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缘
浅谈西藏江孜县卡麦乡陶器的造型风格
孙雪缘
【摘 要】造型是各种器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它和人类的造物活动同步出现,陶瓷器物的造型是陶器构成的最基本形式,装饰是从属于造型的。笔者借助卡麦乡的典型陶器,结合点、线、面的应用,从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来分析卡麦乡陶器的造型形态特征。
【关键词】卡麦乡 陶器 造型 风格
“陶瓷造型的基本概念是在一定创作观念和意图的支配下,有目的地利用某种陶瓷工艺材料,运用一定的工艺加工技术,通过对形体、空间、构件等形式的确定和处理,创造出有一定用途和意味的器物形态和样式”[1]。卡麦乡早期制作的陶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目的的实用器皿,这些器物的形制从实用功能角度出发形成了各自的特征,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在卡麦乡陶器制造的早期,一件器物可能承担了多种功能,或是存在器型通用的情况。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器物的明确分类越来越明显,形成了特定器物具有特定用途的形式。
陶瓷器具是占有一定空间的立体造型,就其外观形态而言,它是由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点、线、面、体和空间所组成的。
(一)保温缸的造型
保温缸是藏民族用来放牛粪以保持酥油茶壶的温度,因此被称为“保温缸”,在张宗显的《西藏的陶艺彩世界》陶器分类中便用了“保温缸”一词。在保温缸中间画一条虚拟的中轴线,左右两边对称,其口沿、脖颈、鼓腹、腹与底座交接的点、圈足的两个点与垂直线等距,所处的位置高度相同,呈对称状态,给人以安定的感觉。只是由于陶器材质较厚,风格粗犷又浑厚,凸起的点与凹进的点的面积相对薄胎的瓷器要稍微大一些,给人感觉比较钝,但表面变化比较柔和委婉,具有良好的触觉效果。凸起的点有一种内在的力,让人感觉比较近且更容易觉察与触及,有着一种向外扩张与伸展的趋势。凹进的点,给人感觉比较疏远,并且不易触及,有一定的纵深感觉,给人较为柔和的印象。两者结合,刚柔相济,妙趣横生。保温缸的口部、颈部与底座上排列在一起的弦线,弦线一般分布在造型较平滑的部位面,呈纵向排列,是上下重复出现的圆周线,并不构成形体的转折,而是形体表面有高低变化的装饰线。[2]由于光影的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于光面的表层,丰富了造型面的变化。在保温缸的壶身需要加强转折的部位做一条凸起的棱线,使造型形体变化明确而丰富。再加上器身固定单纯、纵横有序、规矩整齐的曲线,柔和、流畅、饱满、委婉,稳健中显灵动。其口部的倒立梯形的斜线构成伸展、开放的视觉印象,获得较大的空间感。加之底座两条倾斜的直线呈金字塔形,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加强了造型的安定感。整个造型为凸形柱体面与球面的结合,相交线类似于束腰线。其制作为圈足底,可以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减少了三足在不平地面上的不稳定感。鼓腹呈球形,内有足够的空间盛放足够的木柴或是牛粪做燃料,鼓腹内器壁置三个足,利于酥油茶壶稳定的立于保温缸内,使壶底、壶身受热。两耳链接竖颈与鼓腹,便于提携与挪移。
(二)酥油茶壶的造型
在酥油茶壶中间画一条虚拟的中轴线,壶身左右两边对称。其把手的点与壶嘴的点与垂直线的距离不相等,所处的位置高度相同。这时的两个点对中间的垂直线产生不同的关系。把手的点距离垂直线近,表现为吸附和牵引。壶嘴的点距离垂直线较远,则表现为离心和扩张,给人的感觉平而不稳,但是与体积较大的壶身的稳定结构相结合,稳定中又有灵动之美。为了增加颈部的丰富变化,加一条凸起的棱线,形成亮线和暗线、棱形复合线角,有助于加强造型的特点。制作为“高足托盘式”口,竖颈的直径小于口径的直径,利于把酥油茶倒入壶内而不外流。溜肩,斜腹,连着平底,主体部分为圆柱面与球面的结合。口沿处与肩部用壶把链接,短扁把手与另一边的粗长壶嘴形成体量上的对比协调之特征。
(三)分离酥油器的造型
分离酥油器是藏民用来分离酥油的,其造型为茧型,是把平面形为圆形的三个大于半圆球状的形体结合成类似于茧状的长圆形,塔尖状的盖扭,口部直径大于盖子的直径加之盖子口部有转折的凹凸线,使盖子稳固地控制在口部,与底座相呼应,从口沿延伸出一把手连接到茧型腹部,构成独特的造型样式。腹部有突出的两个系或耳,造型比较小,空间感不突出,主要是为了使人手抓住不断地摇晃器物而产生的。整个造型以中间一条看不见的中轴线对称,两头刻有莲花瓣纹,腹部是圈纹和斜线纹。整体造型是以流动的曲线为主,主体部分为椭圆形的面,整体给人以柔和、流畅、饱满、委婉的感受。这与汉代的彩绘茧形壶造型很相似。
(四)藏雪鸡型青稞酒壶造型
任何形状的器皿造型都不是制陶艺人凭空抽象出来的,最初的器物造型是对自然界中实物的模仿或改造。恩格斯曾阐述过类似的观点:“形的概念也完全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而不是头脑中由纯粹的思维产生出来的。必须先存在具有一定形状的物体,把这些形状加以比较,然后才能构成形的概念”。[3]藏雪鸡是西藏自治区Ⅱ级重点保护鸟类,主要分布于羌塘高原、藏东山地和藏南山地。制陶艺人并没有完全做出藏雪鸡的原型,而是加以取舍,改进。其造型整体上呈无规则形态的立面形,在多方向的角度上呈不对称的器型。以无规则、无秩序的直线构成的自由直线形面,给人以敏锐、活泼、多变之感。尾部与头部凸起的点,使人感到有一种向外扩张与伸展的趋势。而腹部与底座的连接处呈凹进的点,呈向下收缩的状态。壶身以直线为主,底座以曲线为主,尾部内侧直线、壶身上部的直线以及脖颈内侧线造成一个伸展、开放的视觉效果。下腹部的两条线、壶身上部的直线、壶身与底座交接的线构成倒梯形,加强造型的夸张感,两两倾斜线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加之比较低矮的足,又给人安定的感觉。此酒器具动中有静、灵活中见稳重,既体现藏雪鸡的生命体特征,又不失青稞酒壶的实用特性,也隐现出使用“广莫”时热闹的饮酒文化。
