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使用现状研究*

2016-07-31 22:44◆龚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龄微课课程

◆龚 萍

微课程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使用现状研究*

◆龚 萍

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微课程教学设计的情况,分析目前微课程教学设计的使用现状以及一线教师对于微课程教学设计的期望,以便为后续建构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奠定基础。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可微课程运用于教育教学,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愿意参与微课程教学设计,教师个人特征不同会影响参与微课程教学设计活动,多数期望提供微课程教学设计方面的帮助。

微课程;教学设计;问卷调查

1 问题的提出

微时代的到来在教育领域很快也掀起一股“微热潮”,近年来最突出的和影响最广泛的要数“微课”的设计、开发及应用[1],微课程已渐渐进入一线教师的视线。但目前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阐释其理念与应用前景,故仍需对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深入的审视与总结,提出具体的设计模式[2]。而微课程教学设计是制作微课程的前提,微课程的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对其进行的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保持学习者有意注意的最佳方式[3]。如何进行微课程选题?微课程如何设计?微课程教学如何呈现?本着这样的思路,本研究在一线教师中进行了微课程教学设计在教学中使用的调查,以期通过调研在收集并分析大量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归纳与分析当前微课程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使用状况,为后期构建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型奠定基础。

2 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

研究样本为昆明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研究方法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用问卷收集数据;调查时间为2014年8—10月;通过纸质问卷进行调查,问卷设计从教师基本情况、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微课程教学设计情况及教师对微课程教学设计情况的期望三方面展开,共设计30道选择题。共发放调查问卷85份,回收问卷81份,有效回收率为95.29%;有效问卷80份,问卷有效率为98.77%。将收集的问卷数据整理后,采用Excel和SPSS16.0进行分析处理。

3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教师的基本情况 调查样本(教师)的基本情况为:男教师51人,占63.75%,女教师29人,占36.25%;教师年龄和教龄分布如图1、图2所示;教师所教对象年级分布如图3所示;教师所教专业涵盖信息技术、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10个专业,如图4所示。被调查教师学科涉及范围广,专业分布较为均匀,男女教师比例相对均衡。

图1 教师年龄分布图

图2 教师教龄分布图

图3 教学对象分布图

表1 教师对在教学中使用微课程教学的态度

表2 性别等个人特征对教师参与微课程教学设计情况的影响(n=80)

图4 教学学科分布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微课程教学设计情况

1)教师对微课程的认识和态度。整体而言,多数教师对表1所示12项表示积极认同(M=3.0)。近80%教师表示“使用微课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组织教学”(M=4.26),同时“学校领导对微课的应用比较重视”(M=3.49),并且“目前的设备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或者学校方便地使用微课”(M=3.48),“在我的课堂中我愿意使用微课来教学”(M=3.30),“使用微课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M=3.26),“掌握微课的应用对我的职业生涯(如评职称等)有一定的帮助”(M=3.26)。对于“我觉得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使用微课是容易的”是否认同,教师的回答比较分散(M=3.09),33.75%的教师表示赞同或非常赞同;38.75%的学生态度中立,27.5%的学生表示不赞同或很不赞同。

2)教师个人特征对于教师参与微课程教学设计情况的影响。调查表明(见表2),教师的五项因素(性别、年龄、教龄、教学对象及教学学科)对他们的微课程教学设计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性别对教师大部分教学设计活动无显著影响,但对以下两项有显著影响(P<0.05):

①微课程教学设计目标明确,t(80)=1.63;

表3 年龄对教师参与微课程教学设计活动影响(n=80)

表4 教龄长短对教师参与微课程教学设计活动影响(n=80)

②能有效教学导入,t(80)=-1.102。

结果显示,男教师比女教师更可能使微课程教学设计目标明确,而女教师比男教师更能有效地进行教学导入。

表2和表3显示,年龄的不同对教师参与7项微课程教学设计活动有显著影响(P<0.05):

①了解微课程教学设计,F(4,80)=2.773;

②愿意微课程教学前进行教学设计,F(4,80)=2.97;

③微课程选题准确,F(4,80)=3.529;

