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界的巨星
——张云

2016-08-01 03:34吴士工
岭南文史 2016年2期
关键词:张云天文学中山大学

吴士工



人杰风华

中国天文学界的巨星
——张云

吴士工

张云教授

最大学术成就:发现鹿豹座新变星

张云(1896-1958),天文学家,字子春。1896年8月31日出生于广东开平。他父亲张卓南在广州经营水烟筒和银器业,有七子一女。因为张卓南小时候曾经受过失学之苦,所以力主家里的孩子都去上学。张云是家里的长子,知道自己的家境不佳,所以学习很用心。1906年开始在广州上学,1913年入读武昌的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卒业后去了菲律宾,在怡朗华侨商业学校当校长;1919年,他回国在广东省立女子学校任教。1920年,他考取了公费留法,就是庚子赔款送出去的留学生。一开始先到中法大学,在那里获得理科硕士之后,又到里昂大学获得了天文学的博士学位。在1926年回国前,他还去了英国剑桥,列席了在那里举行的国际天文学会第二届大会,1927年回国后在中山大学任教。

从1927—1949年,张云在中山大学23个年头,为中大天文学科走在全国大学前列作出突出贡献。在张云教授的不懈努力下,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1927年2月在中大校内理学院附近(今越秀中路125号大院)兴建,并于1929年6月25日正式竣工。在此前,中国高校没有天文台,中山大学天文台便成了全国高校的首创。该天文台建成在上海徐家汇天文台之后,比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落成(1934年)早五年。

在中山大学开创和发展天文学教学与科研事业,是张云的主要贡献之一。他在中山大学(也是全国)初次开设门类齐全的天文课程,并担任天文学的主课,编著了《普通天文学》、《高等天文学》等教材,为国内的天文学教育打下了基础。

张云教授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主要从事食变星、物理变星的测光,造父变星的统计和脉动理论等研究,是中国变星研究的开创者。变星是指亮度有起伏变化的恒星。外国早在19世纪初就开始了研究。194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讲学期间,张云曾发现一颗新的变星。他除主编天文台的有关刊物外,还出版了《变星法研究》、《天文学概论》、《普通天文学》、《高等天文学》、《天文学实验》、《天文台成立始末记》、译著《星球和原子》等多部著作。撰写并发表《星之光带分类》、《造父变星之双星观》、《如何实行变星观测》、《广州气候与日斑》等多篇学术论文。

1929年,中大校长邹鲁给张云的聘书

张云认为:“变星研究为近世宇宙问题中之基础工作,内容意义之丰富,占领范围之广大……然变星观测,则入门极易,仅具简单之设置——一图一远镜,已可实施工作,为天界服务。”因而张云把这一领域作为“天学无继的中国迎头赶上”的突破口。在这方面他是当时国内很有建树的人。

他在1926年就发表了《变星研究法》,后来又陆续发表了“联合观测变星之意义”、“司父——变星之特征”、“一般变星之观测法”、“造父变星之脉动观”、“太阳的变星观”等论述性和指导性的文章。而他主持的变星观测委员会,从事实测工作的人也维持在20人以上,这在当时的中国天文界,几乎等于是严寒中的一棵绿苗。而他自己也选择了短周期变星一组,使用中大天文台的15厘米赤道仪,用阿格兰德法作了系统的观测,包括小熊座V、仙后座SZ、仙后座RW、仙后座RS、飞马座TW、天鹅座TX、英仙座SV、御夫座RX等,都发表在《两月刊》上。这些论文,都是根据实测得出的各颗变星的平均光变曲线,与前人所作的结果互相印证补充,这在当时的国内属于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工作。另外他还观测了13颗此类的造父变星,但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建造天文台、多次主持实地观测体现的是张云斡旋四方的能力,发现鹿豹座新变星是张云在学术方面最大的成就。根据中国天文学会的史料记载,1929年12月,该学会就成立了变星观测委员会,而当时的负责人正是张云。该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年会进行交流总结,编辑出版《中国天文学会变星观测委员会报告》,每两月一期,刊登于《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两月刊》。而张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也正是在哈佛大学讲学期间,发现了一颗位于鹿豹座的变星。

