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走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原因分析

2016-07-25 09:32牛文玉段立公
运动精品 2016年6期
关键词:运动性筋膜胫骨

牛文玉 段立公

(1.铜仁学院体育系,贵州铜仁 554300;2.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竞走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原因分析

牛文玉1段立公2

(1.铜仁学院体育系,贵州铜仁 554300;2.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调查运动损伤,发现竞走运动员损伤多集中腰、髋、下肢等部位,主要有运动性腰肌劳损、腘绳肌损伤、膝关节炎、胫前肌腱鞘炎和跖痛病;运动性损伤与运动员技术等级无关;多数运动员同时患有两个部位以上的损伤。通过对髋、膝、踝关节功能解剖学特点与竞走动作技术进行分析,认为增强下肢肌力平衡与耐力的训练是预防损伤的重要手段。

竞走;运动性损伤;原因

2016年3月5日,全国竞走大奖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在安徽省黄山市开赛,通过激烈的角逐,最终选拔出11名竞走运动员代表我国参战里约奥运会。我国竞走水平早已进入世界先进之列,尤其是近年来在国际大赛事中均有不错的表现。但单就成绩来看,自12年伦敦奥运会以后,我国的竞走成绩并没有实现较大的突破,后备人才也略显不足。训练制度方面,我国运动员有成熟的训练制度;技术方面,我国有着大批优秀的本土教练,加之2012年后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决策,从俄罗斯、意大利等聘请知名外籍教练,技术问题已不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

运动损伤是在训练过程中由各种原因引发的身体伤害,是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和运动寿命的关键因素。竞走运动是一项以技术和耐力为主的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良好的有氧耐力素质和规范合理的动作技术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我国不同等级的专业运动员进行调查,发现运动伤病是限制我国竞走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49名竞走运动员,男运动员30名,其中国际健将3名(参加过2012年、2014年和2015年三大国际性赛事),健将9名,一级运动员8名,二级运动员5名,二级以下5名;女运动员19名,其中国际健将3名,健将6名,一级运动员6名,二级运动员3名,二级以下1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学、竞走训练、比赛视频、运动损伤流行病学、体能训练及体育康复等;查阅运动员病历。

1.2.2 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60份,回收53份,有效问卷49份,有效回收率为81.67%;对问卷内容进行效度、信度检验,效度为91%,信度系数为0.89。

1.2.3 专家访谈法

对运动员所在队的教练员和队医进行访谈,主要内容为技术、训练、伤病和治疗康复情况。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竞走运动员身体不同部位运动损伤分析

表1 身体不同部位损伤情况

从表1调查结果得知:竞走运动中运动性损伤主要集中在下肢和下腰部;其中损伤率出现最多的是髋、股部,其次是下腰部。髋、股部运动性损伤的44例,其中急性损伤的11例、慢性损伤的33例,约占总调查人数的89%;其次为下腰部,有38例,急性损伤7例、慢性损伤33例,约占总调查人数的78%;膝部运动性损伤的26例,皆为慢性损伤;足踝部损伤的21例,也都为慢性损伤;肩颈部运动性损伤和上肢运动性损伤的均占总调查人数的2%;运动员头面部、胸腹部的运动性损伤较少。在所有运动性损伤中慢性损伤占多数,远远高于急性损伤。

2.2 竞走运动员运动常见损伤种类分析

表2 运动损伤种类

续表:

由表2可知,患运动性腘绳肌损伤的人数最多,共计41人,约占总人数的84%;其次为腰肌劳损,占总人数的69%;患运动性膝关节炎有26人,约占总人数的53%;患运动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4人,约占总人数的8%;患运动性胫前肌腱鞘炎的有14人,约占总人数的29%;患跖痛病、梨状肌损伤和肩、臂肌劳损的分别占总人数的14%、6%、4%。

