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贯通,妙解古诗文赏析类试题

2016-07-28 11:56石祚俊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诗文古诗文

石祚俊

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初中语文古诗文、尝试完成赏析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采用各种方法,促进学生积累知识点,学会如何表达观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成绩。

一、前后勾连,知人论世

学生要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创作该诗文时的特定环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将各种知识前后勾连,达到知人论世的效果。

如《赤壁》这首诗歌,作者杜牧生活在晚唐,他有着很大的抱负,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却穷奢极欲,国家内忧外患,面临藩镇割据和回纥、吐蕃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在这种背景之下,杜牧经过三国时期的古战场赤壁,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产生怀古之情,于是才创作了这首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学生如果能够在品读诗歌的时候感受到这种情怀,便能更好地完成对这首诗歌的品读。教师可以将《赤壁》作为范例,指导学生学习如何串联各种历史知识,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分析整首诗歌。

古诗文中的各种知识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勾连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在了解诗文背景和作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品读诗文,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试题。

二、注重积累,规范表达

学生在解答赏析类试题的时候经常面临一个问题:明明心中知道答案,但是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日常积累,无法掌握规范化的表达方式。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要让学生重视日常积累,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赏析《桃花源记》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陶渊明向往田园生活、不愿意和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表达了对乌托邦式的美好世界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然而在完成赏析类试题的时候,学生却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平常阅读诗文的时候就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学会如何规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仍以《桃花源记》为例,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助于思考的问题,如:“桃花源民风淳朴,平等自由,但是大家想一下,在东晋时期这样的地方真的存在吗?为什么?”“有人说《桃花源记表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人认为是陶渊明在逃避现实,你是如何认为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表达了对《桃花源记》的看法,在讨论中,学生可以不断积累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规范表达的能力,学会如何用更准确的语句来解答古诗文试题。

在指导学生运用规范化语句来表达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让学生拘泥于所谓的“正确答案”,而要在把握文本特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用更准确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善于透视,举一反三

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透视,把握情景交融、虚实相间、动静相生的关系同时整理各种典型古诗文的特点,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将自己对典型古诗文的赏读方法用到赏读其他文章上去促进对诗文的全面理解。

如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常用的文言文知识,理解作者所讲述的好学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求学态度。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体裁。“序”分成赠序和书序这两种类型,书序相当于前言,主要起到介绍作者生平、介绍成书过程和创作宗旨的作用,而赠序则用来表达离别时候的思想感情,往往会带有一些个人的观点,所以这种序实际上相当于议论性的散文。在了解了这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透视文本,掌握赠序的基本结构,了解赠序的内容和性质,并让他们尝试进行扩展阅读,分辨自己阅读的是书序还是赠序,并尝试概括阐述其思想观点。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赏析此类议论性散文,更好地完成试题。

阅读心理学家罗森布拉特说过,读者不是单纯追求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各种意思,而是要有创造性地理解作品中的各种意思。品读诗文也是如此,应该读出更多个性化的内容,促进对诗文的全面透视。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吴窑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诗文古诗文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