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平
构建学校发展的墨香之路
韩朝平
【摘要】回顾历程,知道书法教育从自哪里来,到哪里去;厘定外延,理清书法教育已经做了什么,还将需要做什么;审视内涵,思考书法教育的学科价值、文化价值。在文化自觉中,构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墨香之路。
【关键词】特色坚守;系统建构;文化自觉
一部学校特色发展史,就是一部学校文化的追寻史;对“文化”的追求,是学校“特色”内在的强大动力,牵引着学校不断的追寻、创新,最终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我们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以写字特色为突破口,经历近二十年的努力,从一所濒临撤并的村小成长为省市有名的省级实验学校、国家级写字教育实验学校。当我们回顾这段弥足珍贵的历程,寻找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内在意蕴,对于开启新历程,追求教育的均衡化、优质化、个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校自90年代末开始特色创建,近2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特色活动”到“特色项目”,再到“特色文化”。“特色文化阶段”体现了“文化自觉”时代正在到来。
第一阶段:特色活动阶段。我校诞生于1994年。那个时候,不大的县城内外就有十多所小学。在生源竞争异常激烈情势下,各个学校纷纷组建各类兴趣小组。我们也顺应形势,分析并审视自身的因素,决定开展创建写字特色。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为:朴素的功利心理写好字有利于获得高分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发展策略。但写字,某种程度上也打破了应该教育统治一切的禁锢,成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第二阶段:特色项目阶段。这一阶段以2003年为分水岭。学校对“特色活动”进行系统化设计、系列化思考,打造成独具创新意义、内容综合的“特色项目”。与相对单一的侧重于“写字”本身“特色活动”相比,“特色项目”更具综合性,环境的打造、硬件的完善、师资的培训、课题的研究,特别是通过“特色课程”的建设使学校写字发展走向了体系化和常态化。
第三阶段:特色文化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大致在2010年,主要标志为“学校文化”思考的自觉。思考“学校文化”层面的“特色”,就是思考学校的独特个性、整体风貌、核心价值观,由“活动”“项目”“特色课程”层面走向“文化”“价值”层面的思考与实践,可以视为我校“特色”路程的又一次重要的超越。将“书法特色”放到书法文化、传统文化和时代教育中,寻求特色的价值,并把特色价值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品质、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统一起来,从而形成学校精神文化。
对于人来说,对他一生起作用、影响他一生的不是某一种技术、知识和技能,而是他的精神世界,是信仰、价值观和感情。特色的发展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拓展深度,增加厚度,从技术操作层面走向文化层面,从技能场面走向精神层面,进行系统的建构,是赋予特色发展生命力的必由之路。
1.环境:墨香浓郁,让孩子亲近书法。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巨大的影响,特色校园要有独特的风景,才能给特色建设带来新鲜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作为写字教育实验学校,更需要一个翰墨书香的浓郁氛围。利用校园围墙,集中展示历代书法代表作品和凝聚着丰厚文化的成语,打造书法墙;利用办公室、教室、楼道、走廊,悬挂名家碑帖和学生作品,打造艺术墙;开辟300多平方米的书法作品陈列室,展示师生的书法作品;竹林里、草地上、桃李园中,散落刻着“德馨”“墨趣”“桃李不言”众多景观石;“棋趣”“古今对话”“中国骄傲”“书华夏文明写灿烂人生”等小品浮雕随处可见。
2.师资:内外兼修,让孩子走近书法。在以生为本的特色发展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成功的关键。特色开创之初,学校积极开展从校长到教师全员参与的书法基本功培训:聘请省、市、县书协会员、知名书法家来校做讲座;组织教师到全国各地书法特色学校参观学习;组建校级书法爱好者协会,定期开展活动;对新调进的教师实施写字水平过关等等。种种措施的开展提高了教师写字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为特色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3.课程:能文并重,让孩子走进书法。特色课程是体现学校特色的重要载体。构建科学合理的特色课程体系,对于丰富学校的特色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03年,我们分别编写了技能、文化、活动三类校本教材。技能教材分为硬笔和软笔两大类,为适应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的差别又细分为铅笔、钢笔、楷体、隶书、行书等几小类。文化教材分为讲述书法史的《书法简史》、讲述书法故事的《瀚海拾趣》、介绍技法的《书法入门》、《碑帖赏析》。2009年,我们又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对文化教材和技能教材进行整合,重新编写了教材——《走进书法》和《写好汉字》。这两套教材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活动教材主要由我县地方人文景观构成,如陆秀夫故居、乔冠华故居等那里的名家题字、石刻匾牌折射着伟人的人格魅力和书法的艺术魅力。
