆丰无碑墓

练娟

在古老的海陆丰,举行丧葬仪式隆重而神秘。丧葬文化不仅关系“祖先崇拜”、“事死如生”等孝道观念,而且“风水”事关后代子孙繁衍、家族兴旺。对于一个家族,为先人建墓竖碑,就相当于有一部清晰的血脉传承谱系。因而在墓碑上刻录祖先名讳、年谱、业绩,以保留清晰的传承,那是本地最基本的建墓习俗。

但是在2007-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在汕尾城区、海丰、陆丰一带发现了若干座无碑墓。无碑,并不是因为年代久远坍塌、风化、剥落等造成的,而是当初建造时刻意的。这些墓,墓身多为灰沙夯筑,形制粗糙古朴,祭台前面通道窄小,线折状摆手,有明显的宋墓特征。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古人甘冒失祀、血脉谱系断连的后果,刻意隐藏墓主及年代信息。

经过一番查询,得知当地有一传说:南宋末年,由于支持宋军,当地受到蒙古人掳掠屠杀,在80多年奴役性统治时期,当地人始终不承认“元”这个国家,他们甚至把民族仇恨带进坟墓。为了避免在墓碑上刻元朝国号年号,干脆不竖墓碑,不刻任何文字,宁愿让自身与年代一齐湮没。因此本地元代墓葬为无碑墓。根据这一传说,经查阅汕尾市“三普”期间登录的所有古墓葬,居然没有发现注明“元”这一国号及其年号的墓葬。结合这些无碑墓的建造风格,并查阅相关族谱及其他资料记载,基本可以认定这些墓葬的年代在宋末至元代。这些无碑墓的发现,无疑证实了这一民间传说。

一、炎荒羁旅

十二世纪后期,在祖国南端海隅,有一偏荒小邑,古海丰县,其辖地大致相当今汕尾市全境。据明修三部《广东通志》、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修《海丰县志》及其他文字、遗址、实物资料,南宋君臣、部队于景炎二年至祥兴二年底(1277-1279),两年多时间,频频活动于海陆丰境地。

当时有二股人马,一股为宋端宗、宋帝昺在陆秀夫、张世杰扶持下,逃避元兵,漂泊海上,进入海丰境。明嘉靖《海丰县志》载:“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冬十二月,帝幸惠州,次于甲子门。”当时端宗待渡甲子门,本欲进入潮中,但受元将张弘范部堵截,在古堤寮(陆丰甲东通往惠来的咽喉地带)战败,东进的路被切断,所率领兵船只好从甲子港往西入海丰腹地。至赤岸河一带,东西溪水路不通,宋军凿通东西溪之水,沿溪进入可塘一带驻扎。当地关于这一段历史的遗迹有“宋溪、宋师岭、宋王山,南宋墓群”等。据此推测,宋军在此地活动时间不短。南宋祥兴元年(1278),宋部沿丽江至海丰后门南山岭一带驻扎。当时文天祥已于海丰五坡岭被俘,赵昺往西逃亡(往惠州、珠海一带),于祥兴二年(1279)在新会崖门被张弘范率军乘潮猛攻,宋军防线崩溃,陆秀夫背负赵昺蹈海殉国,偏安江南153年的南宋至此彻底灭亡。

另一股为文天祥部。宋景炎二年(1277)三月,文天祥收复梅州,四月收复江西兴国。八月遭李恒袭击溃败,走惠州,进入海丰县境,屯驻于丽江浦,循海丰进入潮中。宋祥兴元年(1278)三月,文天祥收复惠州。当年十一月,文天祥进屯潮阳,潮州剧盗陈懿、刘兴叛变,以海舟引导张弘范兵入潮阳,文天祥移屯海丰,在海丰五坡岭正要吃饭时,张弘范兵至,众不及战,文天祥被执于五坡岭。

