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乐流传考略

2016-08-01 02:47黎国韬
艺苑 2016年3期
关键词:流传转变影响

文‖黎国韬



清商乐流传考略

文‖黎国韬

【摘要】清商乐始于三国曹魏,流行于西晋时期;西晋灭亡后,“魏晋清商旧乐”在北方辗转流传于多个政权之手,最后随着东晋刘裕灭后秦而被带到南方。宋齐以来,这批旧乐和南方的吴声、西曲结合而形成“南朝清商新声”。由于战争掠夺等原因,清商新声又多次流传回到北方,从而对北朝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至隋唐时期,清商乐逐渐走向衰亡,但其艺术因子却被法曲所吸收,并对南曲及傀儡戏音乐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清商旧乐;清商新声;流传;转变;影响

清商乐又名清乐,是中古时期最为流行的音乐之一,其曲辞也是中古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清商乐兴起于北方的曹魏政权之中,流行于西晋时期,世称为“魏晋清商旧乐”;其后传入南方,与吴声、西曲结合,逐渐形成了所谓“南朝清商新声”,并一直盛行至唐代始见衰亡。有关这种音乐流传的具体情况,前人已曾关注,比如孙楷第先生的《清商曲小史》指出,“南朝的乐”传入北方者凡四次:

第一次是齐、梁之际,传入后魏。见《魏书》卷一百九《乐志》云:“初,孝高祖讨淮、汉,世宗定寿春,收其声伎。江左所传中原旧曲《明君》、《圣主》、《公莫》、《白鸠》之属,及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总谓《清商》。”(清商也唤作吴音,《魏书》、《隋书》所称吴音,即清商)第二次是梁末传入北齐。见《隋书》卷七十五《何妥传》云:“宋齐已来,至于梁代,所行乐事犹皆传古。三雍、四始,实称大盛。及侯景纂逆,乐师分散。其四舞、三调,悉度伪齐。”第三次是西魏恭帝元年平荆州,大获梁氏乐器,以属有司。见《隋书》卷十四《音乐志》。(西魏所得,盖只是梁雅乐与铙吹,且未施行。至周武帝时始用之)第四次是隋平陈,得南朝旧乐。见《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云:“开皇九年平陈,获宋、齐旧乐,诏于太常置清商署,以管之。求陈太乐令蔡子元、于普明等,复居其职。”[1]304

引文提到“南朝的乐”,主要指宋齐以后逐步形成的“南朝清商新声”。不过,就上引一段话而言,至少有以下几点不足需要修正和补充:其一,宋齐以前,魏晋清商旧乐的流传情况非常复杂,孙氏的研究未能顾及,所以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其二,南朝清商新声传入北方并非如孙氏所云只有四次,实际上至少有五次,况且孙氏所说的四次中,有一次实与清商新声并无关系;其三,清商新声北传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在孙氏文中没有说清楚,同样值得我们稽考;其四,唐朝以后清乐逐渐衰亡,但其流向亦不应被忽视,这在孙氏文中却被疏略了。有鉴于此,本文拟补辑史料,对清商乐流传的问题再作一番探讨,以祈对过往的音乐史、戏剧史研究有所补正焉。

清商乐最初兴起于北方的曹魏政权之中,也就是宋人王僧虔所说的:“今之清商,实由铜爵,魏氏三祖,风流可怀。”[2]552-553其后盛行于西晋,世称之为“魏晋清商旧乐”。自胡人乱华、西晋瓦解以后,这批旧乐就在北方历经飘泊,《魏书•乐志》对此有较为完整的记录:

由此可见,自永嘉(307-312)之乱发生以后,西晋趋于衰亡,其“伶官乐器”最先被侵华的汉王刘聪所得。刘聪是匈奴族后裔、汉王刘渊之子,刘渊死后,聪杀兄自立,并于公元316年灭掉西晋。由于当时清商旧乐颇为流行,西晋曾专门设置“清商署”(1)管辖这批音乐,因此刘聪所获的“伶官乐器”中,必有不少是清商乐曲、清商乐器和清商乐伎。从流传的角度来讲,这应当算作清商乐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转移。

