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劳动力跨省转移机制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2016-07-21 06:53余运江高向东
西北人口 2016年4期

张 强,余运江,高向东

(1.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上海200241;2.上海金融学院,上海201209)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劳动力跨省转移机制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张强1,余运江2,高向东1

(1.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上海200241;2.上海金融学院,上海201209)

摘要: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劳动力出于商品多样性偏好和节约商品运输成本的目的集聚于厂商集聚的地区。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NEG模型研究了劳动力流动跨省迁移的影响因素,着重考察了市场潜能对劳动力跨省迁移的作用。研究发现:市场潜能对劳动力跨省迁移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从而证明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前向联系”;地理距离对劳动力跨省迁移有弱化效应,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工资水平、就业率、边界效应对劳动力跨省迁移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市场潜能;城市集聚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向城市、沿海地区迁移。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至2010年的2.2亿人。国家卫计生委颁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6亿人,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目前,劳动力迁移趋势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入人口更为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1]。在这一背景下,明确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对国家制定相关劳动力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迁移理论为我国解释劳动力迁移动因提供了许多有利的借鉴。劳动力迁移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传统劳动力迁移理论模型、人力资本模型、制度变迁理论模型、新劳动力迁移理论模型、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传统劳动力迁移理论模型强调工资水平的差异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动力。Lewis(1954)认为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2];Todaro(1969)解释了农民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即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3]。Harris和Todaro(1970)对Todaro(1969)模型的框架进行完善,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模型用来分析劳动力迁移的动机,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预期收入(包括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以及城市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是决定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转移主要动力[4]。人力资本理论模型在传统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教育或者人力资本的在劳动力迁移决策中的作用,解释了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外出经验的劳动力更容易发生迁移的原因[5]。制度变迁理论模型是在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背景下产生的,解释了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作用[6-7]。新劳动力迁移理论模型认为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非独立的个体,家庭决策的目标是将迁移风险最小化,并且家庭决策会受到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8]。Krugman与Fujita开创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New Economic Geography)将劳动力迁移理论内生于经济集聚的机制当中。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同时存在,制造业倾向于选择在市场容量较大的地区进行生产,这就是所谓的“后向联系”(Backward Linkage);另一方面,如果该区域商品提供者比较多,区域价格指数较低,个人倾向于选择在该地区生活和工作,这就是所谓的“前向联系”(Forward Linkage)。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向心力”使得两个地区劳动力与产业向一个地区集聚并形成“中心—外围”的结构[9-10]。

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关于劳动力转移动因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等学科持续关注的热点。劳动力流动动因的研究遵循两条主线:一是从微观个体层面来研究的,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着重考察人口学特征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二是从全国宏观层面来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历年普查数据,研究尺度是省域层面的,研究焦点是关注宏观的经济因素、户籍、失业率等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11-12]。以往的劳动力流动动因研究都是在二元经济框架下展开的,但传统的劳动力流动动因的研究假设条件是规模报酬不变与劳动力市场均衡,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在解释城市经济集聚形成过程中将劳动力流动贯穿始终,这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思维。国内外对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大多集中于产业集聚、贸易等方向,解释劳动力迁移动因的研究不多。Crozet (2004)利用欧洲五个国家的双边劳动力迁移的数据验证了Krugman(1991)的结论:城市经济集聚导致区域市场潜能增加,商品价格指数低,劳动力倾向于市场潜能大的地方[13]。同时,他利用参数模拟的结果表明,由于迁移成本很高,欧洲国家也不可能立即形成“中心—外围”的模式,即这种集聚效应的范围并不强。Paluzie(2009)利用新经济地理模型,研究了西班牙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国内移民问题,证实了劳动力迁移受市场潜能吸引,向实际工资报酬较高且厂商集聚的地方迁移[14]。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实证分析中国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工作也刚刚起步。Poncet(2006)研究了工资差异、地理距离对中国跨省劳动力迁移的影响[15]。唐颂、黄亮雄(2012)采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从省域的角度对中国劳动力跨省转移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16]。

国内目前应用新经济地理模型研究来劳动力迁移动因明显不足,并且研究视角仅仅集中于中国省域层面。本文借鉴Crozet(2004)的研究方法,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采用长三角城市群市辖区的数据,考察城市经济集聚的货币外部性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验证新经济地理学的“前向联系”。

