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洁
摘要: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进行税制改革的观点。营改增后,企业的财务管理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企业;营改增;财务管理;影响;应对策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2011年公示了发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及《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文件,这次营改增试点的增值税税率从原来17%与13%税率的基础上提升了11%与6%。此外,还对不满足一般纳税人条件的小规模纳税人以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
一、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税负成本的影响
营改增后,70%左右的小规模纳税人从之前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变更为3%缴纳增值税,税负减少约达40%。很显然,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本次营改增对企业的税负有较大的利好影响,能提升小规模纳税人的生存率。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服务类企业除了服务收益外,几乎没有其他额外的收益,也不会因为其他收益产生成本而需要开具增值税发票。生产类企业与服务生产混合类企业,本来就有进项税额,在营改增后,企业每个月形成的进项税额都能够抵扣增值税额,这就大大减少了企业税负。随着营改增的持续推进,财务成本占比变动也会对企业的税负造成影响,见表1。
(二)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营改增后,企业的各业务都必须进行细分,否则税务机关将根据最高业务税率征税。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为复合型企业,其运营业务的不同,所所缴纳的税款也存在差异,为了减少税金,就必须对业务进行细分,这就增加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
(三)对票据管理的影响
票据作为企业资金流通的凭证,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机关征税的根据。营改增后,企业票据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服务类行业之前只需开具服务业的相关税务发票,现在由于增值税中增加了进税项及消税项,因此,要求在发票开具上也应该相应进行细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票据管理的工作量。
二、营改增后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重新定价,转移税负
营改增后,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税负减少了,一般纳税人也有进项抵扣,税负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另外,固定资产与存货入账价值的减少,让企业的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也大大减少了,从总体上看,成本也减少了。因此说,营改增推动了企业进行重新定价。企业在调低售价后,就可以通过“价格战”拓宽市场区域,成本与税负减少了,总盈利额也就增加了。
(二)合理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营改增减少了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成本,推动企业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同时也合理的将投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正常情况下,固定资产在企业资金中占比较大,企业必须按照自身的运营理念、发展规划、市场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做出最正确的决策,做到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还不能胡乱投资,以避免给企业造成经济负担。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包括购置固定资产和原材料等要取得专用发票并且单独核算;要合理确定固定资产购置时期;在固定资产供应商的选择上要增加增值税因素等。
(三)规范账务管理,制定纳税计划
因为之前不接触增值税业务,当前的增值税征收管理比营业税管理更为规范化,企业纳税管理要求变高,财务管理者适应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会计核算制度自然也较不相符。在迎接营改增之际,企业应该不断规范账务管理,聘请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以提升财务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能;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管理责任到位,从仓库到车间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管理,预防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增值税账务要清楚明了,按照不同的用途及时跟进处理;积极制定纳税计划,综合分析利弊,合理选择供应商后再购买原材料。
三、总结
在经济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同时,营改增是必经之路。营改增后,企业的财务管理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整体上看,税负减少了,但减少的程度还要看行业及纳税人增值率的情况;另外,也存在部分纳税人的税负有增多的趋势。(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吕连菊,邱茹芸.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5(16):89-91.
[2]薛志鑫.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4(23):21-22.
[3]金光,欧阳玲,段中元.营改增的影响效应研究——以上海市的改革试点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14(02):81-86.
[4]张鹏.试论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应对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2):94-95.
[5]杨勇.试论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