及后,刘聪死,汉乱,聪族弟刘曜平乱后自立为帝(318),国号赵,史称“前赵”,刘汉的清商乐伎遂归前赵所有。再后,羯人石勒灭前赵,建立后赵(330),清商乐伎又转而归石氏所有。由于石氏政暴,汉人冉闵起义,灭赵称帝(349),国号魏,西晋的清商乐伎由是转入冉氏之手。到了公元352年,冉魏被前燕慕容儁所灭,也就是前引《魏书•乐志》所说的“平冉闵,遂克之”,西晋的清商乐伎从此落入鲜卑慕容氏手中。至公元370年,前秦主苻坚遣王猛“平邺”,一举灭掉了前燕慕容政权,这些清商乐伎又落到了氐人政权手上,也就是前引《魏书•乐志》所讲的“入于关右”。至此,在短短的五十余年(316-370)时间内,魏晋清商旧乐便至少辗转流传于刘汉、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等六个北方政权之中。不过以理推之,苻坚灭前燕时所得到的西晋清商乐伎大约已很少,毕竟距刘聪之灭晋已五十余年,历经飘泊,所余无多。

但事有凑巧,当中原板荡之际,本为西晋藩属的凉州张氏政权(前凉)却长期维持着独立、稳定的状态。张氏在西晋未亡之前因受朝廷所赐而拥有一部分清商伎乐,它们竟幸而保存下来。其后随着苻坚于公元376年灭掉张氏,它们又落入了前秦之手,这有《隋书•音乐志》所载为证:

清乐其始即《清商三调》是也,并汉来旧曲。乐器形制,并歌章古辞,与魏三祖所作者,皆被于史籍。属晋朝迁播,夷羯窃据,其音分散。苻永固平张氏,始于凉州得之。宋武平关中,因而入南,不复存于内地。[4]377

所谓“始于凉州得之”,即指苻坚灭前凉得清乐一事,但此次所获肯定远较灭前燕时为多。及至公元383年,前秦于淝水一役大败于东晋,国力衰竭,不久遂为后秦姚兴所灭(394),西晋的清商乐伎和前凉清乐多转为羌人姚氏所有。二十余年后,这些伎乐更开始了由北入南的经历,这就是上引《隋书•音乐志》所说的“宋武平关中,因而入南”,指的是东晋刘裕(后为宋武帝)于公元417年破长安、灭后秦,并把当时仅剩的魏晋清商旧乐都带回了东晋。(2)

另据前引《魏书•乐志》记载:“苻坚既败,长安纷扰,慕容永之东也,礼乐器用多归于长子,及垂平永,并入中山。”照此推测,苻坚未被姚兴消灭之前,由于鲜卑慕容氏东走,一部分“礼乐器用”曾流入西燕慕容永和后燕慕容垂政权之中,这里面是否包含了清商旧乐呢?答案是否定的,因据《魏书•乐志》所载北魏道武帝天兴六年冬(403)时诏云:

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角觝、麒麟、凤皇、仙人、长蛇、白象、白虎及诸畏兽、鱼龙、辟邪、鹿马仙车、高絙百尺、长趫、缘橦、跳丸、五案以备百戏,大飨设之于殿庭,如汉晋之旧也。[3]2828

自上引可知,北魏道武帝时期朝廷只有太乐、鼓吹、总章三个乐署,与西晋时四乐署(太乐、总章、鼓吹、清商)并立的制度相比较,独缺一个“清商署”;由于道武帝恰恰是“定中山”,并“获”得西燕、后燕慕容氏“乐悬”的君主(见前引《魏书•乐志》);因此可证,北魏并未从后燕获得过清商乐伎,所以才没有设置清商署。而这也进而说明,苻坚政权中的“礼乐器用”虽“多归于长子”,但清商乐伎却没有流传到西燕和后燕国中。前引《隋书•音乐志》说宋武“平关中”后,清商旧乐“因而入南,不复存于内地”,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南京西善桥南朝齐梁墓出土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的嵇康,笔者拍摄于南京博物院

