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生,陈 洁
(1.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宁德市华侨小学,福建 宁德 352000)
“少者怀之”正诂
吴春生1,陈洁2
(1.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宁德市华侨小学,福建 宁德 352000)
古汉语中的“怀”字,其义位有两个,一是心胸,二是容纳,接纳。前者为其本义,后者为其引申义,从前者到后者的机制是转喻。当后者与思想语境相结合时,则有念思、安抚、关怀、归附、接纳等几个变体;后者与空间语境相结合时,则有怀藏、包围等变体。以此来观照《论语》中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并结合对“怀之”以及“老者”“朋友”“少者”三个群体的典型特征分析,得出“少者怀之”的“怀”当为“接纳”。“少者怀之”当译为:少年人,则接纳他们。
《论语》;少者怀之;辨析
《论语·公冶长》有一段话:“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对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句话,历来众说纷纭。孔安国注云:怀,安也。[1](P18)邢昺疏云:言己愿老者安,己事之以孝敬也;朋友信,己待之以不欺也;少者归,己施以恩惠也。[2](P68)朱熹《论语集注》云:老者养之以安,朋友与之以信,少者怀之以恩。一说:安之,安我也;信之,信我也;怀之,怀我也。亦通。[3](P82)清人黄侃《义疏》有云:愿己为老人必先安抚,朋友必见期信,少者必见思怀也。若老人安己,己必是孝敬故也;朋友信也,己必是无欺故也;少者怀己,己必有慈惠故也。栾肇曰:“敬长故见安,善诱故可怀也。”[1](P19)杨伯峻、杨逢彬先生《译注》云:“孔子道:‘(我的志向是,)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使他怀念我。’”[4](P108),[5](P121)刘维业《指要》云:我的理解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之间相互信任,使青少年得到关爱。[6](P116)张黎群先生注此句为:这就是说,使老年人有所归宿,平平安安过好晚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友好,朋友交往互守信用;使年轻人得到关怀,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7](P2672)
显然,上述各说法的分歧主要在于对其中“怀”的理解不同。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一是孔安国所说的“安”;二是怀己,即怀想,怀念,黄侃、杨伯峻先生等持此看法;三是归附,邢昺等持此看法;四是关爱,刘维业先生等持此看法。朱熹则以为前面两种看法均可。语言学家房德里耶斯曾说:“尽管词可能在意义上有各种变态,但是上下文给予该词独一无二的价值。”①这也就是训诂上所说的据文证义。因此,对“怀”的理解也应当由其所出现的语境来决定,它有且只能有一种理解。本文认为,此处的“怀”当释为“接纳”。下文拟从“怀”的义素、“怀之”的“之”、“怀之”的分布等角度入手,尝试对此观点加以申论。
就“怀”来看,相关辞书中对“怀”的义项列举较多,如《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列举了“怀”的6个义项[8](P338),《汉语大字典》里则列举了“怀”的15个义项[9](P236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列举了“怀”的9个义项[10](P212)。此外,《故训汇纂》里则出现了72个与“怀”相关的注解。就这些义项来看,且不说其词义的演变发展线索模糊,单是其义项的归并也有不合理之处。一个“怀”字似不应当背负着那么多词汇意义。蒋绍愚先生指出:“一个词在具体上下文中意义可能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把这些在上下文中不同的意义都看作义位,从而要在字典中列相应的义项,那么很多常用词的义项就会非常之多,这样的词典是无法编写的。”[11](P42)据此,笔者从字形、文献用例并结合相关训诂文本,尝试用义素分析来梳理“怀”的义位及变体。
(一)“怀”的本义——“怀1”
从小篆字形上看,《说文》分析“怀”是一个形声字,从心褱声。而就“褱”来看,其金文字形类似一个有盖容器的内部,是此容器的核心所在。因此,笔者以为,“褱”不仅表声,亦可表形,可表其方位。因而,从金文来看,“怀”又是一个会意字。从心,表其类属,从褱,表其位置的重要。就位置上来说,心在胸部。古人认为思想活动不在于大脑,而在于心,《孟子·告子上》有云:“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因而我们以为“怀”的本义当为“心里”“心胸”,我们记之为“怀1”,此义在《诗经》中有见,如:
(1)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诗经·小雅·白华》)
(2)将恐将惧,寘予于怀。(《诗经·小雅·谷风》)
(二)“怀”的引申义——“怀2”“怀3”“怀4”“怀5”
《说文·心部》有云:怀,念思也。段玉裁注曰:念思者,不忘之思也。这种念思进行于心中,可视为由“怀1”引申发展而来,我们记之为“怀2”。此义在《诗经》亦有见到,如:
(3)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诗经·国风·卷耳》)