④微课程教学设计目标明确,F(4,80)=5.384;

⑤学习者特征分析准确,F(4,80)=5.906;

⑥教学策略选择恰当,F(4,80)=4.325;

⑦教学总结简短准确,F(4,80)=2.931。

整体上,年龄相对越高,教师参与大部分微课程教学设计活动的频率越高。但对于了解微课程教学设计和愿意微课程教学前进行教学设计,50岁以上教师认同低于平均水平,表明他们参与此两项活动不如青年教师。

表2和表4显示,教龄对教师参与微课程教学设计活动有显著影响(P<0.05):

①了解微课程教学设计,F(4,80)=2.059;

②愿意微课程教学前进行教学设计,F(4,80)=2.778;

③微课程选题准确,F(4,80)=1.448;

④微课程教学设计目标明确,F(4,80)=4.483;

⑤学习者特征分析准确,F(4,80)=4.019;

⑥教学策略选择恰当,F(4,80)=5.885;

⑦能有效教学导入,F(4,80)=3.598;

⑧具有教学启发,F(4,80)=3.919;

⑨教学总结简短准确,F(4,80)=3.518。

结果显示,教龄长的教师参与这些活动的频率高于教龄短的学生,但教龄越长,教师因为有教学经验辅助,并不是很愿意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说明微课程的教学除了做好教学设计外也需要教学经验的辅助;而教龄1~5年的教师相对和学生差距不是很多,反而能够更多地了解学习者特征。

表2和表5显示,教学对象不同对教师参与4项微课程教学设计活动有显著影响(P<0.05):

①了解微课程教学设计,F(4,80)=0.718;

②愿意微课程教学前进行教学设计,F(4,80)=6.888;

③学习者特征分析准确,F(4,80)=2.935;

④能有效教学导入,F(4,80)=6.053。

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对于微课程教学设计了解较多,也更愿意微课程教学设计;而中学教师更多注重于升学率,因此对于微课程教学设计了解不多,也不是太愿意进行微课程教学设计。而大学教师教学覆盖面比较广,对于学习者特征的把握低于平均值;小学生比较活跃,教学导入更有效。

表2和表6显示,教学学科不同对教师参与3项微课程教学设计活动有显著影响(P<0.05):

表5 教学对象不同对教师参与微课程教学设计活动影响(n=80)

表6 教学学科不同对教师参与微课程教学设计活动影响(n=80)

图5 教师微课程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比例图

①了解微课程教学设计,F(9,80)=1.89;

②愿意微课程教学前进行教学设计,F(9,80)=2.915;

③教学策略选择恰当,F(9,80)=3.894。

语文、数学、化学、物理、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对于微课程教学设计了解较多,也更愿意进行微课程教学设计;而对于教学策略选择方面,语文、数学、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教师选择更恰当。

教师对微课程教学设计情况的期望

1)教师微课程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根据此次调研,在80名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中,各位教师均列出了当前微课程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如图5所示。

2)教师对于微课程教学设计的期望。针对当前教师对于微课程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试图调查出教师对于微课程教学设计的期望方面。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教师希望提供微课程教学设计模板和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型,如图6所示。

4 调查结论

图6 教师对于微课程教学设计的的期望图

从分析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对微课程的态度方面,微课程这种教学模式被大部分教师认可,多数教师也愿意参与微课程教学设计活动,特别是年轻教师因为缺乏教学经验,会更多地在课前进行微课程教学设计。当然教师的个人特征也会影响教师参与微课程教学设计活动。多数教师在微课程教学设计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他们期望寻求微课程教学设计方面的帮助,尤其是期望能够提供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型和基于模型的微课程教学设计模板。■

[1]张西宁.将微课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3(24)∶138-139.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3]陈智敏,吕巾娇,刘美凤.我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设计现状研究∶对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295个微课作品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8)∶20-27.

G652

B

1671-489X(2016)10-0025-04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0.025

2014年度玉溪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以问题为导向的微课程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201404)。

作者:龚萍,玉溪师范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教学设计的非线性与复杂性问题研究(653100)。

猜你喜欢
教龄微课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