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茜月
2010年11月第三版《巴塞尔协议》诞生,建立了银行业资本和流动性监管的新标准,引入了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并首次以巴塞尔协议的方式提出了逆周期资本缓冲框架。资本缓存作为了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中第一支柱资本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巴塞尔协议III的实施会对我国银行资本缓存水平、风险行为以及效率产生正向的影响,未来可能会有必要实施逆周期资本监管。同时,银行风险行为和效率一直是银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运用全面评估效率的参数方法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计算出我国商业银行2008-2014年的效率值,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分析银行资本缓存、风险行为和效率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巴塞尔III实施后的影响。
一、效率的度量
相较于DEA方法,SFA法具有有一些优点:首先它可以用来研究噪声;其次它可以对传统的假设检验进行研究;另外它能够更加准确的计算效率值,可以避免在DEA方法下出现效率多数为1的情形。本文选用SFA方法度量银行的效率。
(一)SFA模型介绍
其中,△BUFi,t、△RISKi,t和△EFFi,t表示资本缓冲、风险和效率在两个时期的变化,联立方程中间部分表示t时期银行的固定效应矩阵,ε、η和χ是误差项。局部调整方程式(4)、(5)、(6)表明在t期的资本缓冲、风险和效益的变化是最优的和滞后的资本缓冲、风险和效益的函数。本文选取的变量分别是:
1、资本缓冲(BUF);2、银行风险(RISK);3、银行效率(EFF);4、经济周期(CYCLE);5、流动性(LIQUIDITY);6、资产增长率(ASSETGROWTH);7、贷款集中度(TENCUSTOMER);8、贷款拨备覆盖率(LOANPROV)。
二、样本数据及实证分析
资本缓存、风险行为和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了研究银行资本缓存、风险行为和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在选择相关的控制变量后,分别使用各自因变量的滞后一阶作为工具变量,使用两阶段广义矩估计法(2S-GMM)对方程(4)、(5)、(6)进行回归计算。
在方程(4)中,△BUF与△EFF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效率高的银行反而具有较弱的资本缓存水平。
在方程(5)中,△RISK与△BUF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资本缓存水平高的银行具有较小的风险行为。
在方程(6)中,△BUF与CYCLE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意味着经济周期繁荣时,银行具有较高水平的资本缓存水平,而经济衰退时,具有较弱的资本缓存水平,换句话说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缓存具有顺周期性。
在(4)、(5)、(6)三个方程中,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对其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资本缓存、风险行为和效率会根据上一期做出相应的调整,上一期资本缓存充足,到下一期时就会具有减少的动机;上一期风险水平较高时,到下一期就会相应的较少从事风险的业务;上一期效益好时,可能由于从事过多风险行为带来较大损失而导致下一期效益较差。
三、结论
本文选取了我国16家商业银行2008—2014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资本缓存、风险行为和效率之间的联立方程,运用2SGMM方法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
第一,资本缓存水平高的银行具有较小的风险行为。说明在我国存款保险价格扭曲的道德风险和管理层代理问题不存在,银行的资本缓存水平高的风险行为都较低,可能是因为资本缓存水平高的银行会有更强的风险意识。
第二,效率高的银行具有相对较弱的资本缓存水平。资本缓存的计提较少了银行用于盈利业务的资金,从而效率高的银行会将更多的资金和资本用于业务经营,具有较少的资本缓存水平。同时,没有发现效率低的银行会从事更高的风险行为,并将风险转移到存款保险上。
第三,资本缓存存在顺周期性。经济周期繁荣时,银行具有较高水平的资本缓存水平,而经济衰退时,具有较弱的资本缓存水平。因为在经济繁荣时借款人财务状况变好,信用评级上升和抵押资产价值上涨使得其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均下降,进一步增加放贷的动机,促使经济进一步繁荣。反之,在经济衰退时,逆周期资本缓冲下降。(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Guidara,A,Lai,V.S,Soumaré,I,Tchana,F.T,Banks capital buffer,risk and performance in the Canadian banking system:Impact of business cycles and regulatory change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3.05.
[2]Shim,J.Capital-based regulation,portfolio risk and capital determination: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S.property-liability insurer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0(34):2450–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