(五)扁壶的造型
扁壶在藏语中称为贝列。这种造型的酒壶在西藏的出现很典型,它是与蒙古文化交流的产物。“蒙古扁壶最初是用耗牛皮或骆驼皮制作的盛水或盛酒的器具,称为囊。”扁壶轻便,材料易得,口窄小,扁腹使其便于安置在马侧,便于游牧文化的蒙古族外出携带。“而到了十三世纪,蒙古人开创元朝政府并将西藏正式纳入管辖之后,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更为频繁。在生活上则主要表现在器具造型的相互影响。”[4]虽然扁壶的造型源于蒙古,其样式却不断发展改进。其造型简洁大方,在扁壶的中间画一条虚拟的中轴线,口沿两端的点、腹鼓两端的点与中轴线的距离等高、等距,呈对称状态,给人以安定的感觉。壶身的外轮廓线以及刻线均为有规律的正圆曲线,而感觉过于规整、含蓄。加之壶口及脖颈就是以S形的自由曲线为轮廓线构成的造型,上部内收与腹部丰满部分形成明显对比,整个曲线流畅光滑,与腹部略微呆板的正圆弧线形成对比,流畅光滑、刚柔相济。主体部分为圆球面,给人以规整、秩序之感。华国锋曾赠予、藏族百姓一种塑料酒壶,制陶艺人仿照塑料制品的样子制作的陶器器具,与扁壶相似,造型圆而扁平。
(六)青稞酒壶的造型
外轮廓是以S形自由曲线为轮廓线构成的造型,形态变化自然,有放有收,既有下部向外扩张的丰满部分,也有上部向里收进的紧束部分,没有明确的线角转折。下部瓶腹部的面与底座的面相交形成一个凹线角,呈收进的深角,与伸展扩充感的凸线角想比含蓄柔和,与逶迤婉转的壶身的流动线条形成呼应。加之具有流动线条的壶把手与壶嘴,盖子上出现的复合线角形成对比多属于硬线角,在流动的造型中增加几分硬气。
(七)其他装饰性器具的造型
2015年8月份笔者在朗卡村米玛仓觉家拍到的陶器器皿与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村陶器类型极为相似,造型似船,十分别致,壶腹两面又以黑彩绘出网纹,这难免令人联想起先民驾船撒网捕鱼的场景。遗址时代约在公元前4800年——前4300年,半坡类型彩陶,纹样以宽带、折线、三角等几何纹为主,基本以直线构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船形壶器皿造型样式的跨地域跨时代趋同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与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双体罐类似器皿。西藏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以昌都卡若文化较早,而在工艺造型方面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在卡若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双体兽形罐。此兽形罐有一个口和两个完全对称的器身和器底组成的,形似二兽相向而立,也类似于藏语字母中的“恰”的形象。其颈部与肩部的一对带孔器钮巧妙地把兽的耳朵与尾巴表现出来。器口为侈口,底为平底,兽形罐的整体造型以曲线构成,灵活生动、洗练简洁,其形在似与非似之间。卡麦乡制陶艺人制作的双体兽形罐与新石器时代的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双体罐存在着跨时代又跨地域的器型相似性,但又带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其口为碗状,脖颈细长,肩平直,底为外展的平底,没有尾形的带孔器钮,纹饰为网格纹。
藏式传统陶器造型端庄敦厚、收放合度,属泥质红陶。其造型一般都有宽厚的把手,宽敞的壶嘴和突出的腹肚,口小、形式呈倒置梯形。卡麦乡陶器的基本型呈球体,首先是因为球体适合使用,便于制作,节省材料,并能获得较大的容量;其次是球体具有较大的应力,坚固耐用。“陶器大部分造型与装饰和铜器、木器相似,在古代器皿造型样式发展过程中,漆器、青铜器、金银器等新材质器皿出现时都直接或间接借鉴陶器造型的样式,传统陶器可视为中国器皿造型样式之肇源”[5]。卡麦乡现代陶器结构复杂,形式美观,造型奇特,纹饰多样。陶器的造型形态并不是单纯为了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功能性的器物,制陶艺人越来越是根据人们的需要来制造人们预想的器物。从现代陶器的外形看不仅吸收了内地或藏区原始的陶器造型样式以及内地瓷器的造型样式及纹饰表现。质朴的制陶艺人将传统的创作思想及方法与现代的东西相结合,制作的陶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但又不失民间手工艺的特征。
参考文献:
[1]杨永善.陶瓷造型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2]杨永善.陶瓷造型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4.
[3]高纪洋.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14.
[4]索朗卓玛,扎西.藏族的酒具[J].中国西藏,2010(01):61.
[5]高纪洋.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14.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藏大学2015年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编号2015-UT-08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孙雪缘(1989-),女,山东莱芜人,西藏大学2013级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