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勇(桂林旅游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的桂剧发展论
朱江勇
(桂林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1949—1976年)时期,桂剧的发展轨迹同其他中国地方戏曲一样,在传统剧目的发掘、整理与上演,优秀剧目的编创与移植,以及桂剧传统艺术挖掘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受当时政治左右而发展的,尤其是进入“文革”阶段,桂剧与当时全国的地方戏曲一样被“样板戏”一统天下,桂剧受到很大损失,开始走向衰败。
关键词:新中国;文革;桂剧;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1949—1976年),中国戏曲以改革为主线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至1957年,戏曲改革在“改人”、“改制”的基础上进行“改戏”,主要内容和最后成果是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对传统剧目进行去芜存菁的筛选,将一些过于展示凶杀色情、露骨宣扬封建迷信观念和封建伦理道德的剧目清除,戏曲舞台得到初步净化;在思想内容上对上演剧目抑浊扬清,传统剧目的面貌为之一新,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曲《十五贯》等就是这个时期传统剧目推陈出新的典范。第二个时期是1958年至1976年,戏曲改革的第二次重大变革是京剧现代戏的革命,实现了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重大突破。两个时期戏曲改革的方向,影响了全国范围内各地方戏曲发展的方向,桂剧也不例外:前一个时期在传统剧目的发掘、整理方面做出很大成绩,编创出一批优秀剧目,桂剧有了很大的发展。后一时期的前半阶段桂剧在发掘传统艺术遗产、传统剧目上演、优秀剧目编创、移植方面仍做出很大贡献,后半阶段则被“样板戏”一统天下,桂剧受到很大损失,走向衰败。
1949至1957年是戏曲改革的第一个时期,也是桂剧发展的高峰阶段。20世纪50年代,桂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激发了生命力,形成新的昌盛局面。首先是成立了专门管理戏剧的机构,以及各地改组、重建众多的专业剧团。1951年,广西戏剧改革委员会成立(简称戏改会),旨在加强粤剧、邕剧、京剧、桂剧、彩调等各个剧种的联系。1952年,在戏改会领导下,选定桂剧《拾玉镯》、《演火棍》、《杨衮教枪》、《闹严府》四个折子戏参加在武汉举行的中南区第一届戏曲会演,取得较好成绩。田汉、陈荒煤对《演火棍》、《闹严府》有好评,高度赞扬由尹羲和刘万春主演的《拾玉镯》,《拾玉镯》后来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也得到很高的评价。这期间影响较大、水平较高的专业剧团纷纷建立,如桂林市戏剧改进一团(1950年)、桂林市戏剧改进二团(1950年)、桂林市桂剧改进三团(1953年)、广西桂剧艺术团(即广西桂剧团,1953年),柳州市桂剧团(1953年),桂林市桂剧团(1960年)等,其他各地桂剧流行区都建立专业或业余桂剧团,数量上达到建国后最高峰。
桂剧在这期间发掘、整理、改编了大量传统桂剧剧目。1956年,根据中央文化部抢救各剧种传统艺术的通知,广西省文化局成立由106名桂剧艺人和戏改干部组成的桂剧传统剧目整理委员会,还邀集宜山、全县、平乐、桂林、柳州、金城江、荔浦等地几十位老艺人参加挖掘演出和口述传统表演艺术、脸谱艺术和保留剧本。发掘整理的剧本编入1961—1963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戏曲工作室编印成的《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丛书,32开本铅印,内部发行。该丛书共66集,其中1-25集,58-60集收入桂剧剧目452个,目录如表1.
