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舒艺
基于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温舒艺
【摘 要】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存在施受双方心理压力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在党员培养和教育工作实践中,适时加入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观点、运用心理效应机制,根据学生党员心理特征,结合融合、沟通、激励、调节、管理几个关键点,灵活选择适合的心理效应加以综合运用,开启学生党员自身动力源泉,使“运行、动力、约束”三个环节相互推动,达到优化管理机制、落实成效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 学生党员 教育管理机制 心理学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激烈,站在“二胎时代”前端的“90后”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新起点,各种主客观因素叠加,使大学生成为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群体。而“两学一做”的全面展开,使我国广大党员经历一次全身心的革新重塑。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先锋模范,受到的压力势必比普通学生更多。要使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取得好的效果,就要求党务工作者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选择符合学生党员心理特点、遵循学生个性发展规律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
大学生党员的培养、组织、教育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建立层次递进、运行有效的全程教育与管理并由高校内部各方面进行协调与配合。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1)贯彻“注重质量,实事求是”原则,优选入党积极分子;(2)严格把好“培养考察关”,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健康成长;(3)规范组织发展程序,明确党务工作制度,严格党员发展流程;(4)落实政治理论教育,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优化学生党建工作力量,建立高素质学生党建工作队伍。
然而,通过对面党务工作人员和学生党员的调查访谈发现:两者在应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时候均存在一定的压力。例如:由于学生党员对党员教育的认同感、重视度不足,党员教育在推进时实际成效不佳;在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时,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和学生党支部的逆反;处于工作架构最底层的学生党员干部感觉到工作过于繁重,疲惫不堪;因为需要保证参加人数,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会被“抓壮丁”参加很多党员教育活动,但由于有入党需求而被迫参加,存在一定怨言。
由此可见,现存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比较机械化,表面上能持续运转,但实际上漏洞较多,且因为缺乏心理层面的关怀,教育者与学生党员均表现出认同感缺乏和自主动力不足的情况。
(一)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模型
在新形势下,“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到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有意识地把心理学原理运用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能够增加工作的科学性,提高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管理的实效性。结合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践,适时加入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观点、运用心理效应,根据学生党员根据学生党员心理特征,灵活选择合适心理效应综合运用,开启自身动力源泉、提升自我约束效力,从而达到优化管理机制、落实成效的目的。
图1 基于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模型
(二)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关键点
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分为运行、动力、约束三个部分,分别以融合与沟通,激励与调节,管理为关键点。只有理解这些关键点,才能正确把握和运用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多种方法,进而更有效地开展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1、融合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必须与社会生活相融合,与时代的主流相融合,与学生的切身需要相融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日益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开放。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高校、社会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心理距离,体现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教育方式,为高校党员教育管理注入一种关注学生党员心理感受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党员切实感受到党员教育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而不只是形式化的任务。
2、沟通
“千篇一律靠灌输”的经典党建教育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教育管理现状,我们需要将“人与人传达思想或交流信息,促进相互了解”的沟通原理运用于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首先,可以使教育者在思想、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增进对学生党员的理解,拉近距离,凝聚人心,通过沟通使学生党员明白教育管理的目的。同时,以教育者自身的行为、气质等影响学生党员,从而达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效果。再次,让学生党员感到被关注、理解和共情,此时他们才会打开心扉,与教育者进行有效沟通。然后,根据学生党员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天生气质、社会阅历等制定教学方案、调整管理方式,以期提高教育管理效果。
3、激励
激励可以是心理上的鼓舞,也可以是荣誉上的奖励。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党员身上的闪光点和学生党员群体的共鸣点,把握不同个体对不同激励方式的认知和心理感受,用不同形式的激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出积极并富有创造力的一面。在实施奖励时,除了要保证实施过程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之外,还应该结合需要层次理论①,按照不同层级学生党员的实际需求进行奖励,使奖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并且利用校园文化的推动力,宣传获奖党员的事迹,更大程度巩固获奖党员的激励效果以及对其他大学生的榜样激励作用。
4、调节
对大学生党员的主观心理状态及客观教育环境进行协调,为大学生党员创造良好的学习心态和社会关系的过程称为调节。调节大学生党员的主观心理状态的方法包括心理辅导、挫折适应、价值调整、思想教育、冲突缓解、环境熏陶等。教育者可以根据大学生群体所追求的集体目标,激发大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对学生党员进行心态调整,使其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管理。而对于客观教育环境的调节,则需要教育者明确教育目的,创造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软硬环境,例如:创建“大学生党员义工队”,联系固定服务社区;评选“学生党员宿舍”;设立“大学生党员责任示范岗”等,在群众的监督和实践的有效反馈下,使学生党员积极接受教育管理。
5、管理
明确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思路,努力引导学生党员自我教育,并达到自我管理的效果。通过激发学生党员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培养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树立其自我教育的自信,从而激发其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意识。当学生党员基本实现自我教育之后,利用学习小组或其他团队组织模式,让团队先深刻学习党员管理制度,明确自身义务和责任。再自主选择学习课题,制定集体学习目标和计划,选举督导员定期对学习进行督导反馈,并开发具体项目从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这种自发的教育管理方式,将使学生党员学习自主性和管理服从性更强。
注释:
①需要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他把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7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照修.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问题初探[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
[2]张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2.
作者单位:(五邑大学)
作者简介:温舒艺(1986-),女,汉族,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