张云1947年应邀去美国讲学。根据资料显示,他先是协助张钰哲发现了一颗新的食双星,接着在当年年底又发现一颗北冕座R型新变星,被命名为鹿豹座XX星。即德雷伯星表第25878号星,其位置约为赤经4°5 ′,赤纬53°44′。他检阅此星所在区域的照片800张,从1898年起至当时均包括在内,获得此星亮度最小时所在区域,证明此星为变星。该消息由哈佛大学天文台台长沙普利向全世界及各天文台发布,哈佛大学还赠予中山大学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及一批新式仪器。

鉴于张云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1935年,张云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41位评议员之一。1947年底他发现了新变星,名声大噪。

中国天文学教育的先驱者

首先,张云创立的中山大学天文系,在那个时代属于很罕见的学科门类。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除自己撰写天文学教材,他还翻译了很多著作,比如由他译著的《天河系统和螺旋星云》、《星的光学分类》、《星球和原子》、《冥王星》、《最近土星光环隐匿的说明和观测》、《天文学讲话》等科普著作,对天文学在中国的普及有着不小的作用。

其次,张云对于天文学的热爱和对中国天文的忧心也是不可多得的,尤其是他的责任感。他曾经说过,“我国是天学先进的国家,但我们不应该长久拿我们的古董来夸耀于人,靠着一些祖宗的旧遗产来自满,而应该用绵延不绝的精神,向天学挥真理,向期望我们天学无继的中国负若干重责。”

纵观其一生,张云在中山大学开创和发展天文学教学与科研事业,是他的主要贡献,可说是民国时期为数不多的一位有建树的天文教育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他在中山大学初次开设门类齐全的天文课程,并担任天文学的主课,编著了《普通天文学》、《高等天文学》等教材,为国内的天文学教育打下了基础。他以天文学科不能只攻理论而应实地测量经纬度、标准时间以及气象变化等为由,多方游说、筹措资金以建造一座完备的天文台。在他的努力下,1929年中国近代最早自办的天文台在中山大学落成。在20世纪20—50年代,无疑是中国天文学教育的主要基地,其培养造就的大批天文学教育师资与科研人才,在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中国天文学界的栋梁之材。在他的弟子里,有叶述武与邹仪新夫妇、李国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华宗、黄用诹、叶叔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宗泽(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等著名科学家。

叶述武教授,被誉为”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功臣” 。叶述武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学系。其时,广东(中山)大学派遣的留学生,主要是派往法国。叶述武于1936年抵达法国,就读于里昂大学。当时法国规定:中国留学生须先考取“同等学力证”,才能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叶述武同年11月7日考得“同等学力证”,次年10月27日又完成五张文凭的考试(按规定只需3张),获得硕士学位。里昂大学数学系主任都拉克(Dulac)教授写信给中国大使馆说:“叶述武一年考得了五张文凭,均有很好评语。其中,高等微积分和理论力学评为‘极好’。这种评语我们极少给予学生。在我所教过的中国留学生中,他无疑是一位最强者。”

在法国留学取得硕士学位,他与妻子邹仪新一起回国,在中山大学数天系任教。1956年,中国把开发火箭技术纳入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积极倡议开展人造卫星研究工作。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号召。叶述武此时由广州调往中科院工作,在力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后主持理论力学研究室并任室主任。1963年,叶述武写作论文《关于人造天体运载火箭的一种弹道》,呈送时任力学所所长、国防第五研究院院长的钱学森阅评。钱学森给叶述武回信说:“我认为您解决了一个值得解决的问题。”1965年,卫星研制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首先要把卫星运行规律和轨道计算、测量、预报以及跟踪站的布设等搞清楚。为此,除卫星总体组外,还成立了轨道组、生物组等,叶述武、刘易成、张钰哲、赵先孜等都在轨道组。1970年,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叶述武为中国第一颗卫星的发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2年,中国天文学会成立60周年,表彰了9位老专家,其中即包括叶述武和他的妻子邹仪新。

邹仪新,是张云亲手培养的中国第一位女天文学家。邹仪新是地道的广州人, 1932年她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毕业后在中山大学任教,并兼任校天文台主任。曾先后赴日本、英国等实习、进修和工作。1951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后任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名誉会员、国际天文协会会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是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20世纪50年代发明一种测定天顶仪螺旋周值的新方法。1958年参加筹建中国第一个纬度站并任站长,向全国使用部门提供地极坐标。197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发表了关于纬度变化、极移、太阳等论文20多篇。主编有《太阳地球物理资料》(5-12期)。

