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冕
[摘 要]作业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名称趣味、形式新颖、内容实在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化“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围绕小学语文作业进行“微”整形,可从作业名称、作业形式、作业内容三个切入点进行革新,从而优化语文作业。
[关键词]作业设计 “微”整形 优化作业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47
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知识储备,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往往为练而练,机械重复,单调枯燥,让学生毫无期待感,使作业成了“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沉重负担。这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造成了学生能拖则拖,敷衍了事的现象。对教师而言,繁琐的班级事务加上繁重的作业批阅负担,也使得语文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育教学,去探究汉语言文字之美。于是,本着新课标“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理念,依据语文课程人文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中笔者着力于对语文作业进行“微”整形,使之成为学生乐做、教师喜批的“新”作业。
一、“童颜”作业名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新课标呼吁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当然也包括对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有情趣。如果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能“脱换”故步自封的作业名称,就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性。这样,学生就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乐趣。如以下的作业表述:
综合改错——火眼金睛辨正误
选词填空——把词语送回家
连线——找个朋友手拉手
给句子排序——我是小小秩序员
判断——小小法官由你当
缩句——我是剪枝小园丁
在笔者看来,前一种“指派式”的命题表述方式让人感觉冷冰冰的,与新课标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相去甚远,无形中会形成学生思考问题的障碍;而后一种作业名称则是通过富有童趣的生活化语言把作业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关注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体验,还使作业成了沟通师生间情感的平台,体现了一定的人文关怀。
二、“焕新”作业形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前置和延续,学生的作业往往是在任务驱动下完成的。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考虑学生的智力、兴趣、技能所存在的差异,“焕新”作业的形式,让作业从读、写、背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用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尝试了一些做法。
(一)“超市型”作业——让学生习得自由
每个人的智商是有高低的,每个人的学习基础也是有差别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
supermarket为什么能兴起并替代老旧的柜台式销售,它没有任何强制性的措施,销售的效果却是出奇的好。我想,那是因为商家还给了顾客对于商品的自由选择权。“超市型”作业就是指像在supermarket购物一样,让学生在所列的作业单中自由选取一种或几种自己喜欢做的,而且认为有能力完成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弹性大,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多做,能力差些的学生可以少做,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不做。这样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自由的学习发展空间,享受到“做作业的主人”的快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教完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课《三亚落日》一文后,我设计了几个题目,让学生进行选做:(1)画一画。根据课文中优美的文字介绍,自己画一幅海上日落的美景图,然后张贴在教室中。(2)说一说。根据课文中介绍三亚落日的景象,设计出一段导游词,在班级中展示一下。(3)查一查。可以到网络上去查看三亚落日的资料,然后选择性地为同学们做介绍。(4)读一读。《三亚落日》的课文很美,可以自己选配一段音乐,进行配乐朗诵,然后在班级里表演。这种作业有弹性,学生完成的热情高、质量好。
正如加德纳所说:“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大脑里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自由。”“超市型”作业正符合了加得纳的理论,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可各取所需,切实做到了因材施“作”。
(二)“闯关类”作业——让学生习得趣味
“闯关类”作业则是将每个作业环节以“闯关”形式呈现,并巧妙融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持续完成分级目标,让学生在情感激励、任务驱动的双重作用下,积极投入到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巩固中,从而建构高效、灵动的语文学习过程,打破师生间教授的被动学习僵局,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并收获闯关成功的喜悦。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施以科学的方法,分析教材,巧设任务,分层次设计有梯度的作业,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将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如教完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雾凇》一课后,可设计“三关”作业。
第一关:冬天的松花江畔格外美丽,你特别喜欢哪句话呢?
第二关: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冬季景色的优美成语吗?
第三关:你一定也能吟诵一两句描写冬季美景的古诗吧!
