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保护改造与利用之室内设计相关控制要素研究

2016-07-27 03:17
四川建筑 2016年2期
关键词:改造保护利用

涂 强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老建筑保护改造与利用之室内设计相关控制要素研究

涂强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老建筑是城市发展和历史变革的重要文化遗产,必须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保护。“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是当前建设者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与评判标准。文章结合成都市锦江大礼堂室内改造设计工程和成都市东区音乐公园演艺中心设计工作,总结出一条通观全局的“三个必须”的切实改造理论。为成都城市老建筑的保护改造与利用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方法,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老建筑;保护;改造;利用;创新

1成都市锦江大礼堂室内改造设计工程

1.1锦江大礼堂的历史及现今修复概况

锦江大礼堂由中国建筑大师徐尚志先生设计,建成于1961年,占地31 863 m2,建筑面积30 900 m2,曾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礼堂,四川省的标志性建筑和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其雄浑大气的建筑风格、卓尔不群的艺术魅力、庄重典雅的人文环境,均在大众的心目中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经典。然而52年的使用年限,加之又受到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损坏,大礼堂已被鉴定为危房,各功能用房不可继续使用。秉持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及政府推行勤俭节约的理念,于2014年对大礼堂进行了修复性改造。

1.2内装专业改造

1.2.1修旧如旧,保留历史痕迹

鉴于本项目的政治、文化的特殊性,设计定下了“修旧如旧”的改造方针。由于该建筑历史年代久远,图纸资料遗失不全,这些均是进入设计阶段首要问题。所以现场拍照,放线测量,重新描图是我们工作的第一步。其次是选择性旧物保护工作:入场门厅的彩绘天顶极具传统风格(图1),色彩柔和,线条柔美。与之相配的灯具与精美的石膏浮雕花样也是极富时代色彩,三者均是当年中苏合壁时代的独到艺术特征,具有较高的艺术保护价值。(图2)所以,以上建筑部件都在修复过程中着重保护。

然而,顶部装饰由于年代久远不易修复且防火等级未达到现行国家防火等级要求。这是我们预见之中的第二个难关。在修复时,先用阻燃吸音材料替换了原彩绘的基层非阻燃材料。从而使得其耐火极限达0.25 h以上。再根据留档照片重新施彩。由于彩绘是剧场内装特色之一,所以在选材上也特别注意了颜料的附着性和颜色的准确还原性。尽最大可能做到“修旧如旧”。再者,灯饰选材的防火性能不低于B1级,且需对重量进行严格控制。由于是重型灯具(大于5 kg)吊装,不能与吊顶龙骨相连,而是另行吊挂在转换层上。最后,原石膏浮雕花样由事先翻模存档的模板进行重新打样安装。

图1 门厅入口天棚

图2 剧场天花石膏线条

在材料装饰方面,入场门厅地面与墙面与整栋楼建筑风格统一,地面采用国产金花米黄大理石且与立面对缝处理,并用简约的咖啡网纹大理石做点缀,尽显大方庄重(图3)。墙面石材并未更改原排布方式,但在石材的处理上由原来的湿挂方式改为干挂石材的方式,从结构上看,该方法更加稳定。

图3 门厅改造后效果图

1.2.2以新补旧,改进装饰材料

采用当今科学技术手段,遵从GB 50222-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对原建筑的修复改造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在装修设计中未改变建筑防火分区、防烟分区、防火分隔措施、消防设施及疏散要求。根据防火规范规定,剧场入口处墙面采用的B1级阻燃木质穿孔吸音板,同时满足声学隔音效果和消防双重要求。剧场内部立面更新为B1级装配式吸声墙板,墙板系统表面为阻燃织物,板芯采用环保阻燃吸音棉,具有良好的吸声、环保和防火性能。一层观众坐席区顶部采用砂岩环保吸声板,砂岩板是防火等级为A级的吸音材料,此材料经过聚合工艺加工后具有强度高、防火、防潮、抗冻、耐老化等特点,而且工艺中无胶粘剂,砂岩板也无任何有机挥发物,是绿色环保的建筑吸声材料,符合现今绿色建筑的整体概念。面光桥区域采用20 mm厚GRG高强纤维石膏板做造型,GRG高强纤维石膏板为A级防火材料,既满足了造型柔韧度需求,且对于大功率灯具开启时产生的热能有隔热的作用。剧场地面采用红地毯和木地板,红地毯经防火处理达到B1级,其余部位墙面织物软包采用防火等级不低于B1级装饰材料。

1.2.3剧场声学效果升级

更新耳光室、声光控制室等功能空间吸声材料及布局,独立各使用空间。针对剧场各区域选择不同材料。观众厅侧墙以疏散口为界,分为两个部分。疏散口之前的墙面呈弧形,而弧形墙面又分为两个部分,其靠近台口的部分为凸弧形,靠近疏散口的部分为凹弧形,且其圆心位于观众席内,因此该段墙面容易产生聚焦等声学缺陷。在疏散口之后为平墙,且两侧墙面平行,容易产生颤动回声等声学缺陷。因此,在布置侧墙的声学材料时除考虑混响时间的控制,还需考虑声缺陷的消除。综合考虑内装效果的一致性、控制混响时间、消除声缺陷以及环保防火等方面等要求修改各区域用材。