表1《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桂剧剧目表
注:表格内剧目没有注明其他腔调都以桂剧弹腔演出。
《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丛书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但在“文革”中被视为特大“毒草”,惨遭查抄、没收、烧毁,目前幸存很少,很难凑成整套。
此外,这期间整理、改编较成功的桂剧传统剧目还有:秦似整理、改编的《西厢记》、《秋江》,李寅整理的《春娥教子》,徐勤改编导演的《宝莲灯》,卞璟、王石坚整理的《闹严府》、柳州市桂剧团集体整理的《太白傲考》等,以及广西戏曲改进委员会1955年编印的《拾玉镯》、《演火棍》、《拦马过关》、《抢伞》、《闹严府》、《桑园会》、《白门楼》等,广西桂剧团移植浙江甬剧现代戏《两兄弟》(1955年)和上海越剧外国题材的《春香传》(1955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秦似的《西厢记》(1956年),“《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遗产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深受中国多层次、全社会观众的喜爱。桂剧《西厢记》在保持原作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基础上,根据剧种风格进行再创造,成为雅俗共赏的改编之作,其最大特点在浓厚的文学色彩和简炼的结构形式”[1],仅20世纪50年代就上演500多场,至今仍为各地桂剧团的保留节目。
1958年至“文革”前,桂剧在发掘传统艺术遗产、传统剧目上演、优秀剧目编创、移植方面仍做出很大贡献。1961年9月7日至11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会同各地区、市文化部门联合邀请散居在桂林、柳州、全州、兴安、平乐、宜山、百色等地著名桂剧艺人汇集南宁举行座谈会,发掘桂剧艺术遗产。主要成果为:1.座谈会期间共举行了24场内部观摩演出,演出了包括各个行当、各种风格和流派的107个桂剧传统代表剧目。2.纪录整理了一批有关艺术经验的资料,其中各种舞蹈身段相片1 080张,唱腔录音27段,记谱23首,表演艺术经验的纪录文字11万字。3.给桂剧青年演员传艺,座谈会期间各行当的老艺人向88名来自各地的青年演员传艺,传授了《斩三妖》、《打棍出箱》、《秦府抵命》、《三气周瑜》、《乙保写状》、《活捉三郎》、《造八珍汤》等较有特色的48个剧目和76首桂剧曲牌。4.举行公开演出。在座谈会结束时,组织桂剧各行当最著名老艺人(其中有曾参加唐景崧“桂林春班”的鼓师黎绍武)先后在南宁、柳州和桂林巡回演出,演出扩大了桂剧的影响。
这一时期桂剧在传统剧目上演,创编、移植优秀剧目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1962—1963年全区上演的桂剧剧目有:传统剧目《演火棍》、《西厢记》、《八珍汤》、《泗水关》、《夜访韩素贞》、《百花赠剑》、《武松打店》、《驱魏弑齐》、《打棍出箱》、《连升店》、《拾玉镯》、《李逵夺鱼》、《牛皋下书》、《抢伞》、《梨花斩子》、《李逵待嫁》、《孟良盗马》、《太白傲考》、《穆桂英》、《双拜月》、《思凡》、《秋江》、《北门楼》、《定军山》、《柴桑关》、《拦马过关》、《桃花教疯》、《闹严府》、《人面桃花》、《春娥教子》、《桑园会》、《合凤裙》、《开弓吃茶》、《闯端午门》、《醉打山门》、《打渔杀家》、《打金枝》、《黄忠带箭》、《三气周瑜》等[2]185-186。移植剧目主要有:《将相和》、《唐知县审诰命》、《三家福》、《挑女婿》、《望江亭》、《炼印》、《玉面狼》、《杨门女将》、《鱼腹山》、《女巡按》、《祭头巾》、《宝莲灯》、《文成公主》、《牛皋毁旨》、《白蛇传》、《昭君出塞》、《玉堂春》、《张羽煮海》、《葛麻》、《十五贯》、《芙奴传》、《九件衣》、《佘赛花》、《状元媒》、《金娥恨》、《御河桥》、《孔雀东南飞》、《三打白骨精》、《梁山伯与祝英台》、《寇准背靴》、《柳毅传书》等,现代戏《三里湾》、《小二黑结婚》、《红色风暴》、《洪湖赤卫队》、《关不住的姑娘》、《朝阳沟》等[2]186,以及《蚌、蛎、螺、蚬》(由越南同名嘲剧移植)。编创剧作有《红河烽火》、《灵渠忠魂》、《刘三姐》、《一幅壮锦》、《兰山翠》、《刘介梅》、《夺印》、《旺国楼》、《赴汤蹈火》、《荆钗记》、《苏三娘》、《柯山红日》、《中秋之夜》、《金沙江畔》、《钢帅升帐》、《好代表》、《开步走》、《铁树开花》、《红旗记》。
创编桂剧《红河烽火》、《刘三姐》、《一幅壮锦》、《灵渠忠魂》都是建国后第一批反映广西本土文化的桂剧。前三个剧作都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红河烽火》(1959年)描写解放前夕解放军某部团结红河下游的一个瑶族山村人民,击败国民党解放瑶山的故事;《刘三姐》则由同名彩调剧改编而来,演绎家喻户晓的广西歌仙刘三姐的故事;《一幅壮锦》(编剧:周民震、李寅、肖甘牛,1958年),搬演广西壮族民间流传的一幅神奇壮锦故事,反映壮族人民希望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
《灵渠忠魂》(编剧:郑国安、筱兰魁、周桂童,1958年)取材于秦始皇派史禄在桂林兴安开凿灵渠史实,歌颂史禄父子、工匠李义等忠臣与当道奸臣作斗争的同时,在当地民众的帮助下,艰难地开凿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灵渠。灵渠位于桂林东北60公里处兴安县境内,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齐名,并称为“秦朝的三大水利工程”。灵渠巧妙地沟通了湘水和漓水,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不仅是连接两个水系的纽带,也是两个流域文化交流的纽带,灵渠的开凿意味着为中原文化进入古代“百越(粤)”和南北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郭沫若1963年曾有诗赞灵渠:“秦皇毕竟是雄才,北筑长城南岭开。铧嘴劈湘分半壁,灵渠通粤上三台。江山一统泯畛域,工匠联翩作主裁。传说猪龙深作孽,英雄伟绩费疑猜。”[3]