在张氏前凉政权中幸存的魏晋清商旧乐,随着刘裕北伐的胜利而被带到南方,继而与吴声、西曲结合,逐渐形成了所谓的“南朝清商新声”。这种新声不但在南朝极为流行,也因特殊的原因而传到了北方,接下来拟探讨一下其流传的具体情况。据《魏书•乐志》记载:

初,孝高祖讨淮、汉,世宗定寿春,收其声伎。江左所传中原旧曲《明君》、《圣主》、《公莫》、《白鸠》之属,及江南吴歌、荆楚四[西]声,总谓《清商》。至于殿庭飨宴兼奏之。其圆丘、方泽、上辛、地祇、五郊、四时拜庙、三元、冬至、社稷、马射、籍田,乐人之数,各有差等。[3]2843

引文所述,就是孙楷第先生《清商曲小史》一文提到的“第一次”南乐北传。但准确地讲,这次清商新声的北传实际应当分为两次,第一次是南齐清商乐传入北魏,也就是北魏“孝高祖讨淮、汉”时的事。据《魏书•高祖纪上》记载:

(太和)五年,……南征诸将击破萧道成游击将军桓康于淮阳。道成豫州刺史垣崇祖寇下蔡,昌黎王冯熙击破之。假梁郡王嘉大破道成将,俘获三万余口送京师。[3]150

北魏孝高祖指孝文帝元宏,太和五年(481)当南齐高帝建元三年,“俘获三万余口”中就有不少清商乐伎在内。至于第二次,则是萧梁清商乐传入北魏,也就是“世宗定寿春”时的事。据《魏书•世宗纪》记载:

(正始)三年,……中山王英大破(萧)衍军于淮南,衍中军大将军、临川王萧宏,尚书右仆射柳惔,徐州刺史昌义之等弃梁城沿淮东走。追奔次于马头,衍冠军将军、戍主朱思远弃城宵遁,擒送衍将四十余人,斩获士卒五万有余。[3]203

北魏世宗指宣武帝元恪,寿春即“淮南”郡治所;正始三年(506)当为梁武帝天监五年。这次南北战争同样是北魏军队占有优势,所“斩获士卒五万有余”人中亦有大批的清商乐伎。由于“讨淮汉”“定寿春”两次战争分属南齐和萧梁两个朝代,前后相隔二十余年,决不能笼统地当一件事情来叙述;况且清商新声的发展也一日千里,两次北传的内容肯定也不相同。因此,孙楷第先生提到的第一次南乐北传显然应该分成两次才对。

北魏“世宗定寿春”之后,南朝萧梁的清商新声又在“侯景之乱”期间传入北齐。据《隋书•何妥传》所载何妥的“上表”称:

宋齐已来,至于梁代,所行乐事,犹皆传古,三雍、四始,实称大盛。及侯景纂逆,乐师分散。其四舞、三调,悉度伪齐。齐氏虽知传受,得曲而不用之于宗庙朝廷也。[4]1714

所谓“四舞”“三调”,乃指《明君》《圣主》《公莫》《白鸠》等杂舞曲和“清商三调曲”,其传入北齐的原因则是“侯景纂逆”。这就是孙楷第文章中提到的“第二次”南乐北传,实际上是第三次。这次传入规模较大,对北齐音乐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隋书•百官志》所载可以为证:

中书省,管司王言,及司进御之音乐。监、令各一人,侍郎四人。并司伶官西凉部直长、伶官西凉四部、伶官龟兹四部、伶官清商部直长、伶官清商四部。

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太乐兼领清商部丞(原案:掌清商乐等事),鼓吹兼领黄户局丞(原案:掌供乐人衣服)。[4]754-755

