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 坚,崔弘扬,杨祖幸
(四川大学 a.外语语言训练中心;b.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成都 610065)
大学外语个性化、多元化实践教学的实施与成效
饶坚a,崔弘扬a,杨祖幸b
(四川大学a.外语语言训练中心;b.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成都610065)
摘要外语教学作为学生语言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其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法正在受到个性化教学的严峻挑战。四川大学外语语言训练中心根据学校“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要求,构建了以现代教育技术和电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为特征的立体化外语实践教学体系。大力推进形式新颖、效果显著的多元化外语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外语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的教育资源中进行自主选择,努力挖掘自身的外语优势潜能并使其达到最大化、最优化的效果。
关键词个性化;多元化;外语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
四川大学外语语言训练中心是覆盖全校本、硕、博学生的外语语音语言实践教学的开放式的省、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开展大学外语教学以及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第一课堂,其中英语实验教学所占比例最大。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学校以推动教育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工作的开展为切入点,推出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式小班外语教学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载体作用,全面进行大学英语的课程改革,建立了分层次、模块化、递进式的立体化外语实践教学体系。
1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
外语语言训练中心以培养学生外语综合能力为主线,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实验教学,用先进知识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构建了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的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1.1分类别
1)不同类别的学生,如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
2)不同水平的学生,如吴玉章学院的学生、A级和B级学生、新疆班和西藏班学生等。
1.2模块化
1)基础训练:主要针对语言技能的掌握。
2)技能技巧训练:主要针对听、说、读和写技巧的训练。
3)模拟综合训练:主要针对专业、人文以及实时工作能力的训练。
4)创新设计训练:主要针对个性化、具有展示度的高水平训练。
1.3分阶段
1)初级阶段:针对量大面广的1~2年级学生,进行基础训练。
2)中级阶段: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外语训练。
3)高级阶段:面向研究生,或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相应国外考试的学生。以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开始,进而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沟通能力、阐释评述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图1 实验教学体系
新教学体系加大专用英语、通识教育类英语的教学[1],如开设专业外语、外语选修课、双学位外语、外国语言文学、写作能力训练等课程,很好地将学生单项语言技能训练提升为综合语言能力运用,将课内教学实验与课外自主实验结合起来,相互衔接,相互呼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2],有利于提升学生运用外语的综合能力,拓宽不同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研究以及今后就业需求搭建了很好的实践学习平台。为确保新教学体系的实施,中心对语言训练系统的软硬件结构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升级,如图2所示。
图2 语言训练系统结构
2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个性化实践教学运行模式
个性化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希望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特色化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因材施教,扬长避短[3-4]。为了满足我校外语教学个性化需求,中心通过探究式小班化教学、学生外语广播电台、计算机网络测试系统、英语语言技能竞赛系统以及外语创新班、翻转课堂、情景实验室、语言技能工作坊、移动终端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等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实践创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使每名学生都能找到适于自身需要与特点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独立人格,优化自身独特个性,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5]。
2.1全面推行探究式小班化教学,完善外语课程体系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希望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
2.1.1指导思想
我校是在四川最早推行大面积“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的学校之一,外语教学因其课程的特点,成为学校实施“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改革前,教师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和规一化考试。实施探究式小班化教学后,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实际水平,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A级和B级),实行分级教学,因材施教[6]。探究式小班化教学要求学生要自觉地进行课前的自主预习并完成更多的课后作业;教师进行启发式讲授,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更多的批判式讨论和互动[7]。评卷不以标准答案为唯一。不难看出,采用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从根本上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2.1.2运行模式
将原来80~90人的教学班,变为25人左右的小班教学。语言实验室配置了适合中国教师和外籍教师使用的软硬件系统及支持完成“课前预习、任务汇报、课堂陈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五部分组成的课堂实验教学模块化系统构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师生营造既可以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又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8-9]。输入与输出手段的多样化使教学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自主学习。
2.2引入外教口语教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为强化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与沟通能力,并以此带动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学校启动了四川大学英语外教口语项目,提供数百万元的专项基金。迄今为止,已有100多名外籍教师参与其中。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为所有非外语专业学生(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生)每周都增开一节外教口语课。引入外教的目的是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口语环境,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针对英语专业的教学,全外教口语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最大的收获在于经过一年的学习与训练后敢于开口,在与nativespeaker进行交流时不再胆怯。
