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绵羊寄生虫病的诊断和虫种鉴定记述

2016-07-28 04:11陈明月孙龙杰蔡葵蒸吴佳炎黎晓珊赵明旺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寄生虫病绵羊

陈明月,孙龙杰,蔡葵蒸,吴佳炎,黎晓珊,赵明旺(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两例绵羊寄生虫病的诊断和虫种鉴定记述

陈明月,孙龙杰,蔡葵蒸*,吴佳炎,黎晓珊,赵明旺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对发生于甘肃省榆中县境内两例典型的绵羊寄生虫病例的临诊特点、病理变化、寄生虫学检查以及对虫种形态学鉴定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一例为脑多头蚴病同时感染羊鼻蝇蛆病所致;另一例皱胃内发现大量的捻转血矛线虫,感染强度为4 350条,同时混合感染蒙古马歇尔线虫、蛇形毛圆线虫、奥利春细颈线虫、绵羊斯克利亚宾线虫(羊蛲虫),其中捻转血矛线虫是导致该病羊死亡的主要病因。同时,对所发现的蒙古马歇尔线虫进行了形态描述和系统分类学讨论。

关键词:绵羊;寄生虫病;多头蚴;捻转血矛线虫;蒙古马歇尔线虫

绵羊寄生虫病是全世界普遍发生的疾病,由于是慢性感染,以消瘦、营养衰竭、病程长为特征,给畜牧业生产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养羊集中地区,目前大部分养殖户以粗放的管理方式进行饲养,寄生虫感染广泛地发生。而且近几十年来,缺乏寄生虫病的科学监测手段,盲目地滥用驱虫药的现象很常见,致使一些寄生虫尤其是胃肠寄生虫对驱虫药产生了耐药性,一些寄生虫病如脑包虫、胃肠线虫病时常发生。本文先后记录两例绵羊寄生虫病例,对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虫种收集和虫种鉴定进行介绍。

1 材料与方法

1.1动物

病例1:2013年11月,甘肃榆中夏官营地区,成年小尾寒羊经产母羊,该病7个月以前开始发病,运动障碍,带回实验室供实验之用。

病例2:2014年12月,甘肃榆中县清水乡4月龄大羊羔发病,病羊消瘦、下颌水肿,送实验室检查,第2天死亡。

1.2病理解剖学检查

病例1由于发病后期视力消失不能吃草,无法治疗处死后按病理解剖学程序剖检,寻找病因。病例2按正常病理解剖学程序剖检,观察病变,寻找病因。

1.3寄生虫学检查

病例1:用钢锯和骨钳等重点打开颅腔、鼻腔等,检查寄生虫。

病例2:取出皱胃、小肠、大肠分别结扎后分离。将皱胃剪开,内容物洗入塑料盆中,加水清洗沉淀,然后翻看胃粘膜,仔细从幽门部检查到皱胃与瓣胃交界处,及时挑出虫体。用肠剪将小肠、大肠剪开,用水清洗内容物各放入塑料盆中,加水沉淀,再仔细查看黏膜有无虫体。胃及肠内容物反复加水清洗沉淀,直至液体清澈无粪便颜色为止,分别取出沉渣置于白瓷盘或平皿中寻找虫体并挑出放入生理盐水中,并对胃、小肠、大肠中的虫体进行计数。

1.4虫种鉴定

对于脑、鼻腔中的虫体直接用肉眼并参考文献进行鉴定[1];对于胃肠线虫的鉴定,将虫体在生理盐水中保存,随之放在载玻片上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根据雄虫交合伞、交合刺的特征以及雌雄虫头部、雌虫阴部特征,必要时对个别虫体进行显微度量和显微拍照,根据汪明等[1]和卢俊杰等[2]所列的检索表和虫种特征进行鉴定。

2 结果

2.1病例1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寄生虫学诊断

病羊精神沉郁,垂头呆立,皮毛脏乱,机体消瘦;以左前脚为支点连续无目的地转圈运动,当其受到惊吓时表现为前进或后退。行走时,步态僵硬,如“木马状”,最后无法自助站立起来。鼻孔周围及鼻腔内淤积大量黏稠的脓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左眼眶周围存在大量的黏性分泌物,用手对病羊的左眼前方进行晃动,不表现其反应,左眼失明。2014年12月10日早晨病情恶化,躺地四肢呈“划水样”运动,呼吸次数为24~30 次/min,脉搏为180~200次/min,体温为40.2℃。