典书坊,庶子四人,舍人二十八人。……并统伶官西凉二部、伶官清商二部。[4]760

史料表明,北齐一朝曾专门设立“伶官清商部直长”“伶官清商四部”“清商部丞”等乐官,显然是由于清商新声从南方大量传来,不得不设立新的乐官机构对之进行管理。另据《隋书•音乐志》记载:

杂乐有西凉鼙舞、清乐、龟兹等。然吹笛、弹琵琶、五弦及歌舞之伎,自文襄以来,皆所爱好。至河清以后,传习尤盛。后主唯赏胡戎乐,耽爱无已。于是繁手淫声,争新哀怨。故曹妙达、安未弱、安马驹之徒,至有封王开府者,遂服簪缨而为伶人之事。后主亦自能度曲,新执乐器,悦玩无倦,倚弦而歌。别采新声,为《无愁曲》,音韵窈窕,极于哀思,使胡儿阉官之辈,齐唱和之。[4]331

自上引可知,北齐“杂乐”主要有西凉鼙舞、清乐、龟兹乐三种,由于文襄皇帝高澄、北齐后主高纬等人的爱好、耽赏,南朝清商新声实已成为当时最流行的乐舞之一。另据王运熙先生《论六朝清商中之和送声》一文考证,北齐后主“别采新声”为之的《无愁曲》,正是根据南朝传入的清商曲《莫愁乐》改编而成的。[5]115因此确有理由相信,梁朝末年清商新声的北传,对北齐的音乐制度和音乐表演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至于孙楷第先生所谓南乐北传的“第三次”,是指西魏“恭帝元年,平荆州,大获梁氏乐器,以属有司”;但如前所引,孙氏同时认为:“西魏所得,盖只是梁雅乐与铙吹,且未施行,至周武帝时始用之。”也就是说,这次南乐北传西魏并不包含南朝清商新声在内。不过,萧涤非先生研究指出:

《北史·魏孝武纪》:“帝之在洛也,从妹有不嫁者三:一曰平原公主明月,二曰安德公主,三曰蒺藜,亦封公主。帝内宴,令妇人咏诗,或咏鲍照乐府曰:‘朱门九重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怀。’帝既以明月入关,蒺藜自缢。宇文泰使元氏诸王取明月杀之,帝不悦。”则知自南音输入后,北人即对之发生深厚之兴趣,好之惟恐不能。故虽妇人女子,亦复出口成诵,明月双关,尤足为受南朝《吴歌》影响之证。[6]285

萧氏所引见于《北史》卷五,[7]174所谓“魏孝武”,亦即北魏“出帝”元脩,《魏书•帝纪》载有其事。元脩本于洛阳为高氏所立(532),后于永熙三年(534)西奔依附宇文泰,从妹明月亦随之“入关”。从他与明月及诸内妇对“南朝《吴歌》”的喜好和了解来看,当有部分“南音”亦即清商新声被带到了西方,并为后来的西魏政权所继承。因此,西魏虽未能通过战争掠夺到梁氏的清商新声,清商新声却因为北魏出帝的“西奔”辗转传到了西魏,这在孙氏文中未被提及,却不妨视为南朝清乐的第四次北传。

及后,隋文帝于“开皇九年(589)平陈,获宋、齐旧乐,诏于太常置清商署以管之。求陈太乐令蔡子元、于普明等,复居其职”[4]349,这就是孙楷第先生所谓南乐北传的“第四次”。另据《通典•乐典二》记载:

及(陈)后主嗣位,沈荒于酒,视朝之外,多在宴筵。尤重声乐,遣宫女习北方箫鼓,谓之《代北》,酒酣则奏之。又于清乐中造《黄鹂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臂垂》等曲,与幸臣制其歌词,绮艳相高,极于轻荡。男女唱和,其音甚哀。[8]3612