2.3 不同技术等级竞走运动员运动损伤分析

表3 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损伤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所出现的运动损伤大致相同,即大多数的损伤还是发生在腰、髋、膝踝等部位。损伤发生率也大致相同,国际健将级为83%,国家级健将为87%,一级运动员为85%,二级运动员为65%,二级以下的为50%。在调查中发现,以上几种不同的运动损伤在大多数运动员训练过程出现过(相同或不同时期),其中多数运动员同时患有两种以上不同部位的运动损伤。

3 运动损伤病因分析

3.1 专项技术和体能素质与竞走运动损伤

竞走运动是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相交替,逐步将身体向前推送的运动。主要的技术要求是双脚不可以同时腾空离地,单腿垂直支撑期,膝关节不可以屈曲。双腿交替支撑(或者摆动)是其特点,属于一种“复合摆动”的运动[1]。在相同的距离和路线安排下争取较少时间走完全程,即平均速度大者获胜。在比赛中要想获得速度,与机体肌肉的力量、耐力,神经对肌肉精确而协调的支配,关节活动度分不开。运动中肩关节、腰椎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活动最多,结合全身肌肉、筋膜,形成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运动链”[2]。在整条运动链中,腰、髋部是身体运动的核心,处于运动链的中间部位,下肢处于运动链的远端,承担全身主要的负重。在一个运动周期内,参与完成运动的主要有腰椎关节及腰部肌肉、髋关节及臀肌、膝关节及股前、后肌群、踝关节及小腿肌、跖趾关节及足底筋膜。由于竞走运动属于周期性耐力性运动,运动员需有着较好的身体素质,包括关节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提示在训练中易发生损伤。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腰、髋、膝、踝是损伤最多的部位。田径运动中下肢及下腰部的损伤发生率较高,竞走运动中的伤病率为40.6%[3]。大多数损伤并不是单一出现,而是复合出现,即有接近半数的运动员同时存在腰部和下肢部的损伤。从肌肉参与的角度来讲,下肢的伸肌群和屈肌群是整个运动周期内最大的“原动肌”,屈肌群的发力开始于前脚跟着地,一直持续到后脚登离地面。在接下来的“前摆”期间,在脚跟触地到下一个摆动周期前,膝关节始终呈伸直状态,中间的间隙较短,肌肉的整体工作时间长。此外,竞走运动中大多数时候是单腿支撑,无论是从参与程度还是工作时间上讲,下肢肌都是使用较多的。

3.2 主要损伤的功能解剖学分析

3.2.1 腰肌劳损发生的功能解剖学分析

腰肌劳损又称腰部肌肉筋膜炎,主要的病理表现是腰部疼痛[4]。运动性腰肌劳损主要是由于运动引起的腰部肌肉筋膜损伤,造成腰部肌肉筋膜撕裂、脂肪小叶水肿发生炎症,进而刺激到周围神经,引进起疼痛、肌痉挛、下肢麻木等诸多症状。腰部是人体核心区,支撑着上体的重量,同时承接、传导着机体上下部之间的力。在正常解剖状态下,人体腰部肌肉筋膜主要有浅层棘间韧带和深层的横突、髂棘韧带。韧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固定椎骨,限制椎关节之间的活动度,与骨组织和肌组织一起组成人体支撑系统。控制腰骶关节活动范围:屈伸为20°,侧屈为8°,轴性旋转约2-3°[5]。腰椎和骶椎的解剖学特征决定了腰椎、腰骶关节主要以屈伸为主,侧屈和旋转为辅。在训练或比赛中,运动员髋部的运动是绕人体垂直轴、矢状轴和额状轴的三维维度进行。运动员髋部的灵活程度与步幅大小和动作的经济性有着直接的关系[6-8]。在实际的训练中,教练员对于运动员髋部灵活性训练的要求较高,注重运动员髋部的转动。但是从解剖生理的角度讲,髋部在额状面上的上下摆动会给腰部竖脊肌及骶髂关节带来很大的运动负荷刺激,在大负荷训练量下,这种刺激会更加明显。在多次的牵拉、扭转刺激后,固定腰椎小关节的韧带、肌肉和筋膜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肌筋膜充血、炎症引起腰部疼痛或不适。调查中的发现,多数运动员训练中都曾经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腰肌劳损。