元朝统治激起民间反抗,又基于不屈从于外族统治的心理,故宋军所到之处,南方百姓普遍拥戴和同情,得到当地民众人力物力多方援助,这在当地史志谱中多有记载。其实不管在文天祥还是宋端宗部队的谋划中,海丰的地位只是临时的。这里地贫人稀,地理逼仄,不能满足军队粮秣给养需求,也没有发展空间。他们的意图是通过海丰进入相对富饶的潮汕平原,再进入闽中。但是到处受堵截,只好在海丰暂住。当时,王师所到,从甲子至可塘、马宫、后门,农民渔民献食劳军,操戈相随。淳俭骁勇的海丰渔民土著对这批悽惶跋涉,除了气节,一无所有的殉道者,给予倾囊援助,甚至舍命追随。其中甲子渔民领袖郑复翁率三甲300名义士参军御敌,跟随宋室君臣转战于粤中各地,最后在崖门海战中全部壮烈阵亡。宋亡噩耗传来,甲子、后门、马宫等地有渔民蹈海以殉。后门南山宋存庵下侧500米处原有“张公祠”,就是明代为纪念蹈海殉宋的渔民而建。

二、无碑墓

这些墓葬墓主身份各异,有普通无名的老百姓,有跟随宋帝及文天祥战死的宋军,有当地贵族名人。现节录部分较有代表性的墓葬。

(一)跟随宋帝及文天祥的宋军墓

宋军墓群 该墓群在海丰可塘宋溪头村后山坡。据郑政魁编《海丰县文物志》载,原有墓葬50多座,“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开荒挖去20多座。根据这次“三普”调查,其余20多座也于近几十年城市建设中几近湮没,加上这些墓已经失祀,周边杂草萧萧,难觅痕迹。墓葬的规模不一,均为灰沙夯筑,无碑,墓身粗糙古朴,祭台前面通道狭小,有宋墓的风格特征。加上墓群东侧是“宋师岭”遗迹,西侧约500多米处是“宋王山”,西北3公里处是宋军开挖的“宋溪”。因此推测该墓群可能是战死或在当地落户的宋军墓。

鹿境山古墓 在汕尾市海丰县附城镇新南村。该墓灰沙夯筑,祭台为半圆形平面,祭台后无墓碑,只有一面半圆形的灰沙夯筑粗糙残壁。墓道宽1米,墓手向两边成一字形廷伸,残宽1.4米。这是当地典型的宋墓形制。该墓已失祀,无族谱资料,它距鹿境山的圣井100米左右,当时宋军曾屯驻此地,因此推测可能为宋军墓。

萧宪佥墓 在汕尾市海丰县小漠镇南香村狮山上。坐西北向东南,是采用山上乱花岗石砌成半环形,没有墓碑。墓左侧有一块陆秀夫撰刻石碑,录文:“萧宪佥公千古。志匡复宋室,勤王报国恩。鞠躬扶孤主,尽瘁表忠臣。魂游惠府地,身葬鹅埠山。青简垂不朽,墓蹟永烝嘗。宋景炎元年(1276)腊月陆秀夫撰刻。”据查阅族谱,萧宪佥原名萧御疾,是南宋官员,随陆秀夫护送赵昺南逃,并在后门至鹅埠狮山与元兵展开战斗,不幸阵亡,葬于此地。

(二)名人贵族墓卢东墓 在汕尾市陆丰甲西镇新寨村。建于南宋祥兴二年(1279),墓系用贝灰三合土夯筑为二级拜堂、祭台、挂榜、垅环、踢靴等构成。无墓碑。墓右20米处有后人立石质墓道碑一通,刻“宋殿前司禁军昭武校尉卢东墓道”字样。卢东(?—1279),原籍北方人,南宋末年随陆秀夫等扶持宋帝逃至甲子门。1279年元军大举南下。宋军被迫逃往崖门。其时卢东患病留甲治疗。当闻宋室灭亡,卢东便气绝身亡。事后,甲子民众将其葬在此地。

卢东墓

李知彰夫妇合葬墓 在汕尾市陆丰甲西镇。据族谱记载,墓建于元代大德三年(1299),无碑;明天启五年(1625)重修。民国24年(1935)曾进行外修。现墓为圆形券顶石室墓遗构。墓室四周及墓券顶用花岗岩石板砌筑而成,状若龟形。墓碑分为碑身和碑首两部分。后人在碑身题“李祖”二字。半月形碑首已塌落。李知彰(1229—1299),陆丰甲子人,系南宋两淮节度使武功武翼大夫李琼的曾孙。南宋末年,陆秀夫、张世杰扶持宋帝逃至甲子门,李知彰与范良臣、郑复等发动当地民众扶宋抗元,向宋室进食劳军,被封为朝奉郎。卒于元大德三年(1299)。

