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芳
(山东英才学院 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英语专业本科“英语+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向调整的思考
张艳芳
(山东英才学院 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外语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进一步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笔者以自己所在单位英语专业进行“英语+国际商务”方向调整为例,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企业对现有英语专业本科生人才整体质量评价、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技能权重分析等几个方面,对已经毕业的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深入调研。结果证明,进行“英语+国际商务”方向调整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调整该培养方向的建议和对策是:要构建复合型人才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人才需求;商务英语;用人单位;人才培养方向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和专业化,在教育、计算机、金融、外交、贸易等诸多领域都需要既精通英语又具备较强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自《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大部分本科院校开始了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科的“经院式”调整为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改革[1],力求毕业生通过在校四年的培养能够掌握实用性技能,同时,为了能让所培养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各高校应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比较优势原则,着眼差异,加强与用人单位、企业的沟通交流,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现状和用人单位实际人才需求状况,及时做出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从而更加有利于促进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本研究通过对笔者所在单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的深入调查,来探讨对原有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改革,增设“英语+国际商务”方向的可行性,同时,也将为同层次本科高校进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更加符合人才市场需求,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和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专家型”英语人才、“英语+专业方向”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
近几年,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英语专业被列入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但“红牌警告专业”是否就标志着目前社会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量在降低呢?有关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目前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量并没有降低,而是在需求方向上较以往有很大变化。据笔者调查,目前社会上最紧缺的、供不应求的英语人才是“专家型”英语人才——同声传译人才以及化工、金融等专业翻译人才,即懂英语又通专业的“英语+专业方向”复合型人才[2]。
“英语+专业方向”复合型人才指根据英语“百搭”专业的特点,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有了大一、大二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之上,在大三、大四高年级阶段再植入一些其它学科相关专业知识,由此培养出既懂其它相关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二)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增长较快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截止201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投资已超过4.3万亿元。“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对外开放的进程加快等,都不断使得我国在海外投资、贸易、金融、法律、国际物流与市场营销等涉外商务领域的人才严重短缺。
据商务部2014年统计数据,在我国既能熟练运用外语,又能熟悉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管理多方面知识,了解和适应国外社会文化、习俗、政治法律制度,具有全球化视野,拥有跨国经营管理经验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仅有八千余人;外语基础知识扎实,掌握招商引资方面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投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同时具有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合格的国际投资管理人才至今还不足八千人;外语水平良好,精通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涉外法律知识和WTO规则,能从事贸易救济、产业损害、知识产权、反垄断、反倾销涉外经济法律争端的人才目前只有2200人。
通过上述相关信息和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商务英语专业带来了春天,商务英语人才越来越紧俏。笔者走访部分高校和企业发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炙手可热,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据相关专业人士预测,在未来10年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将是最受欢迎的十类热门的人才之一。因此,这为笔者所在单位增设“英语+国际商务”方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一)调研设计
1.调查对象
本设计调查对象为用人单位和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要是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实习单位或毕业生就业单位,这些单位主要来自于笔者所在本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些企业和山东省沿海地区的部分企业。通过调查,首先,了解各企业对其所需英语人才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其次,了解用人单位对现今本专业毕业生的用人满意度;最后,能及时得到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再修订的宝贵、切实可行的建议。
毕业生方面,主要是对笔者所在单位英语专业2009-2011级100名本科毕业生展开调查。通过调查了解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此项调查,旨在据实地获得毕业生对今后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建议,以便更加有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问卷设计
(1)用人单位问卷设计。本问卷分两个部分(12项组成)。第一部分(1-4):用人单位背景信息,包括单位名称、性质、成立时间等;第二部分(5-12):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包括毕业生的学历、知识结构、英语各方面实用技能、团队合作精神等。
(2)毕业生问卷设计。本问卷分为两个部分(10项组成)。第一部分(1-4):毕业生个人基本信息调查-性别、毕业院校、就业单位性质等;第二部分(5-10):就业单位性质取向、就业信息来源、专业对口、薪资待遇、现任职务。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1.用人单位调研结果
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对调研单位共计发放问卷35份,回收30份,有效问卷30份。其中,调查用人单位统计结果如下:
表1 用人单位背景信息
接受本次调查的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青岛、济南、烟台三地,企业规模在200-300人之间,近年每年招聘员工数量在10人以上。从表1可以看出,企业用人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招聘职位主要集中在营销副总、外贸经理、外贸业务员、外贸业务跟单员等,几乎都和外贸有关。
此外,用人单位对在岗英语专业毕业生人才质量具体评价见表2;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人才学历及各种证书要求详见表3。
表2 用人单位英语在岗毕业生整体质量
表3 用人单位对学历及各种证书的具体要求
从表3调查数据可知,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学历要求不是很高,除管理层特殊岗位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以外,其它以本科学历为主,但各个岗位基本上都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这一要求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挑战,同时也说明用人单位在用人原则上还是比较客观、比较理性的。对于各种资格证书,半数以上单位认为毕业生的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证书很重要,也有单位认为其它证书像报关员证、单证员等比较重要,当然也有一些单位认为证书只是对学生在校理论知识的考查,他们还是更看重工作能力和经验。
表4 个人单位对知识结构及能力素质具体要求
