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顿珠
摘要:藏语文是藏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同时也是承载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愉快地接受、领会、积累知识,且能拓展思维和开阔视野是关键的。
关键词:初中藏语文;学生;教师;教学;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79-01
1.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所谓创新性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继承传统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又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仅仅围绕以人为本思想,创造性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思考、探索好奇、求知上进的精神状态之中。
作为初中藏语文教师,尤其是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其教学手法,或者是在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落实问题上是非常好的,甚至可以说是毫无问题的。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教学观念落后,部分教师喜欢以经验办事,忽略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和接受,导致自身不断偏离实际教学。并且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日益增多,如果教学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照本宣科,那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不利于自己的进步,而且还会让学生逐渐对该课程内容失去兴趣,对教师失去敬仰。这样的教学活动无疑是失败的,没有成效的。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藏语文教师,就必须不断汲取新的教学营养,及时更新自己的见解理念,要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束缚,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进行有效教学。
2.藏语文教学生活化
藏语文教学生活化既是一种教学原则,又是一种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方法,它要改变的是师授生受的教学方式,师生共同参与某项生活化的活动获得对言语的感受、领悟,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获得藏语文能力。教师是生活化活动方式的设计者,在课堂教学中也是生活化活动的参与者,师生是民主、平等的交融关系,生活化教学促使师生认知、情感、个性等的整体参与,使教学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碰撞、融合、对话。由此,教学艺术也便升华为一种教学精神,或者说是教学原则。作为教学原则,藏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追求将促使藏语文教学实现两点转变:(1)由知识的传授到言语感受的转变。传统的藏语文教学十分强调知识的获取,希望遵循知识→迁移→能力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藏语文水平。应当承认这种思路对组织教学的价值,但个体言语发展的客观实际证明了学习母语往往可以越过知识,从直接的言语感受中获取能力。藏语文教学对此应当有充分的认识和估价,否则便易陷入无意义的繁琐。(2)师生关系由主从关系到对话关系的转变。传统的藏语文教学教师为主、学生为从的关系十分明显,即使是启发教学,也是在教师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的情形下,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教师预设的目标。当然,这样做本也无可厚非。但在教学中总是强化着教师的施与和操纵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个性的培养。对话关系也并非否定主从,只是强调可以是教师为主,学生为从,也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从,教师与学生彼此启发。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情感变化决定教学内容,改变教学过程。师生双方应当是彼此敞开、彼此接纳和相互沟通。初中藏语文学科的性质表述为:"藏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实际上是将两个学段藏语文学科的性质等同了起来。义务教育初中藏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仍将上句话表述为初中藏语文学科的性质。那么初中呢?在新的初中藏语文"教学大纲"正式颁布和实施之前,教师们所遵循的恐怕仍是这一表述。不过关于藏语文学科性质的研究,近期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庄文中先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是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是负载文化的,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工具的本质特点。"于漪先生也强调:"语文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生产工具,如机器或犁锄,也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生活工具,如筷子和拐杖。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信息的载体……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这些阐述,已经清楚地表明:语文学科的性质应该是"交际的工具,文化的载体"。于漪先生说这是"还了语文学科的本来面目"。关于初中藏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学大纲中已有明确的表述,但前文所谈到的"唯考""利禄主义"的思想显然背离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这就有进一步明确的必要。同时,关于初中藏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特殊性仍需要作深层次的研究。
3.以课本为主,体现教学大纲
初中藏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初中基础上的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对提高到什么程度一直研究不够,教学大纲上的表述也很模糊,大部分内容难以做出明确的界定,这就容易导致初中藏语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广度和深度的不明确,也是初中藏语文教学中封闭主义和形式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绝大部分学生的藏语文学习在初中阶段受升学考试的左右而视野狭窄,同时又因教学形式方法的单调而浅尝辄止,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都远远达不到要求。学藏语文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几页练习题,没有课外阅读习惯和练笔习惯,课堂学习消极被动:浮在知识的表层无法深入等等,这就是初中学生藏语文学习的现状。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就在于对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教什么,范围有多大,内容有多深;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等等。
4.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课程标准》对中学藏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的基本理论方面要求中学藏语文教师能够;(1)全面提高学生的藏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藏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藏语文课程。要想做到以上几点,中学藏语文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现在,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之中,《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正是适应了这一新的形势需要。有一项调查表明,学生希望藏语文教师既具备较宽广的知识面和高超的见识,又能抓住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同时,他们还渴望教师创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实现师生的平等交流。然而,在不少地方,有的藏语文教师在中学藏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方法,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气氛单调沉闷,无法和教师进行深入探讨。大部分藏语文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于时代发展,教学思想保守陈旧,教学方法刻板僵硬,缺乏创新意识,这显然不能满足学生愿望,难以让学生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