3.2.2 腘绳肌损伤的功能解剖学分析

腘绳肌起于股骨和坐骨结节,至于腓骨小头及胫骨外髁筋膜。主要的功能有屈膝、伸髋、胫骨内外旋和保护膝关节稳定的作用。竞走运动中,规则要求运动员在支撑腿垂直阶段,身体躯干呈伸直状态。身体躯干控制主要基于髋部的稳定,这同时也是运动员获得速度和节省体能的基础。腘绳肌在维持身体骨盆前倾角度,在中和股四头肌和髂腰肌对骨盆前倾的牵张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前支撑腿阶段,髋关节屈及膝关节伸,腘绳肌被动拉长(肌肉前负荷阶段),肌腱起止点处腱鞘和滑囊的压力加大,摩擦增强;过渡到支撑腿垂直阶段时,前面股四头肌和后面腘绳肌处于同时收缩状态以保证身体躯干的垂直,腱鞘和滑囊的摩擦进一步增强;到后支撑登伸阶段时,腘绳肌进一步积极收缩使髋关节伸,膝关节屈。从前支撑到后支撑整个环节中,腘绳肌不仅需要对抗相对有力的股四头肌,维持骨盆稳定,而且在远端被动拉长的状态下(膝关节伸)积极收缩。腘绳肌在高张力下对抗股前群肌,其腱鞘和滑囊在反复摩擦后,容易发生软组织的水肿、炎症和粘连。此外、还存在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客观上要求腘绳肌必须具备较强的收缩力,防止被拉伤。竞走运动本身就属于耐力型项目,腘绳肌在反复的拉长和收缩下变得易于疲劳,而肌肉的疲劳是腘绳肌损伤的重要诱因[9],肌肉拉伤的比率就会上升。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也是如此,腘绳肌损伤的比率最高,在被调查的运动员中有84%的人患有腘绳肌损伤。

3.2.3 膝关节损伤的功能解剖学分析

竞走运动中膝关节损伤有髌韧带、髌骨软骨、脂肪垫以及滑囊(滑膜襞)发生炎症或劳损,多数为积累性慢性损伤。主要原因是在长期的运动训练或比赛中,股四头肌高张力造成髌骨周围的载荷较重,髌骨和其周围软组织间的过度研磨,产生炎症等微细的损伤[10]。此外,股四头肌肌力相对不足或者长时间训练导致肌肉疲劳、力量减弱,屈伸膝过程中髌骨滑行轨道发生改变,膝关节软组织间的挤压、撞击和磨损增多,产生软组织细胞的缺血、肿胀、变性和坏死[11]。竞走运动训练或比赛中,靠双下肢有力的登伸和高速的摆动获得速度。单腿摆动后期,胫、股前肌群迅速收缩,使膝关节伸、踝关节背屈,髌骨承受股四头肌肌腱的压力增大,同时与股骨、胫腓骨内、外侧髁发生一定的撞击。在前支撑脚触地后,重心迅速前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成倍增加[12]。膝关节承受长时间的反复研磨和撞击是损伤发生的原因之一。

