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茜
“迁移”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指在一种情境中习得的知识、技能、方法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的知识、技能的习得或者态度的形成所产生的影響。那么什么是语言迁移呢?Odlin(1989)在他的著作《语言迁移》用精炼的语言作了如下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正负两种,也就是语言迁移有正迁移,也是负迁移。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语言迁移就是在进行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研究时一个焦点。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赵世开也明确指出:母语的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根本性的问题”。本文将从语音、词汇、语序、写作四个方面比较分析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负迁移,指出教师应更加重视母语的正迁移,促进学生的二语习得。
1.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迁移
1.1 语音
汉字的拼音中有声母和韵母,韵母又分单韵母和复韵母。英语单词的读音是由音节组成的,音节分元音和辅音,元音有单元音和双元音。英语中的元音和汉语中的韵母都是不能缺少的音节。除了这个共性以外,两种语言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也存在很大的共性,它们都是使用了唇、舌、口、鼻、齿、声带这些部位进行发音,并且大都采用了塞、擦、送气、阻碍的方法。汉语中已经存在的音素如/p/、/b/、/t/、/d/、/k/、/g/、/s/会促进我们对英语语音的习得。
1.2 词汇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语言可以分为理解意义词汇和联想意义词汇。在英语中,大部分的理解意义词汇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汉语单词,并且使用的语境是完全相等的。另外,汉字中80%都是形声字,它是由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的。如“青”作为声旁,可以和形旁“日”“目”“氵”“忄”结合产生不同的意义。利用这种构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分析英语单词的词根和不同的词缀构成不同的单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语序
很多研究者认为,汉语和英语分属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两者在语法上差异很大,谈不上语法迁移。事实上,汉语和英语的简单句的陈述语序是基本相同的。例如:飞机消失了。(The plane disappeared.)我们遇到一个朋友。(We met a friend.) 他是一个工人。(He is a worker.)
1.4 写作
郭纯洁和刘芳采用有声思维的方法研究了12名水平不一的英语学习者的写作过程,发现这些研究对象都是先用母语对作文进行逻辑思维,再分析判断英语的语言形式,最后检索需要的英语词汇、短语、句子,继而得出结论:母语是作为一种介质,存在于学习者二语输出的逻辑判断、分析和推理的过程中。
2.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负迁移
2.1 语音
有研究表明,母语的负迁移最显著的影响发生在音位上。通常汉语的发音模式为元音或辅音+元音,因此学生在读英语时会在辅音之间加上一个元音,如print常被读成/perint/。另外,英语中还有很多汉语中没有的音素,如学生常将/θ/发成/s/,将/ e/发成/z/。英语中的单元音分为长元音和短元音,如/i:/和/i/,而汉语拼音中的单韵母却没有。
2.2 词汇
英汉语词汇都有自己的搭配习惯和使用场合,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把汉语的词汇错误迁移到英语中。比如说The speed is fast. 此外,英语的名词复数形式一般都是附加的,如(e)s,而汉语的名词复数通常没有标记,学生往往会忽略英语的复数标记。
2.3 语序
母语对语序的负迁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否定句的否定位置和疑问句的结构。以“他是一名教师”举例,汉语的否定句“他不是一名教师。”而英语的否定句是“He is not a teacher.”;汉语的疑问句为“他是一名教师吗?”而英语的疑问句是 “Is he a teacher?”(2) 副词的位置。汉语的副词在动词的左边,如“我很喜欢这书。”而英语中的副词通常放在句尾处,如I like this book very much. 学生受到汉语语序的负迁移,就会说 “I very like this book.”(3) 定语从句。英语中的定语从句是后置的,而汉语中的修饰成分都在被修饰的内容前,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他送给我的礼物”在英语中是the gift he sent me。
2.4 写作
学生在母语的长期影响下,写作时总是按照句意断句,但是在英语中一个语法完整的句子,就必须以句号结尾。如果用了逗号连接两个句子就是一个病句。如Today is Sunday, I pay a visit to the museum.这是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一种错误。
3. 结束语
二语习得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母语的负迁移又无法消除,所以在日常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分析错误成因使来自母语的负迁移降到最低限度,同时有效利用正迁移,帮助学习者减少负担,提高学习效果。
戴炜栋, 王栋. 语言迁移研究: 问题与思考[J]. 外国语, 2002(06).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