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晴雯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识从实践中来,又要回到实践中去。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本应该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但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不仅感受不到知识的乐趣,反而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归根结底,笔者认为,就是学生缺乏对知识的体验,教学只是单纯地教授理论,枯燥乏味,没做到知行合一,所以要改变现状,就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让生活走进课堂。
一、融入生活,实践活动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形成,考虑问题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把教学活动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中,学生动起来,学习就有了乐趣。
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创设活动,留给学生更多实践活动的机会,对学生的帮助特别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大大提高。让学生在课堂上整理自己的书包,将书包里的物品分类,让学生经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分类的方法,让学生回答是如何整理自己的书包,并将自己的学习物品加以分类的,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引导学生,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遇到过哪些分类并整理的活动,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分类整理活动在课堂中分享开来,学生的例子是最鲜活的,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共鸣,因此不用老师过多地讲解,学生就从生活中的例子中更进一层,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清楚养成整理、分类的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二、开展活动,爱心照耀
陶行知先生认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小学生活泼好动,给其分派小任务,他们不仅高兴,还会感到内心的自豪,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因此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有多棒,自己多能干,这样就会让自己所学知识,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别人认可。作为班主任,就要积极发掘学生的潜力,开展各种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某学生被车撞伤在家休息的一段时间里,通过开展班会,积极鼓励学生思考我们该怎样帮助他,目的是既不会让她在医院感到孤独,功课也不会被拉下。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学生的建议特别可行,如把班级每天的活动,以制成电子相册的形式给他发过去,让住在医院附近而且基础又比较好的学生给他补课等。让他感到同学的爱、老师的爱。每位学生都很踊跃,于是分工负责,组成几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项目,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动手,不仅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还增强了自己动手能力,帮她补课的学生,课堂上听得也格外认真,成绩更是突飞猛进。
通过这一事件,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学生年龄虽小,但是乐于助人的心让我特别感动,借此机会,我表扬了在这一活动中表现好的学生,学生体验到了被需要、被肯定的价值,体验到了感恩教育。
三、创造机会,实现价值
陶行知有一段话让我受益颇深:“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能把儿童的功课表排满。”也就是放开学生的手脚,把实践的机会留给他们,激发他们的潜能。
在班级管理中,班长实行“轮流制”。一个月举行一次班长竞选,要成为班委成员要参加竞选,发表竞选演说,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这样的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为以后走上社会提供了舞台。开展“我是班主任”活动,学生特别高兴,对自己成为“领导”很是兴奋、激动,从到校到学生作业的检查、值日生的分配、学生不遵守纪律等问题等,都由今天充当班主任的学生来管理,让学生在充当班主任的实践中,体验到班主任的不易。还有作业大家判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作业的检查中来,学生通过判作业,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还有效地提升了分类整理的能力。
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日常管理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机会,锻炼了本领,提升了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乐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让学生养成从小爱学习的习惯,体验学习知识的快乐,就不能死板教条。让课堂活起来,就要将爱注入学生的心田,给学生温暖,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就让学生行动起来,动手动脑动脚,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并通过源源不断的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