二、理论模型

Crozet(2004)采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研究了欧洲劳动力迁移的动态变化,并着重考察了市场潜能对于劳动力迁移的作用,我们借鉴其模型并加以改编。假设有R个地区,每个地区有制造业部门、农业部门、服务业部门。假设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存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并且两个部门生产异质性的产品。农业部门生产同质性产品,且假设为规模报酬不变,农产品在区域之间不存在运输成本,而制成品在区域i和j地区存在冰山贸易成本τij。消费者效应函数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公式1中,v代表制成品支付份额,θ代表服务业支付份额,1-v-θ代表农产品支付份额。制成品和服务业的消费满足CES子效应函数:

I代表工业制成品的消费数量,S代表服务业的消费数量σs和σI分别代表服务业和工业的替代弹性。从生产企业的角度看,企业要生产数量为q的工业制成品或者服务,其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分别为:lI=FI+cIqI和ls=Fs+csqs,F代表固定成本,C代表边际成本。某个地区生产的工业品(I)和服务(S)的种类分别为nIr和nsr,则地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为LrI=nIr(cIqrI+FI)和LrS=nSr(cSqrS+FS)。

假设wr是劳动力工资,地区r代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价格水平:

每个地区生产的制成品和服务种类为:

均衡时,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满足:

式中pIr和pSr分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的价格指数,结果可以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中求解:

公式3和4表明劳动力流入地及周边区域的就业人员越多(表现为生产企业多,规模大),由于厂商的大量集聚,一方面使得该地区具有多样化的产品,另一方面由于该地区靠近制成品的生产地,使得具有多样化偏好的劳动力出于节约商品运输成本的目的流动到厂商集聚的地区。即由于价格指数效应的存在,劳动力倾向于迁移至市场潜能大的区域。

劳动力迁移决策可以从个人效用最大化行为中推导计量模型。我们考虑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个人k从j地区到其他地区工作。流动劳动力最大化以下目标函数。

其中,Wi,t表示i地区的名义工资。πi,t表示劳动力在t时刻在i地区找到工作的可能性。dij-λ则刻画迁移成本。一般说来,到距离越远的地方务工,其所要承受的心理成本越大。εik则表示所有其他的该劳动力的个人信息,比如学历、年龄、性别、禀赋等个人信息。e∂boadij则表示i地区所在省份与j地区之间是否相邻,如果有共同边界则取值为1,没有共同边界则取值为0。

和Crozet(2004)一样,为了减低模型的内生性,我们假定影响个人在时刻t进行迁移决策的是t-1时刻的目标函数值,即如果满足以下不等式,j地区的个人k选择到i地区工作。

假设εik满足WellBull假设(McFadden,1973),则选择到i地区工作的概率由以下Logit函数决定:

从地区j选择到地区i的预期流动劳动力为Lj,iP(Mji,t)]。值得注意的是,从地区j总劳动力流出为Lj,i=[1-P(Mji,t)]。则在全部从地区j流出的劳动力中,选择到i地区的流动劳动力比例为(4)式:

这样,经过上述推导过程,我们就得到回归方程式(9):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由于统计局关于城市之间跨省劳动力流动的数据不完整,本文涉及的劳动力流动数据来源于浙江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的5年前常住人口分省份的来源地构成。虽然是人口迁移的数据,但人口跨省迁移主要动机依然是就业迁移为主,上学或者家庭团聚等原因造成的迁移所占比重不大。由于资料的限制,无法知道劳动力在2005~2010年何时跨省迁移,因此解释变量采取哪年数据很难抉择,Crozet (2004)、Paluzie(2009)采用了首年段的数据进行衡量,但笔者认为采用首年度的数据对于2005~2010年之间的跨省劳动力迁移会照成一定的偏差,采用2001~2005年的平均数据获取能够更好的反映真实状况,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解释变量除地理距离、边界效应采用2010年的数据,其余解释变量均采取2001~2005年数据的平均值。本文中所有解释变量除工资水平、就业率、市场潜能指标数据来源于2002~2006年浙江统计年鉴、2002~2006年江苏统计年鉴、2002~2006年上海统计年鉴。