病羊致死后,大肠粪便非常干燥,胸腔和腹腔未见明显异常。揭开颅骨观察到,整个脑部肿胀、体积增大,在其两个大脑半球之间的底部有一个充满透明液体的囊包露出(呈水铃铛样)(图1A),可见在囊包的内部有大量的白点状物黏附其上(图1B)。打开鼻窦发现有乳白色、体分节的昆虫幼虫5条,能够自由活动,右鼻窦内部有大量黄色的黏性分泌物存在。

根据上述结果,此病例可以确诊为脑包虫(脑多头蚴)病例,同时感染羊鼻蝇蛆病。

图1 病例1病羊颅腔剖检情况A:脑多头蚴及其囊泡内白点(黑色箭头);B:两脑半球间漏出的脑多头蚴及其囊泡内白点(黑色箭头)

2.2病例2病理剖检变化及胃肠寄生线虫

病羊尸体消瘦,四肢内侧、下颌皮下有胶冻样浸出液,腹腔积有大量的血样渗出液,心、肺、肝、肾、脾未见明显异常,肠系膜淋巴结严重水肿,皱胃粘膜出血(图2A)、肠内积气、小肠充血、出血(图2B)。寄生虫学检查病羊的皱胃粘膜和内容物中有大量的混合虫体,小肠、结肠均检出线虫,经鉴定皱胃中的虫种为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蒙古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 mongolica)、奥利春细颈线虫(Nematodirus oiratianus)、蛇形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colubriformis)、绵羊斯克里亚宾线虫(羊蛲虫)(Skrjavinema ovis)。以上线虫的感染强度见表1。

2.3蒙古马歇尔线虫的描述(图3A-D)

虫体体表具纵纹,口囊小而明显,颈乳突一对位于食管中部体表两侧。雄虫:长10.27~13.49 mm,最大体宽0.180~0.220 mm;食道长0.6906~0.7912 mm,神经环距头端0.2630~0.2890 mm,颈乳突距头端0.3530~ 0.4372 mm,排泄孔距头端0.310~0.380 mm;具伞前突乳一对,交合伞侧叶宽大,背叶小;背肋细长,长0.202~0.351 mm,距基部0.1320~0.2035 mm处分为左右两枝,各枝在距分枝处0.105 mm处又分出一处侧枝,主枝末端又分为两小枝;交合刺一对棕黄色近似等长,长0.2350~0.3010 mm,近端呈扭状,在交合刺远端约1/3处分为三枝,背枝最短、末端似板钩、侧腹枝最长,末端被泡状膜包着,略向内弯曲。雌虫:体长16.5~21.5 mm。最大体宽0.210~0.290 mm,两端尖细。食道长0.7910~0.8900 mm。神经环距头端0.260~0.310 mm。颈乳突距头端0.360~0.412 mm,排泄孔距头端0.310~0.342 mm。阴门呈横缝状,位于虫体后方,其上覆盖着角质唇片。

表1 病例2胃肠寄生线虫的种类及数量

图2 病例2病羊胃肠剖检情况A:病羊皱胃粘膜出血;B:病羊小肠积气、充血、出血

3 讨论

脑多头蚴(Coenurus cerbralis)又称脑包虫病,俗称“羊转头疯”,是由多头带绦虫(Taenia multiceps)的中绦期幼虫引起,常常寄生于牛、羊等草食动物的脑中,尤以绵羊最为常见。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等犬科动物的小肠中,虫卵和孕卵节片由这些终末宿主的粪便中排出体外污染环境,绵羊等草食动物吃了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受到感染。本文中所述病例发生在榆中夏官营地区,由于一些学生养犬,毕业时遗弃致使流浪犬不断增多,这些犬无人管理携带虫卵流浪于各处,这可能是该地区绵羊此病常发的原因之一。从病例的临床症状看符合文献记载的多头蚴病的神经症状[1],经寄生虫学检查更进一步证实了先前临床上怀疑为脑包虫的初步诊断。然而由于病例中寄生虫包囊寄生于大脑前端的深部,临床上在头顶处未发现骨质软化而形成隆起的情况,故在手术时无法确定部位。另一方面由于寄生虫的占位性病变压迫了视交叉神经,导致视力障碍,也与临床症状相吻合。此外,病羊流出黏脓性的鼻涕,经寄生虫学检查在鼻旁窦发现为羊鼻蝇第二期幼虫寄生,这也为该地区羊鼻蝇蛆病的流行病学提供了依据。