全外教口语教学为学生架起了解不同文化、倾听不同声音、学习不同思维方式的桥梁,已成为学生提高英语听说实际能力,以及接触英语国家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由外籍教师和中国教师组成的口语教学团队,大大提高了我校外语师资队伍水平,促进了我校大学外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为中西文化架起一座文化沟通和国际交流的桥梁。随着我校多个口语平台操作系统以及多语种软件的改造升级,目前外教口语特色教学可以覆盖综合英语、英语口语(外教)、高级阅读、听说与翻译、阅读与写作等课程。
2.3建立计算机网络学习测试系统,提高大学外语网络实验教学与测试的质量[10-11]
近年来,在学校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在硬件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的同时,由中心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组成的课题组,积极参与校内外实验技术立项申报;已完成了10多项实验技术立项课题,并且配合外语学院完成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校园网自主学习—实验室计算机测试”的“三位一体”教学运行模式的构建。其中《外语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构建》获省教育厅第十三届电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大学英语测试导学系统》获第一届四川大学教育技术优秀成果一等奖,《大学英语课堂视听助教课件》获第一届四川大学教育技术优秀成果三等奖。
2.3.1计算机网络学习测试系统
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计算机网络学习、测试系统分为两大部分。
1)学习系统包括:现行教材各单元课程及练习,学生可在该系统上进行自主学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12]。
2)测试系统则包括:平时测试和期末测试题库,学生在该系统上进行考试,答题结束后,学生当即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测试成绩,教师可在测试后查阅试题、分析结果,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学习测试系统,依托外语语言训练中心里国内最大的语言实验室来运行。经过我校2004、2006、2008和2010级4个年级部分本科非英语专业1万多人次学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试用,效果良好,2011年正式大面积推广使用。
2.3.2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技能竞赛系统
2011-2014年,中心又开发了测试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技能的英语语言技能竞赛系统。
该系统集音频、视频、文字等为一体,包括“词汇”“听力”“阅读”“语法”等能力测试功能,并建立了相应的竞赛题库。基于此系统和中心现有语言实验室,中心成功组织了五届全校性大学英语语言技能大赛,旨在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英语语言应用技能,同时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化展示的舞台。
正式运行以来,该系统性能稳定,具有可靠的保密功能,其随机生成试题的程序使测试实现“一人一机一题”的功能,有效地避免了考试舞弊现象的发生。
目前,中心针对该系统架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系统运行和考试规范操作细则,为大规模外语自测、考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实现了测试技术现代化,从而有效地将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网上自主学习结合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4外语创新班的选拔与推广,推进拔尖型外语类人才的培养
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支持大学外语教学,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英语、日语、多语种软件和多平台操作系统的改造升级,来支持和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以推进综合英语、高级阅读、英语口语(外教)、听说与翻译、阅读与写作、英语测试等课程实验改革,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目前,已建成语言测试中心、口语中心、英语视频资源中心,文学文化中心等多个个性化学习中心。
同时,为了培养外语拔尖人才,学校鼓励和选拔外语基础特别优异的学生进入创新班学习。该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厚植人文根基,加强经典阅读,拓宽学术视野,倡导批判创新,培养中西融汇,成就对外国文学、语言学、翻译和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具有研究潜能的高端学术型人才,让拔尖的同学,能够更加拔尖[13]。
外语创新班实行双导师制,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长,配备一名外文学科资深导师和一名人文学科咨询导师,采用学生与老师小范围个性化教学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书写能力,拓宽视野,并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经过短时间的学习,选拔出来的拔尖生就能很快地适应创新班的进度和教学方式。采用双导师制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对拔尖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5形式多样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2.5.1依托学生外语广播电台,训练学生的再制作和实战能力
中心配合学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成了“四川大学外语广播电台”。来自全校二十多个学院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外语成绩和综合技能优秀的学生组成了外语电台工作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将所学知识进行再创作,独立进行丰富多彩的外语节目的采集、编制、播放等,制作的栏目包括大学小事、学院之声、校园新闻、师生访谈、外语界名流、英文小说散文、BBC双语教学等。中心通过外语广播电台搭建了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训练、团队合作的平台,为他们营造了良好的、多元的外语学习和工作实战氛围。电台服务于外语教学,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也为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跨学科的视野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提供广阔的平台[14]。
同时,外语广播电台还与英国BBC广播公司以及省市电台的栏目合作,举办多个栏目和外语学习的交流活动,建立了文化信息交流的渠道,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2.5.2生动活泼、成效显著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
外语学院和中心联合利用学校各教学楼的播音系统,运用传统和现代科技手段,营造丰富多彩的、富有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利用课前、课间或课后时间,把英语听力教学扩展到各教学楼;同时,组织写作、朗读、背诵、演讲、辩论等多种类型的英语竞赛,开办英语学术讲座,组织学生参与贴近职业需要的英语听说活动,并加强英语角建设。形成了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第二课堂。
2.5.3高水平的竞赛,提升师生水平,展现不同风采