由此可见,陈朝时期的清商新声又续有发展,出现了诸如《黄鹂留》《玉树后庭花》《金钗两臂垂》等全新的绮艳、轻荡、哀怨之乐曲,这些乐曲甚至可能吸纳过北曲的因子,因为当时南陈正流行“代北”之乐,而它们都因隋朝统一天下而传入到北方。如果算上前面所述的南齐清商乐传入北魏、萧梁清商乐传入北魏、萧梁清商乐传入北齐、萧梁清商乐间接传入西魏,则陈朝清商新声之传入隋朝,至少已经是清乐北传的第五次了。

在魏晋南北朝广泛流传、盛极一时的清商乐,到李唐时期终于走到了衰亡的阶段。本来,隋唐时的七部伎、九部乐和十部伎中,都有清商乐的一席之地,但当唐朝以“坐立二部伎”(3)取代十部伎以后,清乐一部遂在宫廷燕乐中消失,这正如《通典•乐六》“清乐”条所载:

隋室以来,日益沦缺。大唐武太后之时,犹六十三曲。今其辞存者有:……,合三十七曲。……自长安以后,朝廷不重古曲,工伎转缺,能合于管弦者,唯《明君》、《杨叛》、《骁壶》、《春歌》、《秋歌》、《白雪》、《堂堂》、《春江花月夜》等八曲。旧乐章多或数百言,武太后时《明君》尚能四十言,今所传二十六言,就之讹失,与吴音转远。刘贶以为宜取吴人使之传习。开元中,有歌工李郎子。郎子北人,声调已失,云学于俞才生。才生,江都人也。自郎子亡后,《清乐》之歌阙焉。[8]3717-3718

长安(701-704)为武周年号,约为则天朝的后期,可见清商乐在玄宗朝以前便走向了衰亡。不过,这种衰亡并不是绝对的,清乐在民间甚至宫廷还有少量、断续的流传,兹列以下材料为证:

《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敬德末年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9]2500

《甘泽谣·陶岘》:陶岘者,彭泽之子孙也。开元中,家于昆山,富有田业。……岘有女乐一部,奏清商曲。[10]826

刘禹锡《和乐天南园试小乐》(诗):闲步南园烟雨晴,遥闻丝竹出墙声。欲抛丹笔三川去,先教一部清商成。……[11]4063

《唐国史补》: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洪鄂之水居颇多,与屋邑殆相半。凡大船必为富商所有,奏商声乐。[12]449

《乐府杂录》:清乐部:乐即有琴、瑟、云和筝(其头象云)、笙、竽、筝、箫、方响、篪、跋膝、拍板。戏即有弄《贾大猎儿》也。[13]2

以上五条材料所述分别发生于初、盛、中、晚四唐,可见入唐以后清商乐在民间、贵邸、宫廷尚有少量、断续之流传。前引《通典•乐二》说“自郎子亡后”,这个“亡”是指“逃亡”而非“死亡”,李郎子因安史之乱逃出宫廷以后,出于生计所迫,也完全有在民间传艺的可能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清商乐有很大一部分艺术因子在隋唐以后转变成了另一种艺术样式,这就是唐代盛行的“法曲”。从这个角度来讲,清商乐其实是“名亡而实存”,也可以说,这是清商乐发展历史后期一种特殊的流传形态。

至此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法曲。据宋人陈旸《乐书》记载:“法曲兴自于唐,其声始出清商部,比正律差四,郑卫之间。有铙、钹、钟、磬之音。”[14]848这种法曲不但“始出清商部”乐,其艺术特点与清乐也最为近似,以下不妨举几位著名乐学家的观点以说明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