(4)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诗经·国风·野有死麇》)
(5)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诗经·国风·泮水》)
(6)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诗经·小雅·小宛》)
类似的例子,《尚书》也有见到,如:
(7)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尚书·冏命》)
如果采用义素分析法来分析“念思”,则可表示如下:
1[人]+2[凭借/拥有]+3[胸怀/思想]+4[思念]+5[另外的人或事物]+6[原因]
我们可以用此式来解释“怀1”,由于精神活动所进行的场所是义素3心胸,当这个场所需要被强调时,其他的各个义素都相应地会被弱化乃至脱落消失,如(1)(2)两例中,义素1、2、6均未出现在表层,而“怀”为进行精神活动的场所,处于焦点位置,可释为“心胸”“胸怀”。
上式中,如果占据义素5位置的为人,且其在身份或地位上明显低于义素1的人,则义素4有可能发生变化——由思念、想念变为以爱为核心的关怀、安抚,我们记之为“怀3”,如:
(8)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左传·僖公七年》)
(9)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弗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尚书·无逸》)
“怀3”表示占据义素1位置的人安抚或关爱占据义素5位置上的人。从事理上看,如果这种安抚或关爱程度较深,则义素5会相应地有所表示——在思想上怀想并认同身份或地位较高的义素1,从而发展出从思想上归依、归附义素1,这就使得观察视角从义素1转换到义素5。可记这种思想上的“归依”“归附”为“怀4”,如:
(10)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尚书·皋陶谟》)
(11)夫道者,小行之小得福,大行之大得福,尽行之天下服,服则怀之,故帝者,天下之适也,王者,天下之往也,天下不适不往,不可谓帝王。(《通玄真经》)
(12)先君见贤不留,使能不怠,是以内政则民怀之,征伐则诸侯畏之。(《晏子春秋·问下》)
从上文“怀”的义素式上来看,如果把进行思想活动的义素3“心胸”“胸怀”视为一个空间的话,那么各种思考、各种知识乃至各种感情都会在这个空间里占据一定的空间,如:
(13)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尚书·五子之歌》)
(14)大国畏其力,小国怀其德。(《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此两例中“怀”可释为更强调客观事实的“容纳”“怀有”,记之为“怀5”。与“怀3”“怀4”类似,“怀5”的义素1和义素5如为人时,则也存在着身份地位上的差异,通常义素1也高于义素5。
我们注意到,与“怀5”相类似,在义素3的这个精神世界的空间里,“怀2”“怀3”“怀4”中的义素1在义素3这个思想上的空间里均为义素4预留了空间,使得义素4在义素1的精神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怀5”来对“怀2”“怀3”“怀4”进行概括,因而思想上的“容纳”“怀有”可以视为“怀2”“怀3”“怀4”的核心义位。与之相应,“怀2”“怀3”“怀4”就可以分别视为此义位的各个变体。
(三)“怀”的再引申——“怀6”
从“怀1”到“怀4”是基于事物的相关性而引发的意义转换,这种相关性在“怀3”到“怀4”的引申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认知语言学上称之为转喻。与转喻相对应,“怀”从思想上的空间也可投射到现实上的空间,这一过程可称之隐喻,如:
(15)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礼记·曲礼》)
(16)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尚书·尧典》)
与前述的“怀1”“怀2”“怀3”和“怀4”占据的是精神思想上的空间不同,占据前例空间的是果实,占据后例空间的是山水,这些均为实体上的空间,前例中的“怀”可释为“怀藏”,后例“怀”可释为“包围”,我们记之为“怀6”。但事实上,果子“怀藏”核,即为果子“怀有”核,水“包围”山,即为水中有山。两例中的“怀”仍可用“怀5”的“怀有”“容纳”来统摄,用义素来表达即为:
1[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事物]+2[凭借/拥有]+3[空间]+4[怀有、容纳]+5[另外的人或事物]+6[原因]
因而我们说不仅“怀2”“怀3”“怀4”是“怀有”“容纳”这个核心义位的变体,“怀 6”也是“怀有”“容纳”的变体之一。
这样,通过对“怀”的义素及相关用例分析,我们得到了“怀”的两个义位及各个变体发展脉络。(见图1)
图1“怀”的义位及变体发展图
上文我们分析了“怀”的义位及各个义位及所属变体,梳理了“怀”的词义发展线索。利用这个线索,我们可以来对具体的涉及“怀”的疑难词句进行相应的解读。就“少者怀之”而言,结合历代的注解,我们得知此句是孔子在申述其志,因而其义素1当为治理家庭或国家的人,即孔子,义素5则为“青少年”,这两个义素所表示的人存在着身份上的差异,适用于 “怀3”“怀4”“怀5”,即此句的“怀”或可解为归附,或可解为安抚,关怀,亦或可解为“接纳”:
当解为归附时,此小句的主语则为义素5,“之”为义素1——少者归附我;