叶叔华,出自张云、邹仪新门下。是中国科学院为数不多的女院士。1994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命名一颗小行星为“叶叔华星”。在国际天文界,以个人名字为新发现的行星命名的并不多,而女性则更少。20世纪50-70年代,叶叔华建立并发展了中国的综合世界时系统,在各天文单位的合作下该系统精度从1963年起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席泽宗,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史学家,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他提出从史书中鉴别新星的七条标准、区别新星及超新星的两条标准,从中、朝、日三国的历史文献中确认出90个新星记录,其中有12个可能属于超新星,并讨论了这12个超新星和当今观测到的超新遗迹以及射电源的关系。

容寿铿,南京大学天文系创建人之一。1952年容寿铿从中山大学调入南大天文系,从事实用天文学和天体测量学的教学和生产实习指导工作,并于1954年起任天体测量教研室主任。

根据中山大学的校史资料显示,从1926-1949年,整个数学天文系培养出学生只有44人,堪称凤毛麟角。而根据张云弟子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钟集的说法,这44人也早已星散,新中国成立后,真正从事天文研究的甚至不足10人。然而,这么一个少而精的群体之中,却涌现出如此众多在中国乃至世界天文学界的星级人物!这不能不说:张云在中国天文学界贡献巨大。

三次出任中大校长

在张云的经历之中,有一点格外引人注目:张云一生中曾经三次出任中山大学校长, 其任期分别是1941年8月至1942年5月、1948年6-10月、1949年6-10月。这一纪录,在整个中国大学历史上也是极罕见的。

1941年7月,张云教授被任命为国立中山大学代理校长(此前他担任中山大学教务长)。同年11月,全校性学术刊物《中山学报》创刊。张云亲撰《发刊词》,写道:“传播文化,探讨学术,是大学的重大使命”。“一个大学的存在,正是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最高学术、文化成就的表征”。“我们今天都应该排除万难,为传播文化,研讨学术而努力。《中山学报》的刊行,正是这种努力的部分表现”。

1942年5月,教育部任命金曾澄为国立中山大学代理校长。

1948年6月,时任校长王星拱先生因病辞职,教育部提请行政院任命张云为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当时张云教授还在国外,教育部提请由陈可忠代理。同年10月,张云回国后便辞去校长职务,陈可忠继任校长。

1949年6月,陈可忠辞去校长职务,由张云继任。至10月广州解放前夕,张云迁居香港。此后,张云一直在香港工作、生活。期间,他关心新中国的建设,做了一些有益于革命的事情。

1949年7月23日凌晨,“ 代总统”李宗仁的政府军警突然包围中山大学,逮捕了150多名进步学生,制造了“七二三事件”,100多名中大学生被逮捕。当时地下党通过张云的女儿张剑美做工作,让张云出面营救一些学生骨干。张云确实出面作保,到监狱保释了几十位革命青年。当时他已知道自己的女儿张剑美参加了“地下学联” 的革命活动。

在1949年10月之后,张云一直在香港定居,居于九龙荃湾“依月山庄”,潜心撰写科普著作,并曾在珠海学院、浸会书院执教,1958年去世。

据他的女儿张剑美介绍,张云是一个“很风趣,喜欢讲故事”的人,而且“喜欢古典诗词,也写点诗”。他有远大志向,那就是:发展中国天文学,发展中国科学,以科学拯救中国。他的女儿说,张云“是一个很爱国的知识分子”,而她本人也深受父亲的影响,不仅选择了天文学系,而且很长时间抱有“科学救国”的想法,在“烽火连三月”的年代,革命的热忱促使她最终投奔解放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投身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作者单位:羊城晚报)

猜你喜欢
张云天文学中山大学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探索宇宙——天文学的魅力
A Clever Bird
圣斗士与古代天文学
中山大学科学家发现治疗新生儿炎症的新方法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中山大学历史地理信息系统(SYSU-HGIS)实验室简介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一击止“痛”!450余水产人聚焦第九届中山大学水产饲料技术创新大会,教你从百亿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