《燕乐考原》(卷三):法曲部但有道宫、小石二调。《梦溪笔谈》云:“清调、平调、侧调唯道、小石法曲用之。”盖古清乐三调之遗也。[15]52

《燕乐考原》(卷六):盖龟兹琵琶未入中国以前,魏晋以来相传之俗乐,但有清商三调而已。清商者,即《通典》所谓清乐,唐人之法曲是也。清乐之清调、平调,原出于琴之正弄,不用二变者也。清乐之侧调,原出于琴之侧弄,用二变者也。至隋唐,本龟兹琵琶为宴乐,四均共二十八调。宴乐者,即《通典》所谓燕乐,唐人之胡部是也。燕乐二十八调,无不用二变者,于是清乐之侧调杂入于燕乐而不可复辨矣。故以用一、凡不用一、凡为南北之分可也,以雅乐俗乐为南北之分不可也。然则今之南曲,唐清乐之遗声也。今之北曲,唐燕乐之遗声也。皆俗乐,非雅乐也。[15]97

《唐戏弄》:玄宗生平酷好法曲,法曲内容,究以清商乐为主要成分。其所参之胡乐,多寡不一,必皆得华夷中外调和之美,非纯粹胡乐之所能有,然后方得与胡乐始终对立,足以邀帝王知音如玄宗者之酷好。[16]904-905

唐孙位《高逸图》(局部),录自《中国绘画史图鉴》编委会编《中国绘画史图鉴》(上册)

《燕乐探微》:清乐之日益沦缺,法曲之日就张皇,这是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清乐之消,正因法曲之长;法曲是清乐的化身。法曲昌即清乐昌;是清乐并没有亡,不过换了一副面目出现于唐代的乐坛罢了。[17]47

上引凌廷堪、任半塘、丘琼荪三家,皆精于乐学研究,所论应当可信。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清商乐确实未亡,因为渊源于清乐的法曲“是清乐的化身”,它“不过换了一副面目”延续着清商乐的生命。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清商乐与后世戏曲艺术中的南曲和傀儡戏音乐亦有渊源关系,以下试举两家之说以为证明:

《燕乐考原》:今之南曲,清乐之遗声也。清乐,梁、陈南朝之乐,故相沿谓之南曲。今之北曲,燕乐之遗声也。燕乐,周、齐北朝之乐,故相沿谓之北曲。皆与雅乐无涉。胡氏彦谓今之南曲为雅乐之遗声者,则误甚矣。……盖天宝之法曲,即清乐南曲也,胡部,即燕乐北曲也。以法曲与胡部合奏,即南北合调也,皆俗乐也。[15]27-28

《傀儡戏考原》:《武林旧事》所记傀儡乐,卷二《元夕》篇云:“……内人及小黄门百余,皆巾裹翠蛾,效街坊清乐傀儡,缭绕于灯月之下。”据此,知宋时街坊傀儡,所用是清乐。……要之,《武林旧事·元夕篇》所云清乐,即《都城纪胜》所云清乐。宋之傀儡戏系清乐无疑。清乐二字,非宋名词,乃隋唐人目汉魏旧音及江左新声之词。隋平陈,得江左乐,置清商署以处之,总谓之清乐。唐因隋乐,故亦有清乐之称。清乐至唐中叶所存无几。《都城纪胜》记当时乐犹有清乐,何也?余谓史称开元中清乐歌阙者,盖举其大略而已。非谓音全亡也。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五称:“天宝十三载始诏法曲与胡部合奏。”法曲隋乐,其声清而近雅。见《新唐书》卷二十二《礼乐志》。隋之法曲,盖仿清乐为之。是唐燕乐中本杂有清乐也。又称:“古乐有清商三调,今乐部中有三调,乐品皆短小,惟道调、小石法曲用之。”是宋乐部中犹有清乐也。[18]24-26

据上引清人凌廷堪《燕乐考原》的说法,后世戏剧中的南曲渊源于清商乐,从主要流传地域和部分音乐特点来看,这是有道理的。(4)至于孙楷第先生《傀儡戏考原》一书认为,宋代清乐傀儡的音乐与清商乐有关,也有一定道理,(5)特别是将清乐、法曲、傀儡戏音乐等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时,能发现它们的内在关系,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只是这个问题过于复杂,笔者拟另撰文章详为考述,兹不赘。约而言之,唐代开元以后清商乐是一种“名亡而实存”的状态,因为在法曲、南曲、傀儡戏音乐中还可以看到它继续“流传”的艺术因子。

