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汽车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探讨与应用

2016-07-23 19:35刘涛
科技与创新 2016年14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基础课课程改革

摘 要:运用现代技工教育新理念,分析了当前汽车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形成原因,结合技工院校课程改革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学一体”的课程改革思路和主要内容,试图解决“工学一体”教学改革中专业基础课“如何教”的难题,着重解决课程改革的可操作性问题。

关键词:汽车类专业;基础课;课程改革;《机械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4.135

近几年来,随着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技工教育新思潮、新理念不断涌现。但是,如何将这些新思潮、新理念与本校实际相结合,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确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当前,技工院校正在大力推行的“工学一体”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专业课,而对于《机械识图》《机械基础》等汽车类专业基础课则处于“改还是不改,如何改”的尴尬局面,教师更是面临”如何教”的难题。

1 技工院校汽车类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技工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也不足。尽管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模型展示等手段,但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很辛苦,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或者偷偷玩起了手机,认真听课的学生也感到力不从心,面对问题无从下手。究其缘由,主要如下:①课程体系依然未能摆脱传统的以知识积累为导向的桎梏,重理论、轻应用的情况仍然存在;②教学过程依然沿用自上而下、先理论后动手的传统模式,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或者抑制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追求和理解;③虽然采用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但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不够突出;④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依然以考试为核心,评价范围较狭窄、评价模式较单一。因此,技工院校汽车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其难点在于“如何改”。当前,基础课程改革的迫切任务是在突出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师生的教学、学习行动,使课程改革的精神得到具体的落实,给广大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指导和行动示范。

2 本校汽车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概况

我校,即山东交通技师学院汽车类专业基础课教研组成员都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自2012年以来,该教研组多次组织课程改革专题教研活动,承担了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科研课题2项,并且编写了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识图》等课程不同教学模式的教材。课题“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索与在《机械识图》课中的应用”已经顺利结题。该课题基本解决了《机械识图》课在工学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如何做”的难题,其成果在全校《机械识图》课教学中得到了全面推广,并且成效显著。目前,教研组正在承担的课题“汽车类通用专业基础课‘工学一体教学探讨与应用”,将试图解决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中专业基础课“如何教”的难题,着重解决专业基础课一体化教学的可操作性问题。教研组成员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课题的实践和再研究,在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学一体”的汽车类专业基础课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

3 汽车类专业基础课改革的主要内容

3.1 精整教学内容

精整教学内容,以技能行为全过程为载体,实现各环节的系统化、连贯化。汽车类专业基础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多,特别是相当一部分需要利用表格、公式等进行查询、计算,而对于技工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来讲,其工作岗位以维修保养和汽车装配为主,因此,对部分内容进行取舍,再进行重组整合是很有必要的。这将使教师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将来要运用到的知识。比如《机械基础》课机械传动的知识,可结合一台汽车对其进行串联综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对毫无针对性的单纯某一种传动知识的学习产生厌倦,拓宽其学习视野,培养其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3.2 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

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优化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设计方案。汽车类专业基础课是基于工作岗位并有一定工程应用背景的课程,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枯燥的机械识图、机械基础等知识点形象化、具体化。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能够很好地理解并应用专业基础课的知识。

3.2.1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课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具体可从以下2方面入手:①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片、动画、现场录像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在《机械基础》课中,学生可通过视频观察各种机器及机构的外观和构造,并能清楚地知道它们的运动过程,能又快又好地掌握相关内容。②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开发一些“连连看”“猜猜看”等形式的趣味冲关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将《机械基础》课的齿轮相关知识设置成闯关连连看,分别设置为齿轮类型连连看、齿轮参数连连看、齿轮几何尺寸计算公式连连看和齿轮失效形式连连看共4关,并且还可分为初级(可以查找资料)、高级(不可查找资料)2个级别。

3.2.2 优化教学过程设计方案

3.2.2.1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对于专业基础课中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比如《机械识图》课中正投影作图、机械图样的表达方法等需要学生动手绘图的部分,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将教材内容提炼成若干个“教学任务”,以“任务引入—任务内容—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知识拓展”为主要步骤。这种模式凸显《机械识图》课的技能性,符合技工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将理论知识融汇到具体的作图步骤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和掌握教材内容。

对于任务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①要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②“任务”的划分要合理,“任务”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做到一次能够完成;“任务”难度也要适中,太难和太易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设置任务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在每次学习中都有所收获,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采用问题教学法,将相关知识提炼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教师作总结。任务实施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同步作图,讲练一体”的方式,培养学生清晰的作图思路和良好的作图习惯,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进行督促和反馈,教师适时给以辅导。这样,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较容易接受所学内容,使全体学生逐步掌握作图方法和技能。任务评价采用小组自评或互评、展开竞赛的形式,促进学习。

3.2.2.2 以“问题教学法”为主

对于专业基础课中概念性、理论性较强或不宜设置成任务的内容,则以“问题教学法”为主。比如《机械识图》课中制图基本规定、零件图识读和装配图识读中的基本知识等部分,以“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评价补充”为主要步骤。教师通过巧妙地设计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后,学生作出回答,教师最后作总结和评价。这样可避免以往教师对学生直接灌输或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3.2.2.3 合理划分任务,巧妙设计问题

“任务”的划分是否合理,“问题”的设计是否巧妙,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教材进行认真的研究,在创设的情境下,提炼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或问题,让学生面临一个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进行探索性学习。任务或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理解、分析、解决当前的任务或问题。任务或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理想的平台,通过任务或问题的解决来掌握新知识。

3.2.2.4 教学过程设计方案以表格式的形式呈现

教学过程设计方案应以表格式的形式呈现,分成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建议3个栏目。“教学建议”一栏集中了教研组成员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血。这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解决了课程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如何做”的难题,可操作性强。

3.2.3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采用“单打独斗”的方式进行学习。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无疑是有正面作用的,但现代工业的高度分工和专业化要求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工学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甚至要求学生按其知识和能力的特点组成5~7人的团队小组,民主选拔正、副组长各1名。这样,不仅有益于学生的管理、协调、配合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乃至人文精神的陶冶和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分组讨论、小组自检互检、组间竞赛的环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学习能力;在课堂中适当安排练习时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教师便于因材施教,解决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问题,同时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4 结论

技工院校汽车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众多因素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改革教学内容,还要改革教学形式,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的宗旨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变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当然,课程改革还需广大同仁结合实际转化为师生的教学、学习行动,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以期取得更好的成效,为技工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邢凤娟.机械识图[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2]丁青,刘涛.浅析“机械识图”教材编写模式及课程优化设计[J].交通职业教育,2014(5).

[3]冯冬菊.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2(03).

[4]陈佳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课程教育,2014(1).

[5]周玉芳.谈高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4,2(5).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基础课课程改革
渗透式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开展及探讨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