3.2.4 胫骨前肌腱鞘炎以及趾通病发生的功能解剖学分析

胫骨前肌起自胫骨外侧面,肌腱向下经小腿横韧带和十字韧带(又称小腿上、下支撑带),止于内侧楔骨内侧面和第一跖骨底,主要有伸踝和足内翻的作用。小腿上、下支撑带分别附着于胫、腓骨和趾骨的内外侧,外形呈半圆,包裹、固定胫骨前肌腱鞘。胫骨前肌肌腱与小腿上下支撑带间存在小滑囊,主要起润滑和减少摩擦的作用。小腿支撑带和胫骨前肌肌腱呈十字交叉状态。从力学的角度观察,胫骨前肌收缩时,肌腱产生的向前上方的力与小腿支撑带向后下方的力互为相反作用的力。胫骨前肌收缩力越强,小腿支撑带和肌腱之间的作用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韧带间局部血循障碍和肌腱韧带之间的过度摩擦、过度牵拉常常是腱鞘炎或滑囊炎产生的重要原因[13]。运动性趾通病指由运动引起的趾骨疼痛并足功能障碍的病症。主要产生的机制为运动中足底反复的摩擦、挤压或撞击使前脚掌在脂肪垫脱位并刺激到滑囊、神经和血管,使之产生局部缺血、水肿、炎症和筋膜粘连。人体正常运动或站立支撑是建立在足底三条足弓基础上,即内、外纵弓和足前部的横弓。三条足弓的“弓弦”足成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分别位于足跟部位和第一、五趾骨远端,所承受的力最大。竞走运动中足部正确的技术要求是,足跟先触地后沿足底外缘滚动过渡到前脚掌,最后发力登伸。由于不允许有腾空和屈膝,致使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增加,传到到足底筋膜,加重了趾骨远端与地面的挤压以及相应部位滑囊的摩擦。在训练或比赛中,竞走运动员不断进行着踝关节屈、伸运动,反复的摩擦是腱鞘炎发生的原因。

4 结论

竞走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多集中腰、髋和下肢等部位,应加强机体相应部位伤病的预防;运动性腰肌劳损、腘绳肌损伤、膝关节炎、胫前肌腱鞘炎和跖痛病是主要的损伤,关键原因是竞走技术对人体生理和解剖功能的特殊要求。因此,应增强下肢肌力平衡与耐力的训练,竞走运动中伤病的发生与运动员技术等级没有直接的联系,运动伤病的预防应及早进行。

[1]朱兴涛,贾谊,于芳.基于足底压力对竞走运动员跑鞋的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29)1:96-98.

[2]李忠臣.核心力量训练在竞走运动中的应用[J].辽宁体育科技,2014(36)3:117-119.

[3]曲绵域,于长隆主编.实用运动医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543.

[4]曲绵域,于长隆主编.实用运动医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717.

[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组编,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5.

[6]杨阳,李建臣.竞走技术生物力学评价指标分析[J].运动,2015(11):20-21.

[7]魏统朋,陈丽.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髋关节运动技术环节中存在问题剖析[J].天津体育学报,2006(21)6: 535-536.

[8]敬龙军,王鹏.中外优秀20KM竞走运动员髋关节运动特征的三维运动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 (35)10:122-126.

[9]刘卉,霍科林,于冰.运动员股后肌群拉伤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30)6:571-575.

[10]朱雅敏.太极拳中膝关节损伤的机制和预防[J].体育与科学,2002(23)2:59-60.

[11]陈少锋.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探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2(12)1:88-91.

[12]方洪,周忠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致病机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19:544.

[13]汪玲,苏丹,陈立.屈指肌腱腱鞘炎的治疗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5:570-572.

Investigation to the Common Sports Injuries of Race Walkers and the Reason Analysis of It

NIU Wen-yu,etal.
(Tongren College,Tongren 554300,Guizhou,China)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o the sports injuries of race walke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amage more concentrated parts on the waist,hip and lower limbs,mainly include the strain of lumbar muscles,hamstring injury,knee arthritis,pretibial tendon sheath and metatarsalgia disease,and most athletes have two or more sports injuries at the same time.Among them,sports injury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technical level of the athlete.Th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hip,knee and ankle as well as the technology of race walking,it is considered that enhancing the balance and endurance training of lower limb muscle is the important means to prevent injury.

race walking;sports injury;cause

牛文玉(1985-),山西吕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保健学。

猜你喜欢
运动性筋膜胫骨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颅底筋膜结构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浅析影视美学中动与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