《灵渠忠魂》以史诗性的笔调写开凿灵渠的悲壮,序幕就有令人震撼的伴唱:“灵渠水呀清幽幽,万载千年滚滚流;渠水渗透民夫血,渠堤垫有民夫头。官场斗争,不堪回首,谋功沽位,地惨天愁;百里灵渠悼忠魂,一曲壮歌颂千秋。”[4]剧中围绕史禄父子、李义等人的“忠”来刻画他们的行动:史禄不惜舍弃亲生儿子替役,史良为救贤良甘愿化杜鹃带血归,李义在狱中绘制施工图等都写得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的是由于“忠”导致他们的悲剧,史良双目失明,史禄险些被冤屈斩首,李义饮剑自尽,只有血泪灵渠标榜着他们的千秋功业。《灵渠忠魂》在题材选择和主题意义挖掘上,都是超过同一时期的作品。
在中国当代戏曲发展史上,人们不会忘记曾经闻名大江南北的豫剧《朝阳沟》,它是在充满革命浪漫激情的时代产生的带有过多理想色彩和浪漫情调的作品。《朝阳沟》在特定的年代,试图用一两代人的青春、汗水挥洒在热土中,描绘出革命理想中农村生活的蓝图,今天看来有些滑稽可笑,但它具有的独特品位与地位无可争辩和替代。桂剧《好代表》(编剧秦国明,1965年版)、《开步走》(编剧李寅,1965年版)就是类似《朝阳沟》那样充满革命浪漫激情的作品。
《好代表》写桂北某农村以金嫂为代表的贫下中农,全心全意为了集体利益,勤俭节约,教育带有私心的生产队保管员锦标、富裕中农老八,引导他们改正错误,强调贫下中农在革命生产建设的代表作用。
《开步走》背景是轰轰烈烈的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高中毕业生韦秋香、覃学正回到家乡参加劳动,支援家乡生产建设的故事。秋香在她嫂嫂,村党支部书记蒙金秀的带领下参加农业劳动,学正则做了生产队的保管员。学正在舅舅廖有发的影响下,走上了为谋自己私利做小生意的“资本主义”道路,还学会了抽烟、喝酒,甚至将队里修水渠买炸药的钱拿来买自行车,结果影响了修水渠的进程,差点酿成大错。学正经过蒙金秀和秋香的教育,揭发了他舅舅和覃老九用假证明收山货的投机倒把事件,从此成为革命事业可靠的接班人。
《开步走》见证的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在党的领导下,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坚持阶级斗争,建设家乡的激情。我们从中看充满激情的唱词:
群众挑秧过场合唱:担子挑上肩,你追我又赶,个个都争先,早稻增了产,晚稻更要往上翻。[5]8
不管是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年轻一代要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都必须在党的指引和毛主席的教导教导下,才能大踏步前进:
秋香:(唱)回头想,细思量,想起嫂嫂待我事情一桩桩。那一桩不是为我的成长?那一桩不是为我更坚强?……漓江水,长又长,怎及嫂嫂情义长。漓江水,长又长,怎比党的情意长![5]19
《开步走》对戏曲表现现代生活作了探索,创造了一些新的表演形式,如覃学正坐在小板车上,廖有法推车跑圆场,剧情在同一场景中堂屋、卧室两个表演区平行进行,用弹腔演唱,并运用伴唱、轮唱、重唱等手法。推车跑圆场手法在1955年桂剧现代戏《两兄弟》首创,形成桂剧特有的“推小车跑圆场”表演程式,即一角色推独轮小车,另一角色坐车上,运用桂剧跑马步的功夫,推小车跑圆场,既易于表现剧中人情绪变化,又能展现现代生活情境。
建国后至新时期以来桂剧本土题材戏塑造了很多形象鲜明的女性,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神化”了的少数民族女性,像《一幅壮锦》中织出美丽壮锦的壮族妇女坦布,《刘三姐》中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瑶妃传奇》中的瑶族女子纪山莲等;二是追求进步的时代女性,像《漓江燕》中的桂剧名旦柳飞燕,《开步走》中的蒙金秀,《好代表》中的金嫂,《风采壮妹》中的壮族女子骆妹等;三是被拯救的女性,像《红河烽火》中的瑶族女子蒙大妹,《并蒂花》中的湘英等;四是“中间人物”,像《商海搭错船》中的桂剧演员青梦,《夫妻行》中的桂芳,《归来哟哥哥》中的李晓梅等,了解这些女性形象,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本土题材的桂剧创作。
“文革”开始后,桂剧传统戏绝迹于舞台。从1966年“破四旧”始,广西各戏曲团体纷纷卷入动乱之中,工作队驻进、铺天盖地的大字报,领导干部、业务骨干相继被批斗和隔离审查,导致各级戏曲团体组织瘫痪,地区及县级戏曲团体剧团陆续解散。建国以来收集、整理印行的大量戏曲艺术资料几乎全部被毁,许多桂剧老艺人先后被迫害致死,桂剧趋向没落。“文革”期间桂剧主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移植革命“样板戏”和配合革命工作政治剧两大类:第一类移植革命“样板戏”有《沙家浜》、《红灯记》、《杜鹃山》、《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龙江颂》、《海港》、《磐石湾》等;第二类配合革命工作政治剧有《我是理发员》、《一点点》、《新来的检查员》、《滩险灯红》、《激浪飞舟》、《占领阵地》、《开山新曲》、《风展红旗》等,以及1976年6月全区“农业学大寨”专题调演演出的三个桂剧《风云岭》、《南岭春涛》、《壮岭青松》等。