小 结

通过以上所述可知,自西晋末年以至隋唐,魏晋清商旧乐与南朝清商新声的流传情况是比较复杂的。首先是西晋永嘉诸胡乱华,令司马氏的乐器伶官分散,清商旧乐遂于北方的刘汉(匈奴)、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前凉、后秦等多个政权中辗转流传,随着东晋刘裕“平关中”,才把它们带回南方,从此不复存于中原“内地”。

被带到南方的魏晋清商旧乐与南方的吴歌、西曲相结合,产生并形成了南朝清商新声,由于战争、叛乱等种种原因,它们开始大规模传入北方,其中重要者不下五次:一次是北魏孝文帝讨淮汉,南齐的清商乐传入北魏;一次是北魏世宗定寿春,萧梁的清商乐传入北魏;一次是侯景之乱,萧梁乐器四散,清商乐传入北齐;一次是北魏出帝西依宇文泰,萧梁的清商乐辗转传入西魏;还有一次则是隋朝统一天下,陈朝的清商新声传入长安。

经历了多次流传的清商乐在隋唐时期走到了衰亡的阶段,但仍未完全绝迹,民间、贵邸、宫廷中都尚有遗声。特别是隋唐法曲兴起后,它吸收了清商乐许多的艺术因子,并在唐宋时期非常流行,这就使得清商乐实际上以一种特殊的形态继续流传着。宋代以来,文献中还不时出现“清乐”一词,也被学界证明与古清商乐有关,并且进一步影响到南曲和傀儡戏的音乐。

总之,清商乐的流传史,本身也是清商乐与清商曲辞的发展历史。当魏晋清商旧乐流传到南方,以及南朝清商新声传入北方时,无不对当时、当地的音乐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在研究中古音乐史、文学史和戏剧史的时候,这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鉴于前人在这方面的论述还不是很充分,本文有意作出补充和修正,不当之处,望方家赐教。

注释:

(1)案,有关清商乐署设置的具体情况,详拙文《清商官署沿革考》(载《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3期)所述,兹不赘。

(2)案,《南齐书•乐志》载:“角抵、像形、杂伎,历代相承有也。其增损源起,事不可详,大略汉世张衡《西京赋》是其始,魏世则事见陈思王乐府《宴乐篇》,晋世则见傅玄《元正篇》《朝会赋》。江左咸康中,罢紫鹿、跂行、鳖食、笮鼠、齐王卷衣、绝倒、五案等伎,中朝所无,见《起居注》,并莫知所由也。太元中,苻坚败后,得关中檐橦胡伎,进太乐,今或有存亡。”(参见萧显《南齐书》卷十一,中华书局1972年,第195页)“胡伎”之“进”东晋太乐,与清乐之“入南”,当是同时的事。

(3)案,坐立二部伎制度约出现在唐高宗时期。

(4)案,凌氏说法虽有道理,但东晋已视魏晋清商旧乐为雅乐,隋唐亦视南朝清商新声为雅乐,则他说清商乐为俗乐,恐未尽妥当。

(5)案,任半塘先生则对孙氏这种观点表示反对,参见《唐戏弄》第五章《伎艺》(第910-911页),备一说,不赘。

参考文献:

[1]孙楷第.沧州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魏徵,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王运熙.乐府诗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7]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9]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袁郊.甘泽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1]彭定求,杨中讷,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2]李肇.唐国史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3]段安节.乐府杂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4]陈旸.乐书[M]//文渊阁四库全书(211册).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6.

[15]任中杰,王延龄.燕乐三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6]任半塘.唐戏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7]丘琼荪.燕乐探微[M].隗芾,辑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8]孙楷第.傀儡戏考原[M].上海:上杂出版社,1952.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黎国韬,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猜你喜欢
流传转变影响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经典“咏”流传
庄丽芬 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古村难久远,文化永流传
央视《经典咏流传》回文诗辩正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