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农业发展概况探析

2016-07-22 02:20李玉茹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水利产量

李玉茹

【摘 要】 文章探讨我国古代西南地区大理国时期的农业发展水平。认为大理国时期已经较普遍的地修建利用水利灌溉系统;耕作也普遍使用牛耕;生产工具使用铁农具;土地垦植面积亦进一步扩大。不仅耕种的作物品种进一步增多,而且产量较之前也有所增加。

【关键词】 大理国;水利;牛耕;产量

大理国(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白语:Dablit guaif)是中国历史上西南一带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全国尊崇佛教。大理国社会是以农业为主的农耕社会,加之这一时期大理国治内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阶段,不被大的军事战争所拖累,又没有严重的社会动乱来困扰。而且据现有资料视之,亦没有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发生,因此,大理国农业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大理国时期,在农业生产中,已经较普遍地利用水利灌溉系统。特别在滇池、洱海区域,对水利灌溉网络的维修与使用较为普遍。胡本《南诏野史》:“素兴性好游狎,广营宫室于东京,多植花草,于春登堤上种黄花,名绕道金棱;云津桥上种白花,名荤城银棱。每春月,挟妓载酒,自玉案三泉,溯为九曲流斛。男女列坐,斗草簪花,昼夜行乐。”显然此渠的开通不应晚于段素兴时。否则享国仅二年的素不可能在春登、云津桥上种花游乐。这一时期,大理国农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如滇池、洱海区域兴建的水利灌溉系统,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效果是明显的。元初郭松年到大理地区,见品甸(今祥云县)“甸中有池,名曰青湖。灌溉之利达于云南(指祥云地区)之野”。其至白崖甸(今弥渡)看到的亦是:“居民凑集,禾麻 野,——赤水江回环曲折,经于其中。”他到赵州甸(今凤仪)又见“神庄江 于其中, 溉田千顷,以故百姓富庶,少旱虐之灾。”[1]郭松年所见是元初情况,但大理国时期当亦如此。

在大理国时期 ,还有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应用于农业生产。这就是大理点苍山的十八溪灌溉区。其利用地利优势,因山势利导,引泉水灌溉。这种方法并非大理国时才开始利用,早在南诏时期业已存在。《南诏德化碑》曾言此种情况为:“厄塞流潦,高原为稻黍之田;疏决陂沱,下隰树园林之业。易贫成富,徒有之无。家饶五亩之桑,国贮九年之廪。”郭松年于元初描述此种情况为:“若夫点苍之山,条罔南北,百有余里;峰峦岩岫,荤云戴雪,四时不消;上则高河、窦海,泉源喷涌,水镜澄澈,纤芥不容,佳木奇卉,垂光倒景,吹风嘘云,神龙所宅,岁旱祈祷,灵贶昭著;派为十八溪,悬流飞瀑,泻于群峰之间,雷霆砰轰,烟霞唵霭,功利布散,皆可灌溉。”[2]大理国时期情况当亦如此。由此可见,大理国时期 ,无论开渠筑堤的灌溉,还是因地利引水灌溉,无不显示出对灌溉系统网络地应用是较为熟练的。其农田水利灌溉如此,其农业生产景况当应与之相应,农业处于较大发展之中。

大理国时期,耕作中普遍使用牛耕。《高兴兰若碑》中曾载有寺院受到一施主施给的“牛二头,奴二人”。施舍牛,结合南诏时期耕作中使用牛耕,至少还保持“二牛三夫”的方法。因为这一技术“在云南一些地区长期稳定,元、明志书中均有著录,直到现在,大理北部洱源三营等地的一些地方仍沿用此法。”[3]有的学者认为,“奴二人”与“牛二头”并列,当“视为二牛二人构成一组耕作单位。”因此“一些地区已有较之先进的‘二牛二夫式耕作法。”[4]是否存在除“二牛三夫”之外的耕作方法,因资料欠缺不得而知。“奴二人”与“牛二头”一同施给寺院,还不能仅据此确定存在“二牛二夫”构成一组的耕作单位。

大理国时期,冶铁业发达。据大理千寻塔发现的宋代文物,其中有一件铁制的金刚杵。[5]南诏时冶铁已能铸铁柱(唐标铁柱),延至大理国,冶铁技术当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如大理刀的冶铸闻名于世。这些都为铁农具的大量生产和使用 垫了基础。杨佐入大理国时“遥见数蛮锄高山,俄望及华人,遑遽叫号,招群蛮蚍聚。”[6]这些锄高山之人,其中有内地汉人参与,而此时内地铁农具的使用十分普遍,流入大理国从事劳动的汉人自然会把使用铁农具的习俗带入。故这些锄高山之人当会使用铁制锄头,同时也进一步说明大理国铁农具使用广泛,因为山区垦荒均已用之。又赛典赤来云南后,对云南的耕民曾说:“吾欲分尔耕,贷尔牛种、耒耜、蓑笠之具。”[7]赛典赤所贷耒耜当应是铁制农具。故此可以说,在大理国时期 ,铁制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被普遍使用。这对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作用巨大。

