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丽容
摘 要: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提升英语教学水平、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有效教学手段。目前,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形式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合作学习教学法应有的作用。在教学中,合作学习往往不被学生重视,教学内容流于形式,教学方法滥用等。因此,分析研究合作学习在中学教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合作学习;中学英语教学;实施策略
合作学习是英语教学课堂中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形式,合理利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能够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相比,合作学习方法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提高英语口语的作用。在合作学习中,通常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通过团队内部的协作交流来完成英语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较强交流、增强责任感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的方式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随后的不断应用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并广泛应用于各国的语言教学学习中。主要方式是建立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合作学习是语言课堂教学中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在应用中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合作学习的具体应用中,存在合作分组困难的问题。分组一般按照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将学生进行均衡分配,各小组成员的性别、年龄、学习水平等是有比较平衡的搭配。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诸如学生不愿意配合的情况。在强行分组后,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同时,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化也是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学习中学生将合作学习当做一种形式,而没有真正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实质,在具体的应用中没有按照合作学习的要求进行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的阶段。
三、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的策略
1.合理分组,明确责任
在进行学习分组时,通常3~5人作为一个小组。在分组之前,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允许学生自由组合,同时通过教师的适当调节,尽量保持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能够在学习兴趣、性格、学习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具有比较均衡的搭配。同时,要尽量确保每个学习小组中的学生英语成绩的差异性,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提升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最终提升整个班级的英语学习水平。
2.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
合作学习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并不能作为贯穿于整个英语课堂的教学方式来应用。在课堂中,应该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同时合理搭配合作学习和学生的独立思考等方式,达到最终的英语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准备工作中应该依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合理地选择课堂中的教学提问问题,尽量使所提问题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应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理把握应用时机。课堂教学中遇到教学重点和难点、回顾课堂所学英语知识、对比分析知识点时都可以应用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3.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进行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性作用。具体表现为:当学生遇到学习困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帮助学生开拓学习思路,在特定的情况下适时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最终到达英语教学目标。
4.课内与课外的全程合作
在课堂中合作学习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开展学习小组的课外合作学习,合理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知识点巩固。提升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背诵和记忆单词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开展课外的课文预习和单词背诵的课外合作学习。通过课外合作学习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使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
5.完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要合理地结合学习小组中学生之间与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结合教学中的小组评价和组员评价,保证评价的合理性和全面性。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还能带动小组学习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小组学习氛围,最终提升整个班级的英语学习水平。
总之,教师应该依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来合理地应用合作学习方式。在分组过程中,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来进行合理的分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通过合作学习方式的有效应用,切实提升中学英语课堂的英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向春霞.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4,2(6):110-112.
[2]刘学.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同伴合作学习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6(24):131-133.
[3]杨道云.合作学习理念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策略设计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5(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