而各个城市的价格指数也难以获得,借鉴刘修岩等(2007)、范剑勇和张雁(2008)、张文武和梁琦(2011)对我国工资地区差距的研究,我们认为职工平均工资基本上能够反映所在城市的总体工资水平[17-19]。因此,工资水平数据采用的是《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市辖区的职工平均工资表示。由于统计年鉴没有直接统计就业率数据,本文采用的就业率=1-城镇登记失业率。市场潜能根据Hanson(2005)、Crozet(2004)年的方法采用地区总的就业人数来表示[20],由于市场潜能是本文的一个关键变量,因此,在模型中还进一步考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对于劳动力迁移的影响;由于劳动力跨省迁移到长三角主要是从事第二或者第三产业,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微乎其微,所以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没有单独考虑。地理距离指标采用的是各个省会城市、直辖市与长三角每个城市的行车距离,数据来源于google地图。边界效应采用的是劳动力流出的省份和劳动力流入城市所在的省份是否相邻,相邻省份设为1,不相邻省份设为0。

表1 变量的定义及预期符号

四、实证结果分析

模型1代表robust回归,模型2着重考察第二产业市场潜能的robust回归,模型3着重考察第三产业市场潜能的robust回归,模型4代表WLS回归

通过对比表2各个回归模型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工资水平和就业率对于劳动力跨省迁移有重要的正向作用,这和我们的理论预期一致。劳动力跨省迁移的重要原因是寻求较好的工作机会和较高的工资。地理距离的测度结果和理论假设一致,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地理距离是外来劳动力跨省迁移至长三角的障碍性因素,但这种障碍并不明显。因为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的便利性和运输费用都大大降低了。由于地理距离反映的是迁移成本,地理距离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的检验也进一步证明了迁移成本对劳动力迁移决策已经不再是重要因素。在任何一个模型当中,边界效应对劳动力跨省迁移都显示出显著的正向作用,说明长三角城市外来劳动力主要来自于周边相邻省份。因为相邻省份具有相似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习惯,并且能够节省迁移成本。可见,理论假设中的命题1和命题2得到验证。

市场潜能对长三角外来劳动力跨省迁移为分别为显著的正向作用,这我们预期的结论一致。NEG理论认为,一个区域内部某些地区由于偶然的机会获得暂时的优势,产业开始为了获得“本地市场效应”,开始向这个地区集聚。随着产业的不断集聚,这些地区由于制成品的的种类和价格都具有竞争性优势,而具有多样性偏好的劳动力出于节约交易成本并消费多样化产品的目的,将转移到厂商集聚的地区生活(前向联系,Forward linkage)。随着人口的不断集聚,这些地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而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企业集聚,产业集聚水平的不断升高有反过来进一步吸引人口的流入,形成累积循环效应,即验证了理论假说中的命题3。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市场潜能状况对外来劳动力跨省流入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显著性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说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对劳动力跨省迁移决策的影响更为重要。这和Croze(2004)的研究结果相类似。那么,为什么第二产业的市场潜能对于劳动力迁移作用没有显示出很高的显著性水平?首先,我们选取的样本是长三角城市,这些城市第三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远远大于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其次,外来劳动力跨省迁移至长三角城市主要是从事第三产业。事实上,中国的工业集聚程度在地级市层面较为平均,并且依赖于特定自然资源投入的第二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相对较低,而依赖于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相对较高,因此和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的市场潜能显著性水平较低[21]。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劳动力跨省迁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市辖区数据,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对劳动力跨省迁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特别是着重分析了市场潜能对于劳动力跨省迁移的作用。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对劳动力区域间迁移的解释在中国的案例中得到验证。综合上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地区间工资差异和就业率的差异是劳动力跨省迁移的主要动因,工资水平越高、就业条件越好的城市,其外来劳动力流入的越多。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地理距离对劳动力跨省转移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转移费用的支出不再是影响其迁移决策的主要因素。边界效应对劳动力迁移决策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流入地所在省份与流出地所在省份相临近,有利于外来劳动力跨省流入。

表2 长三角外来劳动力跨省迁移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

第二,中国大规模的劳动力跨省流动不仅仅是地区工资或收入差异导致的,地区市场潜能的差异也是重要原因。由于价格指数效应的存在,劳动力倾向于流入市场潜能较大的区域,这些区域生产厂商众多,居住在周边地区的劳动力可以节约商品的运输成本同时获得多样化的商品种类,此外该区域厂商的利润和劳动力的工资也更高,进一步促使劳动力向市场潜能大的区域流动,试图获取更高的工资收入。