当解为安抚,关怀时,此小句主语只能为义素1,“之”为义素5——我安抚少者;
当解为接纳时,此小句主语只能为义素1,“之”为义素5——我接纳少者。
观察上述,我们发现“之”的指向对“怀”作何解具有关联作用,因而如果能确定“之”作何解,那么,“怀”就会相应地缩小可选范围。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拟对先秦文献中的“怀之”进行一个考察。其中共见“怀之”19例②,列举如下:
(17)胜一而服百,则天下畏之矣。立少而观多,则天下怀之矣。(《管子·七法》)
(18)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管子·小问》)
(19)怀之以典言,薄其要结而厚德之,以示之信。(《国语·晋语》)
(20)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国语·晋语》)
(21)闾邱温见田氏将必危齐,欲以其邑叛而适鲁,穆公闻之,谓子思曰:“子能怀之,则寡人割邑如其邑以常宗。”(《孔丛子·公仪》)
(22)是以天地德之,天地以有为德而兆民怀之,怀归夫天地之所德,兆民之所怀,其政美,其民而众称之。(《孔子家语·执辔》)
(23)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礼记·学记》)
(24)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
(25)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毛诗·国风》)
(26)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尚书·大禹谟》)
(27)故善为主者,倚于愚,立于不盈,设于不敢,藏于无事,窜端匿疏,示天下无为,是以近者亲之,远者怀之。(《申子·大体》)
(28)夫道者,小行之小得福,大行之大得福,尽行之天下服,服则怀之,故帝者,天下之适也,王者,天下之往也,天下不适不往,不可谓帝王。(《通玄真经·道德》)
(29)道德者,则功名之本也,民之所怀也,怀之则功名立。(《通玄真经·自然》)
(30)先君见贤不留,使能不怠,是以内政则民怀之,征伐则诸侯畏之。(《晏子春秋·内篇》)
(31)君顺怀之,政治归之,不怀暴君之禄,不居乱国之位,君子见兆则退,不与乱国俱灭,不与暴君偕亡。(《晏子春秋·外篇》)
(32)主人左执角,再拜稽首。受,复位,诗怀之。实于左袂,挂于季指。卒角拜。(《仪礼·特牲馈食礼》)
(33)主人坐奠爵,兴。再拜稽首,兴,受黍。坐振祭哜之,诗怀之。实于左袂,挂于季指。(《仪礼·少牢馈食礼》)
(34)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庄子·齐物论》)
(35)水渊深广,则龙鱼生之;山林茂盛,则禽兽归之;礼义脩明,则君子怀之。(《韩诗外传》)
上述19例中,“之”只能解为义素1的有(17)(18)(21)(28)(30),“之”只能解为义素5的有(19)(22)(24)(25)(29)(31)(32)(33)(34)(35),“之”可两解的有(20)(23)(26)(27)。19例“怀之”的“之”全部都有所指,这与上古汉语的语言事实是相吻合的。用在小句末“V”之后的“之”,在上古汉语中虚化为语气助词的确并不多见,据何乐士先生调查,《左传》之中3 344例“V+之”结构中,真正成为语气助词的仅 3处。[12](P63)不仅如此,就虚化的“之”来看,无论是具有虚化迹象的“之”,还是已经虚化的“之”,其指向还是很明显的,即使是现代汉语里无意义的语气助词“之”,如“总之”“要之”等,其所指也是清楚的。在这一点上,郭锡良先生阐述得相当清楚,如“公将驰之”“填然鼓之”“小子识之”等,“之”都均有所指。[13](P1-33)
对先秦文献中“怀之”的调查表明,“之”全部为代词,“之”作何指代是随着语境的不同而有不同,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因而,要确定“少者怀之”中的“之”作何解,进而确定“怀”作何解,我们还要回到“少者怀之”的语境中来观察。
假设“之”为治理国家的人,即孔子,那么对举使用的三个小句中的之当为同指,则全句当译为:老者安心于我,朋友信任我,少者归附我。这样解释尽管文从字顺,但仍有三处不妥:
一是“安”为不及物动词,而“信”“怀”均为及物动词,如果“之”为义素1,即为治理国家的人,也就是孔子,则“安”与“之”之间必定要加介词“于”,而“信”“怀”则无需介词。这样,三个本来对等使用的小句在结构上便有不再对等的嫌疑。
二是本句是是孔子所述说的社会理想,既为社会理想,那么“老者”“朋友”“少者”都应当是泛指,而不应当是“我”个人的老人、“我”个人的“朋友”、“我”个人的少者。而如果解“之”为义素1,即为治理国家的人,也就是孔子,那么全句当译为:老者安心于我,朋友信任我,少者归附我。这显然就把“老者”“朋友”“少者”都当为“我”个人的“老者”“朋友”“少者”——如果说老者安心于我,少者归附我还能勉强,但朋友信任我无论如何不能成立。因为很明显,这里强调的是朋友之间的互相信任,而不是仅仅强调“我”的朋友信任“我”。
三是如果把“怀”解为归附,那么其对“少者”这个群体的针对性不强,而前两小句中“安”“信”有明显的针对性——两者分别针对“老者”与 “朋友”这样两个群体的主要特点所选择使用。如果解“怀”为归附,我们不禁要问,仅“少者”归附,“老者”与“朋友”就不用归附了吗?
因此,我们认为,“之”不当为义素1,而应当为义素5,即复指“少者”。