李知彰夫妇墓

(三)普通百姓墓

下达村西墓葬 该墓在汕尾市海丰县可塘镇下达村。坐北向南,整座墓采用灰沙夯筑,无碑。由于年久失修批档层完全脱落,露出灰沙夯筑粗砂墙体,其结构坚固,相对保存完整,结合其沿续宋墓风格特征,推测为元代无碑墓。

下达村西墓葬

吴景容墓 该墓在汕尾市海丰县城东镇名园村。坐北向南,三合土,典型的宋代“交椅墓”型制,由护岭、山手、祭台、墓池组成,无碑。据吴氏族谱记载,吴氏族人于宋末迁居海丰兰巷,吴景容为吴姓族人移居海丰的第二世祖,但是族谱未载吴景容的生卒年,从其宋墓型制及无碑特征,推测其卒于元代。

蔡纪纲墓 在汕尾市陆丰甲西镇进士山。坐东向西,无碑。系用壳灰三合土夯成山手、祭台及垅环。右边山手已破毁,墓构筑严重风化剥落。据其族谱记载,蔡纪纲生于元大德三年(1299),卒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陆丰博社村人,其生平不详。

山狗寮墓葬 在汕尾市城区马宫街道长沙村。墓坐东南向西北,整座墓由灰沙建筑而成,无墓碑,三级山手。

该墓已失祀,墓主身份不详,从其沿续宋墓建造风格,推测为元代无碑墓。

吴景容墓

山狗竂墓

甲西博社蔡公墓 该墓在陆丰甲西博社灯芯山旁。整座墓由灰沙土夯筑成“交椅墓”型制。由于年代久远批档层完全脱落,露出灰沙夯筑粗砂墙体,结构坚固,相对保存完整。因为无碑,又没有相关族谱记载,墓主不详,后代在墓上题“蔡公”二字。结合其沿续宋墓风格特征,推测为元代无碑墓。

蔡公墓

三、文明中断

南宋灭亡后,元朝代宋而建国。但在当地人心理上,仍然以宋人自居,对“元”这一国家没有归属感,以一种“被占领”“被征服”的屈辱身份活着。至少从墓葬的形式看,他们始终没有接受“元”这一国家。

根据本地传说,元朝统治期间,元政府在每个村落派驻蒙古甲长,村落的“人、财、物”归蒙古甲长支配。甚至连新婚嫁娶,这个蒙古甲长还可以享有初夜权。为了防止民众造反,规定每5家人共用一把菜刀。其实细细探究,这些传说大多是不靠谱。

在“元”统治的80多年里,本地文明中断,好像社会短暂性“失忆”,元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数据往往处于失考状态(赋税方面的数字倒是相当清晰),这一时期的文明教化基本空白。不独在史籍中空白,也没有建筑、石刻、匾额、音乐、民俗等民间文化遗存,当地人甚至拒绝在墓碑上刻一个“元”字。一方面,元蒙政权只知收取赋税,不修文事;另一方面,80多年被奴役的历史对本地人来说是一种羞辱,他们有意无意把有关“元”这一年代的信息涂抹得干干净净,这是被占领民族无言的抵制。不管后世史学家对“元”这一国家及这一时代如何定位,这些无碑墓的存在,表明了身处这一时代中汉人的态度。

四、明末清初墓

明末清初的墓葬,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不同的是,它们有碑,但墓碑没有刻上清朝国号年号,也有几种情况。

(一)以干支纪年代替

卢百炼夫妇合葬墓 在陆丰市桥冲镇。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系用灰沙三合土夯成山手,踢靴、拜堂、享堂以及石质祭台、墓碑组成。碑文:“考岁进士兵部主事监军南安百炼卢公,妣庄俭睦任卢母林氏安人墓。峕龙飞岁次壬子季冬吉日立。”

卢百炼(1592—1665),字学纯,讳锻,陆丰大塘人。明天启元年(1621)補廪,崇祯十五年(1642)岁贡,进京廷试任京秩转兵部职方司主事治南安监军道。后与兵部尚书黄奇遇追随南明小朝廷流亡广东、广西等地。南明灭亡后潜回家乡隐居,仍然以前朝遗民自居,矢志不归顺清政府,故死后建墓时,墓碑没有刻上清朝年号,只有干支纪年。