(1)观众厅侧墙上部部分选用装配式吸声墙板系统(图4)。

图4 剧场坐席区改造后实景

(2)观众厅侧墙下部部分选用规格14/3木制吸声板。

(3)观众厅后墙选用规格3/4木制吸声板。

(4)观众厅大面积吊顶选用穿孔木板彩绘造型吸声吊顶,而一层坐席区顶部采用砂岩喷涂环保吸声吊顶板(图5)。

图5 剧场坐席区改造后实景

(5)一层天桥以下舞台墙面则选择穿孔FC板吸声构造系统。

1.3其他专业改造修复概况

锦江大礼堂为1961年修建的老建筑,各个专业需要的重要的原始资料无法收集齐全,众多原始数据无法核对证实,这些对整个项目的改造和修复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和挑战。

1.3.1结构方面

原始结构资料缺失,设计人员只有在现场放线测量计算得出。剧场顶部结构已无法满足现行国家规范要求,决定重建剧场顶棚结构。观众厅屋顶更换为钢网架。在进行墙体定位时,配合装饰等各专业,结合考虑了在加固或重建时是否需要预埋相应埋件、构件、洞口等。预埋件为装修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物,施工时预埋件均符合GB 50009-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核实现场数据后,对建筑原结构无需拆除的部分进行局部加固保留原结构形式,例如观众厅、侧厅、屋面重新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配合装饰专业对原材料施工工艺进行考察,对不同材料的固定方式进行改善,比如改变入场门厅墙面石材固定方式等。

1.3.2给排水方面

原建筑给排水管道老化,供水量不足,雨水、排污系统落后等问题让使用方叫苦不迭。经现场核查,原建筑给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管道老化的问题:早期管道基本采用铸铁镀锌管材,由于使用时间长,设施老化,管道锈蚀情况严重,且水垢堆积厚。又因现今用水量大增,原有管道管径过细、过水断面太小,水压不足等问题造成了供水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现在的使用需要。所以设计改进了建筑原给排水系统:替换大部分老旧破损水管,遵从最新建筑防火规范增加喷淋。例如入场门厅区域增加水炮,一层观众坐席区天花的喷淋按规范要求增加了数量,进一步扩大消防喷淋覆盖区域。且一层观众坐席区顶面喷淋位置进行了重新的排布,优化了原给水喷淋方案,使喷洒区域最大限度覆盖整个剧场。对原建筑的排水沟及地漏的走水坡度进行修复设计并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施工控制。

1.3.3暖通方面

原建筑的部分暖通系统已不能满足剧场荷载,且结构顶重建后,新的暖通系统需要与其他专业配合使用空间,并进行管综,重新排布。空调系统在改造设计时,对原来送、回、排风口的规格进行详尽记录与反算复核。在随后恢复安装时,暖通专业所有风口的排布定位按整齐、理性的原则配合装修天花综合图进行了布置。设计更进一步要求其风口材料的颜色与相邻装修材料的颜色一致。在安装固定件中,空调风管及风机盘宽度超过吊顶吊杆规范规定时,在底部均增加了相应的符合规范的加固件进行加固。

1.3.4电气照明方面

原建筑部分电气照明回路已老化,缺少漏电保护装置。通信系统存在电线、网线、光纤线架空布置、纵横交错、杂乱牵拉的现象,且老建筑的消防疏散系统并不完善,所以在改造修复中改善建筑电气照明问题:地面线槽、地插座做防潮、防漏电处理。所有电气照明的灯具、插座、开关、配电箱等的位置与装饰专业进行深度配合后再进行布置。电气照明的管线敷设及需隐藏的灯具挂件与其他各专业系统的各种暗装管线按配合结果再进行施工。特殊灯具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按时间节点购买安装。所有灯具底座、插座、开关、配电箱等的饰面颜色与相邻装饰面统一。遵从建筑防火疏散规范增加了相应疏散标志。

2成都市东区音乐公园演艺中心设计工程

2.1“东郊记忆”东区音乐公园的历史及现今修复概况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原为成都红光电子管厂的厂区,是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援建项目之一。而今,则是全省唯一的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项目。它定位于以音乐消费为主题的旧工业改造娱乐用地,整合音乐创意资源将其打造为国内首家数字音乐产业聚集区和以音乐为主题的体验公园。