表4是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的具体数据统计。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在知识结构上,超过70%的单位认为目前英语专业大学生既要有英语语言基本功底,又要掌握商务方向相关知识。其实,这也正体现了“英语+专业方向”、尤其是“英语+商务方向”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此外,在能力要求方面,单位更看重商务专业综合素质,像英语听、说、译的能力,外贸函电写作能力,电子商务能力等。这为笔者所在单位更好地调整和制定“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更加坚定了培养“英语+专业方向”复合型英语人才目标的决心。
2.毕业生调研结果
表5 毕业生从事行业调查表
表5是笔者对所在单位2009-2011级毕业生的100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工作岗位的具体情况调查表。从统计数据不难看出,有近80%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和商务相关的工作,如外贸公司英文翻译、外贸业务员等。虽然她们在学校学的是英语教育,但实际就业从事教师这个行业的却只占15%。在外贸公司就业的同学薪水平均在3500左右,要高于教师或文秘岗位工资。从另一个层面也充分说明了目前就业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也对笔者所在单位下一步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表6 毕业生各方面有待提高的能力方面反馈具体信息统计表
在笔者进行调研中,当问及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他们认为哪些能力还有待提高,其中有超过40%的同学认为英语基本能力很重要,另外有35%的同学认为“英语+专业方向”综合知识技能相对其它更重要一些,也有部分同学反映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在问及课程设置时,超过半数的同学反映原来在学校学习的商务等其它相关专业知识太少,工作上岗后还要再重新接受工作单位的企业专项培训,建议课程设置上在高年级多开设一些其它相关专业方向理论课和一定的技能课;还有毕业生反映自己在学校时考取的各种证书,比如,英语专业四级证书、八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证书等,还是很重要的,只是在校学习的时候专业技能实践机会相对少了一些,建议以后给学生们多提供专业实践的机会。
结合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不难发现,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多样化的变化,无论在专业能力上还是在个人基本素质要求上,都有了新的转变。我院计划在原有的英语专业本科基础上增设“英语+国际商务”方向的人才培养专业,是符合社会人才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和办学规律的,也符合涉外企事业单位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趋势。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在进行此项调研期间,曾与济南以医学、建筑等为特色的三所高校外国语学院院长就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做过专门咨询与探讨,结果发现以上三所高校英语专业已经开始结合本校的多学科特点,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子。其中,一所高校英语专业设商务方向和英语教育两个方向;另外两所高校英语专业分别设置了“英语+中医”和“英语+建筑”的模式。这些高校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也为笔者所在单位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今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将围绕“专业知识+现代技能”的理念,以“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突破口,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增设“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使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更加具体、清晰化;进一步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充分利用我院的语言学科优势,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强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协调度,以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为主,突出“应用”为主和“够用”为度,实行“英语+专业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不再走传统的英语专业的办学路子。
(二)明确“英语+国际商务”专业发展方向
“英语+国际商务”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一方面,培养具有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具有解决外贸业务和商务活动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不但熟练掌握英语,而且能扎实掌握国际商务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商务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在贸易、金融、旅游、外事等领域从事翻译、管理等相关工作。
(三)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1.调整技能课和专业课比例,增加课内实践课时比例。强化听、说等技能训练,改造传统技能课,实现外语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将“英语口语(I-IV)”改造为由“商务英语交际口语”、“商务英语演讲”、“商务英语辩论(I、II)”组成的口语系列课程;将英语“英语写作1”、“英语写作2”以及四年级的“论文写作”合并为“商务英语基础写作(I、II)”和“商务英语学术写作(I、II)”,在一、二年级完成;将“英语听力(Ⅰ-Ⅳ)”选取教材中精华部分内容,在大一、大二上半年完成,大二下半年至大三整个学年,“英语听力”课程名称改为“商务英语视听说(VOA/ BBC)”。
课程名称的改变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口语系列课程在保持口语训练强度的基础上突出了学生商务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思辨能力、调研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3]。写作教学在基础写作中教授商务英语方面的案例叙述、描写和说明等文体的写作手法,在学术写作中侧重商务方向议论文和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并在写作训练的同时强调思辨能力的培养。听力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和提高,从而符合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一改革为专业课的学科训练和短期出国留学打下良好基础。
2.增设商务专业方向课,改进教学方法,使语言技能的训练在专业学习中得到延续。在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在高年级大三、大四学期加入管理学原理、经济应用数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学、国际商法、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其中部分课程为双语授课。同时,为了保证语言技能训练在专业学习中得到延续,高年级专业选修课分为讲授型、讨论型和提升型三大类。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专业选修课的增加,我们还将计划推出同声传译类课程。一般概述类课程,如国际商务方向的专业方向类“国际关系导论”为讲座型;专题类课程,如“短篇小说与西方文化”为讨论型,小班上课,旨在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理论思维的能力。讲授型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是考试、考查或论文,讨论型课程的考核方式必须是论文,为将来学士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型计划挑战一下同声传译,虽有难度,但市场人才紧缺,尝试挑战很有必要。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笔者所在单位的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均停留在英语专业知识层面上。要执行“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就要采取短期内聘请校内外相关院系的商务专业教师授课,逐步过渡到拥有自己的专职教师。在此期间,有计划引导青年英语教师转型,通过在职攻读经管类专业的学历学位,到国内外高校旁听和进修商务类课程,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自学备课,到企业或行业兼职或挂职等多种方式,调整知识结构,培养合格的双师型商务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曲晶,唐颖.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再审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7,(19).
[2]柯宁立.“E+方向”特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2).
[3]谈宏慧.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设置[J].教育探索,2007,(11):22-23.
(责任编辑:张连美)
[基金项目]本文是山东英才学院重点课题(项目编号:14YCZDRW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416(2016)03—0120—04
收稿日期:2015-12-20
作者简介:张艳芳(1978-),女,教育学硕士,教育管理学博士在读,山东英才学院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英语语言文学。经过笔者对近年人才市场的调研发现,这种“英语+专业方向”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充分得到了市场的肯定。相对而言,对传统的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等方面人才,则已处于供过于求状态。这就是导致英语专业就业被亮红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