“文革”以来广西各戏曲团体陆续演出的革命“样板戏”声势浩大,压倒一切。1967年,桂林地区各文艺团队大串联,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移植为桂剧演出。1970年10月,在南宁举办的全区专业业余文艺会演中,演出“样板戏”桂剧《沙家浜》、《红灯记》,京剧《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粤剧《智取威虎山》等共103个(包括移植的全剧、选场、片段、唱段)。各地也相继举办各种类型的“革命样板戏学习班”,“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使这期间为数不多的桂剧创作都必须以“三突出”、“阶级斗争为纲”的模式,配合各项政治运动。独幕桂剧《我是理发员》(1973年)原名《谁是理发员》,本是在“样板戏”盛行时期打破“三突出”框框的一出反映普通人、带有浓厚生活化色彩的生活喜剧。但因违背“三突出”原则,塑造了一个“转变人物”受到批判,被迫修改为突出老工人和群英等正面人物,增加老工人忆苦思甜,群英说教等不和谐的内容,并更名为《我是理发员》,反映出学习“样板戏”给桂剧创作带来的恶果。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1949—1976年)桂剧发展的两个时期,不难看出这个时间段是桂剧自清乾隆、嘉庆年间产生以来的一个繁荣阶段,前一个时期(1949年至1957年)在传统剧目的发掘、整理方面做出很大成绩,也编创出一批优秀剧目;后一时期(1958年至“文革”)的前半阶段桂剧在发掘传统艺术遗产、传统剧目上演、优秀剧目编创、移植方面做出很大贡献。
但是,建国后至“文革”时期桂剧的发展,与清道光至清末阶段、民国时期、1976—1985年前后几个发展阶段不一样,其最大的特点是受当时政治左右而发展的,尤其是进入“文革”阶段,桂剧与当时全国的地方戏曲一样被“样板戏”一统天下,桂剧受到很大损失,开始走向衰败。建国后至“文革”时期桂剧的发展折射出中国戏曲在这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朱江勇.论秦似的桂剧编创艺术[J].柳州师专学报:2015 (1):22.
[2]向凡.全区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整理、改编工作座谈会[G]//广西地方剧种史料汇编:第16辑.南宁:《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部,1987:186.
[3]郭沫若.兴安观秦始皇时史禄所凿灵渠[C]//桂海诗选.桂林:桂海诗社编委会印,1987:21-22.
[4]郑国安,筱兰魁,周桂童.灵渠忠魂[M].桂林:桂林戏曲学校印,1958:2.
[5]李寅.开步走[M].南宁: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团印,1965:19.
(责任编辑:雷文彪)
On Guiju Opera Development from New China's Foundation to Cultural Revolution
ZHU Jiangyong
(Guilin Tourism University,Guilin,Guangxi,541006 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from new China's foundation in 1949 to Cultural Revolution in 1976,Guiju Opera,like many other local operas in China,has obtained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digging,collecting and putting-on of traditional plays,the creating and transplanting of excellent plays,and the digging of traditional arts of Guiju Opera etc.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in this period was that Guiju,asall other local operas in China,was dominated by Model Opera since greatly affected by politics,after ente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particular. Guiju Opera,as a result,suffered a lot and began to decline.
Key words:new China;cultural revolution;Guiju Opera;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126(2016)01-0023-06
[收稿日期]2016-01-06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桂剧文学研究”(13FZW005)和“大学本科戏剧创作课程教学范式与创新研究”(2013JGB110)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朱江勇(1976—),男,江西瑞金人,文学博士,桂林旅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戏剧与区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