厂区内遗留的厂房、架空管廊、烟囱、水塔等多种建筑和构筑物以及高大繁茂的桉树、梧桐、香樟共同构成了其特有的工业文明景象。于是,在规划设计中,提出了“保留、融合、对比、细节”的总则。对原工厂资源进行清理、整合的基础上,设计人员提出了资源利用原则。一是构筑物利用。利用原有架空管廊敷设水、电等新设管道,并成为园区导向元素;利用原水塔成为高位消防水箱;利用提升塔成为酒吧区的特色空间;利用烟囱成为园区标志性照明。二是剩余产品利用。利用玻屏做音效的灯光装置成为园区符号之一;利用玻屏等模具做雕塑墙,与玻屏墙形成关联关系,以表达该厂的生产状态和历史特色。三是工业部件利用。将桁车、钢大门、钢传送带、钢烟囱、钢轨、枕木、钢罐等做成景观要素。对于园区建筑分为三类,并分别处置。一类建筑,有特定历史感,外观有保留价值,其改造方法分为:在保证功能使用前提下,尽量少改动外观、配合抗震加固、稍加调整或复原即可;二类建筑,外观没有保留价值的可采用新旧融合的方式,将外观改成具有历史感和工业特征的“老工业建筑”。也可采用新旧对比的方式。三类新建建筑则采用新旧融合的方式,从风格、肌理上进行协调处理。本案设计的“演义中心”即属于此类建筑。

2.2演艺中心的改造及更新概况

2.2.1空间序列调整

演艺中心原门厅与门廊缺少一定的延续性,希望借助设计让二者间的延续性更加紧密,增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原建筑门厅层高比较高,使得整个门厅很大气宽敞,设计希望保留原建筑层高的优点,使门厅显得更加宽敞通透,让观众进入门厅不会显得压抑(图6)。

图6 剧场观众门厅效果图

原建筑内庭观众休息廊道,主要设有观众休息区、观众吸烟室、卫生间、廊道的天棚呈现出一道自然的天际光线。设计希望借助这一个特点使室内外有一定的延续性。让观众在此休息时能感受到自然光线与人工照明的完美结合。整个光线自然地洒在墙面,形成一道光流的瀑布。设计通过保留原建筑的这一亮点,与人工照明自然融合。

廊道区域包间处,因天棚设置的管道,不利于包间向外扩太大(因墙体无法到顶)无法保证隔音效果,所以从整体考虑,我们将包间隔墙墙体略微外移。VIP看台区域因宽度不能满足功能需要,现把墙体向内收缩。在保持包间的空间面积不受影响下,也保证了看台的空间需求和独立性,同时也使包间形成了单独的盒子与周围环境形成凸凹关系(图7),使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效果,丰富了廊道空间。

图7 VIP包间效果图

2.2.2演艺中心剧场材料与室内工业风的搭配

演艺厅为本案设计的重点所在,也是工业风最为集中的之地。顶面吊顶,采用满堂葡萄架工业风设计,一是满足演义中心舞美灯光挂架设计要求。二是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尽显工业风的艰涩与隐郁:原本深灰色打底的工业厂房梁架结构在密如蛛网的吊顶梁架空隙间若隐若现,恰到好处。墙面采用1 200 mm×600 mm×8 mm厚中灰色硅钙板吸声并干挂上墙,从材料上满足空间声学、光学等物理特性要求。同时特意暴露出厂房特有的深灰色牛腿柱结构。二者在灰色调的协调下相互走着细致与粗犷的两条路线。灰白色的钢丝网护栏也是为本案量身定做:高度1 200 mm~1 400 mm的钢丝网栏杆由低到高分3层设置在马道边缘。钢网由直径3 mm的钢丝编成,镶嵌在小矩管的金属边框内。且矩管与钢丝网并不直接相连,而是由橡胶垫夹制而成。这样特殊设计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声震而引发的钢丝网共振现象的发生。在地面的材料选择上则采用亚光中灰色环氧树脂地坪漆。力求在整体上做到简洁大方、工业气息与音乐相辅相成的空间氛围(图8)。

图8 演艺厅效果图

3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节约国土资源,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经济意义上讲,还是从传承城市建筑历史文脉,保护城市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的历史文化意义上来讲,我们研究和探索出一条科学、经济、慎建少拆,多加改造利用,且富创新活力的老建筑保护改造利用之路,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经济意义和历史传承意义。而要将这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更是需要统筹规划,多方协调。

作为建筑设计师,须当仁不让地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继承弘扬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与思想体系;坚持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思想;坚持创新与发展将所需文化传统的内在精神实质与外在形式美感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与现实生活要求相匹配,与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不断创新演绎出全新的符合“和谐社会”需求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手法。古人云:“举而措诸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作为这一事业的重要角色——设计师来讲,不但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承袭优秀的文化传统的意识;还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设计思想和超越时代的创新思维;更必须具有俯观全局的大局思想,和协调调动各方积极资源的社会能力。唯有做到这三个“必须”,方可将如梦如幻的空中楼阁屹立于纷繁的尘世间。为国家创建和谐社会,为建筑行业构建可持续发展道路,开创事业的一片新天地。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志码】A

[定稿日期]2015-11-13

猜你喜欢
改造保护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