第三,从分产业的市场潜能状况看,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厂商集聚程度对劳动力跨省流入有重要影响,但二者间的显著性水平有明显差异,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对劳动力跨省迁移决策的影响更为重要。

第四,市场潜能对劳动力跨省迁移有重要影响,新经济地理学的“前向联系”在中国的案例中得到验证。其背后的政策含义主要如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由于偶然的机会或历史原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生产厂商大量积聚的同时,市场潜能也会吸引劳动力转移至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的流入进一步加大了东中西部之间的市场潜能差异,形成循环累积效应,最终中国的经济分布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区域。那么,随着中国户籍政策的不断放宽,未来中西部的劳动力受市场潜能的影响仍然会大规模地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循环累积效应的机制下,“中心—外围”结构将会更加明显。这和Bosker(2012)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中国户籍政策的研究结果相类似:劳动力自由流动后,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大城市的中心地位会进一步强化[22]。✿

参考文献:

[1]王桂新,潘泽瀚,陆燕秋.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2(5).

[2]Lewis W.A.Dual Economy Revisited[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47(3).

[3]Todaro M.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

[4]Harris J and Todano M.P.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ion Analysis[J].American Ecnomic Review,1970,60(1).

[5]Mincer and Jacob.Schooling,Experience,and Earnings [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4.

[6]卢向虎,朱淑芳,张正河.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

[7]戚晶晶,许琪.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与流入省吸引力的分析——基于传统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新劳动力迁移与制度变迁理论[J].人口与经济,2013(3).

[8]Stark,O.and J.E.Taylor.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J].Economic Journal,1991(2).

[9]Krugman,P.Increasing Retures and Econ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

[10]Fujita M,Krugman P,Venables A.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M].Cambridge:MIT Press,1999.

[11]陆铭.玻璃幕墙下的劳动力流动——制度约束、社会互动与滞后的城市化[J].南方经济,2011(6).

[12]孙晓芳.劳动力流动的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9).

[13]Crozet,M.Do Migrants Follow in Market Potential?An Estimation of a New Economic Geography Model[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4(04).

[14]Paluzie E.,Pons J.and Silvestre J.Migrant and Market Potential in Spain over the Century:A Test of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J].Spanish Economic Review,2009(11).

[15]Poncet,Sandra.Provincial Migration Dynamics in China:Borders,Costs and Economi Cmotivation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6(36).

[16]唐颂,黄亮雄.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劳动力转移机制及其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3(2).

[17]刘修岩,贺小海,殷醒民.市场潜能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地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9.)

[18]范剑勇,张雁.经济地理与地区间工资差异[J].经济研究,2009(8).

[19]张文武,梁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学(季刊),2011(2).

[20]G.H.Hanson.Market Potential Increasing Returns and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J].Journal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5(67).

[21]陆铭,陈钊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2]Maarten Bosker,Steven Brakman,Harry Garretsen,Marc Schramm.Relaxing Hukou:Increased labor mobility and China's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12 (72).

Urban Agglomeration,Externality and Iabor Migration:The Case of Yangtze River

ZHANG Qiang1,YU Yun-Jiang2,GAO Xiang-dong1
(1.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41;2.Shanghai Finance University,201209)

Abstract:New economic geography theory is that merchandise gathered in the manufacturer gathering area for diversity of preferences and saving the cost of transportation.This article us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as an example,using the sixth census data and NEG model to study the labor flow influence factors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focuses on the monetary externalities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effects on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Study found that:the market potential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for labor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which proved that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prior to contact”;the effect of geographic distance across the province for labor migration has weakened,but it failed to pass the test of significance;wages,employment,boundary effect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Key words:Labour migration;Market potential;Urban Agglomeration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16)04-0023-07

收稿日期:2015-10-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ZD02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1JJDZH001);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CRK016);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2013EGL009)。

作者简介:张强,男,山东临沂人,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口社会学;余运江,男,江西宜春人,上海金融学院讲师,区域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政策与城市经济;高向东,男(蒙古族),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口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