学校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在外语语言训练中心软硬件条件的支持和技术保障下,成功举办各类高水平竞赛。例如: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支持的四川大学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四川赛区的比赛,吸引了来自省内47所高校的81位老师参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指委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指委与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和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活动。竞赛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和考试以外找到能够检验自己英语语言综合实力的新途径。近年来,我校学生获得多项外语竞赛大奖,例如“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大陆地区决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一等奖、“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总决赛冠军等。
3效果与特色
中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电化教学相结合的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技术手段先进的网络化多媒体教学、导学软件、测试系统等多个现代外语教学学习平台,为学生个性化学习、自由选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体验到学习的方便和乐趣。立体化外语实践教学体系和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给师生的教、学都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教师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学生外语实践应用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为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和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做到每一门课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4结束语
四川大学外语语言训练中心坚持实验教学改革,勇于创新,全面实施外语立体化教学体系,构建了以探究式小班化、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以及外教口语教学为主要特色的多元化教学运行模式。通过全面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充分发挥多种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独特作用等措施,一如既往地把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作为工作的立足点,为每一位川大学子营造一流的外语学习环境和氛围,让他们都有机会享受到适合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外语语言教育。在提高本校学生外语水平,增强本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定期与地区和国内高校、企业之间交流教学改革和发展经验,为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4-11.
[2]刘晓真.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丛谈[J].教育探索,2009(10):59-61.
[3]倪旸.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6(3):55-57.
[4]沈骑.研究型大学通识外语教育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1):132-134.
[5]王俊峰.试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研究,2010(8):147-148.
[6]刘萍萍.对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59-160.
[7]龙娇,牛跃辉.高校公共外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11):126-127.
[8]杨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突破[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3):70-72.
[9]谭玮.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2):52-55.
[10]刘冬梅.针对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课程考核模式探究[J].海外英语,2014(12):89-90.
[11]叶云屏,刘芳,闫达远.尝试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16-17.
[12]吴树敬.外语学习由被动变主动[J].中国外语,2004(2):12-13.
[13]王雪梅.从对接国家战略视角探索外语类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思路[J].外国语文,2014,30(2):158-163.
[14]苏一.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外语电台现状与发展对策[J].岱宗学刊,2008,12(4):127-128.
Effect and Implement of Personalized and Diversified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RAO Jiana,CUI Hongyanga,YANG Zuxingb
(a.TrainingCenterofForeignLanguage;b.OfficeofLaboratoryandEquipmentManagement,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64,China)
AbstractAs a significant part of student’s language and culture quality education,in recent years the traditiona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ode that imparting knowledge by teachers is faced with a tough challenge because of the advent of personalize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ode.The Foreign Language Training Centre of Sichuan University has built the three dimens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combination of modem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puter-assiste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which is based on the request in implementing the “323+X”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Advancing reform by pushing forward novel,effective and diversified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putting modem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 good us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which have contributed to students to take advantage of adequ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ir superiority of leaning a foreign language.
Key wordsindividuation;diversity; foreign larguage procticeability;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收稿日期:2015-04-28;修改日期:2015-06-18
作者简介:饶坚(1962-),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实验中心的运行管理和实验教学辅助工作。 通信作者:杨祖幸(1964-),女,博士,副教授,从事教学实验室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4550.2016.0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