大理国时期,土地的垦辟范围进一步扩大。已经由坝区向山区垦耕。杨佐于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到云南商议买马之事,“自达虚恨界分,十有八日而抵束密之墟。前此三四十里,遥见土田生苗稼,其山川风物略如东蜀之资荣。”[8]从而大理国时期,耕地面积较之南诏时当有所增加。由于大理国时期土地不断由精耕细作区向荒地、山区拓展垦种这种发展状况,所以社会中出现两套分别用来计算两种土地类型的计量单位。南诏时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是双,《蛮书》卷8云:“田曰双,汉五亩地”。大理国时期增加用于荒地的计算单位“禁”。据汪宁生先生研究,《高兴兰若碑》中载有大理国的两种土地类型和两种面积计算单位:一是“禾地”,指稻田或已开垦之熟地,单位有“双”,“脚”、“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一双十八分当三脚”;二是“搔地”,或指荒地或刀耕火种地,单位有“禁”。[9]大理国这种对不同类型的土地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土地垦殖的扩大和发展。

大理国时期,农作物品种较为丰富,与中原内地所种物品种类相类似。南诏时,其地已然是“南俗务田农菜圃。”[10]“然专于农,无贵贱皆耕。”[11]“蛮治山田,殊为精好。”[12]“从曲靖州已南,滇池以西,土俗惟业水田。种麻豆黍稷,不过町疃。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月四月即熟。收大麦同时收刈。”[13]可见南诏时农作物品种已较齐全,而且耕作上还采用“稻麦复种”这种在当时较为先进的耕作技术。延至大理国时期,其土地农作物品种至少持有南诏时的种类,而且其生产技术当较南诏时有发展。元初李京见到居住在大理、滇中一带的白蛮“多水田、谓五亩为一双。山水明秀,亚于江南。麻、麦、疏、果颇同中国。”[14]其发展状况与内地相类。元初如此,大理国当亦如此。

大理国时期,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较南诏时进一步,所以亩产量有所增加。据《新唐书·南诏传》载:在南诏时期 “然专于农,无贵贱皆耕。不徭役,人岁输米二斗。一艺者给田,二收乃税。”《蛮书》卷7亦载:“蛮治山田,殊为精好。悉被城镇蛮将差蛮官遍令监地催促,如监守蛮官乞酒饭者,察之,杖下捶死。每一佃人佃,疆畛连延或三十里。浇田皆用源泉,水旱无损。收刈已毕,蛮官据佃人家口数目,支给禾稻,其余悉输官。”南诏时期耕种之民,除留有供生存的口粮外,其余的收获均交给官府。其留与交的比例,据中国古代历代税粮制的一般情况分析之,大致有三种情况:或民多官少,或五五分成,或民较官得少。既使民多官少,以二倍之、三倍之计算,其产量亦不算高。况且《新唐书》所言的是人丁税,但以所征数目不多来看,粮食产量亦有限。而到了大理国时期,其产量却高于此。据张洪《南夷书》载:“赛公初下车,接见无虚日。虽以一壶浆,必笑而纳之,更厚其酬答,由是远近翕然俱来。赛公度其可与也,乃告其民曰:‘吾欲分尔耕,贷尔牛种、耒耜、蓑笠之具,度亩收若干?夷曰:‘可得谷二石。公曰:‘输官几何?夷曰:‘半之。公曰:‘太重,后将不堪。其牛种、耒耜之具,不复再给,牛死买牛,具弊修具,一家衣食所需,半岂能给?夷曰:‘然则三分之一。公曰:‘尔虽克供,惧尔子孙弗继也。后之代我者,必欲盈其数,则上下相恶矣。吾与尔约,[尔]我违,亩输米二斗,其勿捕。夷大悦。或请曰:‘租甚轻,惟道里远,弗克致奈何?赛公询其地之所宜,宜马则入马,宜牛则入牛,并与米质相当,不产牛马入以银,今之粮折牛马、粮折银是也。”赛典赤初到之地,是今大理或昆明地区,被询问之人,当为当地坝区之民。换句话说,亦就是大理国农业基础较好区域之民。其亩产二石,当为农业基础较好的田亩的产量。虽说是元初的情况,大理国时期当亦与之相当。故大理国时期,在农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其亩产一般在二石左右。较南诏时期产量有所增加。但在大理国时期,农业生产各地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一是表现在有的地方不宜耕种,是故 典赤允许以牛马、银抵粮税。二是大理国沿边一些地区后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较滇池、洱海区域落后。

【注 释】

[1] (元)郭松年,王叔武校注本.大理行记[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2] (元)郭松年:《大理行记》.

[3][4] 刘云明.大理国农业探略[J].中国民族史研究(第1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227.

[5] 邱宣充:《南诏大理的塔藏文物》刊《南诏大理文物》,文物出版社,1992.

[6] (宋)杨佐:《云南买马记》,(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7引此文。中华书局点校本,1979.

[7] 张洪:《南夷书》,转引自木芹《云南地方史讲义》。云南广播电视大学,1983.250.

[8] (宋)杨佐:《云南买马记》.

[9] 汪宁生:《云南考古》增补本,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253.257.

[10] (唐)樊绰:《蛮书》卷7.

[11]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22《南诏传》,中华书局,1975.

[12] (唐)樊绰:《蛮书》卷7.

[13] (唐)樊绰:《蛮书》卷7.

[14] (元)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王叔武校注本,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水利产量
向水而生
国家统计局:2019年猪肉产量4255万吨 下降21.3%
浅谈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构建
以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切实保护水利遗产法律须先行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加强新时期水利队伍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利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