为了进一步说清群体特征问题,我们需要对“老者”“朋友”“少者”这三个群体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弄清“少者”这个群体最主要的特征,进而获得“怀”的准确解释。顾名思义,“老者”一般释其为老年人,刘宝楠《论语正义》有云:“老者,人年五十以上之通称”。“少者”与“老者”相对立,一般指的是年纪轻的人,即青少年,中国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常以“弱冠”代称20岁,可见中国古代对少年的年龄界定约是小于二十岁。现代教育、科学等对少年期人的年龄界限划分大致是从12、13岁开始到15、16岁结束。朋友,是人际关系中比较重要的交际对象,一般是指没有血缘关系但又十分亲密友好的人。朋友不分性别、年龄、职业、贵贱等,只要志同道合、志趣相投都可成为朋友,正如孔颖达所说的那样“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因此,“少者”“老者”均可囊括于“朋友”之中。如果将这句话中的“朋友”译为孔子的朋友,老者少者则涵盖其中,这与前后句意相重叠,不符合句意。所以这句话中的“朋友”并非是指孔子的朋友,而是泛指社会上成为朋友的那些人。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孔子对三种特定的人群的理想社会状态的想象。对于老年人,《礼记·祭义》篇明确指出:“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14](P607)这就把孔子的孝道思想延伸至整个社会的“尊老”。“老者安之”,这里的“安”是指老年人在得以赡养确保温饱和获得敬爱尊重后的更高一层次。该层次蕴含两层含义:一是家庭内部环境和谐,子女亲近孝顺,不惹是生非,不行不义之举,不处危险之所,不必使老人担心受怕,使老人得以安心;二是国家社会稳定繁荣,避免战争霍乱流离失所,使老年人得以安定。
对于朋友来说,《说文》中“信”和“诚”互训。“诚”与“信”相互释义两者密不可分,实为一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朋友之道的核心所在。既然“安”与“信”是指向“老年”“朋友”这些特定人群的主要特点论证的,那么与“安”“信”处于相同位置的“怀”也应该是指向“少者”这一特定人群的主要特点展开的。青少年时代是一个人生理、心理急速发展变化的阶段,也是对日后个人行为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少年人具有如下较为明显的发展特点:
一是自我意识产生发展。自我意识的萌生发展就是指少年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自我的认识能力和价值观念,这是少年人成人化、社会化的标志。这个时期的少年人通常在社会交往中形成自我评价,通过对社会共同行为准则的学习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这个时期少年人的自我意识往往是带有浓重的个人主观色彩,是幼稚的、不成熟的、片面的。
二是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急速发展,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少年期是思维认知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但是由于少年缺乏定力,难以对学习目标等持之以恒,且缺少鉴别事物的经验,往往让美好时光付之流水。
三是这一时期的少年情感丰富强烈,但是易于冲动,情绪情感不稳定,起伏大。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就形象地说道,“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人的情感表现得十分幼稚、不成熟,且情绪常常波动很大,当遭遇矛盾或不同意见主张时,就容易激动,容易失控,容易走上偏激的“愤青”之路。
因此,少年人的发展不仅在于个人自身积极的社会实践学习,更重要的是社会、家庭等对少年人的正确态度。社会和家庭要思其所思,想其所想,感其所感,以一颗疼爱之心及宽广的胸怀去接纳,对其偏獈的思想主张要进行安抚,营造和谐平等、温馨健康的社会氛围和家庭环境,引导少年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所以,根据少年人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少者怀之”中的“怀”针对其主要特点的“怀3”的“安抚”“关怀”或“怀5”的“接纳”等,而不能是“怀4”的“归附”。就前者来看,“安抚”更重强调主动,感情色彩较为浓厚,这种对少年“安抚”的疼爱适用一个家庭内部管理,不适用治理社会,“关怀”却又适用于所有弱势群体,如老人,幼儿等,其专门针对于“少者”这一群体的特征并不明显。故“怀3”的“关怀”“安抚”均不适合“怀之”中的“怀”,只有后者“怀5”的“接纳”才是正解。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第一,“怀”的义位有两个,一是心胸,二是容纳,接纳。容纳、接纳义位与思想语境相结合,则产生“怀2”的“念思”、“怀3”的“安抚”“关怀”、“怀4”的“归附”、“怀5”的“接纳”“容纳”等几个变体。这个过程主要是转喻机制在发挥作用;容纳、接纳义位与空间语境相结合,则产生了“怀6”的“怀藏”“包围”等变体。这个过程主要是隐喻机制在发挥作用。第二,“怀之”的调查表明,“少者怀之”中“之”的所指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相同,指代之前的“少者”。“少者怀之”中的“怀”只能是“接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全句话可译为:老人,则安定他们;朋友,则信任他们;少年人,则接纳他们。