温仰梅夫妇合葬墓 在陆丰市碣石镇曾厝寮村。坐北向南,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年(1575)。清顺治八年(1651)重修。墓现残存三合土坟头、墓碑及坟丘。墓碑为石质,碑文阴刻墓主夫妇姓名、重修时间及立墓人。清初粤东百姓不承认顺治年号,这一时期的墓葬只刻干支纪年,有的冠以“龙飞”两字。该墓重修时间刻“辛卯年季冬修立”字样,辛卯年即顺治八年。

温仰梅(1518—1585)名沛,陆丰碣石新酉村人,明初在碣石卫当文书管理工作,嘉靖三十七年(1558),调任福建省汀州府教谕,后授文林郎。

(二)以南明“永历”“隆武”年号

黄元重墓 在陆丰市河东镇。建于南明永历元年(1647),即清顺治四年。墓由三合土夯筑成山手、祭台及石质墓碑构成。碑文:“显考处士茂祯黄公之墓,永历四年庚寅季冬吉立”。黄元重(?—1647),字茂祯,原籍福建莆田人,约于明万历末年随父迁居海丰县坊廊都小城村(今陆丰市金厢镇洲渚村),开基创业,其子孙后迁居大安石寨村。

黄元重墓

至清康熙中期以后,清政府统治趋于稳固,百姓基本过上安居的日子。那些心怀国仇家恨、丧邦灭族巨痛的前明遗民,甚至于那些曾经揭竿而起、激烈反清复明的人,渐渐地磨灭了仇恨,也希望子孙历代过上安稳日子。便在墓碑上刻“待赠”二字,表示放弃反清复明宗旨,归顺清政府,不再以前明遗民自居。

彭火母墓

彭火母墓 在陆河县上护镇鸡坑村。整座墓由青砖、毛石砌筑而成。墓碑录文:“清待赠显考文林郎恺洁火母彭府君之墓,康熙五十二年癸已冬吉旦立”。墓主彭火母,字弼木,生明天启五年(1625),殁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明崇祯十五年(1642)壬午科举人,有诗传世。

林耀先夫妇合葬墓 在陆丰市西南镇。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墓系用灰沙三合土夯成山手、踢靴、拜堂、享堂、祭台、坟包、护岭等构成。碑文:“清待赠显考乡进士霭林公、妣大孺人慎惠许氏墓,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仲秋谷旦”。林耀先(1628—1694),字振高,号愧于,谥端霭。原籍福建漳浦人。顺治二年(1645)中南明弘光举人,授东莞儒学正堂,携父母迁居广东海丰县尚书埔村(今陆丰市安书村)定居。南明灭亡后,继而追随永历帝,被口授刑部侍郎。回乡隐居,建尚书楼(现存遗址)。时盗贼烽起,他被推为三十六乡约长建堡卫寨,平治贼匪,深受民众爱戴。

改朝换代的阵痛过后,一个政权能否被承认和接受,并不在于它是否正统,甚至于是什么民族,谁给人们过上好日子,人们就承认、接受她,这是古今中外顛扑不破的道理。

林耀先夫妇墓

五、无碑墓的文物价值

一千年岁月流逝,这些散落在山野荒郊、被杂草荆棘掩埋、或仅存断壁残垣的无碑墓,也承载着宋人祖先的亡国恨和那个时期的民族情怀。这是祖先留下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历史不可替代的见证与象征,也是有关中华文化、历史、社会、民族、军事、风俗、艺术等研究的宝贵例证。

可惜这些墓葬在近几十年城镇化建设中,很多被平整,或者年代久远失祀,有的也被重新修整或迁移,失去历史沧桑原貌。能保留下来的,确实不多。据统计,在“三普”中登录的仅有14座。而没有登录的可能会更多些,却可能面临不断消失的境况。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附记:本文有关墓葬资料及图片来自陆丰市、海丰县、汕尾市城区、陆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甲西博社蔡公墓图片由蔡国洲先生提供,谨此致谢。)

(作者单位:汕尾市博物馆)

猜你喜欢
陆丰汕尾市海丰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critical heat flux for pool boiling on the heater substrate
海上特高含水期油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及应用*——以陆丰油田海陆过渡相A油藏为例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汕尾市老促会成为群团组织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