4.活动:丰富多彩,让学生创作书法。一是书法艺术周活动。艺术周主要内容有名师讲座、教师赛课、师生书法比赛、我与书法演讲比赛、书法家故事会等等。书法艺术周,让师生对书法有了更深的了解。二是竞赛评选活动。几年来,我们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省考试院组织的书法考级,现已有四千多人次获得等级,通过率达98%以上。各级各类的比赛,更是我们书法活动的重头戏,近几年已有上千人次获奖,仅参加中国教育部艺术司组织的“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大赛”就有五百多人获奖,学校连续九年获得组织奖。三是与书法家联谊活动。近几年来,先后有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洪厚甜,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许高如,河北省书协副主席范硕,常熟书画院院长张锡庚,舒同研究会会长高福长,中日文化交流研究会理事陈梅璋,盐城市书协主席凌震三、臧科等等来我校指导交流。
5.考核:规范合理,让孩子倾情书法。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开展写字教育的动力和保障。我们依据《九年制义务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制订了《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写字教学目标及操作评估标准》,该标准获得省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学校还制定了《写字段位评定标准》、《写字“两姿”目测评估标准》和《作业质量评价标准》,让书法教育走了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每学期,我们都要开展班级“写字小能手”、学校“小小书法家”的评选活动,以激励老师强化特长生的培养。为了便于评估、验收辅导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实绩,每学期期中、期末举行两次考核,考核学生的书法基础知识和书写技能,分值纳入到语文教学业绩评估中。
学校特色建设中,隐形的文化传统为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动力,而明晰的文化体系建构则是学校特色建设成功的标志。“文化自觉”是文化建构的核心因素,她不是某一“点”上的自觉,而是整个系统的自觉。
1.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自觉。学校特色不是一种“被迫无奈”的行为,而是学校内在的需求,是一种“内在自觉”。“文化自觉”要求我们清晰地回答“为了谁”的问题。“书华夏文明写灿烂人生”的校训,为我们教育教学奠定基调,传承华夏文明,成就孩子们的人生,是我们一切努力的主动追求。
2.文化自觉,是一种愿景自觉。文化自觉会体现在愿景自觉上,愿景就是我们所要抵达的地方,是学校“文化”魂牵梦萦所在的地方。把孩子培养具有时代气质的“优雅少年、博学少年、阳光少年”;让老师“激情从教、智慧从教、廉洁从教”,做一个幸福的老师;使学校成为“学习的乐园、生活的花园、精神的家园”,成为全国有名、省内知名的优质学校,是我们的共同愿景。对美好愿景的不断遐想和追求,是我们发展的真正动力。
3.文化自觉,是一种路径自觉。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唯一的特色只会促进少数或部分学生、老师的发展,而摒弃大部分学生。为此,近年来,我们把特色教育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紧紧地结合起来,努力走向多元,以书法教育为主,以经典阅读、阳光体育为辅,科技、绘画、舞蹈、声乐等多个项目齐头并进,让特色百花齐放。与此同时,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季节变化,开发了踏青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文化节、圣诞英语节等六节系列主题活动。从而实现以多元特色辅德,以多元特色增智,以多元特色滋体,以多元特色怡美,以多元特色补劳的整体效果。
“学校文化”是优质学校的标志。文化自觉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内在意蕴,拥有“文化自觉”是我们近二十年的能不断发展、不断超越,声名鹊起的原因。当然也将是我们继续努力、不断超越的动力。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教师 王月芳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教师 陈华芳
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教师 翟建云
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东校区教师 韩国权
江苏省高邮市实验小学东校区教师 黄桂琴
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教师 胡 斌
江苏省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师 陈德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教师 赵国华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 张开泉
南京中华中学教师 董国俊
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小学学生 杨景文指导老师 张保衢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学生 文巳吟指导老师 朱建华
南京市赤壁路小学学生 朱婧曈指导老师 苏 杰
江苏省无锡兰亭小学学生 林 童 指导老师 赵星玥
江苏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学生 刘昕怡指导老师 陈育才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学生 王馨菱指导老师 崔 璨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学生 邓李同 指导老师 甘 泉
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小学学生 董小雨 指导老师 张 林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学生 邰宇轩指导老师 陈 涓
南京市赤壁路小学学生 章晗天 指导老师 苏 杰
南京市银城小学学生 贺宪睿 指导老师 崔世焘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5-0029-03
【作者简介】韩朝平,江苏省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江苏建湖,224700)校长、党总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