注释:
① 转引自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载《中国语文》,1962(1)。
② 本文中所出现的先秦文献包括以下44部典籍在内:《十三经》《公孙龙子》《关尹子》《管子》《鬼谷子》《国语》《韩非子》《鹖冠子》《黄帝内经》《孔丛子》《孔子家语》《老子》《六韬》《列子》《穆天子传》《吕氏春秋》《墨子》《商君书》《申子》《慎子》《司马法》《通玄真经》《吴子》《荀子》《晏子春秋》《燕丹子》《战国策》《庄子》《孙膑兵法》《尹文子》《越绝书》《尉缭子》。
[1]黄侃.论语集解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郉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O11.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O.
[5]杨逢彬.论语[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O15.
[6]刘维业.论语指要[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OO8.
[7]张黎群.青年教育与社会未来——论孔子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青年教育观[C]//孔子诞辰254O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8]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2OOO.
[9]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
[1O]郑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OO3.
[11]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2]何乐士.《左传》的“之”[C]//左传虚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OO4.
[13]郭锡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C]//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OO5.
[14]陈戍国.四书五经[M].长沙:岳麓书社,1991.
(责任编辑:刘建朝)
The Proper Explanation on"shao(少)zhe(者)huai(怀)zhi(之)"
WU Chunsheng1,CHEN Jie2
(1.College of Humanities,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2 Ningde Huaqiao Primary School,Ningde 352000,China)
The "huai(怀)"of the ancient Chinese has two sememes: "bosom "and "contain". The former is the original meaning and the latter is the extended mean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er to the latter is metonymy. When the latter is combined with the ideological context, then several variants,such as missing, comfort, care, admission, accommodating,come into being. When the latter is combined with the spatial context, there are some variations such as concealing, surrounding etc. Reviewing "shao zhe huai zhi (少者怀之)"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from the two sememe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ld man" "friend" and "Young man" are analyzed. It can be speculated the "huai (怀)"as "accept (接纳)". "Shao zhe huai zh (少者怀之)"should be translated into: "The young man should be accepted into our society".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shao zhe huai zhi(少者怀之); discrimination
B222.2
A
1673-4343(2O16)O3-OO57-O6
10.14098/j.cn35-1288/z.2016.03.011
2O16-O2-19
贵州省教育厅社科项目(2O15ZCO39)
吴春生,男,安徽宿州人,讲师,博士,吉林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