羊消化道线虫病严重影响羊的生长发育,严重寄生时可引起死亡。我国对其有诸多报道,如邵士元等[3]青海省化隆县谢家滩乡绵羊调查,奥斯特和马歇尔线虫为优势种,感染率为100%。本文所述病例2检查出5种胃肠道线虫,其中以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强度最高,为4 350条。据记载该虫成虫寿命可达一年,雌虫每天可产5 000~10 000个,矛状刺刺破胃粘膜,吸血夺取营养,且可分泌抗凝血酶,2 000条虫体每天可吸血30 ml[4],该虫大量寄生时可使胃黏膜广泛损害,且可分泌毒素,抑制神经系统,使宿主消化吸收机能紊乱。另据文献记载,该寄生虫所导致的急性型多见于羔羊[1],高度贫血,短期内可引起大量死亡。根据上述依据,本文中病例在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上皆与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相符合,而且寄生虫学检查更进一步确诊了本病例的死亡系捻转血矛线虫所致。

马歇尔属(Marshallagia)线虫属于毛圆科中奥斯特亚科(Ostertaginae),是反刍兽(牛、羊、骆驼等)真胃常见的寄生虫种类,它们的感染率普遍高,而感染强度较低[5]。过去几十年,为解决奥斯特亚科中属种一级水平的系统分类问题(如成对物种的多形性)取得了很大的进展[6]。国外学者发现[7],来源于大角羊(Oviscandensis)的蒙古马歇尔线虫(M.mogolica)和舒氏马歇尔线虫(M.Schumakovitschi)有多形性,就是说雄虫有1种以上的形态类型,一般来说一种主级形态类型和一种以上的次级形态类型,蒙古马歇尔线虫有次级形态的变种,这似乎表明次级形态的变种发生或缺失代表了奥斯特亚科内线虫中属一级的特征,而且每个多态性的属均有一个特殊类型的次级形态的变种。据文献报道[8],奥斯特属粗刺亚属(Ogrosspiculaqia)是马歇尔属的次级形态,根据上述奥斯特亚种内多形性的研究,目前认为西方奥斯特线虫(Ostertagia Grosspiculaqia occidentalis,它是奥斯特属粗刺亚属的一种)是蒙古马歇尔线虫(M.mongolica)这一个种的。次级形态变体伴随主级形态类型而存在,只不过所占的比例较小,我们的工作中由于未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为发现次级形态变体。这个问题很复杂,我国没有人在该领域进行研究,我们建议在我国对奥斯特亚科中线虫的多形性进行研究,修正目前系统分类学的混乱,以缩小与国际间的差距。

图3蒙古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 mongolica)A:雄虫交合刺;B:雄虫交合伞(箭头a)及背肋(箭头b);C:雌虫虫卵(箭头a)及阴门盖(箭头b);D:雄虫交合刺尖端(箭头a)、生殖锥(箭头b)及背肋(箭头c)

参考文献:

[1]汪明.兽医寄生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2013:153-162.

[2]卢俊杰,靳家声.人和动物寄生线虫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00-267.

[3]邵士元,王英,石文辉.青海省化隆县牛羊寄生虫区系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2,(2),49-51.

[4]Balic A,Bowles V M,Meeusen E N.Cellular profiles in the abomasal mucosa and lymph node during primary infection with Haemonchus contortus in sheep[J].Veterinary immunology and immunopathology,2000,75(1-2):109-120.

[5]Drozdz J,Dudzinski W.Changes in the intensity of infection of the roe deer,Capreolus capreolus L.,with abomasum nematodes in relation to host density in a hunting ground[J].Acta Parasitologica,1993,38(1):29-32.

[6]Suarez V H,Cabaret J.Similarities between species of the Ostertagiinae(Nematoda:Trichostrongyloidea)in relation to host-specificity and climatic environment[J].Systematic Parasitology,1991,20(3):179-185.

[7]Stevenson L A,Gasser R B,Chilton N B.The ITS-2 rDNA of Teladorsagia circumcincta,T.trifurcata and T.davtiani (Nematoda:Trichostrongylidea)indicates that these taxa are one spec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rasitology,1996,26 (10):1123-1126.

[8]Gasser R B,Zhu X,Chilton N B,et al.Analysis of sequence homogenisation in rDNA arrays of Haemonchus contortus by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J].Electrophoresis,1998,19(14):2391-2395.

(编辑:高真贞)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99X(2016)04-0082-03

作者简介:陈明月(1994-),女,河北保定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寄生虫的流行病学与防治。

通讯作者:蔡葵蒸(1959-),男,甘肃天水人,教授,研究方向为寄生虫的流行病学与防治。

猜你喜欢
寄生虫病绵羊
在雨中“躲雨”的绵羊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探析
山羊叭叭和绵羊咩咩
加州鲈寄生虫病及防控建议
数绵羊
数绵羊
奔跑的绵羊
巧计得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