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成长,生成个性阅读精彩

2016-07-28 22:16杨雪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7期
关键词:整合资源个性化阅读

杨雪艳

[摘 要]传统阅读教学过分注重信息提取,忽略儿童的主体地位。真正的阅读教学,应该更多基于儿童成长需要,基于儿童个性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整合资源、设计个性问题、创设个性情境,进行巧妙点拨,使学生深入文本,感受、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张扬自己的个性。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整合资源 个性问题 巧妙点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28

过去阅读教学过分关注信息提取,忽略了儿童的主体地位。而儿童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因此真正的阅读必须基于儿童成长需要,基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是属于他们真正的阅读体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儿童个性化阅读的具体策略。

一、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个性阅读需要整合资源,给学生留下自己思考、体验的空间。学生的阅读感悟依赖于他们的认知与思维水平。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搭建粗线条的框架,让学生与文本、作者、编者进行多元对话。比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教师从小说人物描写的角度出发,围绕“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并整合进行思考,从而为学生个性化、多元化阅读做好铺垫。对阅读教学来说,最好的框架就是围绕课题、关键词语、插图以及书后习题等展开,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框架中感悟理解。

学生阅读之所以有个性,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个人的特点。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及文本内容选择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比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的第13自然段,教师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自由”的含义;继而围绕“作者是以怎样的方式表现这一特点”这个问题,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学生通过各种方式阅读,结合文本相关语句进行感悟,彰显他们的个性特点。

二、设计个性问题,铺垫道路

个性阅读强调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要实现个性化阅读,最好的方式就是要激发他们的内在兴趣,最大可能地提高他们阅读的主体意识。比如,教学《将相和》一课中蔺相如举起和氏璧要往石柱上撞这一内容,教师就可以提问:蔺相如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这个问题说实话没有答案,却充满趣味,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思考。这样不仅生成课堂的精彩,而且能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可见,教师设计趣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趣味、融洽了氛围,给学生的个性阅读提供了条件,促进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创设个性情境,提供背景

语言只有根植于情景中,才有生命力。学生的个性阅读也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中才能有所感悟,才能彰显独特魅力。因此,教师要结合文本,根据学生的实际,积极创设富有个性的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比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有这样一个细节:当彭德怀无奈之下杀了心爱的坐骑后,他缓缓地摘下了军帽。教学这一细节时,笔者先给学生呈现两段视频:一是红军纪念阵亡军人摘除军帽的情景,二是彭德怀与他坐骑在战争年代患难与共的场景;接着,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此时此刻,彭德怀的心情怎样,他会想些什么。这时,学生对彭德怀的心情进行揣摩、体验,生成个性化的阅读感悟,同时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探究。

四、巧妙点拨,增添动力

点拨评价,虽然占课堂时间很少,却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教师要对学生阅读感悟进行个性点评,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还能准确把握学生阅读方向,使他们的阅读不至于离题万里。比如,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一课中,指导学生朗读“我抬头望了望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这一小节。有一位学生普通话很好,发音很标准,也很流利,但是缺乏感情。这时,孙老师这样评价:“读得真流利,声音响亮,口齿清晰,而且没有一个字读错。如果你能读得让我感到天游峰台阶多,爬起来很累那就更好了。”

这里,孙老师就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给予及时评价,既肯定了优点,还巧妙地指出了学生需要努力的方向。接着,孙老师引导学生再读。当学生读到“一千八百多级”时,孙双金老师突然一声长叹,说:“这天游峰可真高啊!爬天游峰可真累啊!”这里,孙老师的一声长叹,比得上任何评价。他不仅给学生最为直观的肯定,而且还让学生找到了个性化阅读的方式,从而掀起了课堂高潮,生成了课堂精彩。

总而言之,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与教师、文本乃至作者、编者进行多元对话的过程。只有教师充分把握这几个关系,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个人感悟,深入体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有可能生成精彩。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整合资源个性化阅读
如何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以整合资源提升音乐课堂趣味性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