在“闯关类”作业中,每一个学生都主动投入到持续的学习中,当遇到较大难度的关卡时,还可发挥小组合作、组组竞赛等机制,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确保了全体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三)“套餐式”作业——让学生习得系统
繁琐的字词抄写、大段的阅读背诵,这类家庭作业像鸡肋一样,让教师弃之可惜,让学生食之无味。是否可以有这样的一种作业,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属于自己的意外收获呢?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套餐”服务进入了我的视野。
目前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优惠套餐”服务有:电信资费套餐、团购美食套餐、旅游消费套餐、艺术培训套餐……顾客会在消费的过程中,得到一些额外的福利,以旅游消费套餐为例:一个旅游景点可能会提供“公园门票+蜡像馆参观券+星级酒店住宿(含双早)”这样的一个“优惠套餐”服务,而其中作为福利的“星级酒店住宿(含双早)”往往会让大量的游客自愿地付款,享受这样的“套餐”优惠。于是,我决定也尝试这种“套餐式”的作业布置方法。
比如,在完成了《郑成功》一文的学习后,我向学生展示了“作业套餐”。
“A套餐”:抄写课文的生词两遍+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阅读民族英雄故事一则(教师提供)。
“B套餐”:朗读课文一遍+课文学习心得一则+观看民族英雄故事视频资料(教师提供)。
当我在课堂中展示了这样的“套餐式”作业时,学生们感到非常的新鲜,做作业的热情分外高涨。特别是教师推荐的民族英雄故事和视频,不仅在无形中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能够更好地升华文章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是一种将课内阅读向课外有效延伸的好途径,在这样一种不知不觉的愉悦状态下学习,又何愁我们的学生不爱上我们的课堂,不爱上教师布置的作业呢?
(四)“任务单式”作业——让学生习得针对
近年来,作业“任务单”以操作性、实践性强,愈来愈受到广泛重视,它依据学情分析,强调通过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学习隐含于任务中的知识与技能。作业“任务单”能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从而实现由“课堂”到“学堂”的成功转型。作业“任务单”比较适用于前置性作业及过程性作业。此类作业对教学目标更有指向性。在设计学习任务单时,必须正确把握教学目标与要求,并依此设计相对应的作业任务。
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麋鹿》前可下发学生学习“任务单”。
“任务单式”作业是教师对各年段语文学习目标进行分解之后的针对性设计,是学生学习与巩固知识的有效载体;“任务单”的设计需要教师充分解读文本,预设学生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并分步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步骤与方法。可以说,作业“任务单”的使用促进了学生的学,促进了学生的学力发展。
三、“丰盈”作业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作业除了要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要向多领域延伸,作业内容不只是简单、机械的操练,还要“丰盈”作业内容,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内外联系,体现探究性
俗话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堂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课外才是运用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场所。而作业相当于对所学知识的补充和再次记忆。我们的语文课时有限,如果课堂只是传授知识,作业内容只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只为课堂拾漏补缺,那只能教出一批知识面狭窄的“井底蛙”。因此,作业内容应课内外联系,要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得到自我充电、自我发展。
如在教完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后,可布置学生读一读少儿版的《三国演义》并搜集有关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的资料,从而对课文中几位主要人物有个深入的了解;可由第二自然段“结拜”一词时引出“桃园三结义”故事,把课外知识和课文内容有效“嫁接”起来,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二)学科间整合,体现辐射性
知识是一张网,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是可以相互交叉并融会贯通的。为“隆实”作业内容,我们可以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用绘画、照片、剪报来表达内容,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植物叶片、手抄报、排练课本剧等来呈现作业内容。如学了《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后,请学生搜集关于火星与地球的科学知识,并让学生出一份手抄报,为理解课文提供帮助。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内容,还广泛涉猎了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绘画、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校内外沟通,体现实践性
“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习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尤为紧密。只要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学生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利用现代视听手段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让学生“火眼金睛辨正误”,走出校门、走上街头去发现、纠正错别字,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让学生搜集、摘抄春联,对比赏析;布置学生从电视上、报刊里和街头上网罗广告用语,再自己尝试为某种产品拟广告;让学生到公园里、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去摘抄文明警示语,自己也写上几句类似的文明警示语,制作文明警示牌,给校园绿化“佩胸牌”。“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广阔,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广阔,这样的作业内容势必能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总之,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微”整形,这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勤于思考、努力钻研,在吃透教材和摸准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形式多样,高质、高效,富有启发性的最优化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形成学习策略,获得多元发展,真正让学生在练中有乐,做最棒的自己。
[ 参 考 文 献 ]
[1] 方惠娟.语文特色作业设计初探[N].小龙人报,2013-10-8(15).
[2] [美]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